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糖葫芦(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糖葫芦(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265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6发表时间:2025-01-06 14:40:55

这次回东北,我没少吃老婶做的糖葫芦。不光如此,我还和老婶一起去街上卖了几天的糖葫芦。
   老婶不光是教师,也是个做糖葫芦好手。那年刚来我家时,还没有去学校教学,就买来几筐山楂果,几斤冰糖,老叔给削了许多竹签子,两个人就像模像样地穿起了糖葫芦。奶奶不相信老婶会做糖葫芦,说老婶只不过是两天半新鲜,白浪费时间,瞎折腾!
   糖葫芦看着简单,但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说煮冰糖汁吧,就是一道难题,没有一定的技术,是做不好的。因为奶奶说这话是有根据的,以前东北有许多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奶奶刚嫁给爷爷时,也想学着做糖葫芦卖,摆脱家里的贫穷。那时老屋院子里有一棵山楂树,结了很多的山楂果。奶奶说,这不是现成的材料吗?她让爷爷摘了山楂果,买了许多冰糖。开始学着做起了糖葫芦。山楂洗净去核,串了山楂,奶奶开始煮冰糖。本来看似很简单的煮糖稀,结果不是煮稀了就是煮糊了,糖葫芦没做成,把买的冰糖全浪费了。奶奶是个要强的人,她觉得别人能干的事情,她干不成因此很不甘心。所以她就反复练习,但一直做不好。每天串好的糖葫芦出去卖,卖不出去几根不说,还经常被人找,都说奶奶做的糖葫芦沾牙。邻居王大娘是做糖葫芦出身的,每天走街串巷地卖糖葫芦也算是发了家。奶奶就去了她家和她说想学做糖葫芦。王大娘说:“人都说同行是冤家,我教会你了,你抢了我生意我以后咋办?我拖家带口的,还指着它养我们一大家人呢!”
   王大娘的一句话,给奶奶直接噎回了老家。奶奶回到家,想想王大娘说的也很有道理,就一生气决定不做这门生意。干嘛非要和别人抢生意呢?于是她决定发动自己灵活的脑子和力气挣钱,村里人家不都做糖葫芦吗?做糖葫芦需要山楂果,于是奶奶开始进大批山楂倒手卖给村里人。这个倒是挣钱了,但奶奶良心发现有些对不起村里人。因为进货毕竟便宜些,卖出去要贵一些。奶奶属于心肠很软的人,她觉得村里人都不富裕,她再赚他们钱总觉得心里不得劲,于心不忍。于是她决定不再干这个生意,她就和几个男人一起去了佳木斯做起了皮货生意,挣城里人的钱。奶奶是个非常能吃苦的人,那些年,她风里雨里的奔波劳碌,总算让家摆脱了贫穷。把几个孩子相继养大了……
   奶奶对老婶说:“你穿糖葫芦卖,成不成的没关系。关键是村里许多人家都卖糖葫芦的,你不能和人家抢生意呀!”老婶说:“妈,这点你尽管放心,我不会和别人抢生意的!”
   老婶会做糖葫芦,是和她母亲学的,她在娘家时她母亲和父亲就是做糖葫芦生意的。所以,她对做糖葫芦这个生意胸有成竹。她做好了糖葫芦,为了不和村里人抢生意,她推着车去外村的一所小学门口卖。去外村需要过一道梁,路途崎岖很不好走。老婶每天都会天不亮就出发,夜晚才回来。有时天黑了,老婶还不见人影,老叔会骑着车子拿着手电去接老婶。去时一车糖葫芦,每次老婶回来车上的糖葫芦都卖得精光。老婶说,虽然去那个村路途遥远,山路也不好走,但那个村卖糖葫芦的人不多。特别是她去的那所学校很偏僻,她卖糖葫芦就她一份。所以,买糖葫芦的学生很多。在此期间,老婶还认了一个学生为干女儿,资助她上完高中。老婶每天去学校门口卖糖葫芦,一个叫王小霞的孩子引起了她注意。一下课,孩子都跑出来买糖葫芦,有一个面黄肌瘦的女孩子也会跑出来围在老婶的车前看,她从没买过糖葫芦。老婶有一天就问她:“想吃糖葫芦吗?”她说,想吃,只是她没钱买。有同学就告诉老婶说,她叫王小霞,母亲是个疯子,几年前掉河里淹死了。家里只有一个奶奶靠捡破烂供她上学。家徒四壁,勉强供她上学就不错了,哪有钱买糖葫芦呀?老婶听后,很同情她,每次她再来围观,老婶都会给她一根糖葫芦。而她呢,给了她糖葫芦,她只吃两个粒,其他的不吃,说拿回家给她奶奶吃,她家就在学校附近住。
   有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来到老婶的摊前,颤巍巍掏出几个钢镚非要给老婶,她说她是王小霞的奶奶,她不能总是白吃老婶的糖葫芦。那天,天下了很大的雪,老奶奶穿着单薄的衣服,老婶就把自己穿的军大衣给老奶奶穿上,并把老奶奶送回了家。那天后,老婶会经常去王小霞家去看老奶奶,帮老奶奶生炉子做家务。后来,在老奶奶的提议下,老婶还认了王小霞为干女儿。
   老婶卖了一阵糖葫芦没过多久,就去学校当代课老师了,有了固定工资后,老婶开始资助王小霞,直到王小霞高中毕业,在老婶的帮助下,她去了老婶所在的学校当了一名代课老师……
   老婶去学校代课后,赶上年节的时候,会做许多糖葫芦拿给学校老师。我这次回东北,去逛街市,发现许多卖糖葫芦的卖家,做各种水果的糖葫芦,长长的一串,卖十块钱,外地来东北旅游的人买得很多。老婶也因此推陈出新,除了穿山楂果的也穿了一些橘子、黑枣、草莓和冻梨的糖葫芦。各种颜色的果,穿在一起再浇上煮好的冰糖,长长的一串她只卖六块钱。再加上老婶那嘹亮的大嗓门:“东北货真价实的糖葫芦了!”立马会围上来很多人购买。尤其是我在一边帮忙助阵,美女嘛,必然有粉丝,一会功夫,糖葫芦就一抢而光。我们回家时,表弟二冬还唱起了糖葫芦之歌,发了抖音。歌声悠悠,一路走来人们都跟着一起唱: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共 21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作者回东北与老婶卖糖葫芦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善良的故事。文章开篇介绍老婶做糖葫芦的背景,虽起初不被奶奶看好,但老婶胸有成竹。她为避免与村里人抢生意,选择去外村小学门口售卖,其间展现出她的勤劳与坚韧。在卖糖葫芦的过程中,老婶结识了贫困的王小霞,不仅免费给她糖葫芦,还给予她诸多关怀与帮助,甚至认其为干女儿并资助其上学,体现了老婶的善良和爱心。后来老婶成为代课老师,仍会在年节时制作糖葫芦。她推陈出新,丰富了糖葫芦的种类,且价格实惠,深受欢迎。作者参与其中,帮忙售卖,更展现出亲情的温暖与热闹。文中还穿插了奶奶早年做糖葫芦失败的经历,与老婶的成功形成对比,增添了故事的层次感。整个叙述不仅展现了糖葫芦制作与售卖的过程,更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老婶这一人物形象,传递出善良、勤劳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力量,也让读者对东北的风土人情和人性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7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1-06 15:00:17
  酸甜人生如糖葫芦
回复1 楼        文友:何叶        2025-01-09 16:05:49
  问好枫叶姐,感谢支持。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6 15:29:03
  读了这篇文章,仿佛跟着作者一同走进了东北的生活画卷。老婶做糖葫芦、帮助王小霞的故事满是温情,细节描写生动,人物鲜活立体,让人真切感受到人间善意。感谢晓荷赐稿如此佳作,值得推荐共赏,期待更多好作品呀!
回复2 楼        文友:何叶        2025-01-09 16:06:15
  谢谢小汪支持,辛苦编辑。问好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6 15:29:36
  这篇文章太赞啦!从老婶的糖葫芦生意,到她善良助人的点滴,情节引人入胜,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与真挚情感。晓荷的文笔细腻,把东北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感谢赐稿,强烈推荐大家共赏,定能从中收获满满的感动与温暖。
回复3 楼        文友:何叶        2025-01-09 16:06:31
  再次感谢支持,敬茶。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9 07:07:15
  《糖葫芦》这篇优秀的散文作品讲述的是老师回东北与老婶卖糖葫芦的浓情故事,老师以细腻优美的笔触向我们讲述老婶的温情善良,以制作糖葫芦不被奶奶看好为线,将老婶的善良纯朴和她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一一展现给读者,心生浓浓的敬仰之情。
回复4 楼        文友:何叶        2025-01-22 08:45:56
  再谢老师,祝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46:4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