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闲聊“年味儿”(随笔)

精品 【晓荷.烟火】闲聊“年味儿”(随笔)


作者:十月枫叶 秀才,17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3发表时间:2025-01-23 15:02:13

从过了腊月,过年的脚步就一天比一天近了。那天我和小侄女微聊,说北京的“年味儿”已经很浓了。谁知她竟调皮地问:“年味儿是个什么味儿?逗得我大笑,但一时又说不清、道不明了似的。
   放下手机细想,“年味儿”,应是甜的吧?看到到处是喜庆的气氛和火红装饰,还有丰富的食物,心里是甜甜的、快乐的,还有是暖融融的。你看,每当过年总是举国上下欢腾,大街上到处是大红灯笼,商场里也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电视上歌舞升平。就连公司、公园、游乐场所,哪都装扮了起来。过年也总是人们改善生活和放松一下的由头。可如今国富民强谁都不馋了,甚至为了环保不放鞭炮,为了保健不吃好的。但是,大家就是喜欢这过年的氛围感。在国人的概念里,“过年“这个词好像永远是特殊的存在,像似一个让人深感幸福的密码。人人一想起来内心都会有了快乐和向往,也许,这也是中国人基因里带的!
   首先应该承认,“春节”是咱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体验。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对传统的传承以及人们对家园的眷恋。追朔春节的起源,也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人们通过祭祀神灵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也逐渐演变成了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这种团聚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相聚,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传承。每年此时都不难看出,“年味儿”就在人们为过年忙碌的身影里,也在人们幸福的笑容里。那忙碌的场面蒸腾着热气,不仅温暖了冬日的寒冷,也预热了新年的气氛,总能让人心生无限欢喜。
   今年的年味儿,好像从“春节”申遗成功,就已经开始了。到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不仅超市和专卖店早早就售卖起了对联、窗花、年画、红灯笼、中国结,街头巷尾也早早都充满了过年的气息。年货大集支了起来,各种花灯、年货物资也琳琅满目,大到礼盒、果蓝,小到对联、红包。看见了这些红色,也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好多人都拍照拍视频。哦,“年味儿”如果有颜色,那一定是大红色,是中国红。
   看,红色总是喜庆的,让人兴奋。此时人们都喜欢穿上自己红色系衣服,精神面貌一下就抖擞起来了。车站上,准备回家过年的人买了大盒小盒的特产,那与家人团聚的幸福已抑制不住。每个人在去年的快乐、来年的希望,种在心里的美好,都写在脸上。他们也会把山一程水一程中所见到的细雪飘扬、红梅绽放、疏影摇曳,都回家和亲爱的人分享。这在路上的每个人,身上所携带的年味儿,就营造出了一种有形、有意、有情的,最具象的“年味儿”。
   瞧,说到底“年味儿”与感情有关,是浓浓亲友情,和生活的热情。我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可以跋山涉水去与久未谋面的朋友欢聚;还可以指尖轻触屏幕,发一条条带着温度的祝福短信,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双方心田。那满载深深的情谊,可以让整个冬天不再寒冷和孤单。更会让人间的温情,落地生根!
   “年味儿”,无疑问更是母亲辛辛苦苦做的年夜饭。那些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温暖了我们的心灵。团圆时刻,千金难买,可以兄弟姐妹一起回望童年、小酌怡情,也有妙笔绘锦章、快门加美颜。“年味儿”在家里!是团圆的气氛,疯玩儿也不能忘记带上父母。每年从一入腊月到正月十五,每个母亲都是最累的,置办年货,打扫卫生,烹饪美食,迎来送往,有了母亲才有家;过年因有了爹娘的忙碌才衣食无忧,增添了无限甜蜜与温馨。是父母一路陪伴我们,成全了一个又一个幸福年!“年味儿”,一定是家庭团圆时,那一桌热气腾腾的丰盛宴席。
   “年味儿”,就在身边,也在自己心里,我们得用心去感知。看到手机和电视上的欢乐场面,能大笑;看到大街上锣鼓喧天,能激动;能无时无刻都享受到国泰民安,岁稔年丰,乡邻和谐,要知感恩!近些年,总听有人慨叹生活好了,年味儿却淡了。我也曾为年味儿的缺失感到过遗憾。但是客观地想想,很久以前“年味儿”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要与时俱进的。在远古社会不发达和生活贫困时期,人们期盼过年能吃点好的,可以穿新衣,可以休息几日;孩子是因能吃到平时没吃到的、没见过的场面,新奇而兴奋,因满足而倍感幸福。如今,单就吃穿而言,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各种美食、新衣、新玩具不断,可以说现在天天像过年。所以,衣食无忧、享乐游玩,已不再是春节的兴奋点了。从这一点上说,不是过年没年味儿了,而是人们的欲望太高了。
   真的,“年味儿”无处不在,也从来没有淡。“年味儿”依然是从腊八那碗热气腾腾的八宝粥开始,粘粘稠稠扯出万种情丝。“年味儿”还是闹哄哄的年货大集,充满了购物的喜气洋洋。其中有鲜花的芬芳,春联的墨香,大红灯笼映红的笑脸;“年味儿”仍是团圆,不仅有热气腾腾的饭香,还有小儿叫爹娘。年,能让长大的我们,做回小孩儿;“年味儿”从来也不会淡!听,小朋友们还在笑,玩儿的还是那么开心,只是,不再是我们这一代人而已。我们从当年享受年味儿快乐的一代人,变成了为儿女制造年味儿的一代人。
   我们要相信,“年味儿”也永远不会淡,它见证了世间一切的温情、温柔与温馨;它诠释着平凡人家的烟火气,饱含思乡人的归属感,蕴含着一辈辈的人少儿时幸福的回忆;它是岁末的总结,也是新春的序幕;它是辞旧迎新时不亦乐乎的繁忙,它是幸福快乐的附号,也内涵着人们最美好的期许。如今,“春节”申遗成功,它又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小年过去了,“年味儿”更浓了!中华大地上,尤如有一位身披喜庆的锦绣华服、雍容华贵的天使,踏着轻盈的步履,悄然而至于人间。从年复一年、四季轮回的序章里翩然走来,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延续着节日的欢愉和春天的希望。她是春姑娘,让冬日寒风中那一抹温馨的暖意渐渐浓郁,又是岁末年初的一个温柔提醒,更是家家户户心中期盼与喜悦的集结号。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对过往我们一年辛劳有所慰藉,更对未来美好生活热切期盼。家中氤氲的暖意,寄托着人们对财富与健康最朴素的愿望。香炉袅袅缭绕的轻烟,仿佛是连接人间与天际的桥梁,让每一个平凡的梦想都能在云端灿烂绽放。
   2025.1.23

共 24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关于 “年味儿” 的佳作中,作者宛如一位亲切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踏上了一场探寻年味真谛的奇妙旅程。文章开篇便以对 “年味儿” 的深邃思索,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引发我们对这一熟悉又难以言表概念的共鸣。随后,作者以细腻如丝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年图景。从 “春节” 申遗成功后,大街小巷弥漫的喜庆氛围,那满目的大红灯笼、景观灯,到年货街的张灯结彩,红色的浪潮席卷超市、专卖店乃至街头巷尾,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年的脚步渐近,年味儿愈发浓郁。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年味儿不仅是视觉上的中国红,更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珍视,是对生活的热忱与期待。文中对年味儿与感情紧密相连的阐述,尤为动人。母亲在腊月里为年夜饭忙碌的身影,那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家人的心灵。作者深刻地指出,年味儿不仅仅是物质的丰盛,更是情感的交融,是爹娘的辛勤付出,让过年充满了甜蜜与温馨。同时,作者还以理性的视角,剖析了近年来人们感慨年味儿变淡的现象。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揭示出并非年味儿真的消逝,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过年的期待发生了变化。这种辩证的思考,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让我们对年味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文章的结尾,作者将年味儿比作一位身披锦绣华服、雍容华贵的天使,踏着轻盈步履悄然降临人间,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延续着节日的欢愉与春天的希望。这一形象的比喻,为文章画上了一个诗意而美好的句号,让人对年味儿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向往。感谢赐稿晓荷,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绝伦的佳作。这篇文章如同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与浓厚情感。在此,诚挚地将这篇佳作推荐给大家共赏,相信它会唤起每个人心中对年味儿的独特记忆,让我们在这纷繁的世界中,重新找回那份深藏心底的温暖与感动。【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020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23 15:04:41
  读完这篇文章,着实被深深触动。作者对 “年味儿” 的见解独到且深刻,从热闹场景到情感剖析,生动展现年味儿真谛。文字细腻,情感真挚,让我重拾对年的美好憧憬。感谢赐稿晓荷,佳作诚意满满,值得共赏!
回复1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5-01-23 15:13:22
  谢谢小汪帅哥神速编辑。佩服佩服。而且编的这么好,深刻到位。奉茶上去,叩前,提前祝您春节愉快。。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23 15:05:38
  这篇关于 “年味儿” 的文章太棒了!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过年氛围,深入探讨年味儿内涵,将传统与现代思考巧妙融合。行文流畅,情感动人。非常感谢枫叶姐姐的分享,此佳作不容错过,推荐大家共赏!
回复2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5-01-23 15:11:39
  哇,这么快就编出来了?天啊我写的快,你编的更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