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希望】寻味澄潭:舌尖上的古韵与风情(散文)

精品 【丁香·希望】寻味澄潭:舌尖上的古韵与风情(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4发表时间:2025-01-05 10:51:20
摘要:晨曦初照,薄雾轻柔地笼罩着新昌的古镇澄潭。青石板路在朦胧中蜿蜒延展,街边老店陆续升腾起炉灶的袅袅热气。古镇,就在这烟火氤氲里悠悠苏醒。空气里,早点的鲜香、糕点的甜香、小吃的馥郁,丝丝缕缕相互交织,仿佛是一场嗅觉的盛宴。每一缕香味,都似热情的召唤,引得人们踏入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美食天地,细品藏于岁月深处的古韵与风情。

晨曦初照,薄雾轻柔地笼罩着新昌的古镇澄潭。青石板路在朦胧中蜿蜒延展,街边老店陆续升腾起炉灶的袅袅热气。古镇,就在这烟火氤氲里悠悠苏醒。空气里,早点的鲜香、糕点的甜香、小吃的馥郁,丝丝缕缕相互交织,仿佛是一场嗅觉的盛宴。每一缕香味,都似热情的召唤,引得人们踏入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美食天地,细品藏于岁月深处的古韵与风情。
  
   ◎清晨:大饼油条的烟火序曲
   澄潭的清晨,被大饼油条的香气唤醒。小镇的街头巷尾,常见热气腾腾的早点摊。
   大饼制作时,师傅先熟练地从面盆揪出一团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压,使其更加劲道。随后,将面团擀成薄厚均匀的饼皮。接着,把饼皮放入烧热的平底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烤制。随着温度升高,饼皮逐渐变色,师傅适时翻面,确保两面受热均匀。待饼皮表面微微鼓起,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便将其取出。此时的饼皮虽已成型,但风味尚未完全呈现。师傅紧接着在饼面上均匀地涂抹一层秘制酱料,撒上翠绿的葱花、喷香的芝麻等佐料,让酱料的咸香与佐料的香气充分渗透进饼皮。这样制作出来的大饼,弹牙有劲,麦香与佐料的香味相互交融,别具一番风味。
   与之搭配的油条,堪称一绝。面团在师傅巧手下,被拉成细长条,两根重叠后用筷子一压,放入滚烫油锅。油条在油中翻滚跳跃,迅速变得蓬松金黄,散发诱人麦香。咬一口刚出锅的大饼油条,大饼的柔软与油条的松脆相互映衬,酱料的咸香、葱花的清香和油条的麦香交织在一起,瞬间开启一天的活力。
   在澄潭,大饼油条不只是早餐,更是一种生活仪式。邻里们会在摊位前寒暄,谈论家长里短,孩子们则眼巴巴地紧盯着油锅里欢快翻滚的油条,还有那滋滋冒着热气、烙着饼的平底锅,小脸上写满了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快朵颐。这份弥漫着浓郁人间烟火气的早餐,恰似一场温暖的开场秀,为澄潭人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晌午:香糕与发糕的质朴之味
   临近晌午,行走在澄潭的石板路上,空气中隐隐飘散着甜香,那是香糕散发的独特气息。香糕作为澄潭的传统糕点,承载着数代人的记忆。制作香糕,需精选优质糯米,经淘洗、浸泡、沥干后,细细研磨成粉。这糯米粉便是香糕的灵魂基底。接着,加入白砂糖、桂花、芝麻等配料,白砂糖赋予香糕甜蜜滋味,桂花带来馥郁芬芳,芝麻增添醇厚香气。将这些原料充分搅拌均匀,让每粒米粉都裹上甜香。
   随后,把混合好的粉料放入特制模具,轻轻压实,成型的香糕坯子便带着模具精致的花纹。放入蒸笼,以恰到好处的火候蒸制。随着蒸汽升腾,香糕的香气缓缓四溢。蒸熟后的香糕,色泽微黄,质地软糯,入口即化。那细腻的口感,融合了糯米的香甜、桂花的清幽与芝麻的香浓,仿佛将整个澄潭的温暖美好都浓缩在这小小糕点之中。
   香糕不仅是美味点心,还蕴含着澄潭人的情谊。过去,邻里间常互相赠送自家制作的香糕,分享这份甜蜜,增进彼此感情。如今,香糕也成为游子离家时必带的家乡味道,无论走多远,都能借此慰藉思乡之情。
   而发糕,同样是晌午餐桌上的常客。发糕制作颇为讲究,选用优质小麦粉,加入适量水、酵母和白糖,搅拌均匀后发酵。发酵好的面团变得蓬松柔软,再放入蒸笼蒸熟。刚出锅的发糕,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咬上一口,软糯香甜,麦香四溢。发糕口感细腻,既有面粉的醇厚,又有白糖的清甜,令人回味。
   发糕的制作常常是全家参与,孩子们帮忙递工具,长辈们传授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温暖与传承得以延续。发糕的味道,也成为许多人心中家的味道,无论身处何方,都铭记于心。
  
   ◎午后:麻糍与米海糖的甜蜜时光
   午后,暖阳透过斑驳的树叶,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小镇的街巷。在这时,来一份麻糍或是米海糖,无疑是最为惬意的享受。
   麻糍,作为澄潭传统的特色小吃,其制作过程满是仪式感。先将精选的糯米蒸熟,那股带着米香的热气腾腾升起,弥漫在空气中。随后,把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这时,就得用木杵反复捶打。这捶打可不容易,既需要十足的力气,更是一门讲究的技术活。只有捶打得恰到好处,麻糍才能拥有软糯且富有嚼劲的美妙口感。待麻糍捶打好,熟练地切成小块,包上精心熬制的特色豆沙馅。放入口中轻轻咀嚼,糯米的软糯、豆沙馅的香甜细腻,瞬间在舌尖上交融,仿佛跳起了一支甜蜜的圆舞曲。
   麻糍的制作场景总是充满了欢乐与温馨。邻里们常常自发地聚在一起,大家轮流挥动木杵,一边捶打,一边唠着家常。爽朗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不断回荡。这样的互动,不仅加深了邻里间的感情,更让麻糍承载了数不清的温暖记忆。
   而米海糖,则是澄潭人记忆中的甜蜜宝藏。将糯米蒸熟后阴干,制成米海。再将麦芽糖和白糖熬成糖浆,与米海、芝麻、花生等混合均匀,倒入木框压实,待冷却后切成小块。米海糖色泽光亮,口感酥脆,甜而不腻。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米海的香脆、芝麻的浓香和花生的醇厚,各种味道相互交织,令人欲罢不能。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平日里招待客人,米海糖都是澄潭人餐桌上的常客。
   制作米海糖往往是迎接节日的前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充满浓浓的节日氛围。那一块块香甜的米海糖,传递着亲情与欢乐,成为人们心中幸福的象征。
  
   ◎黄昏:豆腐包与馄饨的暖心慰藉
   黄昏时分,澄潭街头巷尾升腾起阵阵烟火气。豆腐包和馄饨的店铺里,坐满了忙碌一天的人们。豆腐包,是澄潭人对美食的独特诠释。选用新鲜豆腐,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焯水,去除豆腥味。然后将豆腐捞出,加入葱花、姜末、盐、生抽等调料搅拌均匀,制成馅料。用薄如蝉翼的面皮将馅料包成小巧玲珑的包子,放入蒸笼蒸熟。刚出锅的豆腐包,热气腾腾,咬一口,鲜嫩的豆腐在口中散开,伴随着调料的鲜香,令人唇齿留香。
   豆腐包铺里,总是充满热闹的氛围。食客们或是与朋友相聚,或是带着家人,一边品尝着豆腐包,一边分享着一天的趣事,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弥漫着温暖与满足。
   与豆腐包相得益彰的,便是馄饨。澄潭的馄饨,皮薄馅大,汤鲜味美。馄饨皮用手工擀制而成,薄如纸,透如纱。馅料选用新鲜猪肉,加入适量葱姜末、盐、生抽、料酒等调料搅拌上劲。包馄饨时,师傅们手法娴熟,眨眼间,一个个小巧精致的馄饨便包好了。将馄饨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放入碗中,加入高汤、紫菜、虾皮、葱花等调料。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香气扑鼻,能让人在寒冷的黄昏感受到无比温暖。
   馄饨摊边,常常能看到人们下班后匆忙赶来,只为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驱散一天的疲惫。这一碗馄饨,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夜晚:糟肉与霉干菜的醇厚韵味
   当夜幕降临,澄潭的夜晚别有一番风情。在温馨的家中,或是热闹的餐馆里,糟肉和霉干菜成为餐桌上的主角。糟肉,是澄潭人传承已久的美食。选用新鲜五花肉,切成块状,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后,用当地特有的酒糟腌制。酒糟独特的香气沁入肉中,使糟肉既有猪肉的鲜嫩多汁,又有酒糟的醇厚酒香。糟肉色泽红亮,口感软糯,入口即化,是澄潭人宴请宾客时必不可少的佳肴。
   糟肉的制作承载着家族的传承,长辈们将制作工艺传授给晚辈,每一次腌制,都蕴含着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家人的关爱。在家庭聚会上,糟肉总是备受欢迎,成为凝聚亲情的纽带。
   而霉干菜,更是澄潭美食的灵魂所在。选用优质芥菜,经晾晒、腌制、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霉干菜色泽乌黑油亮,香气浓郁。可用霉干菜烧肉,五花肉在霉干菜的熏陶下,肥而不腻,瘦肉部分也变得软糯入味。霉干菜吸收肉的油脂,变得更加鲜香可口。也可用霉干菜煮汤,汤汁浓郁醇厚,带着淡淡的霉香,令人回味悠长。霉干菜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澄潭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霉干菜的晾晒场景是澄潭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排排芥菜在阳光下晾晒,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口霉干菜,都承载着家乡的记忆,无论游子走到哪里,都能凭借这熟悉的味道,唤起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新昌澄潭的美食,与小镇的历史文化一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每道美食都承载着澄潭人的记忆与情感,它们不仅是满足味蕾的食物,更是镌刻往昔印记、映照当下生活的明镜。在这里,人们借美食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以味道书写小镇的故事。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只要品尝过澄潭的美食,都会被这座小镇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沉醉在这舌尖上的古韵与风情中,难以忘怀。
   (原创首发)
  

共 33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见老师美文了,我异常高兴,对老师美文,真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觉。”今天又编辑《寻味澄潭:舌尖上的古韵与风情》(散文),被老师的文笔又一次吸引,老师又写出了那里的小吃,并将小吃描述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读的我口水直流,真很不得好好品尝一番。“大饼制作时,师傅先熟练地从面盆揪出一团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压,使其更加劲道。随后,将面团擀成薄厚均匀的饼皮。接着,把饼皮放入烧热的平底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烤制。随着温度升高,饼皮逐渐变色,师傅适时翻面,确保两面受热均匀。待饼皮表面微微鼓起,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便将其取出。此时的饼皮虽已成型,但风味尚未完全呈现。师傅紧接着在饼面上均匀地涂抹一层秘制酱料,撒上翠绿的葱花、喷香的芝麻等佐料,让酱料的咸香与佐料的香气充分渗透进饼皮。这样制作出来的大饼,弹牙有劲,麦香与佐料的香味相互交融,别具一番风味。”写的细腻、感人,写出了风格,令人留连往返,回味无穷。还有“黄昏时分,澄潭街头巷尾升腾起阵阵烟火气。豆腐包和馄饨的店铺里,坐满了忙碌一天的人们。豆腐包,是澄潭人对美食的独特诠释。选用新鲜豆腐,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焯水,去除豆腥味。然后将豆腐捞出,加入葱花、姜末、盐、生抽等调料搅拌均匀,制成馅料。用薄如蝉翼的面皮将馅料包成小巧玲珑的包子,放入蒸笼蒸熟。刚出锅的豆腐包,热气腾腾,咬一口,鲜嫩的豆腐在口中散开,伴随着调料的鲜香,令人唇齿留香。”写的实在,香味迎面扑来。全文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一步一个脚印,把镇上的小吃写绝了。好文阅渎,推荐精品。【丁香编辑 闰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6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5-01-05 10:55:06
  老师写出了美味小吃,真想品尝一下,写出那浓浓的香味,令人留连往返,回味无穷。
2 楼        文友:闰土        2025-01-05 10:58:51
  写作手法独特,画面感强,叙述清晰,真正把小吃写活了。“ 馄饨摊边,常常能看到人们下班后匆忙赶来,只为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驱散一天的疲惫。这一碗馄饨,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写出了香味,写出了真情。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5-01-05 11:07:59
  感谢社长拨冗编辑,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向社长学习!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4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1-06 21:08:27
  古镇澄潭的五大小吃,也是古镇的美食名片。
5 楼        文友:闰土        2025-01-06 22:04:02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