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同窗(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同窗(随笔)


作者:周虎子 秀才,114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7发表时间:2025-01-06 13:53:27
摘要:原创首发

同窗
   周虎子
  
   在那个年代,火车票如同稀世珍宝,一票难求成了常态。老王和老宋,两位昔日同窗,在生活的洪流中各奔东西,却在一次意外的旅途中重逢。
   汉中与西安的距离,似乎也在那一刻被拉近。当两人得知将在同一列火车上相遇时,心中定是涌起了无数感慨。然而,现实却给他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车站内人声鼎沸,老王凭借着几分机智与胆识,从站外的黄牛手中获得了进站的机会。而老宋,则只能无奈地握着一张站票,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当列车缓缓进站,人群如潮水般涌向车门,老王瞅准了一个机会,从开着的车窗爬了进去。在那一刻,他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脚下正踩着一位故人。
   四目相对,老宋的愤怒与不解溢于言表。但老王迅速反应,俯身将老宋拉上了车。那一刻,两人的力量仿佛汇聚在了一起,共同战胜了生活的艰难。
   这段插曲,虽然有些尴尬,却也让两人的友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更加深厚。他们相视一笑,继续踏上了各自的旅程,心中却都默默祝福着对方。
   情过去多年,老宋老王也退休了,忆起那年爬火车车窗往事,老宋不再耿耿与怀,说这就叫同窗。上学时同窗,爬头车也钻的同窗,踩人是同窗,拉把手仍是同窗。
   我好事,详细了解当时的状况。老宋为挣外快帮外地厂子合作项目,忙了一整人家还没给钱,只好狼狈的先回西安再换车去汉中。老王也是去外地出差返回。都没几个钱还想省几个钱,于是都急猴着走捷径。
   花出一枝,命运各异。老宋辞了汉中工厂的事回西安打工多年。老王下海创业多年后也退出江湖。年少时可都是当地的才俊,高考的骄子,终入了985名校。起初年轻便皆在底层打拼,农家子弟没有根基,依然吃着人间的苦。
   今天我刚好去老宋的老家周至,专程去给另位同学母亲过去上香吊唁。哎,草根里出个苗不易,当年6%的比例上名牌难得。可惜的是不会选择,盲目的奔所谓的名校。毕业又进了厂子,围墙里也折腾不开,不是银子不行,便是厂子不行,地理位置不行,半路再想调整又没力量。牌子再亮也浪费了。一步踩空,后面的步子乱了。
   虽说车窗踩踏是往事,是同窗情谊。我却觉着不好笑,更觉着尴尬难堪,堂堂名校大学毕业,混的如流浪汉般可怜,愧对曾经的秉烛夜读,愧对家中的爹娘。那时我也很狼狈,结婚旅行还是借的几百元,父母知道后说这大学读的不值,没到好平台,我娃今后要受罪了。
   周至同学兄弟五人,四人憨厚的农民,挨个都要看杯酒,我想我这同学也不易,从外地回西安创业,六亲无力,难呀。再看这些朴实的兄弟们,只能说人生不易。这辈子有可能还会出现爬窗踩踏,那是慌不择路。更会在关键时伸手相助,毕竟我们是同学是兄弟。也许我们这一代是辛勤付出铺垫的,后人会坐高铁卧铺软席飞机的,不会再同钻硬爬一个车窗了。
   同窗,多年后还机缘巧合的同钻一个车窗,也许是缘分注定。一踩一拉间,彰显出了同学真情谊。
         

共 1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老王和老宋的同窗故事为线索,展现了特定年代下人们的生活困境与真挚情谊。在一票难求的背景下,两人爬车窗的经历虽尴尬却加深了友情。文章通过回忆他们的人生轨迹,反映出农家子弟奋斗的艰难,对名校毕业却未能有理想发展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借周至同学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人生不易。结尾处对同窗情谊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使文章充满温情。整体语言平实,情节生动,引发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也让人体会到同窗情谊在困境中的珍贵,是一篇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让人在感慨中反思人生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同学间情谊的力量。【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1-06 13:57:24
  文章以老王和老宋的故事展现特定年代的困境与同窗情。爬车窗的经历尴尬又深刻,反映农家子弟奋斗艰难。借周至同学故事强调人生不易,结尾凸显同窗情谊珍贵。语言平实,情节生动,引发对人生选择思考,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深度。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