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故乡的灶神,赣南的烟火(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故乡的灶神,赣南的烟火(散文)


作者:燕双鹰 布衣,384.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1发表时间:2025-02-01 12:41:09
摘要:原创首发


   在岁月的长河中,故乡赣南会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我深深的眷恋。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里的山水,那里的人情,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我的记忆深处奏响。而大年初四迎灶神的习俗,于我而言,更是这乐章中最温暖、最动人的旋律,承载着故乡的烟火气,也维系着我对家乡的无尽思念。那深入灵魂的仪式,是故乡给予异地他乡的游子最温暖的拥抱,是传统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独特篇章。
  
   黎明前的微光
  
   当第一缕晨曦还未完全穿透夜幕,赣南会昌的小乡村便已在一片静谧中悄然苏醒。大年初四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寒意,却又夹杂着浓浓的年味。村子里的公鸡似乎也知晓这一天的特殊,比往常更早地打起鸣来,那清脆的啼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我在这熟悉的鸡鸣狗吠声中缓缓睁开双眼,屋内依旧昏暗,只有透过窗户缝隙洒进来的微弱光线,在地上投射出一道道光影。身旁的父母早已起床,他们轻手轻脚地忙碌着,生怕吵醒了我和弟弟们。于是,我迅速起身,穿上崭新的衣裳,满心欢喜地迎接这充满仪式感的一天。
   走出房门,眼前的景象让我陶醉。远处的岚山山峦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田野里,枯黄的稻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一年的故事。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升起了袅袅炊烟,那是乡亲们在为迎灶神做准备。
  
   灶房里的忙碌
  
   走进灶房,母亲早已在灶台边忙碌开来。灶台上,摆放着各种食材,有新鲜的猪肉和羊肉、一只早已水煮飘香的大公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香喷喷的油炸豆腐、透着水果香气的各种水果,还有色泽金黄的年糕。这些都是供奉灶神必不可少的贡品。
   母亲熟练地将猪肉和羊肉切成方块,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在肉皮上抹上一层酱油,使其色泽更加诱人。接着,她又开始处理红鲤鱼,将鱼洗净后,在鱼身上划上几刀,放入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红鲤鱼在油锅中滋滋作响,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让我忍不住垂涎欲滴。
   父亲则在一旁帮忙生火,他将晒干的稻草和木柴小心翼翼地放入灶膛,不一会儿,熊熊火焰便燃烧起来,映红了他那满是胡茬的脸庞。父亲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和母亲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灶房里,热气腾腾,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家人的欢声笑语,这就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
   在准备贡品的同时,母亲还不忘做一些特色小吃。她将糯米粉和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分成一个个小丸子,搓成汤圆大小。接着,她用手指在丸子中间按出一个小窝,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馅料,有芝麻馅、花生馅、豆沙馅等,再将丸子收口,搓成圆球。这些汤圆形状圆润,寓意着团圆美满。母亲将汤圆放入锅中煮熟,盛出后撒上一层白糖,香甜可口的汤圆便大功告成。
  
   迎灶神的仪式
  
   当贡品和小吃准备就绪,迎灶神的仪式便正式开始。父亲将一张崭新的灶神像贴在灶台上,神像上的灶神面容和蔼,身着红袍,手持如意,仿佛在庇佑着我们一家人。灶神像前,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满了贡品和香烛。
   父亲点燃三炷香,双手高高举起,向灶神虔诚地鞠躬行礼。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期许,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灶神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五谷丰登、财源广进、心想事成。随后,母亲和我及弟弟妹妹们也依次上香,向灶神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祝福。
   上香完毕后,父亲将鞭炮点燃,瞬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村子里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鞭炮声中,我仿佛看到灶神骑着骏马,带着吉祥和好运降临到我们家中。那一串串鞭炮,不仅是对灶神的欢迎,更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鞭炮声的余音中,母亲开始将贡品一一摆放在灶台上。她将煮熟的猪肉和羊肉切成薄片,整齐地码放在盘子里、和一只准备要白切的大公鸡;将煎好的红鲤鱼放在盘子中央,鱼嘴微微张开,仿佛在诉说着美好的祝福;将水果和年糕摆放成各种形状,寓意着生活的甜蜜和富足。每一样贡品都摆放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母亲对迎灶神仪式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摆放好贡品后,母亲又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放在灶神面前。她微笑着说:“灶神爷,吃碗汤圆,保佑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看着那碗汤圆,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仅是一碗简单的汤圆,更是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邻里间的情谊
  
   迎灶神的仪式结束后,村子里渐渐的热闹起来。乡亲们纷纷走出家门,相互拜年,分享着迎灶神的喜悦和新年的祝福。孩子们则在村子里奔跑嬉戏,手中拿着鞭炮,时不时地点燃一个,放在塘泥里的鞭炮,被点燃后把塘泥射得一个个大洞,挺过瘾的,那清脆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欢乐祥和的甜蜜画面。
   因为我是家中的老大,拜完灶神后,我和父母便相继的来到邻居家拜年。一进邻居家门,便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邻居们早已准备好了茶水和点心,招呼我们坐下。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点心,一边聊着家常。话题从迎灶神的仪式,到过去一年的收成,再到新一年的计划,无所不包。在这温馨的氛围中,邻里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邻居家的叔叔还拿出了自己亲手酿制的甜米酒,邀请我们大家品尝。米酒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入口醇厚,让人回味无穷。大家一边喝着米酒,一边畅谈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和邻里之间的淳朴情谊。
   在我赣南会昌,迎灶神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仪式,更是整个村子共同的节日。在这一天,邻里之间相互走动,分享着喜悦和祝福,让浓浓的年味在村子里弥漫开来。这种邻里间的情谊,是故乡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午后的暖阳
  
   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迎灶神的热闹渐渐散去,村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我独自一人来到村外的田野,那里有我家的五亩水田,看着郁郁葱葱的油菜嫩苗,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和快乐的心情,真的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美感。
   田野里,阳光照耀下的稻草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我漫步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松软而温暖,散发着淡淡的泥土气息。远处,几只白鹭在天空中翱翔,时而低飞掠过水面,时而停歇在田边的树枝上,给这宁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我找了一处空旷的地方,躺了下来,望着湛蓝的天空,思绪渐渐飘远。回想起早上迎灶神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传统习俗正在逐渐的被人们遗忘,但在故乡赣南会昌,迎灶神这一古老的习俗却依然被完好地保留着。它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乡土文化的传承,承载着故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阳光洒在脸上,暖暖的,让我感到无比的惬意。于是,我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鸟鸣声、远处传来的牛羊狗叫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首美妙的大型交响曲。在这美妙的旋律中,我渐渐有了睡意进入了梦乡,梦中,我又回到了我的小时候,和童年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一起迎灶神,一起度过那些快乐美好的时光......
  
   夜幕下的灯火
  
   当夕阳的余晖渐渐消失在天边,夜幕悄然降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火,那温暖的灯光,照亮了我回家的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房。
   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期间的各种联欢晚会。电视里,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不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屋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然而,我的心思却不在电视上,我的脑海中依然回荡着白天迎灶神的场景,那浓浓的年味和温暖的亲情,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惬意。
   窗外,夜色如水,繁星点点。偶尔有几声鞭炮声传来,打破了夜的寂静。我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心中感慨万千。故乡赣南会昌的夜晚,是如此的宁静而美好,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温暖的烟火气。
   在这灯火阑珊的夜晚,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他们或许也在异地他乡,同样思念着故乡的亲人,回忆着故乡的年味。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相连,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根---故乡赣南会昌。
   大年初四迎灶神,这一古老的习俗,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故乡的人们和异地他乡的你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亲情、友情、爱情和邻里情的珍视。在这充满仪式感的一天里,我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和力量,也明白了无论走多远,故乡永远是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温暖的港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迎灶神的这一天渐渐落下帷幕,但故乡的烟火气和那份浓浓的故乡年味,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我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期待着再次回到故乡赣南会昌,与家人亲友一起迎接灶神,共度故乡这美好的时光。
  
   二0二五年二月一日星期六于赣南
  

共 35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的灶神,赣南的烟火》散文中,有着深情厚谊的乡土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故乡赣南会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怀念。散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理感悟。以下是我对本文的点评:1.主题与情感:本文以“故乡的灶神,赣南的烟火”为题,瞬间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充满乡土气息和温情脉脉的赣南会昌。作者通过对故乡灶神和烟火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这种情感是真挚的,也是普遍的,它触动了每一个离乡背井、心怀故土的人的心弦。2.结构与布局:文章在结构上可能采用了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方式,通过岁月的长河这一时间线索,将过去与现在、故乡与异乡、传统与现代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作者可能先以现在的视角引入,然后逐渐深入到对故乡灶神和烟火的回忆中,最后再回到现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感慨。这样的布局使得文章既有层次感,又富有韵律感。3.细节描写与意象:在细节描写上,作者可能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如视觉、嗅觉、听觉等,将赣南会昌的乡土风貌和烟火气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对灶神像的细致描绘,对炊烟袅袅的生动刻画,以及对厨房里各种声音和味道的细腻捕捉,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如“灶神”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庇护,“烟火”则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和活力。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也增强了文章的象征意义。4.语言与风格:在语言上,作者可能采用了质朴而深情的笔触,将复杂的情感融入到简单直白的文字中。这种语言风格既符合散文的特点,也符合作者对故乡情感的表达需求。同时,作者还可能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5.思想深度与文化内涵:除了表达个人情感外,这篇散文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作者通过对故乡灶神和烟火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赣南地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文章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思考,以及对故乡与异乡、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探讨。综上所述,这篇以“故乡的灶神,赣南的烟火”为主题的散文在情感表达、结构布局、细节描写、语言风格以及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还让读者对赣南地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好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 高朋满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2-01 12:43:56
  感谢燕双鹰老师赐稿星星,期盼老师更多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2-01 12:51:36
  感谢高朋老师在百忙中给予编发与点评,向您致敬,祝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10 07:11:22
  周一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故乡的灶神,赣南的烟火》优秀作品,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2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2-10 11:46:21
  感谢梅老师的点评与鼓励,大年十三祝老师新年吉祥,元宵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