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新】AI写作之我见(随笔)

精品 【宁静·新】AI写作之我见(随笔)


作者:石兰 布衣,19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09发表时间:2025-01-12 11:26:35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AI已经如同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精灵,悄然潜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写作领域也不例外。AI写作这个家伙,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着令人惊叹的神奇魔力,却又散发着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冰冷气息。
  
   一、AI写作:神奇的文字魔法师
   AI写作,那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数字世界里的文字魔法师。你看,只要你给它一个指令,比如说“写一篇关于神秘古老森林的冒险故事”,它就能瞬间像一个灵感爆棚的作家一样,开始噼里啪啦地在屏幕上敲出一篇故事。
   它的速度简直快得像闪电。当你还在脑海里苦苦构思故事的开头、中间的曲折和结尾的高潮时,它已经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一篇看起来还相当不错的文章。那文字就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而且啊,它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逻辑清晰。比如说,它会很巧妙地安排故事的线索,从主角误入古老森林,到遇到各种奇异的生物,再到最终找到出口或者揭开森林的秘密,每一个情节之间的衔接都显得那么自然,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编剧精心编排的剧本一样。
   再看看它的文笔,那也是可圈可点。它可以写出优美华丽的辞藻,让文章充满诗意。如果是写抒情类的文章,它会堆砌出各种充满感染力的词汇,像是“落寞的夕阳余晖洒在斑驳的古墙,宛如岁月的眼眸中那一抹淡淡的忧伤”这样的语句,读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文艺范呢。它还能模仿各种风格,无论是古典文学的典雅风格,还是现代小说的先锋风格,它都能轻松驾驭。
  
   二、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文字陷阱
   AI写作最让人惊叹的一点,就是它能够以假乱真到让你惊掉下巴的程度。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历程,里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深刻的感悟。我当时就被这篇文章深深打动,觉得这一定是哪个历经沧桑的作家从心底流出的文字。可是,当我后来无意间发现这篇文章是AI所写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它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比如说描写一个失恋者的痛苦:“他看着那满桌曾经充满甜蜜回忆的物品,每一个角落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剑,直直地刺向他的心。他的灵魂仿佛被抽离了身体,只剩下一副空洞的躯壳在冷漠的世界里游荡。”这样的描写会让你觉得,这绝对是亲身经历过失恋的人才能写出来的文字。它还能模仿不同文化和地域的写作特色。如果要写一篇具有浓郁日本风格的短篇小说,它会恰到好处地融入日本的禅意、武士道精神以及对自然的敬畏等元素,让人仿佛置身于日本的传统文学世界之中。
   然而,这种以假乱真的能力也让很多人陷入了困惑。在学术领域,就有学生试图用AI写论文。他们觉得只要把主题告诉AI,就能轻松得到一篇看似高质量的论文。这就导致了学术诚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一些文学比赛中,也出现过疑似用AI写作而获奖的作品,这让那些真正用心创作的作家们感到愤愤不平。毕竟,大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构思、创作和修改上,而AI却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看似同样优秀的作品,这就像在一场公平的赛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开了挂的选手。
  
   三、缺乏真情实感:冰冷的文字傀儡
   尽管AI写作能够写出看起来非常感人的文章,但我们都清楚,它没有真情实感,它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文字傀儡。它的每一个字都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组合而成的。当它描写悲伤的时候,它并不知道真正的悲伤是什么感觉,那种肝肠寸断、痛彻心扉的情感不是它能够体验得到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人类的写作。人类作家在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比如写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那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泪水化作了文字。每一个字都带着血与泪的温度。像朱自清的《背影》,他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之所以那么感人,是因为那里面蕴含着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感羁绊。而AI写的关于父爱的文章,虽然可能在技巧上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但读者总能在字里行间感觉到一种距离感。
   比如说写爱情的甜蜜,人类作家可能会描写自己和爱人在月光下的漫步,那种心跳加速、脸红心跳的感觉是基于自身的真实体验。而AI只是根据它所学习到的关于爱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组合。它的所谓“爱情”是虚拟的,是没有实际情感依托的。
   这种缺乏真情实感还体现在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上。人类作家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时,会凭借自己的良知和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写出充满激情的批判文章。他们的愤怒、无奈和希望都是真实的情感体现。而AI写的关于社会问题的文章,只能从数据和现象的表面进行分析,无法真正触及到灵魂深处的情感共鸣。
  
   四、AI写作:冰冷的科技产物
   AI写作就像是一件冰冷的科技产品。它没有自己的思想倾向,不会因为个人的价值观而改变写作的风格或者内容。它只是机械地按照程序运行。就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打字机,不管你输入什么指令,它都会按照指令打出相应的文字。
   与人类作家不同,人类作家是有自己的个性的。有的作家幽默风趣,写出来的文字充满了喜剧色彩;有的作家严肃深沉,他们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深刻的思考。而AI写作就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商品,虽然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缺乏那种独一无二的人文气息。
   例如,当我们阅读传统文学名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人生经历所留下的痕迹。就像读《红楼梦》,我们能感受到曹雪芹家族的兴衰荣辱、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在他的笔下是如何被揭示的。而AI写的作品则很难让我们有这种深刻的感受,因为它没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有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浸染过。
   而且,AI写作的普及也可能会带来一种文化的单一化倾向。因为它的算法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在大量的数据中寻找规律和模式。这就会导致它倾向于写出符合大众流行趋势的内容,而忽视了一些小众的、独特的文化和思想。这对于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五、如何看待AI写作:兼容并包还是谨慎对待?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AI写作存在的价值。在很多商业领域,它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新闻报道,一些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使用AI写作可以快速地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在文案创作方面,比如为客户撰写广告文案,AI写作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生成一些创意性的文案。
   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谨慎对待它。在教育领域,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AI写作,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AI写作的习惯。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能力。在文学创作领域,我们要坚守人类创作的底线,强调真人创作的独特价值。
   我们也可以尝试将AI写作和人类创作相结合。比如说,人类作家可以利用AI写作来获取一些灵感,或者对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进行优化。但最终的创作核心,那些蕴含着人类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部分,必须由人类自己来完成。
   AI写作这个神奇又冰冷的工具,就像一颗突然闯入我们视野的新星。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我们的写作世界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我们要在欣赏它的神奇之处的前提下,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它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的舞台上扮演一个合适的角色,不至于让它冷酷的算法淹没了人类文学那温暖而充满激情的火焰。
   随着科技的发展,AI写作也在不断地进化。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变得更加智能,更加难以区分与人类写作的界限。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文学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我们需要在科技和人文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让AI写作成为人类创作的助力,而不是替代者。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文章所包围。而AI写作的兴起,也让这个信息海洋变得更加汹涌。我们要学会在众多的文章中分辨出哪些是蕴含着人类真情的佳作,哪些是冰冷的算法产物。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从文字的背后去探寻作者的灵魂。
   对于那些热爱写作的人来说,AI写作也许是一个新的挑战,但也是一次机遇。他们可以利用AI写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比如学习如何构建更加合理的文章结构,如何运用更加生动的词汇。但同时,他们也要坚守自己的创作初心,不被AI写作的便捷性所迷惑,始终让自己的作品充满个人的特色和真情实感。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我们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来确保AI写作的合理使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明确区分AI写作的成果和人类创作的成果,防止出现侵权纠纷。同时,也要鼓励创新,推动人类文学在AI时代继续繁荣发展。
   回到最初我们对AI写作的定义,它是一个工具,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就像锤子、画笔一样,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冰冷和缺乏真情实感就完全否定它的存在意义,而是要学会在利用它的同时,保护好我们人类文学的火种,让那充满温暖和激情的文学之火永远燃烧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
   总之,AI写作这个冰冷的、能以假乱真的写作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要以一种幽默而又理性的态度看待它,既要享受它带来的便利,又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个科技与人文不断碰撞的时代,找到属于我们的应对之道。
  

共 36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AI写作是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结果,属于高科技产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如何看待这一科技成果在写作领域内的应用,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视角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客观、理性,读后令人思考。这篇文章紧扣AI写作这个主题,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看法,可谓是论点清晰,论证有力。作品分别从:AI写作,神奇的文字魔法师;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文字陷阱;缺乏真情实感,冰冷的文字傀儡;AI写作,冰冷的科技产物;如何看待AI写作,兼容并包还是谨慎对待等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了AI写作的现状、优劣,阐释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科技现象,分析透彻,有理有据,以事实说话,以人类写作的特点与AI写作的特点做了充分比较,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利用和分享人类科技成果,这是正确的,就好比现在谁能拒绝智能手机一样。但是写作是人类情感思维的结果,完全依靠AI写作,那么还何必要人的情感世界,大家都机械地生活就是了。况且作者所谈到的“冰冷”一词,也足以表明AI写作缺乏人类写作所具有的温度,此外,小编还要补充一点,就是AI写作在冰冷的基础上还有一大弱点就是“模糊”。比如,它会尽兴地描摹和讴歌故乡,然而这故乡没有具体的位置,江南?塞北?真成了回不去的故乡。我们也看到在江山编辑部的新年献词中强调:“创作优秀作品,归根到底,靠的还是自身的文学素养,也要靠自身固有的文人风骨。”并把AI写作定义为“伪原创”。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挥就这样一篇文章,其意义重大,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如同江山《元旦献词》所言:所有的原创作者和原创作品,都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佳作欣赏,力荐文友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200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1-12 11:27:57
  一篇引人深思,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分析透彻,有理有据。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1-12 11:28:33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12 21:10:03
  好文章,当下机器人写作,是一种值得反思的现象。我们还是支持人类原创。对于格式化的写作,可以利用AI,对于人类感情,还是人工写作更有价值!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3 21:23:49
  老师创作的《AI写作之我见(随笔)》全面、客观、理性地通过独特的认知进行解读,让我们在感受新奇中看到不一样的文字之美。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利用、把握、使用好新科技、新事物、新奇特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面对和正确看待的问题,不能拒绝抵触,更不能原搬照抄,要兼收并蓄合理利用,让它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谢谢老师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石兰        2025-01-13 21:44:35
  说的对!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