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新】喜鹊迷(微小说)
王生爱喜鹊,爱它黑白相间的样貌,爱它委婉动听的鸣叫,更爱它报喜创造的场景。由于王生对喜鹊的执着,人们都管他叫喜鹊迷。
王生对喜鹊爱得痴迷,衣服上绣喜鹊,墙壁上挂喜鹊的画,听喜鹊叫的录音,唱有关喜鹊的歌,看有关喜鹊的电视,家中摆放喜鹊的像,生活中处处都是喜鹊的影子。不仅如此,他还爱屋及乌,爱上了喜鹊在树上搭的巢,爱上了和喜鹊有关或相似的所有东西。
这天,王生在卧室踱步,无意间见一只喜鹊栖息于院内的酸枣树上。王生喜出望外,喜滋滋地来到酸枣树下欣赏。可他刚一落脚,喜鹊便飞走了。王生就对这棵酸枣树去尽情装饰,系上各种各样的彩色布条,在喜鹊落脚的那条树枝上,还吊了许多金色的铃铛。他说,这条树枝沾了喜鹊脚下的喜气,得好好装潢装潢。
从此,王生天天来这棵树下站立许久,一副特别惬意的样子。其实,这棵酸枣树长得很低,树冠也是几乎没什么造型的那种,显得很丑陋,树枝枝干上还长了针刺。王生在院内散步时,曾被刺痛过好几次,惹得王生很生气,差点就被他砍掉了。有一次,他又被扎了一下,王生就气呼呼地拿了斧去砍,幸亏被妻子阻止,才保住了酸枣树的性命。因此,这棵酸枣树是王生最厌恶的树。可是,时移俗易,自从喜鹊登枝后,此树竟成为王生最大的喜爱。
王生对喜鹊的喜爱,不仅随着喜鹊的足迹渐渐延伸,还因喜鹊的习性而不断拓宽。在王生的邻居中,有一位小孩喜欢巴结,常为迎合他人做一些让人肉麻之事。王生便喜欢上了这位小孩,给小孩奖赏糖果之类的东西。这样,小孩便更卖力地展示其巴结伎俩,王生口渴时,便有琼浆送来;王生燥热时,便有凉风吹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生对小孩的奖赏渐渐地增大。这样,他俩就配合得更加默契了,互通有无,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小孩渐渐地长大,两人配合得更加默契,成了忘年交。
一天,王生让那位曾经的小孩做事。小孩完成任务后,就对此事进行装潢,被整为程序齐全、逻辑完美的精美档案。小孩拿着档案材料向王生报喜,王生联想到了喜鹊报喜,就感觉小孩是自己心目中的又一种喜鹊,便喜滋滋地奖赏这位曾经的小孩。小孩受到奖赏后,得到了利益,就更频繁地向王生报喜。随着报喜的频繁呈现,王生渐渐加大了奖赏的分量。
小孩报喜得了经验,感觉到档案是印证做事的关键,于是把心思放在了档案制作上,做事却渐渐变成了应付。小孩的档案做得精美绝伦,既美观又充斥着诱人的艺术性,让王生看得特别痴迷。渐渐地,小孩对王生安排的事也不好好做了,因为档案制作能够做到无中生有。小孩发现,这样操作完全能够瞒得住王生,心里感到特别得意。
一次,王生让小孩做一个烙饼,为一位穷困潦倒之人充饥。小孩接到任务后,得意扬扬地画了一个饼,拍照后就将那位穷人赶走了。小孩在向王生汇报时,拿出了照片印证,还编了许多和穷人的对话材料,显得自己做事时特别热心。小孩有文化天才,经他艺术刻画的材料,深深打动了王生。王生对小孩又给予了很高的奖赏。
王生不仅重用小孩一人,还重用像小孩一样的人。他说,我要好好享受喜鹊报喜这个环境。这样,在王生的周边渐渐聚集了许多用档案印证成绩之人,且因王生的错误奖赏,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王生对此心知肚明,却不去制止,因为他也要用此法向上级交代。他觉得档案印证法很科学,且能捋顺自己的前途,对此法更加深信不疑。他把这些用档案报喜的人都称作喜鹊,说他们都是自己的功臣,并为自己能创造出这种生活环境而兴奋不已。他喜欢别人向自己报喜,更愿亲身体验报喜,对此报喜环境十分满足。他说,有这样的环境,我就会置身于喜鹊之中,让我处在这种喜气之中。这种环境对我很好,对我的这些“喜鹊”们也很好。这就是我在生活工作中的巨大理智。
王生对自己营造的这种喜鹊环境很满意,让“喜鹊满天飞”的梦想在我的身上得以实现,感到既得意又幸福。这天,王生正想着一件事——组织一场报喜比赛。话还未说出,便有几个“喜鹊”悟出了他的心思,都争先恐后地按王生的意图鱼贯报喜。王生得意洋洋,心中像是打开了蜜罐,高兴得不知如何奖赏这些可爱的“喜鹊”。陶醉之时,这些可爱的“喜鹊”竟突然消失不见。并从空中缓缓飘下一张纸,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份红头文件。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关于对王生造假的处分决定。就在此时此刻,那几个“喜鹊”之人又突然出现,并化为真的喜鹊,纷纷飞走。王生一看不好,扭头便跑,却被几个彪形大汉死死拿住。王生吓得不轻,用尽力气大叫一声,竟将熟睡的妻子突然聒醒。妻子不高兴,生气地给了他一巴掌。
原来,他是做了一场梦。王生被打醒后,对喜鹊竟产生了一种很奇怪的虚空感。从此,又厌恶起了喜鹊。
2025年2月7日
常恋鹊姿音妙,痴意满心难了。酸枣亦因之,装点彩绸铃绕。昏晓,昏晓,沉醉喜声虚好。
偏爱媚童乖巧,奖赏渐多无少。做事弄虚文,档案美伦功表。休道,休道,梦破处分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