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暖】山湾渔事(散文)

精品 【云水·暖】山湾渔事(散文)


作者:劳神 秀才,2322.1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6发表时间:2025-01-12 10:54:32

每年腊月回老家上坟祭祖,在湾门口迎接我们的,依旧是一湾碧水。
   浅波细浪一泓水,将湾里山林田园房屋浓缩在水面上,也将我从小到大参与湾里各项渔事的所有记忆,浓缩在这一湾碧水里。
   那些蛮多趣味而温馨的渔事,既有游戏般的刺激,也有捕鱼能耐和运气的比试,更有一身泥浆一篓鱼的愉悦。
  
   一
   新四河水库吞下湾里100多亩良田,吐出来的是捕捞不尽的多种野生鱼。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湾里人的回报吧。
   这座水库在大跃进年代建成蓄水后,也曾投放过几批鱼苗。水库蓄水之前,接连几天暴雨,没有来得及清库,河边田边的树木荆棘全部沉入水底,给养鱼留下了麻烦,起鱼时不便撒网收网。后来将库水排放抽干,才起了一回鱼,如此起鱼代价太大,只好放任水库的鱼类自生自灭。10多年过去,水库里自然繁殖了大量的野生鱼,最常见的是草鱼、鲤鱼、鲫鱼、鲢鱼,还有䱗子鱼……
   人们经常看到一群群大鱼游到水库岸边觅食。遇上天气骤变,平静的水面不时“啪”地蹦出一条大鲤鱼,这边的大鱼刚落水,那边的大鱼又跃出了水面,像传说中的鲤鱼仙子在水上翩迁起舞,让人眼馋得不行。
   白鹭、苍鹭、还有野鸭子,贴着水面飞来绕去,一旦瞅准目标,便“唰”地一声降落水面,叼起一条白翻翻的鱼来。
   新四河水库淹灭区分布在几道汊湾里,有点像江南那些河湖港汊的水乡风光。最大的两个汊湾一处是亮丫子,一处是双汊河。我们湾里抓鱼的浅水区,就在双汊河下面。这道汊湾很宽阔,水底田畴平展利落,除了涨水季节,平时水也不深,最适宜捕捞。
  
   二
   小满一过,我们盼望已久的抓鱼季节到了。
   这是一个晴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家来不及吃晚饭,就带上鱼篓和手电筒,争先恐后赶到双汊河水库边。我们放学回家吃饭以后,也早早守候在那里,听候抓鱼的牵头人发号施令,才敢下水。
   这时,水库对面寨子坡上空,铺着灿烂的晚霞,云彩时而变幻各种动物,时而变幻奇形怪状的山峰,投射到宽阔的水面上,像一幅巨大的水彩画,随着水波起伏荡漾。
   牵头抓鱼的是我们湾里孙大学和孙大明两弟兄。论辈分我叫他们大爸和幺爸。他们的家就在水库边上。无论天晴落雨,刮风起雾,稍有空闲,大爸幺爸就在水库边观察渔汛,甚至吃饭的时候,也要端起饭碗蹲在院坝边盯着水库琢磨一番。
   常言道:“近山懂鸟音,近水知鱼性”。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大爸幺爸他们终于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来。比如在热天的早晨、傍晚和夜间,在阴雨天气和雾天高温时段,深水里的大鱼小鱼,都喜欢游到浅水地带乘凉,寻找吃的。
   每逢抓鱼季节来临,大爸和幺爸就事先在下游插上竹桩,用篾片编织成固定的栅栏,将汊湾拦截起来,在栅栏中间留出两道闸门,让鱼类游过闸门进入浅水区。
   鱼类虽然机警,却也有糊涂的时候。明知这两道闸门是“陷阱”,它们却睁着眼睛一次次游进了进去。
   集体浑水摸鱼,可以说是我们山湾里一场盛大的游戏。大人小孩都踊跃参与。因为参加的人越多越有声势,人越多越有激情,人越多越容易把水搅浑,抓鱼的收获也越多。
   人们下水抓鱼之前,大爸从家里带来两块蔑巴箦,插在两道闸门上,阻断了进入围栏之鱼的退路。然后招呼大家一起下水,排成扇形向前推进,用双脚使劲将水搅浑。
   鲫鱼本来就有拱泥觅食和钻泥避热的习性。在越来越小的包围圈里,鲫鱼才察觉到了险情,已经无路可逃。一个个顾头不顾尾,将脑袋插进泥浆里,有的慌不择路,钻进了人的脚窝,恰好给抓鱼的人们提供了方便。运气好的人连连得手,甚至在一个脚窝里能够抓出几条鲫鱼。
   在抓鱼的游戏中,大人小孩各显身手,手脚灵活的孩子们,鱼篓里的收获不比大人少。
   不知不觉,夜幕降降临水面,半个月亮从核桃观大山背后爬了上来,羞涩地偷看着穿一条裤衩的裸体人群,沉浸在浑水里抓鱼的热闹场景。
   淡淡的月光洒在水面上,两个吊脚楼院子成了影影绰绰的倒影,在水面上荡悠,乳白色的水雾像一幅轻纱,贴着水面飘逸。
   这时大家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噜噜”叫唤,可是抓鱼的兴头却丝毫未减,抓了鲫鱼不满足,还想抓到草鱼、鲤鱼这些大家伙!
   大鱼可不像鲫鱼那样憨,遇到危险就钻进稀泥和脚窝里等人来抓。聪明的草鱼鲤鱼感觉到危险正在步步逼近。它们在包围圈里横冲直闯,从人们的脚杆空隙和手掌缝隙“呲溜”一滑而过,摇头摆尾夺路逃命。即使被抓住,它们凭着身子的灵巧和滑腻,幸运地逃脱了。
   “哈格咂的!”人群里有人一声吆喝,众人抬头循声望去,只见幺爸双手将一条尺多长的鲤鱼,紧紧抱在胸前向大家显摆。没提防那条大鲤鱼突然发力挣脱了幺爸的双手,“啪”地一声掉进水里逃之夭夭,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幺爸从来是个不愿服输的人,就连平时打扑克也是如此。赢了拍着大腿哈哈连天,输了就将一手牌扔得满地都是,还一个劲地吹胡子瞪眼斥责对家。
   眼看今晚破天荒抓了个大家伙,哪成想转眼又是两手空空,好运气来得快也去得快!幺爸垂头丧气,带着一身泥浆爬上岸,提着装满鲫鱼的竹篓回了家。
  
   三
  
   有一天,生产队放假,大爸翻过寨子坡,到拦河堰请黄绪满到水库现场支招,为啥子水库里的大鱼这么难抓?
   黄绪满从小在拦河堰和梅子水捕鱼,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捕鱼高手。
   “老话说得好,牛要穿鼻绳,马要套龙头。捕鱼也一样,两手空空很难抓住,在你们这样的浅水区捕鱼,最合适的工具就是鱼罩。”黄绪满给大爸指点迷津。
   我们湾里没修水库之前,大人小孩都是在溪沟河道或稻田里,用虾耙和撮箕打鱼捞虾。可是在大面积的水库捞鱼,除了赤手空拳两手抓,就没有别的招数了。
   罩鱼是水乡最古老的一种捕鱼方式,并且鱼罩这种捕鱼的竹器,制作工艺也不复杂。
   黄绪满吩咐大爸在竹林砍来竹子,现炒热卖给大爸编织了一个鱼罩做示范,教大家照着这个样式编织鱼罩。
   这种鱼罩像喇叭,上头小,下面大。高约二尺余(高度可根据使用人的身高确定),上口有小饭盆大,下口比筛子小一点。黄绪满先用竹篾依据鱼罩上下口的尺寸,围成一大一小两个圈子。然后竖向绑扎20多根竹片,连接起上下口的圈子,再用竹篾一轮一轮地横向编织,最后用薄篾片缠紧鱼罩的上口边沿,叫住锁口。
   临近傍晚,黄绪满带着大爸下水试试身手,大家前呼后拥跟在后面看热闹。
   浅水区的水没有被搅浑之前,我们在岸上可以清晰地看见鱼群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黄绪满手提鱼罩,带着大爸轻手轻脚下了水。看准最近的鱼群,黄绪满举起鱼罩飞身向前,双手将鱼罩“唰”地摁下去。被罩住的鱼在鱼罩里“噗噗噗”地冲撞,企图逃脱樊笼。
   黄绪满却不慌不忙,一手摁住鱼罩,一只手从鱼罩上口伸进去,抠住鱼的腮壳,提出一条大草鱼递给大爸。黄绪满这一连串动作干净利索,让人们看傻了眼:“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想到高人就在山那边!”
   这条草鱼身子长,大爸的鱼篓装不下,就在鱼腮里穿了绳子提上岸。
   黄绪满提着鱼罩,站在水里给大家讲道:“鱼罩捕鱼,也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若是清水,就要看鱼下罩,只有手疾眼快,才能一罩得手;若是浑水,大家挨着下罩,大鱼无路可逃。最终谁能得手?那就得看谁的身手和运气好!”
   “取鱼一般要从鱼罩上口取出来,要是鱼太大,就得从下口取出,但这样有时会失手,让大鱼逃脱。”
   次日一早,黄绪满告辞回家,大爸将那条7斤多重的草鱼,作为“谢师礼”送给了黄绪满。
   湾里的人们自从有了鱼罩,比空手抓鱼来事多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置办了鱼罩,有的一家还有几个。
   大爸幺爸他们家住水库边,近水楼台先得“鱼”。早中晚都可以抽空下水打捞几罩,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捕到几条大鱼。他们清早上街卖了鱼,回来赶到生产队上工,生产捞鱼两不误。
   每逢生产队假日,湾里的人们一早带着鱼罩、鱼篓,来到捕捞现场,享受鱼罩捕鱼的刺激和乐趣,体验“取鱼更比吃鱼乐”那种快感。
   清晨的阳光透过岸边树林缝隙,洒向浅浅的水面。在轻纱般的薄雾里,人们手执鱼罩,成扇形一边摸索前行,一边往水里“唰唰唰”摁下鱼罩,惊得大鱼在鱼罩之间横冲直撞,遇到缝隙就开溜,无路可逃的大鱼急得往水面上跳,逃避不及的被罩进了笼子。先前还比较整齐的队伍,被大鱼搅乱了阵脚,大人小孩各自为战,各显神通。
   大爸手长脚杆也长,我们湾里同辈人不称他大名,都习惯叫他“长脚杆”。在水里罩鱼,“长脚杆”大爸身手矫健,一罩一个准。
   草鱼鲤鱼和鲢鱼确实狡猾,即便它们被关进了鱼罩,也不见得是你的“菜”。那些大鱼被人在鱼罩擒拿出来一瞬间,突然弓腰摆尾,“咚”地一声逃回了水里,害得捞鱼的人一场空欢喜。
   不过多数大鱼却没有这么幸运,大家既各显神通,又互相协作。比如谁罩住了一条大鱼,一时不方便从渔罩上口取出来,就将大鱼连同鱼罩举起,旁边的人就会伸出援手,从鱼罩下口接过罩鱼者手里的大鱼,帮他放进鱼篓。
  
   四
   双汊河承接了核桃观几股山泉的溪流,在坝上平缓地流进了新四河水库。
   从春到秋,水库里的䱗子鱼逆水上行,在河道里穿梭游弋,觅食、产子。
   河水清澈见底,大大小小的乱石长着一缕缕苔藓,像老年人的长胡须,随着流水飘飘悠悠。
   我们经常趴在河岸边观看各种鱼儿在河里游弋。䱗子鱼来去匆匆,它们一旦发现岸上有人,像射箭一样逃往远处,或藏身乱石苔藓里。我们担心它游得这么快,会一头撞到石头上,事实上,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䱗子鱼在乱石间飞速穿梭,却安然无恙。
   䱗子鱼的肉特别细腻鲜美,除了脊椎刺,身上其它地方很少有刺。
   䱗子鱼好吃却不容易捕捞。我们在下游用石头筑起一道堤坝,留个缺口安上撮箕。在河道里挥舞树枝,把䱗子鱼往撮箕口里驱赶,精明的䱗子鱼才不会轻易上当。我们往下游驱赶,它们却飞快地转身溜过我们脚边,往上游逃去,还跟我们玩起了“躲猫猫”,逗引我们在河道乱石间来回奔波,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却毫无所获。
   后来我们用小金竹做钓鱼竿,把母亲缝衣做鞋的针烧成鱼钩,用蚯蚓作鱼饵钓䱗子鱼。
   我们蹲在河岸上,盯着透明的河水,盼望䱗子鱼快点咬钩。可是䱗子鱼在鱼钩旁边绕来绕去,就是不下口咬钩。偶尔看到咬了钩,我们轻轻把鱼竿一提,䱗子鱼三下两下就挣脱鱼钩,逃进了水里。
   原因是我们自做的鱼钩没有倒钩,真是懊悔不及。我们把烧红的针用刀削出倒钩,才钓到了一些䱗子鱼。
   遇上涨水季节,一些草鱼、鲤鱼、鲫鱼、鲢鱼也从水库来到双汊河上游河道觅食,倘若运气好,还能抓到大鱼。
   那些年代,农田还没有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水稻发生病虫害,喷洒一些草木灰、石灰,严重时加点“六六六”粉,也能够见效。
   稻田里,河沟里,池塘里,麻草鱼和小虾都很多。麻草鱼也叫千年鱼,意思是一千年也长不大。这种鱼特别小,在铁锅里烘干保存,逢年过节用酸菜爆炒下酒下饭,满口醇香,余味无穷。一点也没有如今市场上卖的麻草鱼那种苦味。
   冬天是打捞小鱼虾的时候。到了这个季节,河里的䱗子鱼和浅水区的大鱼小鱼,全都回到了水库深水区越冬。小鱼虾也躲进了稻田排水口水凼或河滩的水凼里。
   寒冬腊月,我和二弟扛着虾耙,提着撮箕逛田坎、下河滩,打捞麻草鱼虾,为过年准备下酒菜。
   河滩和水田结了冰,河滩深水凼的小鱼虾,我们用长竹竿虾耙打捞,稻田水凼的小鱼虾,就用撮箕打捞。只要人勤快,不怕苦,一天下来,鱼篓里的鱼虾也不少。
  
   五
   我参与湾里的各项渔事,虽然没有掌握捕鱼捞虾的真本事,倒也积攒了不少的记忆。这些藏于心底的记忆,成为我寄托在山湾里的乡愁。
   如今,随着大部分老年人离世,年轻人纷纷外迁城镇追求新生活,我们湾里这种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渔事,已经多年不见了。
   近几年,新四河水库也纳入集镇备用水源,水面被拦上了铁丝网,禁止捕捞垂钓。只有冬去春来的白鹭、苍鹭这些候鸟,依然成天飞翔在水面上捕食。
   湾里的山水田园,成了静谧的一方“世外桃源”。
  

共 47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作者回忆了在湾里参与的各项渔事。新四河水库建成蓄水后,因未清库导致起鱼不便,便放任鱼类自生自灭,多年后水库里繁殖了大量野生鱼。小满过后,湾里的人们在孙大学和孙大明两弟兄的牵头组织下,在双汊河进行集体浑水摸鱼,大家各显身手,在夜幕降临时仍兴致勃勃地抓鱼。后来,捕鱼高手黄绪满教大家用鱼罩捕鱼,人们掌握技巧后,享受着鱼罩捕鱼的刺激和乐趣。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双汊河捕捞䱗子鱼的经历,以及冬天在河滩和水田打捞麻草鱼虾的情景。如今,随着老年人离世和年轻人外迁,湾里的传统渔事已多年不见,水库也被纳入集镇备用水源,禁止捕捞垂钓。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湾里渔事的怀念之情。那些趣味横生、充满温馨的渔事,如集体浑水摸鱼、鱼罩捕鱼、捕捞䱗子鱼等,给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刺激,成为了他心底珍贵的记忆。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渔事活动逐渐消失的惋惜和感慨。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纷纷追求城镇的新生活,湾里的渔事不再,曾经热闹的场景只能留在记忆中,这种变化让作者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此外,散文还展现了作者对湾里山水田园的热爱和赞美,如今湾里成了静谧的“世外桃源”,虽少了往日的喧闹,但那份宁静与美好依然让作者心生向往和不舍,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文笔清新流畅,描写生动,情景交融,引人入胜。感谢劳神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2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1-12 10:58:48
  作者对乡村渔事的描绘丰富多彩。从新四河水库的历史渊源讲起,引出湾里一系列饶有趣味的渔事活动,像集体浑水摸鱼的热闹、鱼罩捕鱼的新奇、捕捞?子鱼的忙碌,以及冬季河滩水田打捞麻草鱼虾的别样经历,让读者全方位感受到乡村渔事的多样魅力。作者并未简单罗列,而是将这些经历串联成线,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灵动。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1-12 10:59:08
  情感细腻,文中饱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作者笔下的渔事不仅是简单的劳作,更是充满欢乐与温馨的集体记忆。无论是大家齐心协力抓鱼,还是捕鱼技巧的传承,都体现了浓厚的乡村人情。而如今传统渔事因人员变迁和政策调整逐渐消失,这份惋惜之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让读者也能感同身受。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劳神        2025-01-12 11:20:41
  每次拜读老师写的编按和留评都很开心启智,编者既道出了作者所想,又点拨了作者没想到的。多向老师学习,祝老师冬祺编安,开心快乐!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1-13 05:09:16
  这段文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每年腊月回老家上坟祭祖时,对家乡一湾碧水和与之相关的渔事记忆的深情回忆。文章展现了家乡新四河水库的自然风光、渔事的趣味与温馨,以及人们抓鱼的欢乐场景。通过描述了新四河水库的建成与变迁,以及它给湾里人带来的丰富渔产,叙述了抓鱼季节的到来和人们抓鱼的欢乐场景,表达作者对家乡渔事记忆的深深怀念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文章情景交融,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和人情味的乡村世界。让读者在感受作者家乡美景与渔事乐趣的同时,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佳作欣赏学习了,感谢劳神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劳神        2025-01-13 08:17:09
  多谢社长大清早对小文的精彩评论和热情鼓励!问候老师,辛苦了,祝冬日快乐!
6 楼        文友:乡笛        2025-01-13 19:44:08
  文章构思严瑾。文笔流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挚爱。描写细腻,重点突出,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好文章,感人至深。让人受益匪浅。
7 楼        文友:劳神        2025-01-13 21:29:13
  谢谢乡笛老师到访,美评鼓励!祝你们在外玩得充实开心快乐!
8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5-01-14 20:54:05
  读老师美文,彷如身临其境,一个不经意间,一条大鱼“啪”跃出水面,似乎触手可及。众人抓鱼的场景更是热火朝天,让人恨不能立马跑到跟前也跳进水里加入抓鱼的行列。看渔事,想鱼香,今晚睡不着觉了,老师,怎么办呢?
上官欢儿
9 楼        文友:劳神        2025-01-15 16:16:20
  谢谢老师到访留评鼓励!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