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花开花落日日新之二 .文/妍冰 ——二、心灵的港湾
【花开花落日日新】
文/妍冰
时光在走,日历在翻,幸福,只在一念之间。一年的路程已接近尾声,2024即将远去,让我们告别过往。愿2025年的钟声带来更多美好,无论我们天各一方,请一起开启充满希望的新一天!快乐幸福将陪伴我们其乐融融。
二、心灵的港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拥有兴趣,生活不再乏味,每一天都可以过得精彩。兴趣是心灵的港湾,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平静与希望。它带给我们强大的动力,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快乐是人生最大的成功!烟火里谋生,音乐里谋魂。
而我,2024年在市作协和市诗歌学会与一班诗友和文友为伴,的确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色彩,使我的生活变得无比斑斓。
2024年年初,得知文友祖悦即将退休加盟退休行列,我们前往三溪村餐厅祝贺,见到至少五年没见到的很多文友,很多都是五年前一起在三溪村·那个年代“红树林读书会”的文友,阿春、祖悦、郑总、秦总、杨生、罗生、锦绣、刘生、吴生(原市作协主席)、马生、黄生、谭生、姚生等等。久违的文友再次相聚,似乎时光倒流,又回到红树林读书会时期那段美好时光。
饭后,我特意走向我们三溪村“红树林读书会”那个放间,“红树林读书会”的牌子竟然还在!依然挂在房门口。看着这块深褐色木牌,我一时感慨万千!
久违了!三溪村,那个年代!久违了!红树林读书会。
读书读人读生活,品文品情品内涵。那些精彩的读书交流活动一转眼已经过去五年了。
今天旧地重游,与各位文友相聚,吃些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恭喜祖悦退休!感谢祖悦召集大家相聚“那个年代”,尽管今天它早已更名“菌园”。可是,在我们心里,这里依然是“那个年代”。依然是“红树林读书会”会址。
除夕了。想着刚刚过去的2023年,不禁有些恍惚,兔年就要过去了吗?那么2024年龙年即将来临,于是,写下一首词:
《青玉案.除夕》
兔年匆匆挥手去。辞旧岁,迎龙来。到处莺歌燕亦舞。
厄运散去,春暖花秀,老少乐开怀。
生机盎然水仙绿。鸿运当头中头彩。灯笼花色满阳台。
蝴蝶刺槐,张灯结彩,福字对联开。
24-2-9除夕晨
2月25正月十六上午在假日广场二楼参加市诗歌学会郑玉彬诗集研讨会。
玉彬说:诗歌是自己和世界的一个和解,她把自己工作中的情绪在一个秘密花园进行一个交流,宣泄。同时在那里她也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尽情表达。
我在想,每个诗人心中都有一个秘密花园,只不过玉彬将它打造得更为完美,所以她的诗歌也更加丰满。
玉彬做为女性诗人,我觉得她的视野和观察力比男性诗人更细腻,更宽阔,更深刻。无论在她独步或者人在旅途,世上万物都自然纳入她的视线,收揽在她的心里,稍加沉淀,自然风光与旅途所思、所想、所见以及故乡情怀、社会现实,都被她纳入诗歌,成就了诗行。
另外,玉彬诗中还饱含真挚的亲情以及山水田园,还有她的人生感悟,有她对生活充满美好寄托。
因此她的视野敏锐,诗歌题材广泛。
诗集《莲的方式》语言洗练,精准,诗行简洁,像被洗过一般,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短短的诗歌,简洁的诗句,恰恰带给读者无边的想象,尽管每个人的想象都不尽相同,这更说明了诗歌的魅力。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玉彬诗也是如此。
希望诗人郑玉彬继续努力,静得下心,潜心写作。相信她会不辱使命,走出“小我”,走向“大我”,面向社会,载着诗与远方,更上一层楼!
24.3.9周六:上午市作协理事会在豪头村誉景工业区茶室召开。各位理事很久没有聚过了,中午在竹苑海都汇用餐。豪头村誉景工业区这景色自然淳朴,来中山近三十年了,里还是第一次光临。
会议由常务主席黄生主持,作协主席李生做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部署。
然后理事座谈。
听了主席对2023年市作协工作的总结,非常全面。我也觉得我们市作协各项活动离不开党的引领,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深入基层,在市文联领导下坚持做公益,送文学下乡,到学校社区做讲座,这些受到学校和社区的欢迎。
李主席还对市作协2024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抓好采风创作,中山的小康样本得到上级作协组织和领导的重视。尤其是中山各个古村,如:南朗的左步村和冲口村。希望2024年市作协能够多组织会员前往,写出更多更好的乡村生活作品回馈社会。
三月份曾准备和市作协郑总、秦总、祖悦等人出版各自文章。我近十多年来,写了很多书评,想出一部评论集,正在整理。大约18w字,因为是评论集,想取书名《一抹心灵的触动》。
因为“一抹心灵的触动”是指某种情感、经历或事物在内心深处引起的微妙而强烈的感受。这种触动可能源于对美的欣赏、对痛苦的共鸣、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或是对某种深刻情感的体验。
它可能来自于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首触动心弦的歌曲、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籍,或者是一次与他人的深入交流。这种触动通常会在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记,有时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价值观。
每个人的心灵触动都是独特而个人化的,因为每个人的情感世界、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都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这种触动都是人类情感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后改变主意,想出版写中山人的纪实文学《香山情怀》。此事暂时搁浅。
继四月中旬市作协举办读书会之后,2024.5.2凤凰台知名主持人窦文涛先生莅临中山。窦文涛主持过“锵锵三人行”,应该是很多人熟知的,停播七年之后,他又主持了“锵锵行天下”、“圆桌派”等节目。
这次他来参加中山文化沙龙,并为中山新建的华侨公园香山书屋揭牌。
市作协八名会员参加,我也在其中,和窦文涛先生第一次有了正面接触。
当时窦文涛接受了中山电视台专访,他说:今天和中山市长聊也是阅读,且学到一句金句:发现在小解决在早。他说自己从上海乘高铁要七个小时,因为手机没信号,可以安安静静读一本厚书的一半,回去又再读一半,这样往返一次就读完一部大部头。而在家则不行,太多电子产品的干扰心不静书都读成了碎片。
窦文涛还说:“读书多了人有了视野,有了格局。”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那天,我静静在华侨公园的香山书房参与这次活动,感受到书屋设计的层次感,白色主调,色块渐变,光影渐变,非常别致,显得高端大气。
当时窦文涛讲话结束时,主持人说:现场有人想向窦文涛先生提问。
窦文涛看了看时间,说:“好吧,可以给三位提问机会,同时我还给提问者一部签名书。”
窦文涛先生话音还没落,坐在前排的我就把手举起来了。于是,我因此得到他签名书一部。
我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引导沉醉于电子产品的下一辈静心读纸书?”我举了我孙女喜欢玩电子游戏的事想他请教。
窦文涛回答说:“任何东西都不那么简单,现在小孩子喜欢玩电子产品,也算阅读,不仅仅读纸质书算阅读。电子产品也不要排斥,不要只钟爱纸质书。世界是那么丰富,不能一叶障目。”
窦文涛回答我的问题虽然有点抽象,但观点我还是赞同的。是啊,现在小孩子喜欢玩电子产品,也算阅读,不仅仅读纸质书算阅读。比如孩子在游玩的时候,里面出现了景色,看天看地看白云看花看草看游鱼,都是阅读,只要心灵触动引发感悟就都是阅读。所以不要将孩子束缚在纸质书上。
因此,以后我也不能狭隘地理解阅读。不能不说当天受益匪浅。
还记得那天早上空气很好,神清气爽,干干净净,到处都是绿油油,室内室外好像都是在公园里的氛围。很适合当中山书房的氛围。在这里静静的,读书很好。
目前,中山有107家香山书房。
窦文涛为之揭牌的香山书房,就在华侨公园,这里蕴含着华侨文化,而华侨文化意味着迁移,北人南移,南雄珠玑巷就是北人南移的根据地。在江南可以见很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茶、香、丝绸等,如今中山有100多万华侨在世界各地。所以中山是著名侨乡。
有一个小插曲,当天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和市作协几位文友在公园里随意散步,不想被几家媒体记者看到,没想到中山电视台新闻频道和香山文化频道的记者分别采访了我,问了我当天的见闻和收获,还问了关于读书等问题。关于这类问题,我反而没有紧张,对着记者的镜头,我淡定回答。没想到这两名记者的采访刚刚结束,中山日报一名女记者又过来再次采访。
当晚,我特别留意看本市电视台节目,果然在中山新闻和香山文化两个频道看到镜头前的自己,形象还过得去,语言也算得体吧。
当天的活动还真是收获满满。
因为市作协要写年终总结,要求会员将这一年发表在文学论坛的诗文整理后发给他们,于是我也整理了自己在2024年发表在文学网上的文字如下:
一、被望月文学杂志聘为特约作家,附有证书。
二、在野岛诗刊发表诗歌五首。
三、在中山日报发表散文及诗歌近万字;
四、2024年在经典文学网共发表诗、文六十篇(首),约五万字;
五、2024年在江山文学网共发表诗、文共四十篇(首)约四万五千字;
六、在中国诗歌论坛发表诗歌及评论五十首(篇),约三万字。
24.5.12上午诗歌学会召开理事会会议,地点:中山市利和广场金汇酒楼(东区店),商议换届和近期工作。
今天母亲节,和文友一起喝茶,分享诗友新出版诗集,品味美食美味,悠闲惬意!写了一首诗:
白兰地陪你
今夜白兰地陪你
陪你读诗陪你幸福
陪你一起度过快乐时光
当那透明的液体浸入
你也立刻通透明朗
平平仄仄的希望在不可名状中升腾
夜色似迷失
孤独如此绚烂
一个人读诗便不再孤独
淡淡的诗温馨的月
舞动着诗意的霓虹
读诗的夜
有紫荆悄然说着心事
用诗句轻叩那扇洒满月色的窗棂
诗意点燃了孤独
伴着诗句起舞!
24.5.18上午参加中山市作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地点:东区盛景尚峰第1座2楼中山青年创业梦工场会议室
六月初参加了市作协组织前往南朗镇冲口村活动:
由中山市作家协会、中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中共中山市南朗街道工作委员会宣传办公室、中山市南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一起主办。
我与朱贺朗诵自己的诗歌《山水情怀》
24年6月端午节这一天参加了市诗歌学会活动举办的夏志红诗集《中山诗歌地图》创作研讨会。
我对这部诗集的做了简评:一本《中山诗歌地图》带着我们游遍中山各个角落。我们即使在中山生活工作近三十年都没有想到如此关注这些。诗人夏志红作为军人做到了!他不仅有着军人的豪放粗犷,更有着诗人的细微和敏锐,他善于发现美,书写美,将中山每一寸热土诗意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不能不使我们感叹!更多的是钦佩!我想如果不是诗人对他所言的第四故乡爱到极致,又怎么能创作出这样一本独一无二的诗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诗人将感性升华为理性,因此诞生了这部《中山诗歌地图》,确实是升华的导航。我相信即使没到过中山的人,读过这部《中山诗歌地图》一定会对中山有了感性认识,继而产生即刻到中山一游的冲动。当然如果诗人在语言上再进一步精炼简洁诗化则更完美了。
祝夏志红诗歌创作更上一层楼!
24.6.25清晨散步归来,赋诗一首:
带它们回家
清晨在小区散步
阳光从树丛中洒落
晨风轻抚面颊
在碧绿的草坪上
偶尔发现了洁白的鸡蛋花
学名广玉兰
附身拾起
郁郁馨香在空气中弥散
花香扑鼻
看着它
白如雪黄如金
怎舍得将它抛下?
对带它回家
与绿萝为伴
它们白绿相间
一定亲如一家!
中秋节这天突然有了诗意,赋诗两首:
【八月十五月儿圆】
今日中秋节
中午与家人热热闹闹欢聚
享受团圆
晚上站在阳台仰望长天
月亮又大又圆荧光漫洒
光照人间
多想手捧荧光飞到万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