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人之将老(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人之将老(随笔) ——致过去的2024年


作者:鲲鹏一飞 童生,921.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3发表时间:2025-01-10 06:26:06

每至岁末,都不免要对这一年进行回望。
   从2012年开始写《写在末日之后》,基本上对一年都进行了盘点。那一年的12月22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不过那一天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否则我也不会再进行对每年进行回望和梳理了,那一年也恰好是我从部队转业待安置的一年。
   如果以那个时间点为一个节点,那么时间又走过了12个年头,时间过得好快——这一个时间段一个小孩子都长成青年了。
   一个人的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实人们自己并不清楚,正如秃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秃的,你非要找出一个时间节点来一样,那是非常难的。如果说变化,我自我感觉自己起了很大的变化,容颜、心态、生活方式……
   我的头发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白了好多,而今那些白头发基本上盘踞了我的头顶,黑头发们早已败下阵来,只剩下稀疏的一些还在顽强挣扎,但是我知道留给那些黑头发的时日不多了,过不了多久,他们便会被那些白头发同化,最终加入到白头发的阵营。无论是白头发,还是黑头发,它们一律干枯,像极了冬天野地里的干草,东倒西歪,有的趴倒,而有的还倔强的挺立,但绝对不顺从一个方向站立。
   白发是可怕的,但是更为可怕的便是那些白头发们最终也要弃我而去,使我的头从荒原变成沙漠。五年前我得那场大病期间,头发掉得非常厉害,每至洗发,便可见得盆子里落下一层,现在虽不及从前那般厉害,但是依然掉得厉害,而且因为头发总量少了,所以掉发量以百分比计应该是呈同比上升态势。
   至于容颜,苍老了许多吧,脸上都已经开始出现老年斑了,皱纹肯定是少不了了;原本还有些轮廓的面庞,现在由于发胖而圆咕隆咚了,本来就很小的眼睛,在脸庞面积增大的情况下显得就更小了。体重虽然增幅不大,但是总体呈稳步上升状态,相较之当兵时的一百零几斤,足足增长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这么大一堆肉便是一家人吃也差不多要吃一个月吧。
   健康状况还好吧,半年的时候进行过一次体检,各项指标都还比较正常,以前较高的尿酸值下降到300多了,只是腰椎、颈椎有时候还疼痛得厉害,这虽然是治不好的,不过幸好是死不了人的,随它去吧。以前看到许多中年人养生的文章,还有如何在中年注重健康之类的文章,觉得有些可笑,但是没想到人到中年之后的自己也会走上这条路——这难道是中年人的必由之路?
   再个就是心态的改变。从前对大事件关心得多,而现在却不太关心大事件:中东冲突、俄乌战争、奥运会……虽然那些事影响很大,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可是那些东西于我似乎都太遥远,也并没有太多影响我的生活,所以对其关注度便不象年轻时那样热衷。曾想年轻时也喜欢谈论时事,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慷慨,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我却不太关注那些东西了:而相反对于一些小人物的命运和悲欢离合却很感兴趣——我想也许只有人的命运,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东西。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很明显。最明显是不再热衷于社交,凑热闹,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交。我本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也不喜闹的人,更多的时候只想安安静静的看看书,刷刷手机,而今,我的生活状态就是除了管孩子,做家务,就没什么活动了。交朋友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一个圈子里,你如果长期不参与活动,你和别人就慢慢疏远了。我这个人,对于别人既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很难给人带来什么情绪价值,还没有什么爱好,而且还舍不得花钱——主要是没钱,不合群也就很正常了。
   现在我的生活中极为头疼就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完全不按我们的设想去生长——学习成绩很糟糕还缺乏自觉性,经常性的制造麻烦,真正的嫌死狗,无论是采用暴力还是怀柔政策,效果似乎都不太明显,现在才真正的感觉到如今的孩子教育怎么那么难?想我们那一代,像是放在山上的羊和鸡,父母要劳作哪有时间管你,而且他们也没有文化哪里会跟你深入作交流,仍由你满山遍野的跑,不听话便是收拾,我们即便这样不也成长得很好吗?而只短短过了几十年时间,孩子们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工作上的遭遇,有许多事情也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只能期待明年会好一点吧……
   五十岁是个尴尬的年龄,似乎是中年,但是离老年又触手可及,但是压力却一点没有减轻。老家乡下有句话俗话这样说:“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奔死路”,意思是一个人到三四十岁还没有发迹致富,到五十岁差不多就走到人生的尽头了。从前人们的寿命那样短暂,七十就算古来稀来了,三四十岁没有发达,五十岁哪还有多少机会呢?五十岁之前是人生创业闯荡的年龄,事实也证明,如果五十岁之前你没有闯荡、或者闯荡没有成功,而五十岁之后你却想着去闯荡,勇气固然可嘉,但是结果多半不是美好。可是你要是选择就这样混着等死,似乎又心有不甘。
   在我们这个年龄,同龄人都变得低调而沉默寡言起来,最为明显的是同学群里和战友群里发言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偶尔还几个活跃的同学和战友在群里发个段子,插科打诨的说几句,最近似乎有大半年都没人在群里吱声了。便是朋友圈,很多人也懒得更新了,而我的朋友圈也都停在了两年前,现在这个年龄,无论多大的事,似乎都“不足为外人道也”。
   年轻的时候,曾经想到过这辈子可能发生两件事,一件事可能离婚,一件事是可能生一场大病,没想到这两件事我自己真的经历了,我不知道人是不是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否则有些坏想法真的极易变成现实。但是我曾在少年时做过很宏大的文学梦,但是迄今却没什么成就,难道上帝只知道我的坏想法,却没有理会我好的想法?
   电影《芙蓉镇》里有个人物叫王秋赦,是个懒而滑的人,但是这种人在文革期却混得风生水起,甚至当上了村支部书记;在电影的结尾,当人们都庆祝文化大革命结束,准备开始新生活时,他却疯了,他敲着破锣满大街嘶哑的喊着:“运动了……”当过去过得不好,而未来充满希望时,人们总是期望未来,胡玉音、秦书田等人就属于这种人;当过去过得很好,而未来眼见着不如过去,人们当然怀念过去而不愿意走向未来了,甚至极力阻挡其他人也走向未来,王秋赦就是这种人,满清的遗老遗少就是这种人;不过大多数人,不管将来是什么样的,不留恋过去,对未来亦不报过多的期望,不过是随波逐流,随着大潮往前走。
   对于老去,我之前确实是不能接受的。十几年前刚转业那会,有时候早上去上班时在小区小公园里会看到一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也有极少数的大爷,其中年龄大的我估计可能年逾八十了,她们扭得很带劲,但是于我在心底却滋生了一些悲哀——人活到那个时候还有什么意思呢?三毛在人生鼎盛时期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那个被许多人称为“哥哥”的张国荣亦如是,他们选择在人生辉煌时离开这个世界,而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们,我猜想他们一定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这种做法很极端,但是却很彰显个性。
   我曾经在一首诗中说过,“时间像一个机灵的贼、在不知不觉中就溜走了”,对于身边的人和自己,我们一般很难察觉他们在短时间内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对于多年未曾见的人,却不免要感叹,啊!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这个人都变得这样老了,但是反过来想,那些多年未曾见过我的人,现在突然见到我,又会滋生怎样的感想呢——估计心底想的不过也是他都变得这样老了吗?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都是人令人忧伤的事。末路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但是迟暮却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我们该如何面对,也许只有从时间中去寻找答案。
  

共 29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按照传统,快过年了,那就回望失去的一年。作者说,我们永远是把雅玛人的预言放在了一年的年尾。作者已经转业12年了,这些年的变化很大,但不知变化从何开始。容颜不再年轻,有了白发,黑发渐渐地稀疏,发质也干燥了,如杂草一般。但容颜不代表精神,作者依然倔强。作者虽然患病,但逐步好转,头发逐步增多,身体向好。身体也发福了,不再灵活了,肥肉加身,好在是健康的样子。有时候处于亚健康,使作者不能不关注健康方面的文章,做好自身保健。心态也改变了,由更新世界大事,转而关注荣成生活,融入家庭日常,有时候因为感觉无钱,交朋友就拮据了,显得不合群,但职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感觉头疼的是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一代,和曾经自己的童年不一样,放养式的教育显然不行了。工作上也坎坷,感觉年已半百,创业无成,心中有着美好的理想,但无法变现,心有不甘。人到中年,心中有话,也很少表白,即使是朋友圈,也很少发言。好在曾经少年时就有的文学梦,依然朦胧地存在,电影《芙蓉镇》的故事,还记得清晰。老去是必然,公园里的老者,依然在快乐地娱乐,他们依然爱着生命,这让作者想到那些自我结束生命的名人。时光如刀,剥夺了我们的岁月,年幼的几天就成熟了,年大的几天就老去了。必须适应这些,在岁月里自己寻求活着的人生希望。这篇散文,层次分明,写出了年过半百的感慨,容颜,心态,生活,教育,衰老,多少事,都在考验着我们,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悟,表达着章丘完美的价值观。每个人的生活处境和追求都不一样,但都能够从作者的文章找到共鸣,感慨生活,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之将老,更应奋发,这是本文的最美主题。从作者的阅历看,我觉得少年时的文学梦今天还在坚守,已经很了不起,文学改变不了多少生活状态,但文学可以给一个人生活以灵魂,不管如何艰难,文学的力量都会引导我们有质量地走过。【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0 07:49:17
  人之将老——这是一个不能不注意的时间节点,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态,我们的任务,我们的梦想,都要打上“老”字号,怎样适应这个“老”,活出气质,作者谈了自己的体会,写出了在时光中坚持很多爱好习惯的人生价值,值得揣摩和学习。感谢投稿东篱,谢谢一飞老师对东篱的热爱,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1-10 12:49:38
  谢谢老师,以前以为老去是很久远的事,而今却感觉生命留给自己的不多了。不论是否老去,我们都要保持一份热爱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10 09:17:15
  这篇散文层次分明,年过半百的作者感慨容颜、心态、生活等诸多变化。虽历经坎坷,但文学梦仍在。它引发共鸣,让我们懂得即便老去,也应奋发图强。问候一飞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1-10 12:51:26
  谢谢老师,向老师问好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10 09:32:05
  我曾有一篇《人之将老》,我们虽然表述和一些观点有出入,但基本殊途同归。衰老,乃人生不可抗拒之路,必须要走。年轻时以为老还离自己很远,哪里知道,今朝已是白发顶顶。老师文中的心境我都经历过,赞同。老了,那就面对现实吧,争取余生快乐些。文字深刻而优美,透着幽默和豁达。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体健,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1-10 12:51:00
  拜读过老师的这篇文章,大概是到这个年龄,都容易感慨
4 楼        文友:佳华        2025-01-10 12:53:54
  读后感觉挺沉重的,大概是因为同为中年人的缘故,文中的一些事情同样深有体会。人都会慢慢老去,时光留不住。既然如此,保持一份顺其自然的恬淡心境我感觉挺好的。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11 20:49:5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