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苏州游记(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苏州游记(散文)


作者:清风垂柳 秀才,140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0发表时间:2025-01-08 18:39:51

昨天晚上,乖突然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咱们从苏州回来已经一个月了。”
   我说:“是的,今天正好一个月整。”
   去江南游玩的计划,我们老早就在酝酿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从五月份去了泰山后,一直没有时间再去旅游。特别是看了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巷人家》,想去苏州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之前只是打算在苏州、杭州、扬州三个地方挑一个,看了《小巷人家》,当即决定要去苏州。
   由于我和乖的休息时间不是同步的,基本一个月我们才能赶到一块休息一次。于是,我们计算了一下,下次一起休息的时间后,我就提前半个月买了去苏州的高铁票,订了酒店。
   没想到在一切计划做好后,临去前的第三天,还是出了意外。单位要做“双份饭”样本调查实验,一共需要十五对夫妻参与,我们也被抽到。这个会议是在我买高铁票之后两天开的,但是当时并没有确定人选和时间,会上说计划从十二月开始实施,没想到十月底就开始了。我们计划的是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去玩,而这个调查时间是周四、周五、周六三天,时间冲突了。
   我看到通知后,立刻跟领导反映我要请假,我们主任于是带我去找院长说明情况。院长本意说让我们下周再请假,但是我表示很困难,因为这个计划由于种种原因推迟了几次。在我软磨硬泡下,院长终于妥协,让我们主任再找一对夫妻把我替换掉。其实我们领导还是不错的,比较人性化。
   在解决好这件事后,第二天一下班,我们就开车出发高铁站了。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坐了夜班车,到苏州晚上十点多。我们一路上,心情无比轻松,在去泰山后六个月,我们终于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高铁七点半发车,七百公里的路程,三个半小时就到了。此刻,无比感慨祖国的强大,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踏出高铁站,迎面而来的就是苏州河。河两岸灯火璀璨,水面在灯火的照应下,波光粼粼。
   没到江南之前,以为江南要比中原地区温暖,刚踏上江南的地面,一席冷风袭来,没想到江南的夜也是这么冷。我们预定的酒店就在高铁站对面,走到半路的时候老板还贴心地打电话确定一下今天是否到。我们出了高铁站向东一百米过桥,走到桥上看夜景又是一番体会。我们过了桥,向西走了五十米就到酒店了。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收拾好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们就起来了。来之前就做了攻略,第一天我们要去苏州博物馆——拙政园——平江路。我问了老板她家距离平江路多远,她告诉我们很近,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其实我当初订酒店的时候,已经提前在高德地图上搜了距离,现在只是向老板确认一下。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在路上的时候,老板打电话除了确认我们是否能到,还告知我们,我预定的房间没有了,给我们换了一间。现在,别人已经退房。而且我们觉得入住体验还不错,就打算接下来的两天还住她家省得来回折腾了。早上老板给我们换好房以后,我们又预交了两天的房费。接着,我们就开始了第一天的旅行。
   我们跟着导航向南走了一公里,找了一家早餐店,先吃了早餐,补充好体力。没想到苏州的物价是真的贵,之前不到十元钱就能解决早餐,我们到苏州的第一顿早餐花了将近三十元,而且感觉生煎的味道还没有阜阳的好吃,可能是因为他们这边的口味偏甜吧。
   吃了早餐,我们步行去苏州博物馆,门票是我一周前预约好的。通往博物馆的街道两旁是小巷,感觉他们这边的房屋是真的低,民房的一层我感觉伸手就能碰到,真的像《小巷人家》里一样。房屋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而且都是白墙青砖蓝瓦。主干道两侧的店铺也都是很小的一间,和北方的房屋完全不一样。街道房屋虽然小,但是非常整洁,给人一种小而美的感觉。
   我们顺着街道走了十分钟左右,就到了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博物馆的造型确实和江南的风格非常符合,也是白墙青砖蓝瓦,与当地的建筑融为一体。我们去的时候,博物馆正在升级改造,大门口苏州博物馆这几个字被遮挡了。我们在里面逛大概一个小时,里面的文物不算多,但是很精致,整个博物馆就像一个园林。出了博物馆后门,院子里有池塘和假山。据说假山的石头是从泰山运过来的,院子的布局像一幅水墨山水画,感觉比文物更好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里面竟然有阜阳瓷器展。我们看懂阜阳两个字都笑了,没想到从阜阳千里迢迢跑到苏州看了一次阜阳的展览。
   博物馆东门和“忠王府”连接,之前在抖音上搜了攻略。我们从东门进入了“忠王府”,这个忠王是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里面的奢华程度,让人咂舌让人,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古戏台”。乖说:“古代人真会享受,家里面啥都有,连戏台都有。”
   我想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是注定的,从“忠王府”就可见一斑。起初的愿望和口号是好的,但是建立政权后,领导就开始奢靡享受,把之前的理想都抛之脑后了,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是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出了“忠王府”,被几个推广抖音的人拦下来了。下载抖音,送苏扇,看着还行我们就下载了,下载后再卸载就是了。旁边挨着就是拙政园,本来计划是去看看的,但是看到排队的长龙,我们就放弃了。抖音上说狮子林和耦园,才是人少景美的小众打卡点。我们都不喜欢拥挤的地方,所以打算去后两个景点看看。来苏州就是要看苏州园林的,但是也没必要都看,选一个看就行了。拙政园门口对着的那条路,我感觉就算是平江路的入口了。于是,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南走,路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其中,糕点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来之前乖就说要尝尝苏氏糕点。我们看一家卖糯米糕的,造型非常好看,有四种颜色,十块钱四个。我们就一样买了一个,尝一口确实软糯香甜。
   又走了几分钟,就到了平江路的真正入口,一下就人群攒动了。其实平江路就是一个步行街,中间一条河,河两岸都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乖打算买一条苏氏旗袍,我们看了几个店,都没有看到合适的。
   此时,已经中午了,我们打算先吃了饭再去逛。乖在抖音上团购了一家家庭厨房的套餐,他家的评分非常高,而且可以免费听苏州评弹。来苏州一定要吃松鼠桂鱼,听苏州评弹,而他这个套餐中全都有,主要还实惠,两个人的套餐还不到一百元。
   我们跟着导航,穿过居民区,走了几条小巷终于到了饭店。饭店正对着古运河,河里还有人坐游船,风景很好,环境优美安静。我们到门口还犹豫了一会儿,看到里面人挺多的,才决定进去。让老板扫了码,服务员领我们入座。没想到刚入座,唱评弹的小姐姐就来了。我们早来或者晚来都赶不上,我们到的时间正合适。饭菜一会儿就上来了,四菜一汤,其中就包括松鼠桂鱼。我看隔壁几桌也都点的这个套餐,估计大家都觉得比较实惠吧,比较在其他地方光点一个松鼠桂鱼也不止这么多钱。我看他们套餐外还有糖水,于是又给乖团购了一个苏氏糖水,我又点了一碗米饭。我们刚开吃,小姐姐就开始唱评弹了。她唱了一首《茉莉花》和一首《苏州好风光》,真是吴侬软语,非常好听。吃这顿饭,是到苏州最开心的一件事,真是美食、美景、美乐、美人齐聚一堂,边听评弹边吃饭,真是享受。走的时候,我要付米饭的钱,老板说不用了,米饭算是送我们的,要我们记得好评。我说“一定给好评,下次有机会的话还会来你家的。”
   出了饭店,我们继续去逛平江路。又逛了半个小时,感觉评弹没听过瘾,想着再去听一场。平江路有很多评弹馆,我们找了一家教师资格证半价的,在抖音上下单了。距离我们只有几百米远,我们也不急,慢悠悠的边走边看。我们正走着,碰到了一个老外,差点碰到他。于是跟他笑笑,他也笑着跟我们打招呼,感觉挺随和的。在苏州,遇到了很多老外,估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早就流传到国外了。
   我们听评弹的馆子叫“翰尔园”,在河边的一个小院子里,到门口才发现原来是电视剧《都挺好》的取景地。这让我们有种开盲盒的感觉,令人充满惊喜。走进大门,两侧墙上贴着演出嘉宾的简介,看了一下发现这些老师都是评弹大师,在九几年的时候还上过春晚,这让我们感觉更加物超所值了。
   我们是第一次走进小园子看演出,之前本来打算去园子里看相声的,但是一直没有付出行动。这小园子演出场地不大,大概只能坐二三十人,布置非常雅致。我们落座后,服务员端来了小零食和茶水,这些都包括在套餐中的。我们是本场演出第一个进场的,随后又陆续进来五六个游客。到点准时开演,演出老师落座。两位老师年纪大概五六十岁,很端正。老师首先对评弹做了简介,说了评弹的分类和流派,我只记得评弹可以只评不弹,也可以只弹不评,也可以又评又弹。
   做完介绍,演出开始。演出时长半个小时,具体唱了几首我也忘了。只记得唱了几首传统曲目,也唱了抖音爆火的《声声慢》,还有《秦淮景·探清水河》。这真是涨知识了,之前只听过《探清水河》,原来评弹可以把两首曲子合到了一起,很有创意。这两位老师也全是用苏州话唱的,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有字幕,可以让观众看明白唱的是什么。虽然听不懂话,但是听着却很舒服,让人很放松,乖说都要听得犯困了。半小时的演出,让人身心放松,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中不能自拔。对了,送的苏氏小麻花和小番茄也很好吃哦。
   听完评弹,感觉苏州之行圆满了。从评弹馆出来,乖说要去看看旗袍,准备买一件回去。平江路卖旗袍的店铺一家挨一家,但是我们看了好多家,都没有看到合适的。直到看见一家开在自己家的私家旗袍,才觉得就是我们要找的店铺。门口很窄只能通过一个人,穿过一条大概十米长的弄堂,就进入了她家的院子。院子也只有大概七八个平米大小,说是院子,更像是改造的大客厅,因为顶上全被天窗覆盖着。我们刚进到院子里,一位大概六十岁左右的妇人从屋里出来了。她说她做了一辈子旗袍了,她家的旗袍是自做自销,又是在自家卖的,不用承担房租,所以价格比较实惠。
   她很随和很客气,说话是老苏州口语,很温柔。
   “小妹,你们随便看哈,看喜欢哪一件?”
   我听到她喊乖小妹,觉得很好听。因为前面遇到的老板没这么大年纪,喊小妹,觉得没什么。她也喊小妹,瞬间觉得我们之间没有年龄差了。苏州人说话确实很温柔,很好听。
   她说:“来,我给你量量骨架。”
   见她不借助任何尺子,只用双手量乖的肩宽,量完之后在衣架找来了一件米白色的旗袍。
   “小妹,我觉得这件比较适合你,你去试一下。”
   看完她一些列操作后,我无比确定她真的是老裁缝,老手艺人,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技艺。
   乖换上她给挑的旗袍,真的非常合身,比刚才乖自己挑的几件都合适,而且她还送了一串珍珠项链,搭配上旗袍更是锦上添花。我看了乖穿旗袍的样子后,毫不犹豫地把钱付了。
   在乖换衣服的时候,她还跟我闲聊。
   “你们是老师吗?看着就是善良的人,我觉得小妹人美而且还很善良。”
   不得不说,她是真的很会做生意。
   从旗袍店出来,乖也感觉苏州之行圆满了,评弹听了,松鼠桂鱼吃了,旗袍也买了。
   来苏州不能不看苏州园林,不然苏州就白来了。时间还早,于是我们打算去看看苏州园林。距离我们比较近的是“耦园”,抖音上介绍情侣来苏州一定要去耦园,因为这个是情侣专属的园林。最主要的它不像拙政园那么多人,于是我们步行就去了耦园。我们刚过了桥,往耦园大门走去,就看到门口挤了一大堆人,难道我们来错了?这都下午了怎么还这么多人啊?于是,我们走过去一探究竟。
   走到人群跟前,才发现大家都在举着手机拍什么。我问了旁边的人,原来是有人在这举办婚礼,而且请了一个明星做伴郎,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挤着看。原来耦园是向外出租的,每天两个时间段可以在此举办中式婚礼。
   我们也在人群后面看热闹。只见大门口四个人在发言,看样子应该是新郎新娘的父母。他们发完言,就看到门前的运河中,东西各过来一艘乌篷船披红挂彩的,非常喜庆,新郎在东边,新娘在西边。两艘船在婚礼导演的指挥下,缓缓摇过来在耦园门口相遇。新人上岸,进行简单的仪式后,就进入了耦园里的喜堂。游客们这时才能跟着他们进入园林中,我们也紧随其后。举办婚礼的喜堂,是不对外开放的,游客止步,我们只能在开放区域游玩。
   我们悠闲的在园子里游览,真是一步一个拍写真照的。乖说:“忘了,咱们也请个跟拍,拍写真了。”
   我说:“下次吧。”
   这些拍写真的造型各异,有拍二次元风格的、有拍民国风的、更多的古装风。
   我对园林的造景不太懂,就知道里面都是太湖石。假山、小桥流水、亭子、古柏这些景确实很有意境。耦园不大,很快就游览完了。
   乖不舍得走,说要等他们举办完婚礼,一定要进喜堂看看。终于等到婚礼结束了,我们走进喜堂参观。只见里面全是大红色的布景,非常喜庆,确实是传统的中式婚礼。于是好奇地在网上搜了一下,耦园婚礼场地费三小时一万元,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不便宜。

共 1048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作者与同伴在苏州三天的旅行经历,犹如一本内容丰富的旅行日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苏州这座城市的好奇、探索与真切感受,让读者仿佛跟随他们的脚步一同领略了苏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各处景点的独特韵味,同时也展现出旅行中的种种趣味与小插曲,真实且生动。文章开篇从感慨时间流逝引出苏州之旅的缘起,讲述了前期计划因单位调查实验险些受阻,好在最终得以成行的波折过程,为整个旅行增添了几分来之不易的期待感。踏上苏州土地后,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每日行程,第一天着重描写了从抵达苏州后对初到夜晚寒冷的印象,到入住酒店的小插曲,再到后续游览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平江路等地的所见所闻。其间,对苏州博物馆建筑风格与内部布局的描绘,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平江路品尝美食、欣赏评弹、选购旗袍等经历,则凸显出苏州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韵味,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苏州既有历史文化沉淀,又充满生活烟火气的双面特质。后续两天的行程同样精彩纷呈,无论是耦园偶遇中式婚礼的热闹场景,还是虎丘、寒山寺、西园寺、七里山塘街等各景点的游览细节,都描写得细致入微。像虎丘景区虽小却独具历史韵味,寒山寺内外不同的游览体验,西园寺撸猫、领香火等趣事,以及七里山塘街的商业氛围与夜景之美等,每一处景点都呈现出别样的风貌,使读者对苏州的诸多名胜古迹有了更为直观、全面的认识,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那些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以及热闹的街市画面。最后一天前往木渎古镇的游览,介绍了古镇的由来、主要景点以及因路线不熟多走冤枉路的小意外,还有灵岩山景区赶上庙会的热闹场景等,进一步丰富了旅行内容。结尾处作者感慨苏州之旅虽与想象有差距,但也切实感受到了江南的人情地理,还提及购买的苏氏糕点与家乡老式鸡蛋糕的口味对比,体现出南北差异,给整个旅行故事画上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且真实的句号。整体而言,文章语言平实流畅,叙事条理清晰,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将旅行中的点滴生动呈现,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苏州的美,也能体会到旅行中的各种酸甜苦辣,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是一篇能引发读者对旅行向往以及对不同地域文化思考的佳作。【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20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8 18:40:32
  这篇文章写得太棒啦!就像跟着作者在苏州玩了一圈一样,每个景点的事儿都讲得清清楚楚,那些小细节、小插曲特别真实,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文字虽然朴素,但是特别能让人感受到苏州的韵味和旅行的乐趣,是一篇让人越读越有意思的好文章呀!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5-01-09 15:28:10
  汪老师这一大篇评论,着实有心了。老师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8 18:40:55
  读罢此文,心里满是感慨和回味。作者把苏州三天的旅行写得特别细致,从出发前的波折到每天的行程安排,再到各个景点的见闻,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而且文中还融入了对景点历史文化的介绍以及自己的感受,很有深度,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呢!
回复2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5-01-09 15:29:16
  老师的评论也非常精彩,互相学习。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