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高黎贡山徒步记(散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让我们牵挂的人或地方,而腾冲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说,总是在休闲时想一去再去的一个地方,不仅是因为腾冲离我的家乡很近,还因为那里历史悠久、风景如画、景点众多、美食琳琅,或是因为大学时期去那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印象深刻,也是因为工作后和同事家相约去游玩三、四天的回忆,而且是因为前几年春节带着家人去住在有名的云峰山下泡温泉的体验,更是因为有几个曾经玩得好的大学同学在那里工作、生活......总之,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着无限吸引力,无时不让我有一种想去的冲动。
而位于腾冲境内坐落在横断山西侧的高黎贡山,充满美丽而神秘的魅力,尤其让我向往了很多年。
去年国庆节,我们终于规划并完成了一次高黎贡山徒步,让我真正亲近了一回这巍峨的大自然母亲。
那天早上,天气不太好,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怀着准备雨中爬山的心情,我们背着爬山的一应用品,打着伞,按导游指示,到达集合点。原来,要先从市区乘车去往高黎贡山脚。我们坐着旅游车驶离市区,先去一个地方吃了有特色的腾冲饵丝的早点,然后再坐上车,经过七弯八拐地一段山路,终于到了徒步登山点。姐姐已经晕车多时了,我一直给她掐着虎口、擦风油精。车刚停稳,我们赶紧下车,吹吹山风,看看风景,走动一会儿,姐姐才慢慢恢复活力。此时,天已晴开,蓝天白云下,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巍峨高山耸立云端。入眼皆是绿茵茵的山峦、坡地、山谷、森林,难怪说高黎贡山的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特别高。曾经听说腾冲叫“雨城”,雨量多,植被就好,看来此名不假。一阵山风吹来,带着雨后的清新和树木的清香,让人精神振奋,马上生出要征服眼前大山的豪情壮志来。
在导游小伙小王幽默诙谐的讲解中,大家纷纷拿出登山杖,戴上遮阳帽,开始这令人向往已久的徒步。据导游介绍,山上遍布原始森林,珍稀动物植物种类繁多,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徒步过程中不可乱砍乱伐、采药、破坏树木、捕捉或伤害野生动物等等。当然,没有导游带领,一般人是很难走出高黎贡山的。我们走的是早已开发出来的很成熟的外围地带,核心地带一般不能走,那里植物繁茂,几乎没有路,而且野兽众多,危险重重。小王说,近年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腾冲相关部门开发出多条高黎贡山旅游和徒步线路,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路线长短、难易程度、沿途景点不同的线路,当然价格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导游全权负责游客们的安全问题,所以徒步高黎贡山就成了现今比较热门和时尚的活动,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纷至沓来,只为亲近和目睹这闻名遐迩的大山。
一路走来,只有我们这队十几人走过,安静的山中,除了山风和虫鸣鸟叫,只听见我们的交谈声、脚步声,也没遇到别的团队。问了小王才知道,同车的另一队人马选择另一条路,看来这山太大,徒步路线也颇多,下次要选择不一样的路线了。此时恰逢秋天,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在纯净蔚蓝的天空下,我们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身边是郁郁葱葱的灌木树丛。山路一会儿陡峭崎岖,要四脚四手地攀爬;一会儿是平坦的大片草地,绿油油地看着好舒服,恨不得在上面打滚儿;一会儿在转个弯,突然就发现一个瀑布,从高处峭壁潺潺而落,大家都忍不住边欢呼边冲过去触摸凉爽的山泉水,洗手、洗脸、拍照。蓝天映衬下的沿途风景更是美不胜收:高耸入云的山峰、险峻的悬崖峭壁、层林尽染的山林、深不见底的幽谷、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一路上我们用手机或相机拍照不停,大家止不住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着走着,我们发现队伍多了一个人,看他穿着应该是当地村民,背着一个背箩,笑眯眯地跟着我们走。有人没带登山杖,他会从背箩里拿出一把砍刀砍竹子,削去突出枝叶,做成一根临时的登山杖,也让几个没有登山杖的人有了依仗。儿子也凑热闹,要了一根。(后来,我们分析估计是小王喊来有经验的村民一起保护我们,毕竟原始森林里会有野兽出没,他有砍刀做武器,也许会对野兽有威慑作用,而且他应该更熟悉路线,幸好我们这一路也并没有遇到什么可怕的野兽。)
到了一片森林前,小王叮嘱大家把裤脚扎在袜子里,因为这片区域会有蚂蟥出没,我们紧张地扎好。一抬头,儿子指着挽着裤腿的小王说:“叔叔咋不扎裤脚,还光着腿?”小王笑笑说他们本地人,常常光着腿在山里蹿,不怕,也习惯了,有时晚上还在森林里过夜呢。正感叹着,姐姐的鞋帮上就发现了一条褐色的蚂蟥,我打了个激灵,叫了一声(我从小最怕这种肉虫子),没见过蚂蟥的儿子也大惊小怪地看了又看。小王拿树枝把蚂蟥挑下来,大家赶紧走过这片草地。进入森林里,就发现到处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各种树木盘根错节、鳞次栉比,树干上都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苔,一看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走到一片稍微开阔的空地,小王喊大家停下休息,说午餐时间到了。儿子左看右看,正猜测外卖小哥怎么送餐来(来的路上小王开玩笑说来徒步还可以点外卖),就见小王从他一直背着的包里拿出几个餐盒,打开来,原来是酱牛肉、水果以及坚果的简餐。他发了一次性手套给大家,让大家尽量吃,管够,下午下山后有土鸡吃。
吃完午餐,小王收拾好垃圾,背在随身的背包和那个村民的背箩里准备带下山去(对这点,我这个环保主义者感到很欣慰),我们就正式进入森林深处了。树林盘根错节密集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小王和那个村民才找得到下脚的路。林子里空气湿润,脚下是潮湿松软的层层落叶,如同踩在柔软的地毯上,耳边静悄悄的,偶尔听到鸟鸣声和虫子的嗡嗡声,鼻子闻到树木及腐殖土的气味。走着走着,感觉要醉氧了。我们兴奋地快步往上爬,小王说悠着点,不要太快,也不要远离队伍,小心有野兽哦。正说着,突然从小王身上传出《奢香夫人》的高亢歌声。原来他还带着音箱,我们说你真时尚,广场舞达人吗?他笑嘻嘻地说,给你们振奋一下精神,也顺便吓一吓野兽。当我爬上一个陡坡,果然就看见森林边缘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熊出没”,我还和儿子开玩笑说有没有熊大熊二,就看见小王表情严肃地示意我们不要超出小路的边缘。老公也喊我们慢点,和大家一起。转过一片树林,小王指着远处一个树洞说那曾经就是熊洞,幸好没有见到熊。沿途还惊喜地发现一些菌子,红色的、灰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点缀在树干上、草丛里、树根旁。当然我们不敢采也阻止孩子采,或许有毒呢,还是小心点吧。小王还说高黎贡山最有名的就是大树杜鹃了,每年二月份前后,山上开满各色杜鹃花,极其壮观美丽。还有一棵几百年的杜鹃王,世界闻名。我们都憧憬着说以后找机会在当季来看满山杜鹃花,一定浪漫之极。
我像一个好奇宝宝,问了小王好多关于高黎贡山的问题,其中一直萦绕我的一个疑问是多年前我随学校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来到高黎贡山脚下的一个乡里,考察了一周。期间听当地人说这山里很神秘的,有一种叫“半人仙”的生物,不知是人还是神,脚掌是向后的,遇到了要远离,会害人的,但很少有人见过。神神叨叨的,听得我们晚上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农村的厕所在屋外,离房子还有点远)。我就问小王,有这样的事吗?小王说他小时候也听过,但从没有见过,估计是以前老人编造出来吓唬小孩子不要在山里乱跑。我又问听说山里还有一个呼风唤雨湖,是真的吗?他说着那倒是真的,就是太远,在大山的深处,根本没有路到那里,他听说有老一辈的人曾经去过。但现在那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不会轻易开发旅游线路。据说高黎贡山还是我们云南省怒江州和缅甸的界山。难怪听说怒江州有一个地方叫“贡山”,感情就是高黎贡山,从那边可以出境到缅甸。同行徒步的人有几个是外省人,看来高黎贡山的名气已经誉满全国了。在我们到达一处高坡时,小王说此处海拔是两千六百米,最高处有五千多米呢。我们云南人倒没什么异常,有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外省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小王赶紧让队伍停下休息,并拿出药和水给他吃下,休息了好一会儿,他才恢复体力,队伍也开始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我和姐姐冲在最前面,下山我就不行了。加上鞋子也没有穿合适,脚趾和膝盖都很疼。最后,我是拄着登山杖,一步一挪地下来的(姐姐笑我平常坐的时间长,缺乏锻炼了)。好不容易走到车前,爬上车,瘫坐在位子上,才觉得舒服,另一队人马也到了。旅游车把我们拉到一个农家,就看见旁边有一个小池塘,冒着袅袅蒸汽,原来这就是项目中说的下山后可以温泉泡脚(听说高黎贡山温泉很多,以后有时间再来)。我们赶紧下车,坐在塘边,脱了鞋袜,脚泡入水里,还有点烫哩。“好舒服啊!”大家感叹着,有人泡着泡着都快睡着了。差不多半小时后,小王来喊吃饭了。鉴于肚子咕咕叫着,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把脚从温泉里抬起来,擦干、穿好鞋袜,来到餐桌边。只见中间一大锅土鸡汤,冒着阵阵香气,旁边围着一圈几个特色小菜,我们赶紧拿起碗筷,大快朵颐起来。
吃完饭,坐车回到市里,大家和小王一一道别,小王问我儿子,今天累惨了吧,下次还来爬高黎贡山吗?儿子说还要来,还没爬够呢,最好能去看看那个神奇的呼风唤雨湖。小王说,咦,这孩子,心气还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