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谈谈写作的几个问题(随笔)

精品 【晓荷】谈谈写作的几个问题(随笔) ——《文心雕龙》学习札记摘选


作者:幽静 白丁,4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8发表时间:2025-01-16 11:17:28
摘要:怎么判评文章的高下优劣

《文心雕龙》是我国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的巨著。刘勰儿时梦中曾出现彩锦样的云团,便攀爬追着去釆摘,长大后发奋著就《文心雕龙》,如同采摘到那朵彩云,成就了儿时梦中的理想。《文心雕龙》一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体大思精、见解精辟,理论体系完整,早已被世界上多种不同语言翻译推崇介绍,被不同民族人们喜爱接纳,广受赞誉。它不仅在中国并且在世界文学艺术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断断续续学习《文心雕龙》,因资质愚钝,仅能领略其精华一、二,记了不少札记,今整理归纳摘选献丑如下,谨请批评指正。
  
   一、人们为什么要写文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主要是依靠文字(包括音乐图画等)形式记载传承发扬创新的;实物成果存留受自然条件限制,要完整保留下来太难了。这也就是如今考古工作仅能搜集残缺星星点点的原因。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风云天地、花鸟鱼虫,外界的事物被我们感知,情动了,便想告诉其他人。苦也罢,乐也罢,烦也罢,愁也罢,总想给别人诉说诉说。学了文化,会写了,便能告诉更远更多的人。比如写写信,写点小诗,进而写些小说论文等。“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
   文字的东西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写出来专给自己看的,比如日记、心得体会等;另一类是给别人看的,比如文学作品、机关公文、各种论文等。绝大多数文章都是要给除自己以外的人们看(包括给家人子女亲戚朋友),这就使文章具有了社会性。因而,写文章要对社会负责,要尽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裨益。往高大上点说,就是文以载道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摛文必在纬军国”一说,是传统文以载道观念的相同表述。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本意是指方向,是让人在岔路口的地方不要迷失方向。个人愚见,刘勰在这里说的道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这里说的“自然之道”是用以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他认为日月山川、龙凤虎豹、云霞草木,从物到人,都是有其物必有其形,有其形则有其自然形成之美。这种自然美,刘勰叫做“道之文”。刘勰主张反映自然美的文学作品应尽量与自然规律贴近,真实地描述反映自然事物。真实自然的万事万物本来就具备美的各种要素,而人们用文字反映描述自然事物受个体阅历心境天赋的制约,能取其十之一、二已经很不容易了;因而要有感动人的文采,强调艺术技巧。但他又反对自然事物过分雕琢的形式主义创作倾向,使其自然的东西失真,因为这样的作品违反了“自然之道”。
   真与美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文以载道的社会方面,刘勰认为“摛文必在纬军国”,文章的作用要辅助军国大事,应该有积极向上的方向。“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作为军国大事辅佐的文章能“鼓动”天下,是因为它与万事万物运行的道相通。
   绝大多数文章是要给别人看的(那怕只是给对象一个人看),这就具有了社会性,应该对社会负责任。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识。北宋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现代话来说大致就是要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将断绝学说,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我们今天讲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比如抗战时期、建国前的“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建国初的“三红一创”等,都为民族独立解放、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可或缺的功绩。改革开放初,在《花环》《人生》等作品短暂井喷过后,受西方潮流文学影响,新的文学思潮铺天盖地袭来,文坛开始崇尚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黑色幽默等表现手法甚嚣尘上,文学一时与荡气回肠时代风云难以相呼应。
   近年来,一种尚行写人性人心人生的文学艺术界舆论渐渐扩散,认为文学的至高境界应该是反映个体人的性情心境,以为西方个体主义文学才是正规的主流的本原要求的。这里边不乏误解。文学本来就是要写人的,并非只有西方文学才是主流才敢才能揭示人性。比如,我们的《诗经》中就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陈风•衡门》。儒家的代表孔子也曾说过“食色,性也。”个人理解,“食色性也”并非单纯指人对食物和性欲的追求,而是指人类对生存和繁衍的本能需求,是人性的根本组成部分。流行的曲解导致被片面理解为纵欲的借口,反而掩盖了它蕴含的深刻文学哲理意义。这于西方个体主义文学与东方集体主义文学的差异不是一个范畴,不能混淆。
   认为文学反映人性是一种低俗的观点也不对。“食色性也”,关键在于理解“性”字的含义。它并非仅仅指生理需求,而是指人的本性,人的天性。“食”代表生存的本能,“色”代表繁衍的本能。这两者都是维持人类种群延续的基本需求。文学应该承认并尊重人性,与“放纵欲望”风马牛不相及。
   世界上有千百个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文学艺术,各有千秋。理应相互尊重、学习借鉴。
   认为西方文化在科学技术上先进、意识形态上腐朽的观点同样是偏见。对西方各国的意识形态囫囵吞枣全盘接收不对,全面否定也不对。应考虑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时期各种文化的形成历史条件,扬弃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对别有用心负能量方面的东西则要提高鉴赏能力,提高警惕,坚决抵制。比如:宣传低俗文化的文章、教人自杀的文章等。
   学习《文心雕龙》,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站到巨人肩膀上去审视笔下作品,事半功倍,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使笔下文章再上一个档次。
  
   二、怎么评判文章的优劣高下
   一篇文章的优劣高下,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评判。这牵扯到读者的文化水平、爱好特长、心情心境、经历阅历、立场观点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想达成一致是件非常难的事情。“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辨骚》意思说才能较高的人,从文章中吸取重大的思想内容;具有小聪明的人,就学到些美丽的文辞;一般阅读的人,喜欢其中关于山水的描写;比较幼稚的人,只留连于美人芳草的比喻。但是,历代文论家坚持探索对文章评判标准的最大公约数,以使人们对文章的优劣能有一个尽可能统一的认识。刘勰就是其中一个贡献卓越的大成者。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提出了六条对文章的要求,称为“六义。“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意思要求文章能基本上具备六种特点:第一是感情深挚而不欺诈。真情实感才可能感动读者,“真”是文章的第一要素。如果连作者自己都没有动心的东西怎么能让读者动心?单靠技巧蒙读者的想法无异于掩耳盗铃。有的人内心里深深怀念着高官厚禄,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活;有的人骨子里对人间名利关心之至,却虚情假意地来抒发尘世之外的情趣。没有真实心情,文章就没有了生命力。那些“为文造情”,“少年不知愁味”却“愁啊愁啊愁死人了”,强掐住喉咙挤出几句娘娘腔来的,只能让人生厌。这是骗不了人的。笔者对自己笔下的事物情感深刻真挚,才可能搏得读者更多的喜爱。第二是教训纯正而不杂乱。文章的社会性本身就带着对社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有正面与负面之分,文章应力求清晰明确纯洁干净。如果文章主旨混乱,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影响力可想而知。第三是所写事物真实而不虚妄。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作者对其加工处理势在必然;但是这种加工有它的边界线,不能出界。出界就成了痴人说梦,最终也不会蒙了读者。第四是意义正确而不歪曲。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落在作者笔下,都带有它的社会意义。影响力上有主有次,有高有低,也有正有邪。文章的意义不论大小,力争“正能量”而不使读者误入歧途。第五是风格简练而不繁杂。作者的风格千差万别,各有千秋。首先得有“风格”(练笔作文另当别论),笔下的文章当是“八十亿人”中唯一的“我”。再就是要使自己的风格精练,行文干净而不拖泥带水(注意:这与文笔繁盛或简约不是一回事,不要混淆概念)。第六是文辞华丽而不过分。作者的遣词用字会有所偏好。有人喜欢繁华些,有人喜欢简约些,无可厚非。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中文辞华丽和应用“复沓”手法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欣赏者的印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且在运用时应能把握分寸(机关公文和论文切记不能“复沓”)。今天,我们把这六条标准作为对文章的基本要求,仍然有着积极意义,虽经千年,并不过时!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在这里,刘勰把天下文章区分为三类:庭院里扑腾百步的草鸡、能高飞却没有文彩的鹰隼、文彩美丽高鸣于九天之上的凤凰。刘勰把文章的高下放到大尺度时空里审视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反思。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各类文章铺天盖地涌现,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能让人们驻足留恋的却难百里挑一。很多文章发表即死亡,很少、也许根本就没有人看。即便是碍于情面一目十行后给作者点个赞,说两句好听的,让作者沾沾自喜一会的后面便是一种无尽可怜的目光。
   一篇文章发表后,除圈子里的相互吹捧外,能有百十个人认真反复读两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十年以后还能有人翻出来看看,就应该算上乘佳作。如果百年以后还有人记得此作,可就了不得了!从空间上看,如今的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文章的空间局限几乎已不复存在,只要文章好,跨越国界语界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如今那么多文章中估计能百年后仍然活在人们心中口中的却少之有少,令人无语!)
   时间跨越两千年时,国际上流传一套丛书: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七部巨著。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七八千年(也可能更久远),世界上有上千个民族几十种文字,各种文章浩如烟海,而仅从其中选取七部,可想其份量轻重了。第一部是从文学艺术角度选取的。文学上各民族不同时代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音乐中的曲谱乐器民间小调、舞蹈中的芭蕾交谊民族舞、以及书法绘画丝织雕刻等有关书籍如星辰大海,从中仅选取的一部代表著作是《荷马史诗》。为什么选择《荷马史诗》?原因可能很多,但起码的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了,它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存活着。比如我们如今日常所用的手机电脑上就经常出现一种叫“木马病毒”的玩意。人们用木马给电脑病毒命名,正是借用的《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木马”的故事。第二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之书是从军事战争角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经典《孙子兵法》。地球上从有生命开始,丛林法则就存在了。虽然人类逐步向文明进化,但是丛林法则一直如影随形。直至今天,地球上的枪炮声从来没有断过。有关军事战争的文章,战略战术、兵器兵法,人员训练,后勤保障等书籍,不是三两个房间能装下的;而《孙子兵法》则是军事战争学说皇冠上的明珠。不仅在军事方面,它的应用早已突破军事范畴,被各民族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两千五百多年了,现如今街头巷尾的三五岁小孩也能偶尔嘴里给你冒出个“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来。第三部是从宗教的角度选取了《圣经》;第四部是从生命意义的角度选取了《物种起源》;第五部是从科学技术角度选取了《相对论》;第六部选取的是《联合国宣言》,等等。
   文章的力量大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正如《文心雕龙》开卷即讲的“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虽然我们普通作者的作品远不可能达到经典的水平,但是在写作的征途上应志存高远,努力向前。正如诗经上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三、关于文章的立意与构思
   立意构思是文章的布局阶段,为后面动笔定调、确立方向目标。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有了写点东西的冲动,这就进入了写作的程序。写作的第一道门槛首先是立意,把你看到听到感受到了的林林总总事物在脑海里捋一捋,理出个头绪来。
   立意的“意”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你想写什么?表达什么意思?为了什么目的?都要认真想一想。很多人写作时不注意立意,心血来潮马上动笔,信马由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结果,写出来了,感觉不对头,还得从头再来。

共 1320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围绕《文心雕龙》对写作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首先阐述了写作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文以载道涵盖自然与社会两方面,通过古今对比剖析当下文学创作现象,强调写作的社会责任,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为当代文学创作带来深刻启示。在评判文章优劣高下方面,作者指出其复杂性因读者的多种因素而异。随后引用刘勰观点,阐述“六义”作为评判标准的内涵,包括感情真挚、教训纯正、事物真实、意义正确、风格简练、文辞华丽适度等,还以形象比喻区分文章类别,展现刘勰大尺度审视视角。此论述在信息爆炸、文章质量参差不齐的当下,具有提醒我们以更高标准和更广阔视野评判文章,避免被浮华迷惑,追求内涵与表达俱佳作品的重要意义。文章还从独特视角探讨文章的影响力,通过时间和空间维度指出优秀文章的珍贵。列举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如《荷马史诗》《孙子兵法》等七部巨著,突显其重大价值。尽管普通作者难以达到经典水平,但文章强调应志存高远,不断努力追求,让作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激励我们在写作道路上向更高标准迈进。整体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借鉴。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1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1-16 11:17:44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幽静        2025-01-16 17:53:03
  陌小雨老师好。辛苦了,感谢你为拙作负出的劳动。向你致敬!
回复1 楼        文友:幽静        2025-01-17 12:19:33
  谢谢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1-16 11:18:20
  这篇文章围绕《文心雕龙》展开。阐述写作与社会发展关系,强调社会责任;探讨文章优劣评判,引用刘勰观点,展示独特视角;还从时空维度谈文章影响力,列举巨著突显价值。激励我们志存高远,追求作品的深远意义。内容丰富,值得思考。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幽静        2025-01-16 17:55:01
  谢谢老师,辛苦了!
回复2 楼        文友:幽静        2025-01-16 17:57:24
  谢谢老师,辛苦了!
3 楼        文友:幽静        2025-01-16 17:50:41
  感谢晓荷对拙作的青睐。这是多年学习《文心雕龙》的一些心得体会,结合几十年自己的写作实践,挑选几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献丑了。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前人,站到巨人肩膀上去才能看得更远,更清楚些。特别是作为一个门外汉(多年来重点研究经济学方面的东西),退休后才有点空闲接触文学,自然倍觉吃力。学点理论为指导自己笔下的文章应该能有所帮助。在这里结合自己几十年政论文写作与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如果能为朋友们蹚一蹚水,也算是点心愿吧。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17 09:12:46
  这篇关于《文心雕龙》研读的文章超赞!深入浅出解读其文学理论,从写作目的、文章评判到立意构思,见解独到,对文学创作与鉴赏极具启发,收获满满!
回复4 楼        文友:幽静        2025-01-17 12:18:29
  感谢汪老师支持鼓励。对《文心雕龙》我也是浅尝辄止,还请多挑挑毛病,提提宝贵意见。文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应该是我们的方向,古为今用嘛。再次感谢编辑老师的辛勤负出,感谢荷叶社长的支持鼓励!
回复4 楼        文友:幽静        2025-01-17 12:21:00
  感谢汪老师支持鼓励。对《文心雕龙》我也是浅尝辄止,还请多挑挑毛病,提提宝贵意见。文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应该是我们的方向,古为今用嘛。再次感谢编辑老师的辛勤负出,感谢荷叶社长的支持鼓励!
5 楼        文友:何叶        2025-02-04 07:57:42
  恭喜精品!老师过年好!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幽静        2025-02-04 20:21:52
  何叶老师:过年好!
   感谢老师大力支持,感谢江山平台青睐。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34:5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