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过年回娘家(古韵六首)
一、踏莎行 独守除夕
夜幕垂帘,寒星眨眼。孤身独坐新年晚。烟花绚烂绽窗前,声声爆竹添愁怨。
清泪粘巾,闲愁绕脘。清茶一盏无人伴。遥将心意付银屏,相思千里情难断。
二、长相思 辞旧迎新
雪纷纷,意醺醺。鞭炮声中辞旧辰,桃符满院春。
福满门,喜满门。欢语笙歌又一轮,全家同酒樽。
三、小重山 回娘家
初二携夫向故家。路长情愈切,日西斜。村头老柳映残霞。柴扉外,慈母笑迎车。
围坐话桑麻。暖炉温旧忆,乐无涯。佳肴美酒雨前茶。融情夜,灯火照窗纱。
四、鹧鸪天 归宁见娘亲
疾步飞身过短墙,带风含泪入萱堂。相依慈母千般好,笑看田园一阵忙。
谈岁月,话沧桑,融融暖意满山房。今朝得聚情难尽,共守灯花夜未央。
五、鹧鸪天 回娘家
破晓披衣理倩妆,携儿带婿赴家乡。四轮飞转嫌车慢,一意纵横怨路长。
情切切,路茫茫,倚窗频顾目犹僵。归心恰似离弦箭,早过襄阳到洛阳。
六、诉衷情 回娘家
蛇年携子踏归程,心似鸟飞轻。行囊塞满思念,满眼是、故乡情。
枝上鹊,喜啼鸣,似歌笙。老娘迎候,小妹欢呼,热泪纵横。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词文,这组诗词围绕春节期间的不同场景展开,从除夕的独守,到辞旧迎新的欢乐,再到回娘家的温馨,每一首都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春节生活画卷,饱含着浓浓的年味与深情。
《踏莎行·独守除夕》以孤寂清冷的氛围开篇,夜幕、寒星、孤身,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绚烂的烟花和声声爆竹,本是新年热闹喜庆的象征,在词人眼中却成了添愁之物,这种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将词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清泪粘巾,闲愁绕脘”,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愁苦和盘托出。而“遥将心意付银屏,相思千里情难断”,则巧妙地借现代通讯工具,将这份跨越千里的相思之情具象化,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那份无奈与牵挂。
《长相思·辞旧迎新》描绘了一幅热闹温馨的过年场景。“雪纷纷,意醺醺”,从视觉和感觉两个角度,营造出了一种欢乐、沉醉的氛围。“鞭炮声中辞旧辰,桃符满院春”,生动地描绘出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充满了浓浓的年味。“福满门,喜满门。欢语笙歌又一轮,全家同酒樽”,则将全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欢声笑语,感受到那份团圆的喜悦。
后面几首关于回娘家的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回娘家的急切心情和温馨场景。《小重山·回娘家》中“路长情愈切,日西斜”,将归心似箭的心情刻画得十分到位。“村头老柳映残霞。柴扉外,慈母笑迎车”,通过对村头老柳、残霞、柴扉等景物的描写,以及慈母笑迎车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围坐话桑麻。暖炉温旧忆,乐无涯”,则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的温馨场景描绘得十分细腻。
《鹧鸪天·归宁见娘亲》“疾步飞身过短墙,带风含泪入萱堂”,通过“疾步”“飞身”“带风含泪”等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见到娘亲时的急切与激动。“相依慈母千般好,笑看田园一阵忙”,则将与母亲相依的温暖和对家乡田园的喜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鹧鸪天·回娘家》“四轮飞转嫌车慢,一意纵横怨路长”,运用夸张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归心似箭的心情。“情切切,路茫茫,倚窗频顾目犹僵”,通过对人物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急切的心情。《诉衷情·回娘家》“心似鸟飞轻”“行囊塞满思念”,形象地写出了回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和满满的思念。“老娘迎候,小妹欢呼,热泪纵横”,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展现了一家人团聚时的激动与喜悦。
这组诗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或写孤独相思,或写团圆欢乐,或写回娘家的急切与温馨,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它们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人间真情,是一组不可多得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