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至死不渝(散文)
想起来,她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年多了,走在一个深秋,走得很凄凉,直至两天以后,才被人在家中发现。听说,临死都没闭上眼睛,是带着一份遗憾,一份至死都没有希望的期盼,和对一个男人深深的得眷恋走的。
甚至没有亲人,没有哭声为她送行。有的只是在好心邻居,一遍一遍地叹息声中,为她擦净了身子,给她换上那套,她保留一新的,只穿过一次,出嫁时穿过的花红衣服。在村委的安排下,匆匆敛葬了。
村里人都说她是疯子,除了几个上了岁数的老人,偶尔和她说几句话,几乎再没有人理她。可我知道,她绝对不是疯子,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记得那时候我还小,每每经过她家门口,她都会招呼我进去。虽然村里人都躲着她,但我却一点也不害怕。而且,每回她都会给我一块糖或者一块糕点,然后摸摸我的头,拍拍我的屁股,让我好好玩去。
而回到家后告诉妈妈,妈妈也说没事。并嘱咐着说,那个婆婆很不容易,让我千万不要惹她生气,给完东西一定要记得谢谢人家。就这样,我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事没事就会往她家里跑。而她也总会慈祥着笑脸,热情地招待我,最后总不忘再给我点吃的。
不过,大概小时候嘴馋,只是贪图那点吃的吧。不知道为什么,等我慢慢长大,听到一些村里老人说起她的故事,总觉得她是一个很古怪的人。和正常人不一样,就再也不愿去她家里了。
甚至,有时路过她家门口,明明听到她在叫我,也会很快地跑开。却是偶尔回头,看见她那失落的样子,现在再想起来,都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滋味。
原来她也曾有过男人,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青梅竹马。而儿时的友谊,更加重了那份感情的分量,于是十八岁那年,在两家老人的商量下,他们成婚了。
却偏是那时,解放战争已全面打响。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三天,村里来了国民党抽抓壮丁,不出意外她的男人也身在其中。如此,便在她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她依稀听到她男人铁一般的声音: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
我猜想,她年轻时必定及好看,身穿红花袄,梳着两条扎着红头绳的长辫子。就像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年轻时的母亲一样。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的穿戴永远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就如同随时在等待着她回家的男人。
也从那时起,以后每天的日落黄昏,她都会去通往村口的那条小路,一待就是好久。而不用多想,自是在等她不知何时归来的男人。就这样,直到羊肠小路变成漆黑的柏油路,她也由一个新婚燕尔的少妇,变成一个白发苍苍,被风尘刻满一脸皱纹的老婆婆。她还在等,却这一等就是半个多世纪。
而且,每天晚上,她都会把家门口的灯笼点亮。我猜想,她是怕夜深人静,或又时间太久,她的男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吧。好像刚开始,她男人还有几封信来,告诉在国民党部队呆了不久,就被解放军策反过去。说在队伍上一切都好,让她安心等着他回家。
同样,她也至死都不曾忘记,她男人最后那铁一般的声音: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为此,她深信自己的男人还活着,指不定哪天就突然出现了,所以她要等下去。
又日子一长,公婆、爹娘已然离世,村里人都以为她疯了,并且仅有的几个亲戚,也逐渐和她断了来往。可是她还在等,而再随着岁月慢慢老去,已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故事了。
也在后来,我还听到知道底细的老人,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其实解放后,村里曾收到她男人的一封烈士阵亡通知书,只不过被老村长给偷偷瞒住了。
只因为老村长看着她从小长大,知道她是个烈女子,怕是会想不开。说这样起码能给她点希望,让她活下去。而从此,政府每年给烈士家属的补助,也都由村委亲自送去,骗她说是村里对她的照顾。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我也无法去评论老村长那样做到底是对是。但我只知道,我被感动了,真的被感动了,更十分后悔,曾那样对待过她。
因此,不久前的一次回家,我还特意到她那依稀可辨的坟前看了一下,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默默的坐了一会儿。才于临走前撒下了一束,从山间采来的白色野菊花。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想来除了同情,被一段故事感动外,还有就是因为,她那个埋骨他乡的英雄男人吧。而写这篇文章,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世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女人,和她这样一段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