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这个冬天,华龙洞火了(散文)
一
冬至过后,东至的气温聚降,零上潜入零下,可是县城尧城,没有丝毫的冷意。2024年12月6日,“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发掘与研究报告会”在东至尧城“国际明发大酒店”举行。平地一声雷,从媒体滚动播报到民间口口相传,仿佛一夜间,东至新闻爆了。一个小小的县城,一个古老的尧城,居然出现白皮肤的美国人、黑皮肤的非洲人。有色人种世界顶级的考古专家学者齐聚明发大酒店,研究华龙洞遗址,探讨世人类演化,交流东亚古人类研究新发现和新成果。当初建“国际明发大酒店”的时候看到“国际”二字就想:东至,巴掌大的天,锅盖大的地,筑巢引凤,还能引来国际友人?我们,小老百姓的认知,往往是“坐井观天”,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信息传播之快,世界级大咖说来就来,令人不可思议,却这是真实。
距县城八里之外的尧渡镇王村组梅源山南麓,一丘一岭一洞穴,发掘距今30万年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及大量古石器。可谓石破天惊,消息一经传出,华龙洞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燃起来了。媒体上,报刊上,成燎原之势,越烧越旺。
12月15日,尧舜文学会年会刚刚结束,还沉浸在喜悦与激动之中,突然接到市诗联金会长的邀请,说:“周爱云老师有车,想不想去华龙洞?”“去去去!在哪上车?我马上就到!”我满心欢喜,满口答应。说实话,自从听到华龙洞的奇迹,华龙洞就像一块莫大的磁石,一直强烈地吸引着我,想去一睹为快,只因繁事多多抽不开身。今朝难得半日闲,又有好友相邀岂有不去的道理。
二
午后,没有一丝风,阳光灿烂格外暖和,我们在尧城舜帝花园西门上车,过了河西大桥,一路向西,直奔华龙洞。车上,周老师丈夫是位医生,今日成了我们的车夫,他的家就在华龙洞附近,他边开车边和我们聊起了梅源山、聊起了华龙洞、聊起了古猿人。他说:小时候,冬闲时,村民上山挖药材,挖出来骨骼,大一片小一片,不知道是什么骨头,放牛娃捡在手里玩耍。还有人把粗一点骨头当药材卖,说是“龙骨”,不知道是真是假,传说而已。真正发现是在1988年,梅源山下,一户百姓在修羊圈时,发现碎骨片,随后他向当地文物部门报告,引起省及国家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别看东至这个地方小,老百姓的文物意识还是这么强。
经过2006年、2014~2024年多次挖掘和清理,累计发现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百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40余件脊椎动物化石,20余件中小哺乳动物化石。今冬,“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发掘与研究报告会”在东至尧城“国际明发大酒店”举行,正式向世人揭开华龙洞神秘的面纱,华龙洞也正式对外开放。当我们听得入神的时候,车子踏上了汪村地界。新修的双车道柏油路上,车如梭、人如织、车水马龙。到达村口时,人比肩,车慢行,形成车龙人龙。两龙并行游走,蔚为壮观。“车如流水马如龙,驰骋喧嚣路未穷”。遇周末,天气暖和,夫妻带着孩子,儿女带着父母,老师领着学生、好友邀携朋友,从四面八方涌来,都想一睹华龙洞的神秘尊容。志愿者们,维持秩序,疏通人流车流。车子不能再进,后面的车辆向后退,停靠路边,我们的车横在中间动弹不得。车左边,一个小厂,院子里也停满车。这时,正好一辆车出来,我立即下车向看门的老人请求行个方便,老人笑笑,招招手,示意进去。医生眼疾手快方向盘向左一滑,车子便驶进了院子。
三
梅源山就在眼前,随着人流,我们迎着山走。很快进入汪村,村子不大,十几户人家散落于梅源山脚下,新修的停车场,停满了车辆,村间载人的观光车来往穿梭,游客人头攒动。进入村中,我被一棵古树倾倒了,高大伟岸令人震撼,一棵两人合抱的柏树,两层楼高,实属罕见,挂牌500年。站在树下,感受到厚重的气息,不得不瞩目仰望,墨青色的树枝,蓬蓬勃勃,像一篷伞,枝桠浪漫飘逸,浑身散发出宁静而磅礴的力量,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触摸那乌黑褶皱沧桑的脸庞和那坚韧挺拔的身躯,我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不用说。拥抱沧桑,沧桑里传递着一种温暖。枝头摇曳。像是欢迎远方来客,古柏与“古遗址”契合,耸立在村中,像是“古遗址”的形象大使。
继续向山走,整个梅源山南麓,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山不高,有“古人类遗址”,山将声名远播了。
华龙洞映入眼帘,洞的上方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梁檐棚搭,是挖掘时遮风挡雨的吧。整个洞口不大,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间,洞口前,绿草如茵,草地上塑有老虎、熊猫、大象、猴子、梅花鹿、斑鬣狗等动物,还有古猿雕塑,有的围火烤肉、有的钻石取火、有的宰杀牲畜、有的在一旁观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是还原30万年前梅源山的一角。一切都来源于对洞内骨骼的研究推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30万年前,这里还有东方剑齿象、巴氏大熊猫、巨貘和谷氏大额牛等珍稀动物出没。无法想象30万年前梅源山的景象是什么样子。
洞口敞开,洞穴并不大,洞内不深,没有纵横通道,站在洞前,难以想象古猿人为什么选择在这样的洞穴生存的理由。经专家学者研究,由于30万年的地壳运动,古人类,生活栖住的华龙洞早已坍塌,远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从挖掘土层侧面看,不同颜色的土层,普通人也能看出年代的永久。
出了洞口,本想到周边转转,看看山、看看水、看看田野,除了古柏,找找是否还能看到古遗迹。金会长说:天势不早了,还是去看看华龙洞陈列馆吧。
四
步入馆中,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馆内设置成幽深的洞穴,洞连洞,曲径通幽,借助光、影及音响技术,营造神秘的境界。四周墙上幻影出现原始森林,出现蛮荒远古时代,森林中各种动物出没,古猿人追逐。动物的长啸,古猿人的呼叫,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悠长、时而短促,仿佛置身其中,被凶兽包围,危险无处不在,让人恐惧,让人惊慌失措。不知谁高喊一声:“古人朋友,我来啦!”那一声吓退万古人兽,声音在空间里回荡,渐渐消失。馆内又恢复平静。
漆黑的洞里,墙上又出现一组幽幽的蓝体字:在中国境内,从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到“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构成了一条从百万年前至一万年前的中国乃至东亚大陆古人类的漫长演化脉络。在这条脉络中,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安徽,以和县直立人、巢湖银山智人、东至直立人等为代表的古人类化石遗存陆续发现,为我们勾勒出真实存在过的人类家园。
接下来又出现一组文字——
“华龙洞人无论是头骨还是肢骨牙齿,都体现出来现代人比较接近的性状,也就是说,华龙洞人极有可能是我们现代人的祖先,西方学术界原先设想,距今12.5万年前非洲智人走出非洲,进入东亚,然后取代了东亚人,然而,30万年前,我们自己的智人,就已经开始了向现代人进化了,有什么理由这非洲的外来户能够取代本土的东亚人呢,所以这个谎就不好圆了”。
看了这组文字,真的让我们长见识了。
来到最后一个洞穴,一个展厅。这里灯火通明,一路走来,仿佛穿越时空从远古回到当今。一组组玻璃柜里存放着碎骨片,石器工具等,我被一个完整头骨吸引过来,这是华龙洞6号坑挖掘出来的,根据头骨复原出了人头像,下面注上“东至姑娘”,这就是宣传报道中的“东至人”吧。专家研究发现:这个女孩13岁,来自于20人左右的大家庭。在一个洞穴内一共发现了20个个体的古人类化石,有大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这是一个大家庭。前两天,我从抖音看到,一个东至人调侃:否定专家“华龙洞女孩”之说,否定华龙洞就是女孩的家。从挖掘的情况看,20多个古人类骨碎片和动物骨碎片掺杂在一起,还有石器工具,猜测,在那个蛮荒时代,人食动物正常,人吃人也常见,小姑娘或许从外部群体中虏过来被吃掉的,碎骨有敲打砸碎的痕迹,可以想象,华龙洞人有血淋淋地吃肉和敲骨吸髓的过程,因为在梅源山,所以小姑娘称为“梅山姑娘”更准些。这位玩抖音的东至人,说得也不无道理。一块碎骨片,一个头骨,拭去岁月的痕迹,揭开古人类神秘面纱,真是难以想象。
走出陈列馆,冬阳已落入山口,天边的云海染成瑰丽的朱红,冬日的落日,是沉静与诗意的极致表达,然而此时,汪村、华龙洞,陈列馆依然人潮涌动,车流不息。坐在车上,我想:华龙洞,这个冬天真的火了。今天来的,仅仅是东至本地人。若是外省乃至全国各地都来一睹30万年前“东至姑娘”的风采,华龙洞的火真的要越烧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