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我与会长杨发余先生的不懈之缘(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我与会长杨发余先生的不懈之缘(散文)


作者:戴咸明 秀才,128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4发表时间:2025-01-11 19:41:13

我与会长杨发余先生的不懈之缘
  
   深情仰望着,我的会长杨发余先生的背影。
   初见杨发余先生,是在2021年金湖诗词协会换届选举之时,他高票当选为会长。那时,我对这位金湖县政协副主席还比较陌生,但在接下来相处的短短半年里,他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杨发余老师身高一米六八左右,身形清瘦,面容和蔼,初次见面,便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正直与慈爱的气质。在当选会长的就职发言中,他对诗词协会未来的规划以及对诗词创作的独到见解,让我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在担任会长的这半年里,杨发余老师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为协会带来了新的活力。他的散文诗和对联作品尤为出色,在全国、全省乃至全市的各类诗词比赛中屡获大奖。他的创作风格,也深深影响着我。在诗词学会这片充满诗意的天地里,我有幸与他相识,仿佛找到了知音,得到了难得的提携。
   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杨发余老师卸任了诗词协会会长一职,但我与他的缘分并未就此结束。一次,我鼓起勇气来到他的办公室,与他交流诗词创作以及我个人企业经营上的困惑。
   踏入办公室,他热情地招呼我坐下,脸上带着如往常一样的慈爱笑容。谈及诗词创作,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明啊,创作源于激情,更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在灵感的激发下,将眼中之景、心中之物,以富有画面感、时代感、韵律感和方向感的方式呈现出来,才是好诗。一首优秀的作品,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去打磨,绝非一气呵成。一气呵成的只是初稿,后续还需要不断沉淀。不要盲目追求数量,五年打磨出一首精品,远比一年创作五百首更有价值。”
   聊完诗词,话题转到了我的企业经营上。我向他倾诉了在融资和市场开拓方面的难题。他思索片刻后说道:“小明,我给你提个建议。你作为农民企业家,我不建议你去大型融资平台融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风险太大。你可以先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入手,寻求他们的资助。这样不仅能缓解资金压力,还能利用他们的资源和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那次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杨发余老师不仅在诗词创作上为我指明方向,在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上也给予了宝贵的建议。他的话语,至今仍时常在我耳边回响,激励着我在诗词创作和企业经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25.01.11

共 9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深情地回忆了作者与诗词恩师杨发余的故事,读之令人感动。作者与杨发余先生相识是在2021年金湖诗词协会届选举之时,杨老师高票当选为会长,在接下来相处的短短半年里,他却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之后的交往中,作者和杨老老师的交往,是自己极为难忘的经历,对作者文学创作和企业经营之路给予宝贵建议,如明灯照亮作者前行方向,杨老师的话语至今仍时常在作者耳边回响,激励着作者在诗词创作和企业经营。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令人敬仰的师者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恩师深深的感激之情,充满温情与力量。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1-11 19:43:08
  这篇散文,深情地回忆了作者与诗词恩师杨发余的故事,读之令人感动。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