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我们都在阳光下(散文)

精品 【东篱】我们都在阳光下(散文)


作者:我是塞翁 布衣,16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1发表时间:2025-01-21 06:38:07


   突然忆起,小时候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喜欢极目远眺的童稚时光。
   远处有什么,小时不懂得有诗,只觉得远方是神秘的。
   那时候,总感觉天空就像个穹隆形的锅盖,从云端斜插入地平线里,造物就是这般有意思。每当日暮时分,我常常入神地看着西边的天际,只见此时的太阳,真像是红脸的关公,连带着把旁边的云彩,亦给熏得绯红,然后自顾自地一点一点地落下西山,夕阳把最美的光交给了山川和在大地上的我们。我的心中也总是想像着那太阳落山后,是不是就睡在了西山脚下,那里或许就是太阳的家,而且太阳需要休息,需要喘口气。
   待到次日破晓,东方的天际现出了鱼肚白,斑驳处黑白相间,错落有致;不消多时,太阳就会从东山顶上喷薄而出,冉冉升起,把光芒洒向了大地。太阳从不爽约,其实我们没有和太阳约定什么。
   说是“山”,西山和东山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古今的世人又有谁见过它们的庐山真面目?窃以为,那只是尘世间人们的习惯说法。其实东山与西山一样,都是一个人的目力所及之尽头,无关乎山水,甚至连方位都是相对的。
   既然世代的人们对这种说法早已习惯,我也就对它来个陈陈相因。
   东山与西山,也许本就是一对连襟兄弟,只不过为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它们才天各一方。日出东方之前,太阳先要从西山到东山,这中间肯定要经过长途跋涉。而两山之间,是我们头顶上的浩瀚长空;还有我们脚下无垠的大地,那里是我们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
   可能打开孩子的世界,几乎都是从太阳的起落开始的。甚至,我觉得生命的昼夜也是如此,太阳永远关照着我们的生命。
  
   二
   在太阳下,无论身处哪里,都有温度,都有牵挂。我与妻子还有女儿都常年在外,家就交给了“铁将军”,还有大哥。但不管怎么说,家虽看似是一个空壳,却是一个游子心中永远的牵挂。昔日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早就赋予了家一种无形且丰盈的精神内涵,才使家对一个旅人具有了十足的吸引力,让异乡永远无法替代。
   就在这个月的7号,我们一家三口同时从外地返乡。刚回到家,妻子便率先看到了在大门前的走廊上方,有燕子筑的一处窝巢。
   女儿抢着说,这是太阳种下的巢。这是什么逻辑!但我马上理解了,我们离开家,太阳依然来看着我们的家,为了不使家少了生机,于是种下了一只燕窝。
   好多年都没有在家里看见燕子筑巢了,这不免让人欣喜不已——不期然间就有了新的“近邻”。上一次见到燕子窝巢的时候,还是在家里的老房子里。听老辈人说,燕子会在兴旺及和睦人家安家。如果燕子要在人们以前住的那种老房子里安家的话,它们一般会选择在四合屋的木楼板与木檩条的犄角之处筑巢。想到这,此时的我不免对这方窝巢仔细端详起来——窝巢为纯泥巴构造,泥与泥之间堆砌细腻,凸起均匀,还留了一个约摸长为十公分、高为两公分左右的口口,供自己一家进出,窝巢筑得看不出有丝毫的马虎。只不过在这个季节里,已不见了燕子一家的踪迹,它们肯定是到异地谋生去了。我们也是一样,每年过完元宵佳节,便就会去到外地靠打工来生活,只是不知它们会否“直把他乡当故乡”?我相信,明年的春暖花开之季,它们还会回家转。现在,我们虽互为近邻,却彼此不见对方的“芳踪”。只不过这时,我的心里已经有了隐隐之痛——我家计划明年元宵节过后,将进行全面装修,届时燕子的这方窝巢将不保。虽然没有见过它们,但在心里,我对它们的这方窝巢将要被拆,有着百般的不舍和不忍,又找不到它们,做不到言之有预。它们明年回来以后,将到何处安家?现在,我心里很是希望,哪怕是经年以后,我们还会“比邻”而居。因为我们在太阳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庚唐,我们都心恋着她。
   多少让我有了悲切的心情,我喜欢女儿的说法,她的说法拯救了我,似乎离开老家,发生的任何变故都不必理会,一切会好好的。
  
   三
   在我家房子的西南及西北各有一棵黄连木树,距寒舍均不超过二十米的距离,属漆树科。县政府在去年10月份分别给立了古树保护铭牌——其中西北的那一棵树龄为210年,西南的那一棵树龄为290年。西南的那棵古树上,有两个鸟儿自己做的鸟窝。其中一个在树冠的西南,一个在树冠的东北,两个鸟窝据目测,相距约在3米左右。只是靠西南的那个窝,鸟儿已经弃置不用。据村里一位年长者说,那是因为那个窝所建位置的枝桠几近枯死,怕是已经腐朽,鸟儿也是担心那个窝儿的安全存在隐患。如此说来,那鸟儿也很是聪明。东北的那只鸟窝尚在修建中,这不,鸟儿正就“树”取材,用嘴啄了一根细的枯枝,添加到在建的鸟窝上。鸟儿更是没有舍近求远,到我家西北那棵树上去安新家,看来它们确是“安土重迁”的鸟儿。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下,在建鸟窝的那两只鸟儿,目测一下,体长约三十公分,黑色的尾巴,约占体长的一半。腹部纯白的羽毛,头部黑色,喙不长。我不知道其学名,老家人管它们叫“鸦雀”。这两只鸟窝是它们现在和曾经的家,这棵古树是它们的家所在的“寨子”。同时,这两棵古树都是以庚唐为家;两百多年来,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风雨雨,它们都忠心守护着我们这个村庄。
   我为何这么详细地介绍两棵树,两种鸟。还是女儿的话,让我关注着树和鸟。女儿说,老树守着老宅,离开了就失去了活的希望。鸟儿是每天来给老宅唱歌,要叫醒老宅。阳光下的东西,都会给自己赋予任务的。
  
   四
   从外地回到家乡已十余日了。这些天,我差不多每天都呆在家里。很多时候,我都能看见有群鸟不止一次地从头顶上结队飞过,少的时候二十只左右,多的时候约略能有三十只。也许它们不是同一群或同一个家族。我不知这是些什么鸟,后来问了一下知情人才知道,这些就是小天鹅。它们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行着,好像在进行着有组织地拉练。
   或许,这是一种飞翔常态,因为阳光很好,它们例行地在阳光下飞过。
   为什么会有小天鹅频繁地“光顾”我的家乡庚唐呢?因为我们自然村离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仅约三公里之遥。升金湖,有着“中国鹤湖”之称,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境内,湖区面积达132.8平方公里。据资料显示,在这里越冬的候鸟达66种之多,其中不乏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比如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等,小天鹅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江南多烟雨,而鹤湖是一个烟雨和阳光捉迷藏的地方。在秋冬至初春,阳光无碍,烟雨逃匿,充沛的阳光给了鸟儿啄金衔云的可能,几乎所有的游人进入鹤湖景区,都有打一个罩住眼前阳光的手势,我觉得会被鸟儿误解成是一种仰望和欢迎。是啊,在阳光下,什么都会产生诗意。
   那天下午,我和妻子徒步去往升金湖,目的是去看天鹅。到了湖区,因为目力不济,且是枯水季节,只能远观,因此湖中的一些不知名水鸟便显得有点小。但却没有看到天鹅的芳踪。后来,欣然老师告诉我,或许要去到观鸟台才能看到。我虽然是本地人,但应该算不上是真正的湖区人,且因为是头一次“单独行动”,我都不知道观鸟台在哪。本想继续前行,因为妻子感觉徒步有些困难,我们只能无功而返。还是等下次,让我这只井底之蛙再去看望看望那些我心中的白天鹅吧!毕竟,它们是远道来的客。
   那天,阳光并不温软,有点跟云朵捉迷藏的架势,钻进去,再出来,鸟不多,所以我们看不见群鸟的壮观景象。
   妻子说,下次一定选一个阳光晴朗的日子。我们相视一笑,我看到了妻子阳光般的心,因为我们还没有更多的钱走进收费景区,但我们不会错过那些平民景区,热爱生活,不会哦因为一次错失风景而弄糟了心情。
   在这个尘世上,本就有着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万物苍生,但我认识的肯定不及万一。不过,天空中的云朵虽不能近观,更不能揽其入怀,但我还算是认识。它们在空中飘飘荡荡,野鹤一般,很是悠闲自在。云朵是天空的孩子,太阳欣喜时还会多情地给它们披上七彩霞衣。无际的天空还用自己的浩瀚给那些鸟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太阳的幸福的,悠悠地划过天空,总能和云朵相伴,目睹鸟儿在自己的轨迹里穿行。我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自己一定要有一个阳光般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可以让我们感受所有风景的美。
   那些鸟儿、树以及生长在尘世间的所有万物生灵,都在阳光的照耀下——阳光下才有了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村”。作为这个村落的村民,我们人类有义务和责任,一起努力地去爱护她。
   外面都在阳光下,东至无污染有阳光的天气,占到95%以上。阳光是我们判断环保水平的长度,也是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每日,仰慕看看阳光,向阳光问一声好。女儿更懂得我们夫妻打工的辛苦,她还小,无以相助,只能给我们一个阳光般的笑。
  

共 34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都在阳光下,这不仅仅是一种气象常态,更是一种生活,也是心态。这种表达,形成于作者的少年时,喜欢远眺,喜欢看日出日落,喜欢琢磨藏住太阳又托起太阳的西山和东山。生命得到阳光的关注关照,生活便有了灿烂。家乡的阳光,总被闲置,是因为作者选择了外出打工,太阳都一样,但光线的意义不同。看到那窝燕子,女儿认为是阳光种下的巢,填补毫无生息的老宅环境。女儿对燕窝的人生明显不同于村人的老说法,阳光可以拯救乡愁,可以温暖打工人的心。那两棵古书,那两只雅雀,在主人离开老宅很久还在守护着老宅,抚摸着老宅上空的阳光。虽然老宅无声无息,但它是游子心中的生命,于是阳光日日普照。回家了,喜欢找一个晴日,去看鸟儿,去鹤湖,去升金湖,那里是保护区,为了灿烂的阳光,为了飞翔的鸟雀。但那天没有看到鸟翔的壮观精致,而作者没有失望,那是告诉作者要等一个晴好的天气,等阳光无碍普照的日子。或许阳光在此日选择了风相戏,和云朵捉迷藏,阳光下的心态,即使没有阳光的一刻,也会有灿烂的心情。看到阳光,活在阳光下,不是没有艰难,不是没有辛劳,而是心中眼中始终有阳光,就像作者的女儿的莞尔一笑,也是阳光。谁不见一缕阳光,谁没有一个太阳,但这不等于你就对阳光和太阳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作者的散文,将生活的色彩放在阳光下,于是金光四射,于是有着阳光的心情和句子,一种眼光,会影响我们的视觉选择,阳光的心情,会让我们专注阳光的射点。这篇散文,努力挖掘风景的深意,为生活注入阳光和力量。叙述从容,取景为了主题,对风景有着强烈的悟性。作者的散文,在线索的把握上很有功夫,始终将女儿的话作为对阳光的诗意的解,在文章里,是也给不可忽略的亮点。语言精美,表达诗意,描写与主题挖掘,相得益彰。【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1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1 06:54:09
  在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眼中,阳光就是魔术,太阳是一种如约的陪伴,没见太阳的日子,心中要有太阳的光。这篇散文,所写内容很难驾驭,作者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放在阳光下,追求一种光影境界,便有获得。感谢投稿东篱,愿保持创作热情,不断写出佳作!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21 07:08:20
  感谢怀才如此美的按语和编辑。老师的辛苦润色,让小文瞬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飞向了我心中美好的世界。谢谢老师!遥握问候老师!祝老师冬祺!
回复1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21 12:41:27
  在刚才的回复里,“怀才”二字后面少了“老师”两个字。报歉!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1 12:11:57
  在阳光下,我们的眼光就温暖的,就是亮堂的,否则,黑暗的东西就容易遮蔽我们的眼睛,影响我们的心情。这篇散文的意义非常到位,不是劝导,而是感化。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21 13:34:14
  很赞同老师的说法,在阳光下,什么都会产生诗意。文章写了太阳之下,老师为生活打拼,回到家乡,一家团聚的幸福场景。爱家乡爱生活的喜悦溢于言表。朴实的文风,正能量满满。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21 15:48:12
  深谢老师拨冗留墨。祝老师阖家欢乐!新春愉快!工作顺利!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21 21:05:51
  阳光照得人身暖,照得人心舒畅。只要心中有光,就会产生力量,困难会退让。老师的文章写得好,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22 09:11:29
  谢谢老师留墨鼓励!祝老师编创快乐!春节快乐!
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1-22 19:28:25
  阳光下,心情温暖,眼光也温暖起来,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家人、树木、天鹅,人和植物,都是一样,在阳光下,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好文拜读学习了,祝贺塞翁老师佳作摘精!祝老师小年快乐,佳作频频!
随心而有趣的人
6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22 19:47:04
  感谢老师留墨鼓励!祝老师小年快乐!工作顺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