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福】雪中的汉阳陵(散文)

精品 【柳岸·福】雪中的汉阳陵(散文)


作者:王小鱼 举人,38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3发表时间:2025-01-07 14:45:00

每到下雪天,雪花像是冬天的使者,轻柔地访问着北方的祖国。天变黑了,地却变白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飘洒,起初是细碎的,像针尖。慢慢地由针尖变成米粒,再慢慢地又从米粒变成蛹。最后破茧成蛾,变成了蝴蝶漫天飞舞。
   今日无事,忽然想起汉阳陵来,想去看看它,趁着这漫天的雪花,我想这样的雅致也别有一番情趣吧。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咸阳市北面的五陵原上,整个陵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汉景帝,是西汉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君主,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为汉武帝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汉阳陵则是他身后永恒的归宿。
   驱车前往,远远的汉阳陵覆斗型的封土就呈现在眼前。而此时的雪花已经为汉阳陵披上了一层薄纱,也让这庄重的汉阳陵在雪花的装点下多了几分柔和与肃穆。铺满一地的白雪就像是大自然为它精心准备的一件披风,覆盖在高大的封土堆上。积雪已经使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却又因它独特的高度和形状,在一片白色中凸显出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
   环绕帝陵的近百条放射状分布的从葬坑,在雪中像是神秘的通道。雪花堆积在坑沿,勾勒出它们的形状,有些地方的雪被风吹落,露出坑内的部分遗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黑白映衬。从葬坑中出土的陶俑姿态各异,有武士俑、仕女俑、宦官俑等。武士俑身材高大,神情威武,他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仿佛随时准备为帝王出征作战。仕女俑则面容姣好,体态婀娜,她们的服饰华丽,发型精致,展现出汉代女性的优雅之美。宦官俑的形象也十分生动,通过他们的服饰和姿态可以看出其特殊的身份。这些陶俑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堪称汉代陶俑艺术的杰作。
   与秦兵马俑不同的是,秦兵马俑以写实、高大、壮观著称。而汉阳陵的陶俑则更加注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体型较小,但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煅烧过程中,先通过模具制作出陶俑的基本形状,然后再由工匠们对其面部表情、发型、服饰等细节进行手工雕刻,使得每一个陶俑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神态。等制作完成以后再进行着色刷漆,使得更细致,更逼真。这些陶俑的色彩保存相对较好,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埋藏,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陶俑身上残留的彩绘。这些彩绘颜色鲜艳,为我们了解汉代的服饰和审美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陶俑,汉阳陵出土的文物还包括大量的陶制动物。有马、牛、羊、猪、狗、鸡等家畜家禽,这些陶制动物形象逼真,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的畜牧业发展情况。其中,陶马的造型尤为精美,它们膘肥体壮,身姿矫健,有的陶马身上还配有精美的鞍具,显示出汉代在马政和军事骑乘方面的重视。这些陶制动物与陶俑一起,构成了一幅汉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
   此外,汉阳陵还出土了各种生活用具,如陶器、铜器、玉器等。这些生活用具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器具到装饰品,应有尽有。它们的造型和工艺体现了汉代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铜器中的铜镜、铜鼎,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复杂;玉器中的玉佩、玉璧,则展现了汉代高超的玉雕技艺和对玉文化的崇尚。
   如今,这无数的宝藏都在从葬坑里静静地沉睡着,只为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他们去了哪里?他们走向了过去,走进了历史。是啊!他们远去了,带着那千秋万代的历史走向了过去,走进了滔滔的历史洪流之中,然而给我们留下来的却是大汉王朝的丰功与伟绩,传奇与不朽。
   后陵位于帝陵东北,在雪中与帝陵相互呼应。那略小于帝陵的覆斗形封土同样被白雪覆盖,此时就像一位端庄贤惠的皇后静静地陪伴在帝王身边。后陵周边的从葬坑也在雪中展现出独特的韵味,雪花落在坑边的枯草上,给这片古老的墓地增添了几分忧伤与凄美。那些被雪掩埋的遗迹,像是宦官侍女,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他们的皇后和那个时代的宫廷争斗,和阴谋诡计。
   刑徒墓地位于帝陵西北,在雪中更显得凄凉。那里埋葬着修建汉阳陵的刑徒和难民,那长方形土坑墓被雪覆盖着,像是在掩面哭泣。雪花轻轻地落在这些简陋的墓地上,仿佛在为那些曾经遭受苦难的灵魂低头默哀。这些墓冢在雪中沉默着,萧瑟着,它们见证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苦难命运。而漫天的飞雪此时像是一种慰藉,给这片悲伤之地在寒冷的冬天里增加了一丝温暖,赋予了一片宁静。
   陵庙等礼制建筑遗址在雪中展现出一种古朴而沧桑的美。残垣断壁在雪的覆盖下像是一幅幅抽象的艺术画,白色的雪勾勒出它们曾经的轮廓,又模糊了岁月的痕迹。尽管大部分建筑已经坍塌,但在雪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祭祀仪式的庄重。雪花飘落在遗址的每一个角落,就像是在重现古代祭祀时的香烟袅袅,这也算是对那盛世盛况的一种深切缅怀吧。
   陪葬墓园分布在帝陵的东部和北部,在雪中像是一片白色的碑林。大大小小的陪葬墓在雪的覆盖下,有的像是小山丘,有的则像是微微隆起的雪堆。雪花堆积在墓冢上,有的地方厚些,有的地方薄些,形成了独特的纹理。这些陪葬墓主人身份各异,他们在雪中共同守护着帝陵,守护着他们的大汉王朝,守护着他们的千秋岁月。那忠心犹如这白雪,那赤胆犹如这日月。
   阳陵邑位于陵园的东部,雪中的它像是一座被时间遗忘的古老城镇。雪花覆盖了街道和房屋遗址,只留下一些模糊的轮廓。在雪中,仿佛能看到当年守陵的官员、士兵、工匠以及家丁侍女和那些平头百姓。他们在风雪中穿梭前行,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忙碌的脚印。
   汉阳陵始建于公元前153年,历时28年方才建成,期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想一想,现如今这偌大的封土堆下,只躺着一具尸骨。天上的子,地上的王,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具腐烂的尸体。这人啊!生前如何的风光,死后也都是一个样。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是命中注定,风一样,烟一样,最后飘的无影无踪。
   突然有些释怀了,今天下雪,明天可能就出太阳。这个冬天过完了,紧接着又是春暖花开。人活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生的世界也不过是吃吃喝喝,生生死死,都是一场尘间事,都是一个过路人。
   非常有幸,能在这样一个雪天,能在这样一个时间,游历一次汉阳陵。在欣赏雪景的同时,也让我幡然醒悟。2000多年前的大汉王朝跟2000多年后的自己,再过2000年,也不过是经过的历史。其实啊!我们都是历史,我们都要好自为之。
  

共 25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笔者用细腻的笔墨,给读者描述了的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和后沟村以北的咸阳原上的汉阳陵。笔者首先讲述了汉阳陵的形状和陵墓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帝陵和后陵南、北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陪葬墓园,阳陵在陵园所处的位置,墓地的等级和规模,以及出土的文物;在汉阳陵考古和挖掘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这些文物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笔者还从汉阳陵和出土的文物中,解析了汉代的等级制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丧葬文化,汉代的科技水平,生产状况;也对有关部门在汉阳陵的研究和保护,旅游开发方面做出的成绩予以肯定,高度评价了汉阳陵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笔者通过对汉阳陵详细描述。使读者看到了汉代帝王陵墓的盛大规模,也详细解读到了汉代帝王陵墓的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内涵,对汉代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科技艺术以及中国帝王陵墓制度的演变等有了深刻了解。散文文笔细腻,场景描述栩栩如生,其中穿插历史知识,读之使人增长见识,眼界开阔,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11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1-07 14:45:35
  问候王老师,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1-07 14:46:13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1-08 09:32:40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