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散文)


作者:史建民 秀才,13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0发表时间:2025-01-01 12:55:28
摘要:原创

当飞机穿过云层,即将降落在大兴机场时,我又想起32年前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情景,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第一次知道北京天安门是在1966年。那时我六岁,在老家上小学一年级。那年金秋时节,正在泾川一中上高中的大哥作为串联的红卫兵代表先去延安,然后从延安到北京,他们一行正好赶上了毛主席第六次接见大串联的红卫兵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上与数万名红卫兵看到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大哥说他们是凌晨5、6点钟下了火车便急速向天安门广场赶去,左转右绕,好不容易穿过天坛来到天安门广场附近,但是却怎么也挤不进广场中间去了,因为广场上全是革命群众和学生。他们只能远远地看见高耸的天安门。在毛主席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他们只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看到四周飘扬的红旗与欢欣跳跃的人群,直到下午接送车把一路歌唱的他们从天安门广场接到中国科技大学校园内住宿。到现在七十多岁的大哥,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去了北京,又见了毛主席,他的激动心情还是难以平静。
   大哥去了北京,又见到毛主席,不知学校反应如何,但全村人都很羡慕。记得大哥回来时正是收秋种麦的时候,他穿着还是离开家乡时的一身军装,只是胸前多了一枚闪闪发光的毛主席像章。我不知道大哥从北京带回来了多少毛主席像章,除给我们兄弟姐妹每人留了一枚外,凡是来我家的大人他都送一枚,这枚毛主席像章到现在我还保存着。从那时起我就憧憬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
   当我有机会去北京时,已经是我担任中心卫生院院长五年后的1991年3月份。那一次,我不仅到了北京,还进了人民大会堂、中国军事博物馆,进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又去了中南海毛主席的居住地丰泽园,更让人激动万分的是登上了北京天安门城楼。
   1991年春节过后,县卫生局长说,接到平凉行署卫生处的通知,3月3日全市所有的县级医院院长、中心卫生院院长将由行署卫生处统一带队去北京参加卫生部举办的第一期等级医院评审培训班,名单上有我。接到通知,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临走之前的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初春的北方,天气还有点寒冷,柳枝刚刚冒出翠芽。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也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从咸阳到北京,那时作为乡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我是最年轻的。我们一行8人在县卫生局周科长的带领下先到西安,翌日早上6点到咸阳机场,然后乘飞机在山西太原稍作停留后,于上午十点多到北京,空中大概一个半小时,真快!
   卫生部举办的培训班在北京石景山的苹果园,也就是一号地铁的起始点。我们是按通知上的乘车提示到苹果园的一处宾馆并入住。不知是会议的安排,还是卫生部的领导觉得我们大多来自乡镇,只要我们上午参加会议,下午讨论。事实上,下午我们所有参会者都结伴游了北京的主要景点,我们大概用了十个下午游览了故宫、北海、颐和园、动物园、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十三陵及水库等处。
   全国第一届医院等级培训班的开班仪式是3月3日早上八点半举行的,出席培训会的有国家卫生部部长、副部长及科教司的司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卫生部的领导。下午的会议结束后,司长说:“3月5日早上由卫生部组织所有参会人员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登天安门城楼、参观人民大会堂、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去中南海看丰泽园,最后是登天安门城楼。”说实话,一天之内能参观这些著名的景点,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少年时的梦想即将成真,真的很激动,现在想起来,真要感谢卫生部的领导和科教司的领导。
   3月5日早上五点多,天还没有亮,我们与全国各地数百名参会者在卫生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十几辆车从石景山苹果园出发,先去看天安门升国旗,然后进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在带队领导的带领下,我们随着人群依次向敬爱的毛主席汉白玉塑像前敬献了一束鲜花,然后逐个参观了各个大厅。说实话,瞻仰纪念堂时只能脚步缓慢前行,不能停步。从纪念堂出来,我们又进入了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军事博物馆都很辉煌,我们也是边走边看,照相机一律不能带入,也不准拍照。据卫生部领导讲,我们这一期都是从大西北来的,非常有幸能参观一次一代伟人毛主席居住过的丰泽园。进丰泽园我们是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的,只能看,不能拍照和抚摸。
   我们作为大西北乡镇卫生院的小医生,能够看看毛主席生前所住的地方还是很幸福的。丰泽园位于中南海西北侧,进门东侧有一院落,门厅匾额上写着菊香书屋,里面的四合院紫云轩,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居住地和办公室。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每周五才对外开放一次。菊香书屋位于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建国初年为毛泽东寓所。
   那时没有导游,卫生部邀请了专门的解说员给我们一行讲解,我们一行500多人分10组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聆听着她富有磁性的声音介绍:从1949年入住至1966年8月搬走,毛泽东的全部活动几乎都在菊香书屋。丰泽园作为毛主席建国后的住所,是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康熙皇帝在康熙年间创建了丰泽园,他希望通过丰泽园的名字表达对国家丰收、人民富裕的祈愿。这一寓意由乾隆亲自题写的“丰泽园”匾额所体现。乾隆还亲自为丰泽园撰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对丰泽园的期待。从乾隆的题诗中可以看出,丰泽园的命名寓意是为了祈盼国家进入一个太平盛世,维系社会和谐。这座庭园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了帝王之气和典雅之美。紫云轩就坐落在丰泽园内。
   据介绍,“毛泽东一踏进菊香书屋,便决定把自己居住的房间兼办公室确定在北房紫云轩。毛泽东是诗人,对李白的诗非常喜欢,自然知道李白‘西关乘紫云’的诗句,也清楚‘紫云’的寓意,这大约是他把自己的居住处确定在紫云轩的缘故。”
   菊香书屋里有毛泽东的书房、藏书室,存放着大量毛泽东的书籍。他的卧室和办公室里也摆放着他大量的书籍。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整理毛泽东在这里的藏书,初步统计有近十万册。一生喜爱简朴的毛泽东,对书籍却多多益善。他逝世后,中央成立了一个由多人组成的整理毛泽东藏书的小组,他们完成编制毛泽东藏书目录,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下午三点,我们在卫生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依次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在进到天安门入口处的时候,卫生部的工作人员先是讲了注意事项,所有随身带的包一律放在车上,只能带相机,进行了安检。在新中国成立42周年之际,我能够登上天安门城楼,来到当年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来到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游行队伍和接见革命群众的地方,来到大哥当年接受检阅和见到毛主席的地方,应该说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天安门城楼平台的四角各有哨兵,他们穿的是蓝色的工作服,经过他们时我们庄重地向他们行了注目礼,哨兵还礼后,我们也小心翼翼地顺着箭楼的甬道从西往东缓缓地浏览着面前的景色。当我们站在城楼上,向天安门广场远眺时,心潮是那样激荡,眼界是那样辽阔,顿感蓝天白云爽风轻,广场宽阔放光明,雄伟建筑润眼帘,到处彩旗猎东风。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东侧的历史博物馆,古朴典雅;正前方是毛主席纪念堂,崭新亮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群雕的衬托下更显庄重和亲切。
   虽然在天安门城楼上观赏的时间不足十分钟,但就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我还是让随行的王院长给我抓拍了一张站在当年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的照片,现在仍然放在我的书柜里。在城楼上我们抓住每一分钟的机会,俯瞰了天安门广场上攒动的人群、长安街上车流如龙,脚下的五座白玉石桥、金水河、肃穆庄严的华表、英俊潇洒的武警战士、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也照了好多照片。
   我知道天安门城楼威严而庄重,因为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家的精神象征。在它的庇护下,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迎来了美好的今天……
   三十多年过去了,儿子一家也在北京工作多年,我每年都会去北京一趟,长居短居不定,每次都要到天安门去看看。每次仰望天安门,30多年前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情景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每次我都产生一个心愿: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作为一个小小的医生,此生能登上天安门,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此生幸哉!

共 32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围绕作者与天安门的不解之缘展开,内容详实,饱含深情。内容方面,时空跨度大,从 1966 年大哥进京串联邂逅天安门,带回毛主席像章引发作者憧憬,到 1991 年作者进京培训终圆登上天安门城楼之梦,诸多细节历历在目。无论是对天安门广场拥挤人群、卫生部培训安排,还是参观中南海丰泽园的描述,都生动还原了当时场景,兼具个人记忆与时代特色,宛如一幅历史长卷徐徐展开,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北京、对天安门的特殊情感。情感真挚浓烈,大哥忆毛主席的激动、作者接通知的兴奋、登城楼的澎湃,以及多年后望天安门的感慨,层层渲染,天安门承载的家国情怀与成长足迹尽显,极易触动读者内心。结构清晰合理,依时间脉络,从记忆闪回、起因铺垫,到进京行程、城楼高光时刻,再到收尾抒怀,行文连贯,如行云流水般将复杂经历娓娓道来。若能巧用修辞、斟酌用词,为文章披上华彩外衣,定能让这份厚重情感与珍贵记忆绽放更耀眼光芒,使之成为更惊艳的回忆佳作。【编辑 萍庭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5-01-01 15:10:00
  非纯首发作品,不能列入社团征文。
   2024-01-12
   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散文)
   https://www.meipian.cn/4zxohwun
江山编辑部
回复1 楼        文友:史建民        2025-01-01 21:53:18
  谢谢编辑的提示。
2 楼        文友:史建民        2025-01-01 21:58:27
  谢谢老师的精心编辑,精彩编按,老师提出文章中欠缺之处定会认真领会,多读多练。遥祝新春快乐!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