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暖】粥暖,情暖(散文)
一
“腊八,祭灶,年夜来到。”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人们有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街头巷尾处处弥漫着腊八粥的香甜味道,温情款款,带着满满的年味扑面而来。
“腊八粥”是腊八节当之无愧的主角。它是用五谷做成的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中华传统美食。记忆中,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忙碌着煮腊八粥,村里热闹得似过年一样。女人们会在五更天起床,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开启新的一天。她们会用江米、红枣、莲子、红豆、黑豆、花生等多种食材放在一起煮,熬成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粥,吸溜吸溜,心满意足,满口生香。每一口都是“五谷丰登”,预示着生活过得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香甜的腊八粥,是寒冬里的一道甜而不腻的美食,真是暖胃又暖心。
腊八粥的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赤豆打鬼的故事,有人说和朱元璋有关,也有说是为了怀念民族英雄岳飞。至于哪一个更可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小时候听父亲讲过朱元璋和腊八粥的故事。元末明初,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他不得不到财主家去放牛,挣钱补贴家用。一次过独木桥时,牛蹄子打滑摔坏了牛腿,老财主很生气,认为朱元璋贪玩,没有把牛照顾好,便恶狠狠地把朱元璋关进了小黑屋。寒冬腊月,朱元璋缺吃少喝的,感到又冷又饿,孤独无依。忽然,墙角窜出的一只老鼠引起了他的注意,朱元璋想:这只老鼠吃得肥头大耳,必定藏着一些好吃的。顺着洞里往里掏,朱元璋竟然从老鼠洞里掏出一些米啊、豆子啊等五谷杂粮,这让他喜出望外,把这些东西扔到锅里一起煮着吃,美美地享受了一顿人间“美味”。
古人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了明朝,坐稳了江山,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吃腻了宫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忽然想起曾在落难中吃的那碗杂粮粥,便让御厨为他煮一锅杂粮粥喝,因为那天正是腊月初八,他决定把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从此,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民间就流传开来。
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家里的饭桌上不是玉米面馍就是红薯馍,就盼望着过年时能吃上好吃的,解解馋。一喝腊八粥,便觉得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心中便有了希望和盼头。
母亲每年的腊八节都会为我们熬制一锅软糯香甜的腊八粥。提前几天,母亲会准备好红豆、黑豆、大米、小米、薏米、莲子、红枣、冰糖等各种食材,怕米和豆子里面藏有石子硌了牙,母亲会细心地把它们倒在簸箕里,挑了又挑,拣了又拣。可以说这些食材都是母亲精挑细选出来的,颗颗都是“精品”。
为了便于熬制,她会在头一天的晚上,就把这些五谷杂粮及干果在水里充分地浸泡。在那些食材中,红色的是红豆、红枣,白色的是莲子和大米,黄色的是黄豆和小米,黑色的是黑豆和黑米,既营养丰富,又讲究色彩搭配,泡在水里粒粒透亮,颗颗晶莹,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早晨起来,把这些准备好的材料倒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便天始点着火烧锅,水开之后火就不能烧得太旺了,变大火为小火,慢慢地熬制。为了防止粘锅,需要不停地边熬边轻轻地用大勺子进行搅拌,只有精心熬制,才能做出香甜美味的腊八粥。随着锅里热气蒸腾,粥香味道便自由地扩散开来,在空气中飘荡,经久不散。
等熬制成粘稠状,就可以盛出来喝了。小小的厨房里饭香阵阵,充满了人间烟火味。我们兄妹几人一人端着一碗腊八粥,大口大口地喝着,里面的豆香裹着米香,味道别提多诱人了。岁暮天寒,在寒冬腊月里能喝上一口腊八粥,再就上一口翠绿爽脆的腊八蒜,真是美味可口,温暖惬意,让人唇齿留香,幸福感满满。母亲把她满腔的爱都融入到粥中,看着我们喝得开心,母亲感到很欣慰。
“八宝连情锅里装,红红炉火煮柔肠。遍尝粥铺千家店,还是娘盛那碗香。”宋代诗人宝寅的一首《腊八粥》读来如沐春风,触人心怀。不仅是美味的粥暖,还有真挚的情暖,因为母亲煮的腊八粥是人间至味,无可替代。浓浓的腊八粥,藏着母爱的温暖,还有扯不断的亲情的味道。
母亲是2018年的腊月初十离世的,她过完了生命中最后一个腊八节。那天我学着母亲的样子,为病床上的她熬制一锅软糯香甜的腊八粥,将饭端到她的床前,一口一口地喂到母亲嘴里,一向吃饭很少的母亲那天竟然喝得津津有味。我对母亲说:“腊八过后,春节快要到了,春天就要来了,快快好起来。”母亲点点头,眼睛里充满了对春节的热切期待。
母亲是最慌着过年的,我知道她对世间,对我们兄弟姐妹有万般不舍,但她终究是没有等到那年春节的到来。她把悲伤留给了我们,一年又一年,每到腊八节,就会想起母亲亲手熬煮的腊八粥,味道独特,让我回味无穷。原来,母亲并没有真正离开,她永远地活在我绵长无边的思念里。
三
今天是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大街小巷依旧飘荡着腊八粥的香甜味道。
生活不能缺少仪式感。这些年来,每年的腊八节,我都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精心煮上一锅腊八粥,有对母亲的怀念,也有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今年也不例外,我准备为家人熬制一锅美味的腊八粥。先去超市准备一些煮粥用的食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市场上各种食材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我搭配了自己喜欢的几种五谷杂粮和干果,必不可少的有糯米、红豆、小米、花生、红枣、百合、莲子、冰糖、桂圆等。
回到家后,我先把这些食材泡在水中几个小时,让它们变得又胖又软,更容易煮烂。我把浸泡好的食材放在钢筋锅里,加入一些适量的水,用大火先把锅里的东西煮开,接着转小火慢煮,慢工出细活,否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会煮糊的。慢火,可以让食材慢慢地炖,让营养融在水中,并不时地用勺子进行搅动,以防粥太稠了粘锅。经过一个多小时候的熬制,腊八粥终于变得浓稠了,打开锅盖,香气四溢,让人馋涎欲滴。
我给爱人盛上满满的一碗腊八粥,他顾不上粥热,放在嘴里品尝,情不自禁地说:“粥煮得真好,恰到好处,软糯香甜,入口即化。”听了他的话,我也端起碗尝了一口,粥香在味蕾上弥漫,爽滑软绵,顿时,五谷的香气沁人心脾,仿佛这是什么难得的人间美味似的。有人说要想抓住爱人的心,得先抓住爱人的胃。再多浪漫的甜言蜜语都抵不过一碗粥的温暖,粥饭里有家的味道,更能俘获人心。
生活是平凡的、琐碎的。在四季的流转中,不觉已是人至中年,尝过世间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回归本真,反而更怀念记忆中的味道。
一年又一年,时序每至腊月初八,必喝一碗暖心的腊八粥,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也是饮食文化的美好传承。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虽然算不上什么珍馐美味,却可以治愈疲惫的身心,抚平世间的一切创伤和人生的不如意,燃起人们对生活的无限希望。
腊八粥,以人生的悲欢熬制成一碗最暖心的粥香,足以抵岁月漫长。家的味道穿透岁月的光影,犹如一缕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惆怅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