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烟火】画家杨大娟(小说)

精品 【晓荷.烟火】画家杨大娟(小说)


作者:日照望乡 秀才,1719.7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4发表时间:2025-01-02 06:18:04
摘要:美术教师杨大娟在俗世与厄运里,活成了一束光。

杨大娟又一次打来视频电话,非要找我啦啦呱解解闷不可。我又一次直接拒绝了。她问我为什么不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借机回单位看看。我说单位不惊动她,自然有单位的道理。我不能因为她来找我,要是路上出点事,我岂不是一辈子良心不安?她有几次在路上涉险,幸亏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单位领导心有余悸,干脆不让她来单位上班。她说要送我一幅最近的画,工笔画《腊梅迎春》。我告诉她不要。她说我寻思借找你的名义,回单位看看,我叫你们这些能上班的人馋死啦!我说你在家待了十七八年了,发着钱,还成了画家。知足吧。
   杨大娟三十五岁得了重病,脑瘤,瘤子长在脑干上。她被本地医生基本判了死刑。北京一家医院竟然把那个坏东西给挖掉了。她卧床躺了两年才爬起来,摇摇晃晃地下地活动。单位几次催着她回单位上班,要不就按上级要求扣工资,工资只发百分之七十。他丈夫李茂生天天接送她上下班。她艰难地从丈夫的摩托车上下来,扶着墙根一步一步往学校挪动,引来很多学生围观。这样上了大半年班,后来她可以自己骑着电动车上下班。也是在来回的路上,她发现自己的一只眼睛几乎失明,一只耳朵几乎失聪。有一回她差点被一辆“喵物”货运车撞飞,摁喇叭的司机无论怎么焦急,她都不知道避让。这才发现只要是从右边来车鸣喇叭,她是听不见的。几个兄弟学校出了相继出了安全事故,一个青年教师在医院躺了半年还没醒过来。单位害怕,就干脆把杨大娟动员回家了。刚刚回家的杨大娟开始相当痛苦,也害怕长久不上班会有说法。单位的领导还是很仁慈了,不让她上班,可是让她在家中点名考勤,每周交一次考勤表,上级来查,她也还是在岗职工。尽管如此待遇,杨大娟还是心心念念想上班,哪怕是在后勤浇浇花送送办公用品啥的。可是单位不让自己上班又奈何?
   杨大娟毕竟是一个豁达的人,自己在家不上班,她反而潜心作画,不几年她就成了画家,还成了国家美协会员。这更充分验证祸福相倚,那么多身心健康的美术老师,没有画出什么名堂,反而是九死一生的杨大娟,班都上不下去了,蜗居家中,于孤独寂寞间成名成家。成为画家的杨大娟,喜欢送画给同事,她送《事事如意》给这个,送《喜上眉梢》给那个。她都是给裱糊好。但是在家中悬挂她的画的同事不是很多。
   我曾问她为什么要主动送画给别人,杨大娟说,自己生病的时候,所有的领导同事都给她捐过款,可是单位里无论谁家有什么公事,自从她生病以后,她都没给人随过什么礼。她自己歪鼻子斜眼的没有个正常的人样子,喜宴没人会邀请她。她只有画画送一送,不至于欠下的人情一点不还。我告诉她,如今的格局大变,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已成定居,很多一块工作的调走的很多。现实加剧了她的焦虑感,她不停地打电话询问谁谁去了哪里,要电话号码,有时要我陪着她去找那些曾经一个办公室待过的。弄得我心里好累,我借口年龄大不宜到处嘚瑟,拒绝了她好多次。
   人人天天忙得团团转,转老了岁月依旧两手空空。杨大娟闭门作画,当了画家。她画的工笔画《孔雀开屏》,在文街雨轩书画古玩店标价六万。她画的猛虎,估计武松出世也打不死的。尽管成就斐然,杨大娟还是羡慕每一个可以自由上班的人。她说,每天上班下班才是正常的人生,自己待在家里,透过窗子看世界,觉得自己就比空气多一具肉身。
   我与杨大娟初次认识,是零四年七月在千岛湖的轮船上。那时一行三十多个人去南方学习取经,除去几个中层干部,其余都是毕业班的有功之臣。单位特许这些人到南方走一趟,其实是一种福利,是对初三一干人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无偿给学生补习功课的一种补偿。
   我那时刚刚调到新单位不久。我一到就接了一个差班,教的还算认真,也平安送走了那批学生,也荣幸地被批准随团出游。去得时候,我不认识杨大娟,所以她坐在哪里我没注意。但与我坐在同一辆大巴车上是可以肯定的。
   我对出游没有经验,因为我以前从没有出去旅游过。汽车上其他人基本是年年教初三毕业班的老师,北方基本都旅游遍了,这次到南方,许多人本不愿意出来。因为南方正是雨季,许多人听说南方的泥石流厉害,一些骇人听闻的传说使很多人望而却步。教地理的宋主任说已经查过,未来一连一周都是晴朗天气,我们出行来回只有四天,所以尽管放心大胆地出去旅游。尽管如此,还是有四位老师放弃了待遇。
   大巴车刚到江苏盱眙地界,很多人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包里带的好吃的补充体能了。有人拿出煎饼,分享起来。有的煎饼卷虾皮,有的煎饼卷火腿,有一个在家用芥菜疙瘩炒的猪肉丝,装在一个瓶子里,拿出来卷煎饼的时候,一阵香味在车厢内扩散。身后的人漫过我的头顶,探着身子等着要一筷子咸菜。有的人吃乡巴佬鸡蛋,有的吃面包,有的吃黄瓜,有的吃一种董小姐牌子的薄片。我无比尴尬地望着窗外,在人家的咀嚼吧嗒声里,悄悄咽着满口唾沫。
   “你们吃的这样馋人!我馋煎饼了,我没带。谁拿煎饼与我的饼干交换?钙奶饼干,喂小孩那种!”那是一种粗嗓子,女声。与杨大娟熟悉后,我就知道那个求换的声音大概来自杨大娟。杨大娟有没有求换到煎饼,我印象比较模糊。因为车厢里人声有些嘈杂,物物交换进行的非常频繁,我的视线一直投在车窗外。
   在千岛湖的轮船上,我与杨大娟并排坐在一起,我正式认识了杨大娟。杨大娟在千岛湖岸边买了二斤李子。南方的李子又大又紫,看着果皮很薄,令人垂涎欲滴。她起身漫过我,挨个人分李子,每人两个。重新回到座位来的时候,也没有让让我。她似乎有几分纠结地站在座位旁边,手中网兜里的李子也就还有五六个。她忽然看似不舍得,掏李子的手迟迟不抽出来。我历来是个懂得眉高眼低的人,与人家不熟不给也说的过去。我起身从船头走到船尾去了。杨大娟最后剩了几个李子,我就不清楚了。
   若干年来,每当说起分李子的情节,我都会说她势力。分两个烂李子还得先给当官的,越过我分一圈没舍得让我一让!有点狗眼看人低。她嘿嘿笑着说自己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还表白自己不会那样浅薄,肯定是我想错了。我说千真万确,绝不是杜撰。她就向我再次道歉。
   那年暑假后,所有教初三的老师翻下来教初一。按年级分配的办公室。我与杨大娟挨肩而坐。我一眼就认出我的邻桌就是在千岛湖不舍得给我李子的人,所以心中对她自然而然地有种种看法。
   但杨大娟对我很热情,有事没事地找我说话。她教美术,每一个班一周一节,她教六个班。那时候中考美术这一科不考,美术课大都让语数外老师占去了。无所事事的杨大娟在办公室稳不住,一会儿站窗口看看云彩,一会儿在办公室踢毽子,她找不到人说话,又耐不住寂寞,反反复复出来进去的,经过时还得掀一掀我的椅子,我得反复抬起屁股给她让路,很烦人。因全办公室,就我们两个人不是班主任。班主任们去班里督查的时候,我在批作业,她经常在我耳边喋喋不休。不接话显得不礼貌,接话我还没空。
   杨大娟那时好年轻,她说才二十九。孩子已经六岁。杨大娟不漂亮,一脸的荞麦皮(雀斑)。牙也有点黄。头发也有点却营养的那种发黄。那次她看见我正在看一本相书《相法神仙断》,她问我干什么用的。哪里买来的。我说在路边摊上买的,是本盗版书,错字连篇。看手相看面相的。她就缠着我给她看手相,看面相。
   那本书上的内容我似懂非懂。再说玄学一类,似乎就是读心术与赌猜力的大杂烩,再加点故弄玄虚,让她似懂非懂也就是了。我不会江湖术数,对着书本图文宣科,给她按照书中的提示看了。说她操心费力的劳碌命,一家老小都吃定了她。她找的对象很有学问,但三十五岁至三十九岁之间会有婚变。如果没有婚变,杨大娟身体会生一场大病。相信任谁听了这些话,心里都得膈应。不料杨大娟却信以为真,当时就呼我神仙。她告诉我,她从十三没有父亲,母亲不愿意让她上学,比她小四岁的妹妹主动提出不上学,在家帮着母亲干活,她才得以上学考了大专。她姐姐很早出嫁,要的彩礼供她上的学。所以她毕业参加工作后,挣得工资基本拿回去贴补母亲及兄弟姐妹。结婚后,她在城里住,她姐姐家的孩子在城里上学,吃住都在她家里。她妹妹家的孩子她也接到城里上上学,吃住在她家里。她与丈夫生育一女,家里三个孩子,负担很重。她说丈夫很憨厚,对她的做法很支持,她最后一节有课,李茂生也会替她去接送姐姐妹妹家的孩子。就是农村的婆婆有点搅,婆婆进城,发现自己的儿子受苦,就哭闹着让杨大娟把姐姐妹妹家的孩子送走。杨大娟很为难,婆婆的话不可不听,因为丈夫对她很迁就,必须不让他为难。送走她于心不忍,她很为难。最后她采用了平衡之术,把老公姐姐家与哥哥家的孩子都接到城里上学,也吃住在她家。婆婆见自己的人马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再闹没有道理。但也住在城里观察她。家里陡然增加了人马,办成了联合国,经济压力一下子上来了。周末她偷偷办班教人画画,靠外快填补窟窿。那些小孩都跟学,她免费教。婆婆这才不再闹她。
   她说这些都没什么。弟弟结婚没盖房子,弟媳妇没有房子不过门。母亲把盖房子的任务交给了杨大娟姐妹几个。杨大娟说姐姐妹妹家都是农村,她们自己的日子都斤不斤两不两的,根本拿不出钱帮着弟弟盖屋娶媳妇。她杨大娟的使命就是要帮着母亲给弟弟盖起新房。为母亲分忧解愁责无旁贷。母亲也觉得她是公家人,月月国家给她开钱,理应她多出力。姐姐妹妹也这样默认。杨大娟愁的大哭。李茂生丈夫回家给杀了一片树林,解决了棒的问题。杨大娟又接了给人做广告的活,额外进项多。要是放在现在,不允许办班不允许从事第二职业,杨大娟得愁煞。总之,杨大娟在母亲指定的时间内,把弟弟的婚房给盖起来了,也帮着弟弟结了婚。后来教师待遇不断提升,年年涨工资,杨大娟与李茂生加快了还款的步伐。
   刚刚把大大小小的钱窟窿塞住,丈夫李茂生又报考了研究生。考研究生意味着全家靠她杨大娟一人的工资生活。如果那一群小孩就得收粮食。杨大娟的姐姐妹妹理解,丈夫李茂生的姐姐嗫嚅着不表态,丈夫哥哥直接领走了孩子。他们觉得杨大娟这是在变相撵人,也觉得杨大娟一人掌管家务,肯定一碗水端不平。孩子住下去会受委屈。
   实际上,丈夫读研走后,几个小孩的野性一下子散发出来。不做作业,互相殴斗,杨大娟画的工笔画《岭上春光》,基本完工了,这是要拿到省里参赛的作品,也被毁掉。杨大娟气急败坏,她对每一个参与者责罚,罚站,打屁股。还分别叫来小孩的父母谈话。杨大娟的姐姐妹妹说打的轻了,不听话胡做腾狠揍。但丈夫的姐姐心疼孩子,与杨大娟争吵:“看俺兄弟没在家,这是变着法撵俺!俺是来上学的,俺不是来挨打的!”杨大娟的姐姐连忙劝慰杨大娟的大姑姐,让她消消气,说杨大娟管孩子是为孩子好。杨大娟的妹妹看不下去,说“我姐姐一人伺候着这么一群小孩,还要上班。你怎么就不知足啊!”大姑姐不依不饶,“俺是给了钱的!俺兄弟在家时,没要俺一分钱。不是自己的亲兄弟就是不行!”杨大娟被大姑姐说的没有话说。进城给儿媳送菜的婆婆却明礼起来,她呵斥自己的女儿:“吃住两年不要钱,那是因为你兄弟工资高。现在你兄弟还得花小杨的钱呢!”前一阵子婆婆住院,几个儿女推诿不肯交住院费,杨大娟一把把住院费交齐。过后也没让其他人凑。公公婆婆合计来合计去,终于知道杨大娟是个好儿媳。婆婆看杨大娟的画又粘贴起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婆婆说,这条河沟边少一个蹲着洗衣服的。别看婆婆不识字,杨大娟却觉得婆婆很有艺术眼光,是被耽误的画家。她决定采纳婆婆的意见,在自己的画作上添上一两个浣衣人。
   婆婆重新驻扎下来,帮助杨大娟管理孩子。这时候大哥家的孩子见自己家奶奶可以做主理事,又住了回来。每个月给四百元生活费。婆家那头两个小孩,自己那头两个小孩,本来很平衡。可是杨大娟大伯哥家的孩子自恃奶奶撑腰,凡事要挣个头高,他觉得自己了不起。杨大娟的两个外甥是觉得人家亲奶奶管得好,自己的姨照顾自己不周到,两个小孩心理不平衡,于是负气骑着自行车,大的载着小的,沿着河堤往东走。杨大娟带着自己的女儿去找两个外甥。那个时候杨大娟的女儿还发着高烧呢!
   两个外甥在橡皮坝玩水。不知道汛期上游放水,双双溺水。
   杨大娟痛苦至极。她本来是想报答姐姐妹妹的恩情,却弄了如此的结局。丈夫李茂生回家来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家里借住的那两个小孩都统统撵出去。杨大娟于心不忍,丈夫还破天荒打了她。李茂生说她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为什么要招揽那么多责任?杨大娟说被丈夫胖揍一顿,心里竟然莫名其妙地好受了一点。
   杨大娟跪着姐姐跪着妹妹,姐姐妹妹都让她陪儿子。她一度心力交瘁。她四处借钱,想用钱给自己的姐姐妹妹一点补偿。她也曾找我借钱,我没借给她。我那时在城里按揭买了楼,每月房贷压力很大。杨大娟听说我买了楼房,过了两天送了一张老虎画给我。一只老虎把两只前爪搭在一块青石上。那只老虎有点瘦,斑纹也略显白苍苍。这幅画太素,教人想起白色猛虎。我一直没有裱糊,在搬家的时候焚烧废纸,那只虎就随着火焰化作了一缕青烟。

共 65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细腻且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杨大娟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从她身患重病的生死考验,到工作与生活中的种种波折,再到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绘画领域取得成就,杨大娟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与生活的酸甜苦辣。文中详细描述了杨大娟生病前后的经历,包括患病初期单位的态度、治疗过程中的艰辛以及术后生活的种种不易,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她所承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同时,作者也讲述了杨大娟在家庭中的付出与奉献,展现了她善良、坚韧、豁达的性格特点,如帮助家人解决各种困难,即便在自己患病期间也不遗余力。而她与作者之间的交往细节,如在千岛湖轮船上的初识、办公室里的相处等,为故事增添了许多生动的场景和真实的情感,使读者更容易走进杨大娟的生活,理解她的内心世界。杨大娟从一个被疾病缠身、生活艰难的普通人,成长为一名国家美协会员、知名画家,这一转变令人鼓舞,也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顽强。作者通过杨大娟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与挫折,只要心怀希望,坚持不懈,就能够在困境中绽放光芒。这篇文章不仅是一个人的传记,更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赞美,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人性的光辉与生活的真谛,是一篇引人深思、感人至深的佳作。【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2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2 06:19:20
  这篇文章太棒了!作者将杨大娟曲折的人生经历描绘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丰满鲜活,情感真挚细腻。从患病的绝望到成为画家的逆袭,充满了正能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希望,文字质朴却极具感染力,是一篇触动心灵的好文章!
回复1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2 16:37:14
  汪老师对文本的精准解读,让我更加清晰地理清了文章脉络。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更有尺寸感。汪老师的编按,总能直击文章的要点,帮助作者更好地总结写作经验,并在以后的写作中调整方向,打开思路。谢谢汪老师!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2 06:19:57
  读罢此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杨大娟的故事如同一部真实的人生纪录片,作者用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她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奋斗,家庭、工作、疾病交织的情节扣人心弦。文章既有生活的苦涩,又有成功的甘甜,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坚韧,堪称佳作,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2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2 16:38:15
  所有用心生活的人,都是困难所不能打倒的!感谢汪老师点评!
3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2 16:39:37
  汪老师一大早就辛勤编文,致敬辛勤的编辑!
4 楼        文友:何叶        2025-01-02 20:32:50
  恭喜精品!姐真棒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3 15:50:56
  谢谢美女鼓励,再接再厉!
5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04 09:28:09
  厉害了,我的姐!恭喜获得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4 22:04:03
  谢谢老师,恭祝事事如意!
6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4 14:23:02
  感谢老师精彩分享。拜读老师《画家杨大娟》优秀精美情感小说人顿然间有一种通透豁达和被洗礼的快感。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佩服,让读者在面临挫折困惑中心有方向,行有目标,是一篇能量满满的情感美文。再次致谢老师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快乐,新年新安!
回复6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15 22:44:39
  谢谢老师鼓励与肯定!谢谢老师点评!祝老师一切顺遂,新春大吉!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52:2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7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2-07 20:18:11
  感谢小雨老师!新春吉祥!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