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荷塘小记(散文)

精品 【东篱】荷塘小记(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23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5发表时间:2025-02-05 08:59:36


   在北方忽冷忽热的山野里,生长着许多花事冷淡的树木。即使有些花也是细碎的清淡的,不够鲜艳的花序。我的记忆之中,第一次能在当地看见大如盘的花朵,还在二十年前呢。那时,我是在东沟林场的办公室,所看见的几张照片里。
   林场的场长是位当地人,我们彼此都很熟悉。当我看见照片上的花朵,竟然是盛开的荷花,而且就生长在大院的池塘里,不由地一怔。如果不是有实物佐证,恐怕打死我都不会相信。
   这个池塘不是很大,有几十平方米的样子。最初的作用是用来养鱼的,这种池塘每个林场都有,本着多种经营的理念,在局领导的倡议和督促下,作为基础建设而上马的。于是,所有林场的大山沟里便出现了众多的鱼塘、蛤蟆塘。东沟林场的鱼塘之所以出现在林场大院里,很大的原因是院子的空间很大,有足够的地块可以盛下它。另外,把鱼塘当作一处风景的设置,也是未尝不可的。
   鱼塘里有一方清澈的水面,至于有多少鱼在塘里,是根本看不见的。我特意去那里走一走,水面上真的有几株已经枯萎的大叶子,有些绿色在上面,也是很破败的。此时已然是深秋,能看见荷的些许模样,也是在巩固心里的认可。
   这些照片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几朵荷花鲜艳多姿,所呈现出的美感是无限烂漫的,让人不由地浮想联翩。我想讨要一张时,却被场长拒绝。他说是留给局长看的,工作上的事情是需要领导进行认证和许可的。第一次看见荷花的事情,便这样草草收场,也很快便忘在脑后,没有了任何印象。
  
   二
   东沟林场与我所在的三道林场不过二十多里路,虽然上下沟相距不远,却很少往来走动。这是因为那里并没有太熟悉的人,也就没有什么交往,便少有往来。再者,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其实很小很窄,工作与生活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也基本是在围绕着两点之间来回踱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身边发生了许多事情,其中包括东沟林场合并到三道林场,这里的场区便渐渐冷清了起来。我再来到这里,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记得那天天气不错,洁白的云朵像棉花团一样,在头上漂浮着,有几团浑然不动,宛若被挂在山顶的树梢上一样。青山的臂弯还是很强健有力的,不仅挽住了田野,也抱住了村庄。一条河流细细弯弯地穿过村庄,把这里的清纯都收于其中,又带去远方。
   我在林场家属区里的街道上行走着,迎面走来一位老农,他半卷着裤腿,敞着怀,露出黝黑而嶙峋的胸膛,汗水在身上欢快地流淌着。他一只手牵着一头牛,另一只手却握在一个宽大的叶子,青青嫩嫩的。仔细看去,竟然是荷叶。
   我吃惊不小,忙问老人家,这荷叶是从何处得来?他笑盈盈地回头一指不远处的林场大院。我的脑子里立刻闪现出曾经的那些照片,还有水塘里那枯萎的荷叶,难道是那里吗?我立刻加快脚步,向那里奔去。
   拐过一栋家属房,再绕过一条小水渠,那荷塘满满当当,哗地一下就晃了出来。
   一片翠绿的叶子中间,有几朵荷花在绽放着,粉嘟嘟地招惹人眼,顶着初阳开得正艳。田田荷叶在为它殷勤地擎着伞,一对倩影美美地去水面上照来照去,许多的浓情蜜意在其间摇曳着,升华着。
   荷叶聚集的地方是很稠密的,还有些稀稀落落地生长在一旁的荷叶,擎一柄柄小小的伞,好像是落到后面的几只小鸭子,在加紧速度往大堆儿里赶。荷塘边裸露着的岩石,让我想起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这里当然没有那么厚重的淤泥,便是不能覆盖池塘的主要原因。挖鱼塘之初的想法是为了养鱼,种荷的绝对意义也是为了给水面增加些秀色,至于它是否生长,是不是能够生长,种荷之初,是没有考虑过的。
   就是当初的一个意外之举,而留下了可以绵绵生长的慧根。谁有一双慧眼,能看清这方水塘的未来,也许就是冥冥之中应该有的定数,让这里成为一道永远抹不去的风景。看似柔弱的荷,却有如此的生长旺势。那水下的藕根,如同把握自己命运的手臂,这里的生命之路尽管崎岖难行,还是尽可能地探索着,把握住可以生存的土壤。十几年的光阴,一点都没有荒废,在如此环境下生存下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十足的勇气。
   几瓣落花漂在水面上,像一叶粉红的小舟,轻轻地,被风儿轻轻地推去,这么美这么浪漫的舟儿,会载上谁的灵魂?我觉得它已经划入我的心海之中,涟漪荡来,痒痒的,让人几乎不能自持。
   花开了,就一定要有赏花的人,不然花颜空落,花事易老,空留嗟叹。有赏花的人在,花儿便会抖擞精神,一心一意地绽放。荷花的清雅是漫无边际的,不自觉地把人从世俗之中剥离开来,一份清辉从天上降临,徐徐落入荷塘之中。一颗清幽之心,不是随时都在心怀之中,但一定是要选择地域和时段的。只是,需要问自己,它真的到来了,可有空间安放?
   荷的岁月都是在青嫩的时光里穿梭着,任由这份青春的记忆在心中存在几许,都是让人倍感欢欣的。我于荷塘边缓缓行走,可以从任何角度去忖度它的神韵,仿佛不管从哪里看去,都是它的正面形象。那背后的影子却印在水面上,有微风拂来,轻轻摇摆着,个性的舞蹈,发自心底,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婀娜多姿。
   我一直都是从心底认可荷花的,总觉得一直都是与它直面的。细想想,去哪里见过了荷花呢?不觉间又有些模糊。荷的形象高大,始终都在我的心里装着,而且十分鲜活。这种熟识来自于日常光影的照见,所产生的记忆错觉。不是吗?荷花的颜色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生命底色,生活的角角落落都有它的形象描绘,因此,我的记忆被镌刻了,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三
   这一次惊艳的发现,一下子吊足了我的胃口。转眼来到了秋季,便想着去看看秋天荷塘的样子,说去就去,反正也不远。
   东北的秋天说来就来,快得像一阵风,蛮横地驱赶着绿色,如羊群一样跑散。秋日天气都是格外清朗的,高远的蓝色天穹之中,没有一丝纤尘,雨雾早已退却到很远的地方,去酝酿着新的企图。
   已然要来到霜降节气,这是一点都不能含糊的。山上的树叶还在,却是大片的柞树,近前不远就有,树叶卷曲,风来了,相互摩挲着,发出哗哗的声响。
   荷塘以另一种姿态存在着。一派枯萎与萧条,却有一种意味在其间滋生着,漫漶着。此时的枯,更像是一种蕴藏,无限的生机与潜能都深埋在水下面。在这片枯萎中间,耸立着一支箭镞一样的花苞,尽管斑驳的浑黄已经慢慢地布满了茎秆,而花苞的鲜红还是亮人眼,明心神,好像是一盏小小的灯,照亮了荷塘里的晦暗。
   这朵没有绽放的花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苦寒所扫去的只是肉身上的痛苦,而精神的力量是永存的。竭尽心力雕琢的一朵小花,越是与苦难比邻,越能扮美素淡的光阴。借一朵随时可能凋零的微笑告诉世界,爱和宁静,都曾经来到过这里。美丽而清贫的秋天,孤独与傲然的秋天,孤苦之中还有一份清香,一份淡然,无限清远悠长。
   或许这是一种归宿,却比活着还要灿烂。
  

共 27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北方多树,也有花,但很少见到荷花。在东沟林场的办公室里,作者曾见过几张大如盘的荷花的照片。林场大院的池塘并不大,最初用来养鱼。作者曾去院里走过,深秋季节,水面绿色和些许荷花已经残败。但这些照片,呈现处的无限烂漫,却令 作者浮想联翩。后来,东沟林场与作者工作的三道林场合并,一个蓝天白云的日子,作者又来到这里。见一老农手摇荷叶,一问方知来自林场大院。作者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大院。但见荷叶田田,次第绽放,倩影映水,浓情蜜意。养鱼的鱼塘,种荷纯属意外之举,但看似柔弱的荷,却有如此的生长旺势。那水下的藕根,如同把握自己命运的手臂,在如此环境下生存下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十足的勇气。作者就是那个懂花赏花的人。荷花的清雅漫无边际,自己清幽的内心正好可以安放。荷的形象高大,始终都在作者的心里装着,而且十分鲜活。转眼又到秋季,作者便想着再去看看秋天的荷塘。荷塘以另一种姿态存在着。枯萎与萧条中,在水的下面,蕴藏着无限生机。一朵箭镞一样的花苞,鲜红亮眼,好像是一盏小小的灯,照亮了荷塘里的晦暗。这朵没有绽放的花苞,似在告诉人们,爱和宁静,都曾经来到过这里,自己没有绽放,却给秋天带来一份清香和淡然,或许这是一种归宿,却比活着还要灿烂。作者以敏锐的视角,抒写林场大院里的荷塘,以及秋日荷塘之美,隐喻了艰难却依旧美好的人生。文笔灵动,想象丰饶,感悟独到,精彩精粹的哲理散文,力荐各位赏阅。【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5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05 09:07:10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老师以敏锐的视角,发现了被大山遮住的一个小小的荷塘以及其中隐藏的美。难能可贵!这一切来自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文章不长,但字字珠玑,飘散着淡淡的荷香,令人心醉神迷。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厚爱,顺祝春节吉祥,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21:17
  老师推出的够快!半夜时,搞了个突击,连初稿带修改稿一并完结。这段日子,一直在整理资料,为大作品做准备,社团平台的稿件少了些,便想赶出两篇来充数。难得老师的快速之举,还没有准备好,就推出来,实在觉得不过意。春节期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还有如此热心为大家服务,让人心生感动!感谢精彩解读,感谢辛苦编辑,谨祝老师春节快乐,敬茶!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2-05 09:37:01
  这篇散文以林场荷塘为线索,展现其不同季节的美。从照片中的烂漫到现实的绽放与枯萎,荷的生命力隐喻艰难却美好的人生。作者视角敏锐,让我们在荷塘中感悟生命真谛,值得品味。 问候枫桦老师,祝你春节快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35:08
  真正的荷塘我看见的不多,在延吉市的公园里,看见过几回,另外在图们江的江面上看见过一回。南方的荷塘却一次都没有看见过,我出行的时间不对,或者是出行的方向不对,才没有遇见更多次。很喜欢荷花,心里感念!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祝新春快乐!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05 09:41:57
  可能作为花,或叶,或茎,只有荷被人诬陷喜欢吧,我再想不出还有什么了。我也是喜欢荷的人,夏荷葳蕤,我去看,秋冬的荷在水面上是一面面小旗,刻着风骨两个字。荷的下面是根藕,出淤泥而待春来再生。枫桦老师的这篇散文,装着生活的好故事,也装着满满的情怀。喜欢枫桦老师的这篇描写,最美的风景应该是被提取了精神的风景。此篇便是。遥握,问候过年好!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31:26
  非常感念这些年与这方荷塘的相处,写的是一个小小的片段,虽然不是常去,却踩在花事的时候而去。在这样地僻幽栖之地,能有这样的风景,实属难得。今天写出,也是早有的题目。最近很忙,一直在整理资料,有时间还要出去采风,多收集些有用的素材。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祝新春快乐!
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2-05 09:53:55
  写出了荷的意蕴,聚焦荷的风骨,美好馨香四散,刻画深刻细腻温婉,上乘之作,老师文中的柞树是不是那种笔直的直抵云霄的一种树,有次在山间看到过。祝枫桦老师新春快乐,创作大丰!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39:35
  老师所说的柞树,是我们东北常见的土著树种,遍布东北,尤其以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为主。学名叫蒙古栎、橡子树等等,与俄罗斯的橡子树是近亲,有血脉关系。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遥握,祝新春快乐!
5 楼        文友:佳华        2025-02-05 10:35:47
  听一位曾经在东北生活过的人讲,东北不产藕,当然也就没有荷花。不过在枫桦老师的笔下看到了荷花,看样子东北不产藕不是真的。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25:16
  是的!如老师所说!我一直都不相信北方还有荷,不可想象的事情,才有让人惊诧的发现。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山沟里有荷花塘,虽然不大,却有万般姿态。这些年,小小的荷塘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令人瞩目。谢谢老师的关注,遥握,祝新年大吉!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2-05 11:24:56
  作者通过写夏秋两季荷的不同风姿,展示了荷的清婉与奇崛。作者观察细腻,捕捉到荷在夏日的外形美、气质美;荷在秋日的风骨美、精神美。荷到处都有,但在东北依然是遗世独立的存在!所有景语皆情语,作者情随景动,心随花开,文字充满质感,韵味浓郁,深邃的感悟若荷香四溢!轻灵的手法,源于厚重的底蕴,感佩才情,问候枫桦老师,春节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42:50
  写荷的文章太多了,真的怕写不好。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写荷花尽管写了千百年,还是有感受可以去写,面对美,谁都不会拒绝。谢谢罗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新春快乐!
7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5 12:06:20
  一方山中荷塘,在老师笔下呈现得绝美,美绝,和独特的魅力,真是佩服。拜读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44:36
  谢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荷塘之美,有清丽的美,不可抗拒的美,让人陶醉啊!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新春快乐!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2-05 12:43:27
  北方也有荷塘实属罕见,老师以敏锐的视觉从中发现美的存在,这是隐藏的娇艳隐藏的美,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不屈精神。给人深思,令人启发。好文章,点赞学习,祝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48:22
  如老师所说,确实罕见!这是因为北方人不懂荷花的韧性,谁都想不到,它竟然有如此生长的姿态。都以为那藕根可能是不能度过北方的严寒,其实不然。深水里过冬,藕是可以的。让人想不到的是,荷花已经在东北扎下根,而且有蔓延开来的趋势。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新春快乐!
9 楼        文友:简柔        2025-02-05 12:57:52
  我也喜欢荷花,夏之艳丽,秋之萧瑟,各有风韵。老师三见荷花,三种审美感受,从不同角度诠释荷之美,荷之境。文如荷叶,有素雅之美。
回复9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5 13:51:10
  遇见美是不容易的,一旦发现了将永远秉持于心,绝不放松。小小的荷塘去过了许多次,每一次的感受都有所不同。一个小小的荷塘,却是大大的风景!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新春快乐!
10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2-06 21:44:27
  南方的荷塘,小时候我最喜欢看莲花里果实外面的黄樱,黄橙橙的,金灿灿的,煞是好看。好文拜读!问候老师春祺!
回复10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7 13:03:36
  谢谢老师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祝新春快乐!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