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角色】发缕间的旧忆与新章(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角色】发缕间的旧忆与新章(征文·散文)


作者:寒来暑往 白丁,9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03发表时间:2025-01-05 11:29:19

生于枞阳小乡村,幼时的我,常与牛群为伴,在田间挥洒汗水。农闲时分,那门前晃悠着的小光头娃娃,透着质朴的可爱,总能轻易地勾起人们内心的柔软与欢喜。
   那些岁月里,村里的小宝贝长至八个月左右,母亲便会满怀欣喜地抱着白胖可爱的婴儿,恭请剃头师傅上门为其剃除胎毛。剃头师傅总是带着一应俱全的工具,剪子、梳子、一盆热气腾腾的水,准备开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剃头之行。瞧着那婴儿白白嫩嫩,或眯眼浅笑,或哭闹不止,师傅总会笑着送上几句吉祥话:“这宝贝脑门宽阔饱满,日后定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有大出息!”一番话让家人笑逐颜开。随着师傅小心翼翼地一剪又一剪,那乌黑的胎毛纷纷飘落,看着孩子那光溜溜的小脑袋,有的还在后脑勺留着一小撮可爱的“小尾巴”,家人对师傅的高超手艺赞不绝口。剃完头,家人会热情地煮上三个加了红糖的鸡蛋,以表感激之情。随后,选取一小束胎毛,或挂于床头,或制成毛笔,为孩子留存一份美好的期许。
   如今,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浪潮席卷而来,乡村中那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已难觅踪迹。人们纷纷前往集镇的理发店,舒适地坐在椅子上,享受着更为便捷、多样化的理发服务。
   犹记往昔,剃头师傅稀缺,两个生产大队方能寻得一位。大约半月一次的剃头机会,显得弥足珍贵。那位住在隔壁大队、距我家五里之遥的剃头师傅,无论严寒酷暑,总是肩挑着剃头担子,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各个村落。那时的报酬,或是三餐热饭,或是米面粮油,后来才逐渐改为现金支付。
   我的祖父生于清末,身形高大、眉目清俊,一袭长袍加身,后改为短袍,头发整齐地向后梳至脖颈,颔下留着短须。每逢剃头师傅到来,我们便早早备好板凳、椅子和热水,静候其为祖父剃头修面。师傅站在祖父面前,手中的剃刀上下翻飞,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干这剃头的行当近四十年,还是头一回给清朝过来的老人剃头。老爷子身子骨硬朗,高寿又健谈,能为您服务,真是我的荣幸!”
   祖父一生务农,在那片黄土地上辛勤耕耘,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只为撑起家庭的一片天。然而,祖父却极为重视教育,即便生活艰辛,也从未放弃供父亲读书的念头。农闲之时,祖父便会精心整理好货郎担,里面装满了针线、扣子、头绳等日常用品,好似一个装满希望的“百宝箱”。收拾好行囊,祖父便剃头沐浴,与村里的同伴一道,肩挑货郎担,脚踏草鞋,手持拨浪鼓,踏上那走南闯北的叫卖之路。他们一路叫卖着针线、丝线、扣子、雪花膏等物件,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微薄的收入,只为攒够父亲的学费,补贴家用。听村里的老人讲,有一年,祖父与几位同行结伴前往江西省彭泽县等地做生意,途中甚至还为红军挑过盐。路过安庆市区时,恰逢日本鬼子封城,在城门口,鬼子对过往百姓逐一搜查。祖父头戴草帽,挑着担子,那持枪的鬼子哨兵示意他摘下帽子、低头弯腰,祖父却仿若未闻,径直前行。最终,鬼子兵恼羞成怒,用刺刀挑落了祖父的草帽。而祖父,依然昂首挺胸,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江西的方向走去。时至今日,家乡的老人们谈及此事,仍对祖父的勇气钦佩不已,赞叹他在侵略者面前不卑不亢、坚毅刚强的气节。
   在那个年代,农忙时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犁田插秧,挥汗如雨。剃头师傅则挑着担子,沿着窄窄的田埂缓缓走来。我静静地坐在田埂上,身上围着洁白的围裙,师傅站在下方,手中的剪刀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头发纷纷扬扬地飘落。抬眼望去,田间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那是丰收的希望在闪耀。尤其是在野外刮胡子时,师傅先在脸上涂抹些肥皂水,将刮胡刀在专用布条上反复擦拭,随后在脸上轻轻滑动,动作娴熟流畅,干净利落,丝毫不觉疼痛,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八十年代初,我负笈成都,每日的生活被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填满,忙碌而充实。日子久了,头发渐长,胡须也肆意生长,头皮发痒,实在难耐。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向同学打听附近的理发店,同学笑着说:“四川医学院路边有剃头摊,不过马上考试了,你不怕剃光头?”当时正值盛夏,酷热难耐,头发长了着实难受,我也顾不了许多。那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带着《计算机计算语言》,沿着人民南路漫步而行,远远便望见四川医学院大门附近的路边,有一位老师傅正在忙碌着为人理发。旁边还支着一个茶水摊,桌上摆放着茶壶、茶杯和瓜子,四张精巧的小竹椅错落有致地围在周围。我刚在茶桌前坐下,便听到两位老爷子的热烈讨论。身穿蓝色衣服的老人问道:“你可知西南联大旧址在何处?”对面的老人毫不犹豫地答道:“在重庆!”两人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我忍不住插了一句:“四川医学院里有个西南联大旧址的碑文,详细记载了其相关信息。”老人听闻,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并微笑着说:“我们本地人就爱喝茶聊天,摆些家长里短、古今轶事,也算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我正低头看书,突然听到理发师傅用四川方言喊道:“剃脑壳!”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呆呆地望着他,师傅笑着向我招手示意。我坐在椅子上,披上白布围裙,师傅个子不高,需要踮起脚来为我剪发,我便配合地往下缩了缩身子,师傅满意地说:“要得!”虽说这只是个路边的剃头摊,但师傅手艺娴熟,剃头速度快,刮胡子时手法轻柔,还会在面部进行简单的按摩,让我感到既惬意又舒适。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上亦是如此,只要不怕困难,勤奋钻研,便能收获成功。期末考试,我顺利通过,这段路边剃头的经历也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至今难以忘怀。
   时光流转,看今朝繁华盛世,国家昌盛,科技飞速发展,电动理发工具琳琅满目,遍布市场与门店。往昔的剃头担子、手工理发工具渐渐退居幕后,成为岁月长河中的历史印记。我也购置了一套理发工具,跟着抖音视频中的教程自学理发,经过反复练习,如今已能熟练操作。既保证了卫生,又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如今,老百姓走进理发店,无论是剃头、刮胡子,还是洗头、染发、烫发,都能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岁,拥抱美好生活。

共 23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剃刀下的生活变奏曲 文中通过回忆剃头这件小事,从乡村传统剃头习俗中的婴儿剃胎毛、祖父剃头经历,到农忙时田间地头的剃头场景,再到作者在成都求学时路边剃头摊的见闻,以及现代社会理发方式的变迁,展现了时代的巨大变迁。 以剃头为线索串联起不同阶段的生活画面,折射出社会发展、家庭传承以及个人成长等丰富内涵。从过去乡村剃头师傅走街串巷的传统模式,到如今电动理发工具普及、理发店服务多样的现代景象,体现出时代进步对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同时,祖父在艰难岁月中重视教育、不畏侵略者的经历,传递出坚韧、正直、重视文化传承等精神品质,暗示着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岁月长河中不应被遗忘,即便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但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和顽强的生活态度值得代代相传,如同一把无形的岁月剃刀,剔除生活的琐碎与平凡,留下深刻而珍贵的人生印记和民族精神内核,激励着人们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奋勇前行,积极拥抱生活的变化,传承先辈的精神遗产,书写属于自己时代的华章。一篇好文,流年推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6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5-01-05 11:31:27
  剃头是载体,引领我们回到过去的岁月中,去回味和感恩。一篇佳作,感谢吴老师分享!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寒来暑往        2025-01-05 20:10:07
  尊敬的清鸟老师:您好!
   今天向江山逝水流年发《发缕间的旧忆与新章》稿件,在老师高水平编辑下,让读者分享。在此,向您深表感谢。我反复阅读此文,从字里行间读出老师笔下生花,闻到了乡土气息方香,更有作家文学深厚功底。我在有生之年多读书看报,学习老师写作方法, 采写祖国美丽山河,身边好人好事,新生事物,积极向江山文学投稿,并请老师指教为谢。
   遥祝;老师全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创作开心快乐。
   敬茶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5-01-07 07:34:5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1-07 11:17:08
  旧时的理发,是一种仪式,结婚理发,过年过节理发,文中通过理发的变迁中引出了时代的变迁!细腻朴实,生活的味道最香!好文拜读!
5 楼        文友:寒来暑往        2025-01-07 12:48:39
  雪社,清鸟老师;您们好!首先,感谢您们的支持和鼓励。今后多看书读报,丰富自己理论知识,留心观察身边好人好事,祖国美丽山川河流,勤思考,常动笔用心撰写正能量稿子,积极向江山文学逝水流年发稿,让读者分享开心快乐。
   敬茶
6 楼        文友:寒来暑往        2025-01-07 12:53:16
  书者茶道老师;您好!多谢您的点评和鼓励。
   敬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