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秋夜的风吹向村庄(散文诗)
夕阳的最后一抹霞光被西山收起,西山和夕阳,便深藏了逻辑;
夜幕下的山野、村庄,影像略显苍老,它们要还原出本相,
晚风吹向村庄,寒凉了我的肌体,打一个冷颤,
白天大地上的那些润滑物,不能流满缝隙,
夜幕下却留下了几道伤痕,仿佛是担心人们忘记而刻意。
夜色渐浓,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其实是为了包围,
山峰的阴影压向村庄,挡住打扰村庄的一切。
山谷的岚气闯入村子,在村中游荡,寻找着夜的空隙,
也游弋了我的心绪,秋虫的唧令声响彻身旁,声声扰耳,
月光洒向大地,村庄被烛成银灰色,眼前略显清幽,还我诗意的静谧。
秋夜的风啊!穿过山林,穿过了田野,风继续带着箭的使命。
夜的寒凉加快了村庄的呼吸,为了呼应风的节奏,
昔日河中的鹅卵石,也渐失从前的硬朗,水还在继续打磨。
星光急促敲打小院的栅栏,提醒着人——不能错过暗夜的景,
我的思绪在月光下渐渐明晰,将风的诗意放在月华里,夜和寒冷——
从不打算叫醒一个人,但我们的心底有,一股冲破出去的风。
秋夜的天宇星光不甘寂寞,闪乱了我的梦境,哦,不是因它寂寞,是为了我。
祖宗的基因,异地的土壤难于培植,却一再坚守,不能变异,
几阵秋风打滚,凌乱了伊人的视野,我还是能看见自己的喜欢。
忆往,疆域狭窄,方言无法拓展,不觉远方很远,
那些南来北往的霓彩,村庄不收纳,给了灯红酒绿的城市,
登上脚手架,眺望远方原来的旧址,没有什么山能达到这个高度,
故乡树叶的纹路是最佳的处方,也写在《本草纲目》的一章。
秋夜,月亮与星星光源整合,培养了草叶的露珠,不是无中生有,
哄着行囊挤压多余的水份,也提醒——些微的物件,更有温度。
露珠的颗粒基因太小,无法启动村前河水的流淌,只带着远方的味道,
村庄的炊烟也难于汇入山顶悠悠的云朵,炊烟根本不想飘出去。
挽留还是徒劳,千言万语被概括成一句话——你就属于异乡的一滴露珠。
今夜,月光与星星协商,签下合同,不给树木去剪影,
把剩余的一点光亮送给行囊,行囊要扎紧,
好让伊人哑口无言,连一个“多”字都无法形容其丰盛。
悄悄地随秋风迈向冬日的边沿,亘古这样徘徊,
昔日不安的细胞,也在路灯下静默,紧缩而无语,
在村庄面前不再忐忑,它应该是找到了身体的归宿。
尽管季节不相信眼泪,但伊人会同情我的泪珠。
从前的野性,在这秋夜里也温顺许多,说不准是谁牵住了野性的缰绳。
眼眸里的那些虚伪,不再受到鄙视,
那些忧郁,觉得秋日的谷穗尚未饱满,还在不满足——
在寒冬到来之前,都没能收集黄叶御寒,
依旧在路上诵经与歌唱,整首诗充满了祷告的梵语。
过往,秋露的药方对行囊的疗效甚微,
月光只留下浅浅的刀痕,根本未抵达病灶的最深处。
今夜的风吹向村庄,让一个游子惴惴不安,还是不能动心,
找不到朝阳升起的霞光,才在夜里一遍遍地盘算。
只能在山头上与寒冬相遇,理想从不轻易着一个温床,
在某一天,随雪花的飞舞掩埋往日行囊的誓言,行走中忘乎所以。
秋夜的风吹向村庄,碎了伊人昔日行囊的美梦,秋风无情,
此刻,借故乡月亮的清辉,在祖祠前皈依,灵牌和墓碑此时高大,
借祖祠的香火护佑,涤洗身心,才有资格将来列入其中。
采集一缕月光,在寅卯时,汇入黎明的霞光,此夜无眠,
拥抱明日一轮朝阳的升起,所有的琐事都是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