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难忘,心中那双眼睛(散文)

精品 【星星】难忘,心中那双眼睛(散文)


作者:高朋满座 布衣,33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3发表时间:2025-01-17 20:44:42
摘要:原创首发

刘心是M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部经理。在这个偌大的二十层大楼里,他是最年轻的科级干部。他勤于学习,善于思索,一双敏锐的眼睛洞察着瞬息万变的市场,运筹帷幄,深得领导青睐。每当遇到难题或心存疑惑,他总是兀立窗前眺望夜空。星星在瀚海里游弋,犹如一双双眨动着的眼睛。哦,那双最明亮的,莫不是王丁行长注视自己的眼睛?他在黄县还好吗?刘心想着,念着,一任思绪追忆起那难忘的似水流年。
   一
   还在3年前,各大商业银行间竞争日趋白热化,都毫不手软的放出大招,开招聘会,跑高校,找猎头,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到处招揽人才。进入新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市场竞争力,正像各位行长的口头禅:得人才者得天下嘛。
   刘心就是头顶这样的光环,仿佛是驾着五彩祥云,众星捧月般来到了M商业银行。985高校的优等生,哪个领导不捧在手心里呢。正如他所想像的,领导将他安排到个人金融部。要知道这个部门可是全行业务的支撑啊,个人存款是各商业行公认的竞争焦点啊。
   很快,对此有深入理解的刘心不负重望,仅入职半年便脱颖而出,业绩斐然,正应了“木秀于林”那句话,刘心顺利被评聘为第一批“青年英才”。这“青年英才”可是为青年才俊们量身打造的一种专业职级,初级约等于副科级,中级就相当于科级,是另一个快马加鞭的赛道。入行多年的老同志不由得慨叹廉颇已老矣!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真的是不能比啊。
   刘心便如沐春风一般,心里更是铆足了劲儿,走起路来的飒爽英姿,都能让人感到帅气逼人,背后一片啧啧称赞声。
   这日,行长拨来电话,将刘心叫到办公室,说为了让他尽快成长,管理经验更加全面,市分行党委决定让他到黄县支行进行工作交流,任职副行长,明日报到。临出门,行长叮嘱他,之所以要让他去黄县支行锻炼,主要是为他选中了王丁行长为老师,那可是名闻全行的“火眼金睛”,在他手下,你会加速度成长,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哦。
   去基层锻炼?没意见。将来的提拔,都需要基层工作经验呢,这可是充分必要条件,早去比晚去要好上千倍,这可是领导的特意安排呢。刘心忍不住一阵窃喜。嗯?被行长称为“火眼金睛”的王丁行长,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想到此,刘心突然感到一阵酸酸的异样。对了,王丁行长的情况,他大致也了解:高中毕业招工入行,年近五十,电大毕业。去黄县,真的能学到自己需要的“秘笈”吗?刘心不明所以,摇摇头,竟然有些沉重。
   二
   脑海中悬着一个大的问号,刘心如期走马上任,加入了黄县支行的领导班子,按照分工,由他负责办公室、运营部、个人金融部等重要部门,那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板块啊,刘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望着王丁行长那俊朗刚毅的四方大脸,深邃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刘心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这双眼睛,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第二天,办公室李主任通知刘心,王丁行长要去距离城区最远的梁集镇分理处,请他一同前去。一路上,李主任向刘心介绍着梁集镇营业所的情况:营业所位于镇政府旁,共七名员工,主任姓于,是一名转业军人,工作起来雷厉风行,分理处的业绩排所有网点首位,在这方面是名符其实的标杆。哦,刘心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王丁行长转过头,说:“刘行长,我们到基层走一走,看一下业务发展情况,你重点看一下合规管理情况,你从市分行来,正好可以了解一下基层实际情况,工作起来好有的放失。
   刘心连连点头说好,好。
   在梁集分理处,大家分头有序开展工作,时针大踏步向前。
   临近中午,刘心还在翻着分理处的《安全保卫检查登记簿》、《款箱交接登记簿》,这可是合规检查的必查内容。登记簿上,日期、时间点、交接人、检查人、检查状况等等事项登记得工工整整,签字齐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内控管理还是很到位的嘛,刘心在心里想,暗地里已悄悄给分理处的管理工作打了一个高高的分数。要知道,一些单位登记的这些事项就是糊弄事儿,甚至驴唇不对马嘴,这其中隐藏着非常大的风险隐患呢。
   刘心正要张口对于主任大加赞赏,王丁行长走了过来,瞄了一眼刘心在桌上铺着的两本登记簿,没等他说话,立即用眼神制止了他。
   “刘行长,时间不早了,我们回程吧。”王丁行长对刘心说。
   于主任忙双手相拦,千万别走,领导们在我们伙房吃一点儿再回去吧,恰好刘心行长也是初到黄县,吃顿便饭,吃顿便饭,好不好?
   “下午还有会,我们必须得赶回去”,没等刘心说话,王丁行长断然拒绝了。一行人上了车。
   车快速离开分理处。刚拐过街角,王丁行长忙让司机在一个小店门口停下,请大家下车。
   王丁行长说:“我自费请刘心行长吃驴肉火烧。”
   刘心知道,这驴肉火烧,在黄县,可是不一般的存在,其味美早已声名远扬,一位著名笑星的广告语更是风靡全国:“黄县山美,水美,黄县的驴肉火烧馋得我流口水。”刘心想,要吃上真的驴肉,看来这黄县是最好的去处了。
   为啥?刘心发现:小饭店门口的桩上,拴了一头驴,悠闲地踱着方步。驴见到有人来,仰天“啊,啊”长啸。
   每人吃完两个喷香的火烧,再喝上一碗紫菜蛋花汤,心里那叫一个爽。
   回程的路上,刘心感慨:“真正的驴肉就是香。”
   王丁行长问:“你以为咱吃的是真驴肉?咱吃的实际是细马肉,这年头,能吃到马肉就阿弥陀佛了。县里成立了驴肉火烧协会,就是为了打击以假乱真破坏市场的行为。”
   刘心一下傻了眼,呆愣在那儿:“真的吗?全国闻名的黄县,竟然也有假肉?肉质那么好,况且,那门口还拴着驴。”
   那驴一直在那儿拴着,好让人吃着“放心”,李主任的侄子在这儿负责采买,不会有错的。我们一是来照顾一下生意。二来嘛,王丁行长呵呵笑起来。
   驴竟然只是个“招牌”?这可让刘心大开了眼界。
   “二来,是想让你明白,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也不要迷信自己的眼睛,工作中也是一样。”王丁行长的话变得语重心长。
   睿智的刘心知道王行长话里有话,忙说,请领导明示。
   王丁行长侃侃而谈:“刘行长,你是不是觉得梁集分理处的内控搞得很不错?”
   刘脱口而出:“是啊,井然有序,算得上标杆。”
   “不,那也是表象。那两本登记簿你看过了吧,发现什么问题?”
   王丁行长这一问,本来感觉还不错的刘心,竟一时语塞,心想:难道我看走眼了?
   “那两个登记簿,只做到了形式工整。你发现没有,交接登记的签名笔迹基本相同,检查登记的时点都是同一时点,这种形式主义,隐藏着更大的风险啊。”说完,王丁行长双眼热切地望着刘心。
   刘心终于明白,之所以王丁行长在分理处拦住自己,并坚持不在分理处吃工作餐,特意请自己吃上好的“真马肉”,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王丁行长那双深邃的眼睛,此刻涌动着股股温暖的深情,刘心望去,不觉胸口猛然一热,暖流在身体迅速游走开来,不一会儿,就已经袭遍全身。
   仅那么一瞥,您怎能了解得这么清楚?难道,您真的是“火眼金睛”?刘心想问,但终是没有说出口。这个谜,最好自己来寻找突破口。但有一点儿,他心里已确信:过两天,他还会再来梁集分理处,通过调阅监控录像来彻查这个问题,安全可无小事啊,管理的优劣可不是纸面文章那么简单。
   见刘心正若有所思,王丁行长似乎早已知悉他的想法,用手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满意地会心一笑。
   刘心感觉得出,那是信任和赞许的力度。
   三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是让刘心瞠目结舌。
   一周后的清晨,刘心从东向西步行,快到支行门口了,忽然见营业室大台阶下面,一个魁梧的身影正俯身盯着专注地看,那身影有些熟悉,噢!原来是王丁行长!究竟出了什么事?
   刘心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站在他身后。此时,王丁行长正对着空调室外机,自言自语着:“是谁偷走了呢?”
   刘心看来看去,室外机被不锈钢粗网花机罩封着,在那儿岿然不动,顿觉心头一片雾水。
   “王行长,什么,什么丢了?”刘心问。
   “一截细铜管。”王丁行长说。
   刘心再望去,没发现什么异样,又围着罩子左看右看三四次,还是没有重大发现,挠起了头。
   “在那儿,”王行长用手一指。刘心循着手指方向,终于看见:机身侧面一个部位的铜管真的被割走了,只留下一段橡胶皮在风中簌簌地抖着。
   “这虽是不起眼的小事儿,但说明社会上治安乱。我们是银行,容不得半点沙子啊,要时刻警惕,防止小疮成大患,如果盯上我们的取款机,窃密手段又那么多,那可不敢想像啊。我们必须重视,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啊。”
   刘心又一次被震惊到了:那么隐蔽的部位,那么寻常的一个景象,他又是怎么发现的?如果不是常年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若非持之以恒地关注细节,假如不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谁又能注意到如此细微的隐患呢?
   这“火眼金睛”,果真名符其实啊!刘心暗自为王丁行长竖起大拇指。
   我们自己这种由校门跨入职场的“英才”,往往会自诩文韬武略,殊不知,同真正在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前辈”相比,还“早凉秋尚嫩”啊!我们还在心里把自己定位成“小白”更好些,需要向前辈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学历和光环,此时显得无比苍白。刘心胸中心潮翻滚,感慨万千。
   他们边聊着工作,边向支行大门走去。
   王丁行长在前面走,刘心在后面紧紧跟随。王丁行长的身影,似乎比日常更加显得高大。刘心在心里默默思忖:我要走到那个身影里面去,王丁行长,我能成为另一个你吗?
   一上楼,王丁行长去了自己办公室,而刘心却径直去了支行监控室,在监控主机前一趴就是一个上午。
   四
   时光飞逝,刘心的工作也已全面铺开,分管的业务也都开展得有声有色。由于是交流干部,不能经常返家,每天下班后,他都住在办公室的套间里。
   一日,已是夜里十点钟了,他仍无困意,便走出了办公室,想去支行大院透透气,好回来时能够安睡。楼道里,一间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门与地板间透出明亮的光。是谁忘记锁门关灯了吗?他走过去,看了下标识,是行长室?难道,王丁行长是忘记关门了,还是没有回家?
   他小心推开虚掩的门,明亮的灯光下,王丁行长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您在啊?”刘心打着招呼。
   “刘心行长啊,快进来,我看着看着,忘记时间了。”王丁行长说,忙招手让他坐在身旁。
   “您经常这么晚回家吗?”刘心扫了一眼那本书,随口问。那本书名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时下管理学的畅销书。
   “不,不全是。白天太忙,要想充电的话就得晚上抽时间。这本书很不错,管理的问题研究真透,好像开启了又一扇窗,让人茅塞顿开。”王丁行长说。
   “还有什么能难住您?您长了一双‘火眼金睛\\\\\\\\\\\\\\\'呢?”刘心把那“火眼金睛”四个字,刻意加重了语气。
   “啥‘火眼金睛\\\\\\\\\\\\\\\'?我给你讲一个真正‘火眼金睛\\\\\\\\\\\\\\\'的故事吧。”
   王丁行长便娓娓讲来:“二十五年前,我在储蓄所工作,是闻名全行的‘零差错柜员\\\\\\\\\\\\\\\'。一天下午碰库时,现金少了1000元!我把所有的业务核对了四五遍,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焦急万分之时,张强主任从外面营销回来,知道了情况,问我,中午碰库时对不?我说对。他说,那就把下午的业务核查一遍。下午业务不多,大概三十来笔,主任说的对,上午的业务没有关联。我又核对两遍,还是没有头绪,主任在旁边看着,不急不燥。看我无助地抬起头,主任不急不缓地伸出手,将总第76笔凭证拎出来,查查这个,应该是它。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可能?那分明是一笔取2000元的业务?主任见大家都一片茫然,不信?大家来调监控。监控早调过了,这段也看过3遍了,没有问题啊!副主任江帆一脸的不可置信。在张主任的坚持下,大家又看了一遍这笔业务的监控,张主任双目炯炯发光,死死地盯住画面。停!再来一遍!画面再次停住。主任说,找出客户资料,打电话吧,就是他!告诉他,不归还的话我们会报警。结果那个客户乖乖交回了1000元现金,还连声道歉。正当我们都惊讶得目瞪口呆时,主任揭穿了谜底。他说,我们看到的监控画面都一样,但我们看的方式不一样,如果只注重表面,就发现不了问题。要知道,3000元和2000元,在过点钞机时用时是有细微不同的,会相差一秒钟,不信,你们试试。大家试了好几遍,都惊诧起张主任的‘火眼金睛\\\\\\\\\\\\\\\'。张主任却说,这就如卖油翁的故事一样啊,熟能生巧很重要,但是仅是做到熟还不够,要做到极致,要让我们的眼睛,融入我们的思考,让它成为一双‘智慧的眼睛\\\\\\\\\\\\\\\'。我从此卸下‘无差错\\\\\\\\\\\\\\\'的光环,在心里把张主任当成了师傅,亦步亦趋,精心做事,用心思考,不断学习,不辍研磨,追着张主任的影子,一路走来,让我成了现在的我。”
   王丁行长说着,眼里闪烁着粼粼的波光,这波光潋滟温暖,仿佛一股涓涓细流,融着对张主任的心存感激,融着对自己一路走来的青春无悔,更是融着对刘心的无限期望,湿润着刘心跃跃欲动的心田。
   “我希望你做得比我更好!我看好你!”
   “会的,我会加倍努力!”
   四目相对,一段时间以来的疑问终于破题。是王心行长的心语,道出了其难忘的心路历程。刘心伸出手,将心里信任和理解一股脑伸出去,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阵阵暖流涌入对方,汹涌着,奔流着,是欣赏,是崇敬,是感怀,是期望,更是传承。
   王丁行长要回家了,刘心将他送到院里。月光洒下清辉,让王丁行长本就魁梧的身形,霎时显得更加高大。目送着他一步步向门口走去,直至高大的背影逐渐缩小,缩小,直到再也看不见。或许,是幻化成了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不信你看,此刻,星空中闪烁着一双双谜一样的眼睛。
   刘心逐渐变得更加强大,内心也更加坚定:我就要成为他那样的人,我要拥有一双蕴含智慧的眼睛。
   此后,刘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一年很快过去,刘心如愿回到市分行,被安排到领导认为最重视的职位——个人金融部总经理。而他知道,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职位的升迁,而是学会用思考的眼睛看世界,用“发现”的精神来经营,这深刻的领悟,够一辈子用心体会啊。那双难忘的眼睛,已悄然住进了他的心中。
  
   夜色已深。王丁行长,您是否又在虚掩了房门,埋头在冥思苦想之中?刘心眺望着窗外,仰头望着满天星空,又一次搜寻着夜空中那双敏锐而殷切的眼睛。

共 577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难忘,心中那双眼睛》,这篇散文以“难忘,心中那双眼睛”为主题,通过描绘与银行相关的某个场景或人物,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这篇散文可圈可点的有:1.情感充沛,主题鲜明:散文以“难忘”为线索,贯穿全文,通过“心中那双眼睛”这一具象化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作者巧妙地利用“眼睛”这一细节,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还深刻揭示了主题——无论是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还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关怀,都通过那双眼睛得以生动展现。2.细节描写生动,画面感强:散文中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王丁行长“深邃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样的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那双眼睛的变化,还能感受到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同时,通过描绘银行内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3.情感真挚,引发共鸣:散文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无论是作者对银行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还是对某个特定人物的怀念与敬仰,都通过细腻的文字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种真挚的情感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回味和反思。4.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散文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如“火眼金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样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还富有哲理。整篇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十分讲究,既有平实的叙述,也有华丽的辞藻,使得文章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又不失文学的美感。5.结尾有力,余味悠长:如“夜色已深。王丁行长,您是否又在虚掩了房门,埋头在冥思苦想之中?刘心眺望着窗外,仰头望着满天星空,又一次搜寻着夜空中那双敏锐而殷切的眼睛。”散文的结尾部分处理得十分巧妙,既总结了全文的主题和情感,又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通过再次提及“那双眼睛”,作者不仅强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让读者在回味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启示。总之,这篇散文以“难忘,心中那双眼睛”为主题,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真挚的情感表达、优美的语言和有力的结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银行故事。它不仅展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关怀,还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人性之美,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12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17 20:46:08
  一篇值得品味的好作品,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佳作!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2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1-17 20:59:38
  感谢燕双鹰老师的辛苦阅评!您的精彩分析与点评,让这篇散文无形中增色不少。问候老师,祝一切安好!
3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1-17 21:08:15
  一篇记述银行精英刘心华丽萃变的真情散文。众所周知,人才是商业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刘心被众星拜月般到M商业银行任职,一年以后,因成绩突出荣膺“青年英才”,并被行长选中交流到黄县支行,就此开启了与闻名全行的“火眼金睛”王丁行长珍贵的师生之缘。故事围绕“火眼金睛”的破题展开:本是心怀疑惑的刘心,第一次下基层,就被王丁行长的“一瞥识真伪”所折服,而王丁行长的请刘心吃“真马肉”充“驴肉”火烧的寓意,“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也不要迷信自己的眼睛,工作中也是一样。”谆谆教诲,更让刘心倍感温暖。空调室外机钢管被窃事件,再一次让“英才”刘心刷新了认知,并毅然坚定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一次倾心的交谈,让王丁行长敞开心扉,讲起了自己心中老师——张主任“一秒识短款”的往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刘心,一定要忘记自己头上的光环,要像他心中的老师那样“要做到极致,要让我们的眼睛,融入我们的思考,让他成为一双‘智慧的眼睛'”,两人就此达成师生间强烈的情感共鸣。循着那双眼睛的指引,刘心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将那双难忘的眼睛深深地铭记于心。文章以“眼睛”为主线,脉络清晰,构思精巧,情节生动,情感真挚。一篇饶有兴味的金融系真情散文,佳作推荐共享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4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1-17 21:14:29
  感谢紫云朵朵老师的倾情点评!问候老师,祝一切安好!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19 11:04:36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1-20 09:11:51
  感谢老师的支持与鼓励。祝老师安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