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北】又见相思满枝头(随笔)

编辑推荐 【东北】又见相思满枝头(随笔)


作者:加朋 布衣,25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5发表时间:2025-02-06 17:57:49
摘要:知青的话题很多,但它会越来越少,知青一个时代的群体在慢慢地退出舞台,说一点相思仍然还是那个群体的共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
  
   其实啊,诗人所说的红豆到底指的是哪一种豆,至今我也没有搞明白。但身在北方的人自然而然地会去寻找那颗象征相思的红豆,也自然少不了去发现那相思之情。
   北方有一种多年生的乔木叫忍冬,最初对他的名字没有感觉,经过几个春秋的观察,才觉得这个名字寓意挺深。东北的春天来得晚,她发芽较杨柳要迟许多,时过夏至,在她蓊蓊郁郁的叶片上才现出细细碎碎的小白花,其植株之高,其花形之小,显得不是很协调,而她却依旧我行我素,叶片下一粒粒青青的果子,毫不起眼的悄悄地孕育着,直到秋天的萧杀之气逼来,看那一树豆粒大小演变成的鲜红的果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惊艳了整个秋天,当风雪带走所有的绿色时,在她挺拔的枝头上,鲜红晶亮的果实,成了漫长冬季的唯一亮色。
   忍冬,一个“忍”字激活了她全部的神韵,而那一束鲜红的果子,又不禁使人联想到了南国的相思红豆。
   夏秋之际,接到荒友之托,参与了论坛文章的编撰工作,随后在接触到的一篇篇文章中,细细地品味着作者心中的那山,那水,那些事,那些人,情不自禁地随着作者的脚步去回忆,去悲喜。从那些清晰的细节呈现和那些微妙的心灵描写中,我触摸到了作者们的一颗颗相思之心。这种相思,是对那片神奇土地的相思,是对那遥远的岁月的相思,更是对自己美丽的青春年华的相思,而这种相思又是如此地刻骨铭心。徜徉在这些文字之中,常常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难以释怀。直到第二年作品出版,手捧着《多少风雪多少情》,不由地又一次走进了我们这个群体的相思之中。
   离开那个上山下乡的冲动,已经过去了50年,作为亲身经历了那个大潮的知青们,大潮的波澜至今依然在心头涌动。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到了今天,也许是这代知青能够享受激情的最后一个结点了。越过古稀之年路口的知青们,对那片留下过生命印迹的土地曾经无数次的回眸,无数次地神游,无数次地去为她倾注心血,无数次地为她奔走呼号。一次次地回访,去看望那里久别的亲人;一次次地聚会,去连续那段珍贵的感情;一次次努力探求还原当年的场景,一次次努力追寻曾经牵挂的那些心灵。多少回的失之交臂也许只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口,多少回的擦身而过也许只是因为没敢伸出双手,于是便有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感触。而今重温起来,才有了在那苦涩年代埋藏在心里的那些浪漫,才有的今天相互面对时的那份深沉。那一颗颗全全之心,仿佛忍冬那一颗颗晶亮红艳的果实挂满了共和国森林的枝头。
   岁月的长河带走了原来的历史,然而如今的知青们,依然像忍冬那样,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长叶、开花、结果,去装饰着这个国家的一年四季。

共 10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加朋老师在他的《又见相思满枝头》的作品中,开篇便以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作为引子,但他的笔触却一反常人习惯于将这首《相思》多用于爱情故事的表达之中,而是将这种相思引入到令作者深深怀念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之中。回顾中,作者详细地交代了根植于东北那株株傲雪凌霜的相思豆“忍冬”的生长环境及状态,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到,它的不与白雪争奇斗艳不仅展现出它的低调和谦逊更凸显出它的高洁与专注,它的严寒中绽放既象征着它的坚韧与不屈,更彰显出它的坦荡与顽强。尤其是作品中篇末的大段排比,正与凌霜严寒中的相思豆“忍冬”的风骨相契合。这样浑然一体的创作风格,势必会给作品带来丰盈厚重的效果。好文推荐欣赏!期待您的继续!再次感谢您的赐稿!【东北风情编辑:朱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朱暖        2025-02-06 18:03:27
  作品中充满了对那些曾经过往的怀念,这样的作品更能激发我们有共同经历人的共鸣!好看!期待
2 楼        文友:朱暖        2025-02-06 18:07:06
  那些曾经的片段,亲切,熟悉,更温馨!谢谢老师的作品!又让我来了一次回望。谢谢!
回复2 楼        文友:加朋        2025-02-07 09:00:27
  感谢老师的好评,一个情结会伴随一生,感谢老师的理解。
3 楼        文友:朱暖        2025-02-07 13:03:57
  字里行间感觉到我们大概都有知情的经历,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识青年。当然,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活跃在这片文学瀚海中的主角。大都是我们这些当年的知情。感谢加朋老师的信任!感谢您的支持!期待您的继续!
回复3 楼        文友:加朋        2025-02-07 16:00:12
  老师也是知青,有幸在江山相识。当下在坚持文字创作的也许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居多,因为有这个文学情结,也许也有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的因素,东北风情可以成为一个家园,能在余年再为东北做点什么。握手。
4 楼        文友:彧儿        2025-02-07 15:45:13
  感谢作者投稿东北,祝创作愉快!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回复4 楼        文友:加朋        2025-02-07 16:01:13
  感谢社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