
【东篱】世上多少奈若何兮(散文)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奈如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在最美的年华,他们相遇了。
一个是盖世的英雄,一个是绝世的美人,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天作之合。
不管世人怎么称呼,他只是她的项王,而她只是他的虞姬。他们意气风发,约定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羡煞旁人。
他带她勇征四方,她见证了他的英勇、坦荡、善良。
他是坦荡的,不屑于行龌龊之事。
所以,他在范增主导的鸿门宴上制止项庄舞剑,让刘邦得以醉酒之名仓惶逃走。
所以,他在抓住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威胁要烧汤的时候,刘邦回他:“我们在抗秦时是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拿我们的父亲做汤喝,一定不要忘了分一杯给我。”他把他们完好无损悉数送回。
刘邦赌的,就是他的坦荡和善良。
他坦荡到未曾想过刘邦会违背刚刚议定的“鸿沟之约”,在他领军撤回楚地的途中,把他的十万楚军包围在垓下。
夜里忽闻四面楚歌,他以为所有的楚地都已被汉军占领了,士兵们以为家乡的亲人被抓到汉军中唱起了楚歌,一时间军心大乱,士兵纷纷逃亡。
他黯然神伤,拔出剑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营帐里弥漫着悲伤的气息,看着项王绝望的神情,虞姬拿起剑,和他的项王和起了歌: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
她唱着此生最悲伤的歌,跳着此生最悲切的舞,舞着舞着她倒下了,一片血光染红了项王的眼睛。
他不知所以,颤抖地抱着她的身体,仰天痛哭:“虞姬,你怎么啦?为什么啊?”他慌乱地捂住她的脖子,想要止住血,可他止不住。
虞姬在他的怀里虚弱地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淡然凄楚的笑容,似在告诉他的项王不要悲伤。遇见他,此生无悔。
她像一道流星划过项王的长空,刹那间消失在漆黑的夜里,谁也不知道它去向了何方。
他没想到看似柔弱的虞姬,竟然以这样刚毅的方式果断地、决绝地与他告别了。
她知道,大王的气数将尽,她的天要塌了。她不要成为他的累赘,她要让他走,毫无负担地突围。
所有的一切都让他那么的无能为力,江山、美人都在同一天离他而去。
不知这一刻,项王是否后悔多次放过刘邦,是否后悔傻傻地支走了范增。可这一切都晚矣,此刻定要突围,他的命不能拿捏在别人的手中。
他像一头受伤的雄狮,提着剑、昂着头、瞪着呛血的双眼,带着仅剩的八百人突围了。
可突围后却迷了路,找不到奔赴的方向。也许正如他说唱“时不利兮”吧,农夫竟然给他随意指了一条没有出路的路。
他来来回回地寻找,渡过了淮河,来了乌江边上。突围的八百人啊,此时只剩二十八了。
乌江边上有一船夫蹲守在船上,欲渡他过江,告诉他日后再东山再起。
项王看着身边的二十八个兄弟,想起了跟他们过江的八千兄弟。现在让他过江,他有何颜面去见江东的父老乡亲啊!
再过江东,又要将江东带入没完没了的战争?
他拒绝了,这里将是他最后的战场。
拼尽了所有的兄弟,也拼尽了所有的力气。这世界已没有了任何牵挂,他望向江东,提剑自刎。他的命只可以自己结束。
他去见他的虞姬了,去见他江东的八千兄弟了。
或许,刘邦也未曾想要项王的命,他不是说他们曾是共同抗秦的兄弟吗?
上天注定项王定是要失败的吧,你死我亡的战场,更适合诡计多端、变幻莫测的主。要不然怎么都说“兵不厌诈”呢?
或许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主”更为恰当。
杜牧为他可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李清照为他感慨:“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来,有了《霸王别姬》这场戏。可我觉得,霸王不是唐明皇,他并没有想让虞姬自行了断的意思,他只是悲伤地、不由自主地向他的虞姬诉说了困境,而他的虞姬想给她的霸王一线生机!
这戏叫《虞姬别霸王》或许更好,戏中的虞姬惊艳了时光。
她把命给了他,而他最终也把命还给了她。
引得戏外之人,无不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