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乡村喜宴(散文)

精品 【东篱】乡村喜宴(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73发表时间:2025-01-26 07:13:12
摘要:乡村喜宴,充满朴实与热闹。露天摆席,炊烟袅袅。乡亲们帮忙操持,桌上摆满地道佳肴。新人满脸幸福,宾客欢声笑语。这是乡村独有的喜庆画面,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在农村,“吃酒”是童年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最寻常不过却又令人满心欢喜的盛事。
   每逢村里有酒席,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别样的快乐。鸡鸭鱼这些如今看来平常的菜肴,在那时的酒席上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成为孩子们心心念念的美味。
   乡村喜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平日邻里往来很少,见面简单寒暄几句。然而遇到办红白事,村里人本家人却很团结。
   在童年的岁月里,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吃酒”的邀请,就连老人们也会欣然前往凑个热闹。男人们在酒席间,与亲朋好友畅快地划拳喝酒,高声谈论着生意的兴衰;女人们则凑在一起,家长里短地闲聊,分享着生活中的琐碎与新奇;老人们自成一派,拄着拐杖,寻一处安静的长凳坐下,回忆着那些远去的故人故事,感觉这酒席与平日并无二致;而孩子们,像脱缰的小马驹,在人群中穿梭嬉闹,酒席一开始,便迫不及待地跑回来,品尝那些平日里难以触及的美味。
  
   二
   在乡村,吃酒形式繁多。婚丧嫁娶、乔迁、升学宴等,都需要摆酒席。无论家境贫富,重要时刻一定要热闹设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邻里尊重和赞誉,否则,一定会招来村里人的闲言碎语。这独特的风俗,饱含着乡村的人情冷暖。
   对于多数农村人操办酒席,他们更愿意亲力亲为。筹备之初,先得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这是古老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而后,便是紧锣密鼓的请客环节。送帖子,那精心书写的字迹传递着诚挚的邀请;打电话,熟悉的声音在听筒那头传递着喜悦;请人带话,邻里间的口口相传饱含着深情厚谊。他们在心中默默计算着能请到的亲朋好友的人数,做到心中有数。
   人数大致确定后,主人家便会去请当地声名远扬的大厨。这些大厨或许没有正规的厨师证,但他们在乡间凭借着口碑立足,个个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大厨根据主人家的要求开出菜单,婚宴通常至少要有十二个菜以上。主人家拿着菜单,开始精心采购各类食材,鸡鸭鱼和猪肉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将在大厨的巧手下变成美味佳肴。
   在农村,酒席是一场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盛宴。它不像城市里的酒席那般简单直接,选好酒店交完钱啥事不管。农村的酒席,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主人家的心血与汗水,也凝聚着乡邻们的热情与互助。
   食材采购回来,酒席的前一天,天还没亮,主人家便早早起身。在自家门口,他们与几个相熟的邻里,用篷布、木头搭建起一个简易却充满希望的露天厨房。
   早饭过后,帮忙的人陆续赶来。无需过多的言语,主人家心领神会地分配好工作。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们,像出征的勇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借八仙桌、长凳、碗碟,他们有力的臂膀扛起的不仅是物件,更是对这场酒席的担当;脚步轻灵的小伙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他们时刻准备着端盘上菜,用敏捷的身姿在酒席间穿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刀工好的妇女们,此刻化身巧匠。她们手持菜刀,在案板前专注地切菜、配菜,每一刀下去都恰到好处,那熟练的动作像是在演奏一首美妙的厨房交响曲;勤劳肯干的女人们,则围坐在一起,细心地擦洗碗碟,端着装饭的脸盆为宾客盛饭,她们的笑声和话语交织在一起,让这忙碌的场景充满了温馨。
   而烧火这种容易弄脏身体的活儿,总是交给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他们坐在灶前,不急不缓地添着柴禾,掌控着火候,那红彤彤的火光映照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庞。
   在这一片忙碌中,没有人抱怨辛苦,没有人计较得失。大家齐心协力,只为了让这场酒席圆满成功,让主人家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农村的酒席,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精致的摆盘,但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温暖。
  
   三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黄道吉日便在人们的翘首以盼中如约而至。这天,主人家的一家人都换上干净体面的衣裳,早早地就把屋前屋后打扫得一尘不染。一张桌子和几张板凳摆在门口显眼的地方,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热闹与喜悦。
   事先约好在本地有点学问而且写字漂亮的朋友,被郑重地请来记账。桌上放置着一个大圆盘,里面盛着的瓜子糖果散发着诱人的甜香,旁边摆着要回赠的礼物,静静等待着来客。记账的朋友端坐在长凳的一边,面前摊开记账的本子,神情专注而认真。长凳的另一边,收礼的人正襟危坐,随时准备着接收和核对礼物。
   帮忙的人们在吃过午饭后,便开始更加忙碌起来。此时,送礼的人也陆续抵达。酒席的类别决定了送礼的方式,这在每个地方虽不尽相同,但蕴含的情感却大致相似。喜事的礼物满是祝福与祈愿,丧事的礼物则饱含缅怀与安慰。而在所有的“礼物”中,送钱最为直接实在。送礼的人在主人家热情的接待和指引下,来到记账的桌前,清晰地报上名字,并详细说明自己的礼物。收礼的人仔细核对无误后,向记账的朋友示意,朋友便认真地将其记录下来。登记完毕,收礼的人会从桌上拿起一包烟,作为回赠送给来者。
   来吃酒席的大多是大人,鲜少让孩子单独前来。八人一桌围坐在八仙桌旁,端菜的小伙子们忙碌地穿梭其间,陆续把碗筷、酒壶、杯子端上桌。上菜之前,总会先摆放一些赠送的食物。
   赠送的食物上完,正菜便接踵而至。上菜的速度较慢,八人抢完一个菜后,往往要等许久才会等来下一个菜。有的桌上孩子较少或者都是大人,他们更多的是沉浸在划拳喝酒的欢乐中,不会急切地去争抢夹菜,因而吃得慢条斯理,即便上菜缓慢,他们也怡然自得,丝毫没有焦急;而有的桌上孩子众多或者全是孩子,一旦新菜上桌,他们便无所顾忌地抢着夹菜,不出几分钟便已光盘,桌面杯盘狼藉。往往还没等压轴菜登场,他们便已吃饱,心满意足地离开酒席。
  
   四
   乡村的宴席讲究十全席,十大碗、十大盘满满当当地摆上桌。碗和器皿里盛着汤饭,碟盘里装着各色菜肴。客人们围坐在一起,手中的筷子和勺子交叉使用,那场面好不热闹。
   划拳的声音此起彼伏,扯着嗓子,涨红着脸,使劲地喊着,手指几乎伸到了对方的眼鼻子底下。吐沫星子横飞,“三丁丁啊五角星,五魁首啊六六六,四季发财……”这粗犷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附近的狗和猫也没闲着,在桌子底下窜来窜去,偶尔能抢到一点掉落的美食,便心满意足地跑开。
   酒席吃完了,酒还没喝好的,主管便会另辟专场,给他们上一些下酒菜。那些爱喝酒的酒鬼级人物被集中起来,这是一场别样的擂台赛。能上桌的人,皆是远近闻名、身经百战、所向披靡的拳坛高手。
   曾经,遇红白喜事,上人情随份子是农村礼尚往来、互助帮衬的美好传统。那时,大人孩子都盼着吃酒席,送个五十块钱的礼,既能承担得起,又能图个喜庆热闹。可如今,攀比之风日盛,办酒的名目越来越多,升学宴、乔迁宴、生日宴……五花八门。酒席的场面也越来越大,再送同样的礼,都不好意思去了。
   曾经淳朴的民俗,如今却变成了隐藏利益输送的手段。“无事酒”成为了许多人的精神负担,人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渐渐失去了那份最初的真诚与纯粹。
   乡村的宴席,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映射出人心的变化。或许,我们在追逐物质与虚荣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最初的那份简单与美好。但愿未来的乡村宴席,能够重拾那份真挚的乡情,回归那份纯粹的欢乐。
  
   2025年1月25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28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人吃酒。孩子们温酒香。孩子们也乐于穿行在大人的吃酒氛围,分享着大人们说的那些家长里短,也闻闻一桌子的酒香。乡村吃酒成为风气,这是乡俗,不跟上,就会被人议论。吃酒要择良辰吉日,还要下请帖。吃酒的饭菜必须好,请来正儿八经的名厨师,大厨要根据主人的要求做出好菜,主人要拿着菜单忙于采购。农村的吃酒,充满了感情,不同于城市是只管交给饭店。主人请客前,要忙着搭起露天厨房。吃酒的人,早早赶来,图个说话的快活。女人们也要忙活,洗菜刷碗,融入快乐的氛围。老人烧火,一股烟火气升腾起来。人们忙碌着,没有抱怨,尽管是一顿朴素的酒宴,要的是缺是温馨。写字好的写名字记账,剩下礼金。而且喜事和丧事吃酒的套数不一样,主人也有不同的回馈礼。大人们猜拳喝酒,孩子们抢热菜上桌,其乐融融。吃酒吃出了饮食文化,诞生了十全席、十大碗、十大盘等。尽管划拳令还是老一套,但气氛更随意了。当然,能喝酒的要坚持最好再灌一肚子酒,看看酒量。在乡村,吃酒成为联络乡亲感情的。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是一桌欢乐话最多。作者选择了河南乡村吃酒,详细描写了吃酒的场景,描写细节,挖掘吃酒的人情世故,乡土人情。沉寂的乡村,也应该掀起热闹,吃酒就像点燃了乡亲的激情,将生活掀起了高潮。吃酒表现了正能量,乡亲们带着吃酒的兴奋,继续投入生活,因此吃酒就是一股生活力量。乡俗是一种本色的文化,作者用笔以文化视觉审视,文意表达深刻。【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6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6 07:50:01
  在乡村,喜事吃酒是最易将场景气氛和彼此间的乡情带到高潮的庆祝方式,吃酒是大伙对一家的事,却容易调动所有人的参与,包括孩子们。日子可以平淡,平淡之中总相逢喜事,借此吃酒,有名堂有格调,一直是中国农村的乡俗。作者精彩还原了吃酒的场面,写出村民之间那种亲如一家的情感。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创丰!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13:53
  谢谢怀才老师以精彩的编按和润色,我们这里的红白喜事很热闹,要办好几天。村里人几乎全部到齐,送礼又不多,几乎是亏本的。问候怀才老师,提前祝你春节愉快!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1-26 09:24:11
  我的家乡以前也如老师文中所写,都是在家里支个大棚之类的地方,支起锅灶,大锅菜开炒!放桌都是在个人家,有专门端方盘的,挨个桌子送菜!现在没有了,都去饭店了!老师的文章不由地让人想到了过去的时光,真的怀念!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15:12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我们这里现在开始在礼堂里办,可以坐10多桌,以前都是在自家门口搭棚。问候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岚亮        2025-01-26 09:31:04
  乡村很奇怪,把婚丧嫁娶混为一谈,称为红白喜事。小时候,我对红喜事情由独钟,每逢喜宴,必去蹭吃,乐此不疲。拜读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16:41
  谢谢岚亮老师的美评,我们这里红白喜事都办的很隆重,全村人要吃饭。问候老师,提前祝你春节愉快!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26 10:32:27
  乡村喜宴,应该是最豪放的宴席,很多都摆在院子里,有野餐的味道。老师笔下的宴席,一样充满烟火气,弥漫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吃酒,既能卸下一年的疲劳,也能给明年注入力量。生活气息浓郁的好文章,拜读学习,顺祝新年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18:11
  谢谢韩格老师的美评,乡村宴席很热闹,要吃上几天,同村人送礼又不多,几乎亏本,哈哈,问候老师,提前祝你春节愉快!
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1-26 10:45:23
  乡村酒席,味道做的好,村子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本是很好的事情,慢慢地风气变了,原先的滋味也不再了,很怀念!问好龙主编,新春愉快,阖家幸福!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19:26
  谢谢欣然美女老师的美评,乡村酒席的才蛮好吃,都是方圆几里有名的厨师,口味好。问候老师,提前祝你春节愉快!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26 10:55:37
  乡村喜宴,很是热烈喜庆,纯朴的民风民俗,掀起喝酒的高潮。酒席上,芸芸众生,吃相不同,但相同的是兴奋,都全身心地融入氛围,欢笑声、划拳声等各种声音喧嚣不止、此起彼伏。回忆旧时光的散文,画面感很强,饶有趣味!笔法灵动,盛赞文思,问候善斋老师,冬祺大吉!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20:49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乡村宴席真的很热闹,要办好几天。菜也蛮好吃。问候老师,提前祝你春节愉快!
7 楼        文友:佳华        2025-01-26 13:17:08
  乡村喜宴现在真的是名目繁多,好多事本来是好事,有时候却搞得让人疲累。乡村的人情生态,紧紧的禁锢和裹挟着人们,令人欲罢不能。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21:55
  谢谢佳华老师的美评,乡村宴席操办确实累,但是很热闹开心。提前祝你春节愉快!
8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1-26 13:59:07
  一幅生动鲜活的乡村盛宴图!善斋老师一枝生花妙笔,描绘出的这幅图景,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绝少赘冗笔墨,描摹细腻,场景凸现!好文拜读,祝节日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16:23:10
  谢谢郑老师的美评,乡村宴席场面是很热闹的,全村人出动。提前祝你春节愉快!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26 20:35:35
  老师那里的乡村喜宴,和我们这里的差不多。乡里乡亲、亲朋好友,利用酒席吃饭喝酒的机会唠嗑说友情,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活动,结识新伙伴。很美的文章,学习点赞!祝老师新年大吉!
回复9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7 22:30:49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江西跟湖南很多风俗是一样的,红白喜事同村本家的都会去,送礼又少,主人基本上亏本,不过家家是一样!问候老师,祝你春节快乐!
10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1-26 21:25:22
  我们这里过去农村也是大张旗鼓灶厨,支大棚,没有全村吃的,都是一个大家族吃饭,要饭的来了也要管饱。划拳的我见过,很少,我四川的同事很会划拳,听不懂,看一个热闹。拜读老师佳作,恭喜获精!
回复10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6 23:03:46
  谢谢天方老师抽空点评,以前我们乡下办酒席都是在外面搭棚,现在都是在礼堂里摆桌子!很热闹!问候老师,提前祝你春节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