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春晖】兴善寺:时光回廊中的禅意跫音(散文)

精品 【金文·春晖】兴善寺:时光回廊中的禅意跫音(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5发表时间:2025-01-06 14:16:30
摘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尘世的喧嚣中,我心怀对宁静与历史的深深向往,在一个晨曦初露的清晨,踏上了寻访新昌兴善寺的路途。这座古刹,宛如一个萦绕在我梦境中的神秘符号,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吸引着我去揭开它岁月深处的庄重与神秘。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尘世的喧嚣中,我心怀对宁静与历史的深深向往,在一个晨曦初露的清晨,踏上了寻访新昌兴善寺的路途。这座古刹,宛如一个萦绕在我梦境中的神秘符号,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吸引着我去揭开它岁月深处的庄重与神秘。
   渐近兴善寺,那如梦似幻的景致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云雾如轻纱般在山林间袅袅缭绕,兴善寺在这缥缈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土黄色的墙体,恰似岁月摩挲过的古老陶器,温润中透着粗糙,那是千年风雨镌刻的痕迹;青灰色的瓦片,错落有致地排列,宛如历史长河中整齐的编年册页,虽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散发着古朴而醇厚的韵味。这眼前的一切,仿佛是大自然与岁月共同创作的杰作,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沉淀。
   站在兴善寺的山门前,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之门即将为我开启。迈进山门的瞬间,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将我紧紧包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于殿前的“天王殿”匾额,金色大字笔力雄健,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座殿堂的神圣与庄严。而兴善寺之名,低调地隐匿于一块小巧铜牌之中,恰似一位谦逊的智者,不张扬,却自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步入天王殿,一尊尊佛像以慈悲为怀的目光俯瞰着世间万物。它们或坐或立,姿态各异,却无一不展现出庄重肃穆的神态,令人心生敬畏。佛像的面部线条细腻流畅,柔和中透着坚毅,眼神中满是慈悲与宽容,仿佛能看穿世间的悲欢离合,给予众生无尽的慰藉。在这一方天地里,时间仿佛静止,尘世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唯有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法的敬畏油然而生。
   穿过天王殿,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巍然矗立。它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承载着无数的信仰与祈愿。大雄宝殿的建筑工艺堪称一绝,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非凡智慧。殿前的绿植,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的生机与活力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轮回与不息。
   殿后的支遁法师造像,无疑是兴善寺的灵魂所在。支遁法师面容慈祥,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依然在向世人传递着佛法的精妙义理。他的造像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看到他当年在此讲经说法时的风采,座下信徒云集,无不被他的智慧与慈悲所折服。旁边的两块黑碑,犹如两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详尽地记录着支遁法师在此讲经的辉煌往昔。碑上的文字,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它们如同一把钥匙,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佛法昌盛、思想激荡的时代。
   支遁法师,这位东晋时期的高僧大德,他的一生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兴善寺的历史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才华横溢,精通佛理,以其深邃的见解和卓越的智慧,成为了当时佛学界的领军人物。他在兴善寺讲经说法,其言辞如清泉般润泽着众生的心灵,如明灯般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他养马放鹤的雅事,更为这座古刹增添了一抹诗意与浪漫的色彩。想象着在那清幽的山林间,支遁法师与骏马、白鹤相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卷。寺后的遁山,山上的放鹤亭、山下的上马埠,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顽强地留存着,它们是那段历史的鲜活见证,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支遁法师的传奇故事,让后人在缅怀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漫步在兴善寺的庭院中,时光仿佛变得缓慢而温柔。耳边萦绕着的梵音,宛如天籁之音,轻轻拂过我的心田,让我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了一片宁静的港湾。此时,唐代诗人卢纶的《题兴善寺后池》在我心中悄然浮现:“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诗中的意境与眼前的景象相互交融,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领略着兴善寺的宁静与美好。那隔窗而栖的白鹤,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它们的身姿轻盈而优美;那历经岁月的古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兴善寺的兴衰荣辱,每一圈年轮都铭刻着历史的记忆;岸边的青草小路,苔径清幽无尘,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这一切,都让我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纷扰,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与安宁。
   在一棵古老的银杏树下,我停下了脚步。这棵银杏树,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兴善寺。它的枝干粗壮而遒劲,向四周伸展,仿佛在拥抱这片土地;树叶金黄灿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宛如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扇动着岁月的旋律。微风拂过,金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如同一场金色的雨,洒落在我的肩头。我轻轻拾起一片落叶,细细端详着它那细腻的纹理,仿佛能感受到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这片落叶,就像是兴善寺历史的一个小小缩影,它见证了兴善寺的辉煌与变迁,也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它让我明白,生命如同这树叶一般,虽有荣枯,但每一段经历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兴善寺的周边,是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寺北依遁山,山上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山间小径蜿蜒曲折,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穿梭在山林之间。道旁的树木枝繁叶茂,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每当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为这片山林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登上山顶,俯瞰兴善寺,那黄墙青瓦的建筑在绿树的环抱中显得格外宁静与祥和,宛如一颗镶嵌在绿色绸缎上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光芒。山脚下,九座小村庄星罗棋布,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祥和。村庄里炊烟袅袅,村民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向南眺望,穿岩十九峰奇峰罗列,姿态万千。它们或如利剑直插云霄,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猛兽威风凛凛,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澄潭江在寺前蜿蜒而过,江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江面上,渔夫悠然地划着小船,熟练地撒下渔网,期待着收获的喜悦。江边垂柳依依,枝条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赋予江景的绿色裙摆,为其增添了几分柔情与诗意。这山水相依的美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热爱。
   站在兴善寺的庭院中,我不禁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一切。在这一瞬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古代的文人墨客、高僧大德们相遇。我看到支遁法师在殿堂上慷慨激昂地讲经说法,他的声音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如洪钟般振聋发聩;我看到王羲之在寺中挥毫泼墨,他的书法作品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我看到文人雅士们围坐在一起,谈禅论道,他们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照亮了兴善寺的历史天空。他们的存在,让兴善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夕阳西下,余晖如金纱般洒在兴善寺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古老的寺庙披上了一层神圣而庄严的外衣。我缓缓走出山门,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琴弦上,弹奏出一曲悠扬的离别之歌。兴善寺,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古刹,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我心灵的归宿。它让我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净土;它让我在喧嚣的尘世中,听到了内心深处的声音。它教会了我敬畏历史、珍惜当下,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离开兴善寺,它的身影在我的视线中渐渐远去,但它所给予我的那份宁静与力量,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它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它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能够在我的心中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我也期待着自己能够带着这份珍贵的记忆与感悟,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当我再次与兴善寺重逢时,希望我已成为一个更加纯粹、更加豁达的人,能够以一颗更加澄澈的心灵,去感受它那无尽的魅力与智慧。

共 31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介绍名胜古迹的游记类散文。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为我们展现了兴善寺的风貌和历史文化,从站在寺外,到走进寺里,然后在一棵树下,在看寺的周围,恰如无人机携带的相机一般,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画卷,不仅如此,这篇文章还具有历史沧桑感,并且情景交融,写得有声有色有意境,读起来美不胜收,心生向往。推荐阅读欣赏,并且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10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06 14:17:17
  精彩美文,值得欣赏。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06 14:17:56
  美景如画,妙笔如花!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5-01-06 14:29:50
  感谢社长精心编辑,工作辛苦,敬茶,问安!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11 20:51:46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