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岁月】小重山·真(外六阕)
一、小重山·真
梅落枝头消孟春。蝶飞蜂舞处,试轻尘。
风吹桃渡叶青新。谁弄玉,君我共沉沦。
香榭近芳臣。亭台亲嫩柳,作诗文。
半壶清酒对黄昏。人同老,情以比坚真。
二、小重山·小眉弯
秋意沉沉枫叶端。桂花飘满院,指香缠。
凭栏思绪向青山。纵有恨,往事已如烟。
长夜露声残。柔笺诗句冷,韵清寒。
捻来红豆两相看。无言对,愁上小眉弯。
三、小重山·相思
晨起枝头一抹霜。叶红相思惹,是清凉。
西风吹且桂花香。青山隐,人各两茫茫。
鸿雁向南方。年年皆望断,黯神伤。
有情还得寄词章。心揉碎,来世爱一场
四、小重山·霜降
独步庭园赏菊黄。阶台生玉露,似星光。
街头灯火映长江。谁弄笛,牵动我愁肠。
极目两茫茫。君乡千万里,苦思量。
别来惟倚小轩窗。愿入梦,执手到潇湘。
五、小重山·凉月
桂子风摇余影狂。扬馨穿牖缝,满词章。
清欢诗句醉书香。孤寂夜,谁可诉衷肠。
凉月伴天苍。疏星妆碧落,照寒窗。
相思何以爱生凉。闲愁起,还怨薄情郎。
六、小重山·寒窗
秋夜孤灯秋夜凉。卷帘明月照,倚寒窗。
听风吟唱动人肠。魂欲断,思念又开张。
题字小诗香。三更消寂寞,纸情长。
一笺心事怨萧郎,忘了你,来碗孟婆汤
七、小重山·相思切
望断君乡隔万山。雁鸿传信素,复年年。
西风吹却小眉弯。梧叶落,又见菊花残。
执笔染柔笺。诗情任缱绻。寄云天。
手拈红豆不堪言。相思切,珠泪作轻弹。
(原创首发)
【编者按】踏雪寻梅香老师的新作《小重山·真》(外六阕),由七阕词组成。本组在创作风格上,词风婉约含蓄,细腻感情。所表达的情感皆隐藏在写景与叙述之中,特别的含蓄。在创作内容上,着重于儿女风情,描述深闺女儿愁绪之情。在结构上,结构缜密,上下呼应,有一种古典诗词的语言逻辑美。在音律上,阅读起来婉转和谐,语言清新秀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好词推荐阅读欣赏。[浪花诗语编辑:上大人孔乙己]
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5-01-11 19:24:41
赏读:好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所创作的意境总是融入作者深思的全篇精巧构思,融入作者内在思想与深厚的情感,融入了作者赋予作品的灵魂。以《二、小重山·小眉弯》为例。上片第一句,“秋意沉沉枫叶端”,起笔细腻精巧,为整阕词点出了季节背景,给读者留下了愁思的开篇。第二句,“桂花飘满院,指香缠”,诗人有秋天的大背景,转入一个 “桂花飘满院的”小场景,是一个由远及近的视觉上的转换。“指香缠”,这句则更富有诗意,一个心有愁绪的女子,因为摘下院子里的桂花,手指上留下了淡淡的桂花香。这句为下句逻辑上打下了铺垫。因为心中有无法遣散的愁绪,所以才有“凭栏思绪向青山”。这句诗人在意境上借用李煜“独自莫凭栏”,因为“凭栏”只能“思绪向青山”。这又顺理成章引出第四句,“纵有恨,往事已如烟”。表面上是“往事已如烟”,但女子的内心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又引起无限伤感。下片第一句,“长夜露声残”。点明了时间背景,长夜漫漫,愁思无限。第二句,“柔笺诗句冷,韵清寒”。这句与第一句呼应,女子在漂亮的柔笺也写不出欢快明朗的诗句。第三句,“捻来红豆两相看”,红豆,或许是恋人留下的信物,睹物思人,“无言对,愁上小眉弯”,这句颇具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神韵,更具诗人自己的特色。作者构思细腻,整篇作品尊古却泥古,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古诗词底蕴。感谢投稿【浪花】,【浪花】有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踏雪寻梅香 2025-01-13 10:31:03
老师辛苦了,评论精彩,再次感谢。
2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5-01-11 21:36:54
抒写不尽的相思,寂寞孤独的小轩窗。好神奇的古词。
回复2 楼 文友:踏雪寻梅香 2025-01-13 10:31:29
谢谢老师美评,祝福快乐。
3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5-01-12 06:23:34
更正一下,跟评末句“整篇作品尊古却泥古”,更正为“整篇作品尊古却不泥古”。
4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1-12 07:51:1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4 楼 文友:踏雪寻梅香 2025-01-13 10:31:48
谢谢支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