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希望】舌尖上的新昌晨韵 (散文)

精品 【丁香·希望】舌尖上的新昌晨韵 (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5发表时间:2025-01-27 22:31:06
摘要:新昌的清晨,是被街头巷尾那袅袅升腾的早餐香味轻轻唤醒的。馒头、油条、豆浆、粥,这些质朴的美食,串起了新昌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小城生活最本真的生动诠释。

新昌的清晨,是被街头巷尾那袅袅升腾的早餐香味轻轻唤醒的。馒头、油条、豆浆、粥,这些质朴的美食,串起了新昌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小城生活最本真的生动诠释。
   馒头店的大门,在晨曦初现之际率先敞开。店主王伯,一位年逾花甲却依旧精神抖擞的老人,早早地在店内忙碌起来。案板之上,发酵完毕的面团洁白似雪,散发着丝丝缕缕的酸味,那是时间与面粉交融共生的独特韵味。王伯手法娴熟,指尖轻捻,揪起一团面团,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搓。他的每一次用力,都似在与面团低语,多年的经验倾注其中。面团在他掌心翩然舞动,渐渐褪去粗糙,变得光滑紧致,仿佛被赋予了新生。
   新昌的馒头,有淡包和带馅包子之分。制作淡包时,王伯将面团切割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搓圆,塑形,动作一气呵成,一个个圆润丰腴的淡包便整齐有序地排列在蒸笼之中。而制作包子时,工序则更为细腻繁杂。他把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放入精心调制的馅料。豆腐馅采用新鲜豆腐,佐以翠绿的葱花、金黄的虾皮和秘制调料,鲜嫩爽滑;肉馅则精选肥瘦相间的猪肉,加入葱姜、酱油等,鲜香四溢。包制之时,王伯手指灵动,几下就捏出细密整齐的褶子,每个包子都好似神来之笔,被赋予了独特魅力。
   蒸笼内水汽缱绻,须臾间,馒头那馥郁的气息,似灵动的蝶,在空气中肆意穿梭、弥漫开来。这诱人的香气,吸引着附近的居民纷至沓来。“王伯,来两个豆腐包,一个淡包。”上班族小李脚步匆匆,一边掏钱一边说道。王伯笑容满面地应下,利落地将包子装进袋子,“小李,慢点走,别耽误了工作。”接过包子,小李咬上一口,馅料的鲜香瞬间在口中绽放,这一口,便将家的温暖与眷恋,悉数卷入心底,也是新一天充满活力的开端。
   转过街角,便是张婶的油条摊。张婶和老伴起早贪黑,经营着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却也守护着平凡日子里的温馨幸福。张叔将面团切成小段,两两叠放,用筷子轻轻一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赋予了面团独特的形状,张婶则全神贯注于油锅,待油温恰到好处,便将油条胚放入锅中。“滋滋”声不绝于耳,油条迅速膨胀,金黄的色泽渐渐浮现,让人看了就心动不已。
   张婶娴熟地用长筷翻动油条,确保每一处都受热均匀。不一会儿,一根根金黄酥脆的油条便新鲜出炉。“张婶,来两根油条。”一位大爷骑着老式自行车停在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好嘞,大爷,刚出锅的,还热乎着呢!”张婶热情地回应着,将油条递了过去。大爷咬上一口,油条的酥脆和麦香瞬间在口中四溢,他满脸惬意地说:“还是这熟悉的老味道,怎么吃都不腻。”
   隔壁的豆浆店,是年轻人小赵开的。小赵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了这家豆浆店,将传统豆浆与现代口味巧妙融合,深受大家的喜爱。店里的豆浆都是用石磨现磨现煮,保留了大豆最原始的营养与风味。破晓时分,泡得饱满的黄豆在石磨悠悠的转动声中,化作涓涓细流,乳白色的豆浆如牛乳般倾洒而出。凑近轻嗅,醇厚的豆香萦绕鼻尖,那是岁月对传统匠心的深情礼赞。
   “老板,来一杯甜豆浆,一杯咸豆浆。”顾客点单后,小赵迅速行动起来。甜豆浆加入一勺白糖,搅拌均匀,甜蜜的滋味与浓郁的豆香完美交融;咸豆浆则放入榨菜丁、虾皮、油条碎,再滴上几滴酱油,搅拌之后,口感丰富多变。顾客喝上一口,赞不绝口,“小赵,你这豆浆的味道越来越正宗了!”小赵笑着回应:“谢谢夸赞,能让大家喝到满意的豆浆,我心里高兴。” 
   在新昌,粥也是早餐的常见选择。街头巷尾的粥铺,各有特色。李奶奶的粥铺,藏在一条幽深的小巷里,虽然不太起眼,却总是座无虚席。李奶奶的粥,采用的是最传统的熬制方法,小火慢熬,让每一粒米都充分吸收水分,软糯香甜。
   白粥,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最考验功夫。李奶奶选用优质大米,经过长时间的熬煮,米粒开花,粥汤浓稠,散发着淡淡的米香。青菜粥则是将新鲜青菜切碎,在粥快熬好时放入,再滴上几滴香油,青菜的清新与米粥的醇厚相互交织,营养又美味。皮蛋瘦肉粥,李奶奶更是费尽心思,将皮蛋切成小块,瘦肉切成细丝,与米粥一同熬煮,再撒上葱花和姜丝,热气裹挟着别样的清香扑面而来,口感层次丰富。
   “奶奶,要一碗皮蛋瘦肉粥。”一位学生模样的小姑娘走进粥铺,眼神中满是期待。“丫头,稍等一会儿。”李奶奶和蔼地应道,没过多久,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就端到了桌上。小姑娘喝上一口,心满意足地说:“奶奶,您烧的粥真是太好喝了,每天早上都想来一碗。”李奶奶满脸慈祥,亲切地说:“孩子,喜欢就好,奶奶愿意为你做。”
   在新昌的早餐店里,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食,也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老人们坐在角落里,不紧不慢地吃着,回忆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年轻人行色匆匆,打包一份早餐,开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孩子们嬉笑玩耍,手中的油条、包子是他们最喜爱的美味。
   馒头、油条、豆浆、粥,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早餐,蕴藏着新昌独有的烟火气息与醇厚温情。它们是家的温暖具象,是游子对家乡的深沉眷恋,是岁月沉淀的温暖慰藉。纵使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这些早餐的独特滋味,依然深深烙印在新昌人的心底,化作维系新昌人乡愁的坚固缆绳,让小城的记忆永不磨灭,代代传承。
   (原创首发)

共 20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看到老师的美文了,按安排今天该我值班,明天就除夕了,大年不知不觉就来临了,首先祝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细读老师美文《舌尖上的新昌晨韵》深感写的有声有色,写作手法独特,老师用娴熟的文笔,写出了新昌的美味早点:包子、油条、豆浆、白粥等。“张婶娴熟地用长筷翻动油条,确保每一处都受热均匀。不一会儿,一根根金黄酥脆的油条便新鲜出炉。“张婶,来两根油条。”一位大爷骑着老式自行车停在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好嘞,大爷,刚出锅的,还热乎着呢!”张婶热情地回应着,将油条递了过去。大爷咬上一口,油条的酥脆和麦香瞬间在口中四溢,他满脸惬意地说:“还是这熟悉的老味道,怎么吃都不腻。””“隔壁的豆浆店,是年轻人小赵开的。小赵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了这家豆浆店,将传统豆浆与现代口味巧妙融合,深受大家的喜爱。店里的豆浆都是用石磨现磨现煮,保留了大豆最原始的营养与风味。破晓时分,泡得饱满的黄豆在石磨悠悠的转动声中,化作涓涓细流,乳白色的豆浆如牛乳般倾洒而出。凑近轻嗅,醇厚的豆香萦绕鼻尖,那是岁月对传统匠心的深情礼赞。”写的多么好呀?读的人口水直流,真想品尝一下美味,特别是油条,老师真正写绝了。文章最后收尾也好,画龙点睛。“馒头、油条、豆浆、粥,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早餐,蕴藏着新昌独有的烟火气息与醇厚温情。它们是家的温暖具象,是游子对家乡的深沉眷恋,是岁月沉淀的温暖慰藉。纵使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这些早餐的独特滋味,依然深深烙印在新昌人的心底,化作维系新昌人乡愁的坚固缆绳,让小城的记忆永不磨灭,代代传承。”好文欣赏,推荐阅读,推荐精品。【丁香编辑 闰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8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5-01-27 22:42:11
  老师写的真好,写活了当地的小吃,从油条、豆浆、包子,都写的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哈哈,口水都下来了,真想品尝一下美食。
2 楼        文友:闰土        2025-01-27 22:46:03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写出了小吃的味道,令人留连往返。“ 在新昌,粥也是早餐的常见选择。街头巷尾的粥铺,各有特色。李奶奶的粥铺,藏在一条幽深的小巷里,虽然不太起眼,却总是座无虚席。李奶奶的粥,采用的是最传统的熬制方法,小火慢熬,让每一粒米都充分吸收水分,软糯香甜。”写的真好。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5-01-27 22:51:23
  感谢社长精心编辑,敬业精神令人感动。致敬,社长!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4 楼        文友:娇娇        2025-01-28 01:05:14
  乡音乡情,一碗普通的汤水,一个圆圆的包子、这些百姓早餐才是人间烟火!新春佳节辛勤创作,敬礼!祝除夕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娇娇
5 楼        文友:娇娇        2025-01-28 01:07:50
  社长当班投稿必审,不能把投稿丟在年前!辛苦了!祝大年三十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娇娇
6 楼        文友:闰土        2025-01-28 20:10:3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学习.
7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28 20:26:31
  李奶奶的粥,传统手法,小火慢熬,软糯香甜。粥铺虽然藏在小巷里,却时刻温暖着小城。
8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5-01-28 20:55:48
  吃喝的也如此美丽,春天的花朵开在老师的指尖。
9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1-29 21:44:30
  地方小吃是地方地里标老的名片
10 楼        文友:娇娇        2025-01-31 06:45:58
  祝贺老师作品再次夺冠!棒棒哒!加油,期待精彩继续!祝新春大吉!
娇娇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