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自留地种的那些瓜(散文)

精品 【东篱】自留地种的那些瓜(散文) ——新堡记事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3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0发表时间:2025-02-21 06:26:22
摘要:这一亩八分自留地,当然是全家人的宝贝。在属于自家的土地上,可以自由种植庄稼,也可以种植蔬菜。我们家呢,和村里的绝大多数家庭一样,主要种小麦,补充生产队分配粮食的不足。在自留地的一头,留出大约两三分地,种植各种蔬菜:辣椒、红白萝卜、栽一两行葱、种两三蔓瓜。除此之外,还会种一两行玉米或高粱。玉米杆、高粱杆之间,套种几棵四季豆。高高的玉米杆和高粱杆,正好成为四季豆藤蔓攀爬的架子。


   自留地,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名字,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农业生产队的年代,除了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土地,每家每户还可以分到一块自留地。
   新堡村的土地还算比较多,平均每人大约三亩地,自留地每人三分,我们家总共有一亩八分。
   这一亩八分自留地,当然是全家人的宝贝。在属于自家的土地上,可以自由种植庄稼,也可以种植蔬菜。我们家呢,和村里的绝大多数家庭一样,主要种小麦,补充生产队分配粮食的不足。在自留地的一头,留出大约两三分地,种植各种蔬菜,辣椒、红白萝卜必须有;栽一两行葱,种两三蔓瓜。除此之外,还会种一两行玉米或高粱。玉米杆、高粱杆之间,套种几棵四季豆。高高的玉米杆和高粱杆,正好成为四季豆藤蔓攀爬的架子。
   辣椒是全年都要吃的,种的最多,大约占了蔬菜种地的一大半。夏天吃青辣椒,小葱,统统剁碎,加盐和醋,夹馒头吃,酸得够味,辣得过瘾。天冷的时候,摘下来的红辣椒,磨成辣椒粉,用烧滚的菜籽油烫一下,香气扑鼻,拌凉菜、吃面条,染色开胃。到了秋天,大葱挖出来,葱白粗壮而且长长的,可以放着慢慢吃。直到第二年春天,大葱发出黄绿色的嫩芽,照样可以吃。红白萝卜产量高,各种一小块。秋天挖萝卜,切掉萝卜顶,存放在萝卜窖里,可以供全家人吃整整一个冬天的拌凉菜。只有种的瓜菜和豆角,夏秋长成之际,可以现摘现吃,新鲜得很。
   我家自留地里,种的年份最多的是瓜,当属南瓜。从我记事时起,直到大学毕业,天气热的时候,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南瓜吃。南瓜能适应黄土高原干旱的气候,也适合在沙质的黄土地生长。只需施肥,靠着上天给的雨水,就能拉出长长的藤蔓,接着开出鲜艳大朵的南瓜花,花落之后,一个又一个的南瓜就长出来了。如果南瓜蔓恰好靠近地沿,那就更好了,南瓜蔓可以顺着地沿生长,不用占据平地面积,又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结出更多的南瓜。
   有一年,母亲让姐姐给南瓜施肥,姐姐二话没说,到后院的厕所中,铲了满满一粪笼农家肥。独自一人,提着那一笼肥,跑到那一年自留地唯一的南瓜蔓下,刨了一个坑,将肥料全埋下去。那一年,被施了一笼肥的南瓜蔓,长得特别旺,不仅结的南瓜多,而且南瓜特别好吃。据我们统计,前前后后总共结了二十四个南瓜,产量真是不一般地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那一年的夏秋,每次吃南瓜的时候,总是说起二姐,总要说起满满一粪笼的肥料!真的是应了那句俗语:“民以食为天,而食从土中来。”只要你善待土地,土地就会给你丰厚回报!
  
   二
   在合阳老家,一年四季,中午通常吃面条。那时吃面条,真的只有白面条。将面条舀到碗里,加点盐、醋、辣椒,就可以吃了,一般没有其他蔬菜。然而到了夏秋,天气渐热,家里有了南瓜的时候,情形就不同了。于是,隔上几天,家里就会做一顿南瓜炒菜面。
   做南瓜炒菜面的日子,全家人都欢欣鼓舞,仿佛过节那样开心。一两棵葱,一两个青辣椒,两三个四季豆,加上半个南瓜,洗干净切好,加上一小撮红薯粉条,倒进锅里翻炒一下,香气四溢。加水炖煮一会儿,等到南瓜熟透,将菜舀出来,盛在碗盘中。擀面切细,下锅煮。面条煮滚了,把炒好的菜倒进锅里,搅均匀,再煮一两滚,香喷喷的南瓜炒菜面就出锅了!
   相对于平时几乎没有油腥的面条,南瓜炒菜面肯定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了!吃饭的时候,全家人坐在门房里的小桌旁,心情特别好,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此时,就连房梁上做窝的小燕子,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飞来飞去,似乎在翩翩起舞,来凑一凑这人间的热闹。
   自留地南瓜收获多的年份,炒菜面就做的多一些。还有家里来了客人,一般也会特意做炒菜面来招待。如果恰好那一年庄稼收成好,吃的东西不缺,偶尔还会做南瓜炒菜扯面,这当然是难得的好机会。记忆中,能吃到南瓜炒菜扯面的时候,还真的没有几次。因为母亲常说,吃扯面费粮食多,不是细水长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做法。
   我上初中的时候,分田到户了。新分配的土地,叫责任田,自留地依然叫原先的名字。不同的是,自留地种的南瓜多了一些。记得南瓜多的时候,一个窗台都摆不下。母亲和姐姐就想办法,将南瓜切成小块,拌上调料和剁碎的大葱,蒸馒头时将南瓜大葱卷在发酵的面卷中,蒸成南瓜花卷。自己家蒸的南瓜花卷,样子虽然不好看,可是吃起来香得很。那时我十二三岁,正在长个头,特别能吃。最多的一次,那种巴掌大的南瓜花卷,我一口气吃掉四个!事后,母亲特意问我,给你留在锅里的花卷都吃了?我肯定之后,母亲还是怀疑,好像有点不相信。
   其实,那么大的南瓜馒头花卷,平时吃三个就饱了,那一天,母亲多给我留了一个,吃着太香了,我就全吃了。
   南瓜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做成南瓜卷子或南瓜包子。
   在合阳老家,有一句俗语:“胡吃的是卷子,胡拉的是毯子。”卷子可以卷南瓜,也可以用其它蔬菜,如红白萝卜等。但是,我一直认为,最好吃的卷子还是南瓜卷子。南瓜卷子蒸熟后,南瓜会浸出南瓜汁,南瓜汁在蒸熟的过程中,渗透到卷子的面皮里。渗了南瓜汁的面皮和菜馅,都变的柔软可口,混合着面粉和南瓜的香气,味道独特,常吃不厌。
   其实,南瓜卷子的做法也不是很复杂:将南瓜剁碎,拌上同样剁的细碎的大葱,加上泡软剁碎的红薯粉条,加上适量的食用油、花椒粉和盐,馅料就调制好了。提前和一块面,擀的薄薄的,将馅料均匀地摊开在面片上,然后卷起来。卷子放在箅子上,隔水蒸,半个小时就蒸熟了。如果能调一些辣椒、酱油、醋、蒜泥加香油的汤汁蘸着吃,味道更酽了。
   我家孩子从小不吃南瓜,说是不喜欢南瓜的味道。但是,当我做了南瓜卷子的时候,她竟然很喜欢吃,说是味道好极了,不像平时南瓜的味道。
   至于南瓜包子,和做南瓜卷子差不多。馅料的制作与南瓜卷子相同,只是包子的面皮是要发酵的,得提前发好面。听大人说,在经典秦腔戏《看女》中,母亲看望女儿时,带的就是南瓜包子。可见,南瓜包子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地方美食,也是可以拿的出手的礼物。
   摘回家的南瓜,都摆放在厨房外面的窗台上。如果窗台上有四五个南瓜的时候,每天看着,都觉得很开心,盘算着还可以吃多少次炒菜面,心里就乐滋滋的。一个南瓜可以吃两次,切开以后,剩下的半个南瓜,也摆放在窗台上,过一会儿,切口就干了,过两三天吃没有问题。
   除了吃南瓜,南瓜籽也是美味零食。切开南瓜,将里面的瓜瓤掏出来,去除其它杂质,把剩下的南瓜籽冲洗一下,晾晒在阳光下。北方气候干燥,不用一两天,南瓜籽就晒干了,装在罐头瓶子里,慢慢享用。
  
   三
   我的高中同学党秋芳,曾经在放暑假时来我家玩。从东宫城走到我家,有二十多里路,她竟然一个人走路来的,就是为了在假期和我见一面。母亲做了南瓜炒菜面给她吃。她说,太好吃了,太开心了。因为她家根本没有南瓜,也没有其它蔬菜。东宫城村子大,土地少,一个人平均还不到一亩地,全部种粮食都不够吃,哪里敢种那些填不饱肚子的东西呢?就像我们邻村三益、同家庄等大村子,土地太少,人口太多,人们连辣椒萝卜之类的蔬菜都不敢种。
   曾经听姨妈说过,在他们那个村子,有户人家在自留地种了一些辣椒。自从辣椒树上开始结出小辣椒,从早到晚都得有人蹲守在辣椒地里,生怕有人偷偷摘辣椒。然而有一天,因为没有人替换守在辣椒地里的人,那人就回家吃了一顿饭,等到吃完饭,到辣椒地里看时,发现辣椒被人摘光了。不仅如此,连辣椒树也被折断、被踩踏的不成样子。种辣椒的人无可奈何,一气之下,将辣椒树一下子全拨了……
   听到这些,我很庆幸,我们村里土地多,民风亦纯朴,起码能吃饱肚子。母亲产生了同情心,说是让她回家时带上两个南瓜。后来,秋芳一想起在我家吃的南瓜炒菜面,就非常开心。她说,很羡慕我家有那么多南瓜。她又说,那两个让她背了二十多里路的绿皮南瓜,一开始,还觉得不重,可是走着走着,南瓜就变的越来越沉。等她回到家里,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后来,她妈妈也做了南瓜炒菜面,特别粉,特别甜。另外的一个南瓜,炒成菜。吃过南瓜,秋芳说,她妈妈把南瓜种子留着,到第二年春天种在沟地里,还结出了不少南瓜呢!
   当然,南瓜的品质有所不同。有些南瓜粉一些,甜一些,大家特别爱吃;还有一些南瓜水分多,不够粉,做的炒菜面就不是特别好吃。但是无论如何,有南瓜炒菜面的日子,总归是幸福的,开心快乐的。
   南瓜在自留地里,也要常常去看看。虽说村里绝大多数人作风正派,不会乱摘别人家的蔬菜,但是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家长总是叮嘱孩子,没事时就多到自留地转转,看看有没有豆角可以摘,留意有没有南瓜长大,及时摘回家,才是保险的。其实,人人都知道,在蔓上长的时间久一些,南瓜会变的更甜更粉,但又担心过两天被别人摘走了,所以一看南瓜个头长的差不多了,还是尽快采摘。我小的时候,经常去自留地看自己家的菜,瓜蔓上有几个南瓜,哪个刚刚长出来,哪个可以摘了,都会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年,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几粒西葫芦种子。种在自留地的蔬菜地,长出来三棵西葫芦蔓。西葫芦和南瓜不同,没有长长的藤蔓,而是长成一簇。但是西葫芦瓜长的特别快,而且个头比南瓜大许多。一个西葫芦瓜长出来,不到一周就长大了,就可以摘回来吃了。西葫芦一般不做炒菜面,而是切成薄片,炒着吃,就着馒头。那一年的三棵西葫芦蔓,前前后后结了十来个西葫芦瓜,产量还算不错。可惜的是,西葫芦只种了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之后就没有再种了。
  
   四
   我家自留地里,种过样子最好看的瓜,是佛手瓜。这种瓜从前没有见过。大概是八十年代初,邻居大叔在市集上贩卖蔬菜,偶然买到了佛手瓜。大概觉的它的样子稀奇可爱,邻居婆婆就给我家送了一个。当我第一次看到佛手瓜的时候,简直吃了一惊,世上竟有样子这么可爱的瓜:就像一个人双手紧握相向的形状,像手掌一头连着瓜蒂,稍微小一点;像手指的一头稍微大一点,瓜身上有像拳头紧握时、手指间凸起的尺骨茎突,难怪取名佛手瓜,真是名如其状。佛手瓜的瓜皮,淡淡的青色,匀称、细腻、光滑,简直是一件天然成型的精美工艺品!
   即使它样子再美,人们怎样喜欢,毕竟它还是蔬菜。母亲将佛手瓜切成薄片,炒着吃了。第一次吃佛手瓜,感觉比炒的西葫芦好吃多了,瓜片细腻、清脆,不像西葫芦炒熟后软绵绵的、没咬头。特别幸运的是,瓜种子留下来了。第二年,将瓜种子种下去,施上肥,静等开花结果了。
   当自留地的第一批佛手瓜摘回来的时候,全家人都很开心,终于有了新品种的瓜菜了!切片炒着吃,就上馒头,感觉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不少。更让人高兴的是,佛手瓜结的很多,长的又快。一个夏天过后,炒着吃的多了,感觉就那么回事。瓜蔓上的瓜长的多了,摘的不那么勤了。一不小心,个别瓜就长老了。变老的佛手瓜,颜色也变成淡黄,表皮也变硬,甚至瓜瓤也少了。有时用切菜刀都切不动。这样的佛手瓜,只能当工艺品,随意摆放在窗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砸开,做种子倒是很好。
   两三年之后,半条巷子里家家都有了佛手瓜,再也不是稀罕物了!
   现在去菜市场,瓜的品种繁多,想吃那一种随意买。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最好吃、最难忘的还是自己家自留地里种的那些瓜。在那个生活清苦的年代,那些瓜菜变成了口中的美食,承载着亲人朋友的温馨回忆,承载着自己年少时成长的痕迹。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通过自己的辛苦和奋斗,得来的果实才是最甜美、最幸福的吧!
  
   二〇二五年二月十七日星期一
  

共 45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留地,也是一个时代的标签。作者家的自留地共一亩八分,用于种植各种蔬菜:辣椒、红白萝卜、栽一两行葱、种两三蔓瓜。但种年份最多的瓜,当属南瓜。有一年,作者姐姐给南瓜施了好多肥。结果,不仅南瓜结的多,也特别好吃。只要善待土地,土地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在合阳老家,种植的南瓜,可用来做南瓜炒菜面、南瓜花卷、南瓜卷子、南瓜包子等等,除了吃南瓜,南瓜籽也是美味零食。南瓜,在邻里相处中,还起了媒介作用。比如给来作者家玩的秋芳带回家两个南瓜等等。南瓜还体现出淳朴的民风,多数人不会随便去摘别人家的南瓜。自留地里种的最好的是佛手瓜,第一批佛手瓜摘回来的时候,全家人都很开心,终于有了新品种的瓜菜。现在回忆起自留地里种的那些瓜,依然无比温馨,只有通过自己的辛苦和奋斗,得来的果实才是最甜美、最幸福。接地气的回忆散文,文风质朴,内容丰盈。上乘之作,欢迎赏阅。【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1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21 06:30:02
  老师总是能从过去的岁月里挖掘出宝贵的素材,那是些时代独有的特征,非常值得回忆和品味。这篇自留地,曾承载着老师一家人的欢乐和幸福。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顺祝春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1 11:48:42
  非常感谢韩格拉图编辑!正如你说的:“只要善待土地,土地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只有通过自己的辛苦和奋斗,得来的果实才是最甜美、最幸福。”是的,人生正是这样,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艰苦奋斗得来的财富,自己才能真正地珍惜。所以,在培养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亲自劳动,让孩子自己去努力,这样孩子取得成就之时,也是孩子生命中感到最幸福的事情。问好韩格拉图文友!祝你新春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2-21 07:57:49
  作者回忆家中一亩八分的自留地,种满各类蔬菜,南瓜多且美味。南瓜可做多样美食,还是邻里相处的媒介。佛手瓜带来新惊喜。回忆起这些,深感辛苦奋斗所得果实是最甜美的幸福,那是一个时代的温暖标签。 问候同淑君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1 11:51:35
  非常感谢非常感谢滴善斋文友精彩点评!“回忆起这些,深感辛苦奋斗所得果实是最甜美的幸福,那是一个时代的温暖标签。”是的,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确实感到特别珍惜。所以,勤奋的人,心中有目标的人,生活是充实的,心里是踏实的。问候滴善斋文友,祝你新春快乐!
3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09:47:03
  俗话说,瓜菜半年粮,在粮食不足的时代,瓜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小时候也经常吃南瓜,山上长出来的南瓜又甜又面,特别好吃,只是现在不知道为何没有那么好吃的南瓜了,都变的水水的,也许是品种或土质的原因。
回复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1 11:56:50
  非常感谢非常感谢佳华文友精彩点评!也许小时候粮食紧缺,吃什么东西都觉的特别香甜。现在各种蔬菜都多,比如南瓜,想起来经常买,可是买回来之后的南瓜,总感觉像拆盲盒,有的好吃,有的就不好吃,差别很大。但是,下一次看见南瓜了,还是忍不住买几个。也许在我的心里,有一种南瓜情结,总想回味小时候在老家吃南瓜的感觉。这不,年前买了几个南瓜,结果不太好吃,吃了一个,另外几个还在窗台上放着呢!问候佳华文友,祝你新春快乐!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1 10:46:16
  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瓜香美文。西葫芦,佛手瓜、南瓜,三大瓜,呱呱叫。我老家的土地少,自留地不多,就是一二分每人,也有菜园子,面积有限,但也种植那些蔬菜瓜类。我喜欢秋收的就像,将南瓜放在窗台上,那是图画,也是丰收。南瓜,我们这叫方瓜,近年我特别喜欢吃,从小吃就充饥,现在吃教养生。很多东西,让我们有了怀旧的情绪,淑君老师的乡愁美食文章写得好精彩。有故事,更有精彩感悟。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1 12:01:12
  怀才社长说的特别好:“我喜欢秋收的就像,将南瓜放在窗台上,那是图画,也是丰收。南瓜,我们这叫方瓜,近年我特别喜欢吃,从小吃就充饥,现在吃教养生。”我很奇怪,你们那里为什么把南瓜叫方瓜呢?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把买回来的南瓜放在阳台的窗台上,看着就觉的喜欢,也许这是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当然了,和社长一样,从前吃南瓜是充饥,是改善生活条件现在吃南瓜,是为了健康,也是为了回味那时的生活。问好怀才社长!祝社长新春愉快!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1 12:23:29
  我一直觉得方瓜这个方字写错了,是不是“芳瓜”?如果是这个字,就好理解了。我还不知为何叫南瓜,不叫北瓜,冬瓜有,西瓜也有。瓜的名字都是满满的学问啊。怀才抱器留言。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1 13:18:33
  刚才上网查了一下,DeepSeek这样回答的:南瓜之所以被称为“南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地理来源**:南瓜原产于美洲,明代传入中国。由于它来自南方,因此被称为“南瓜”,以区别于中国本土的瓜类。
  
   2. **方位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位常与五行对应,南方属火,象征温暖和丰收。南瓜的丰产特性与南方的象征意义相符,因此得名“南瓜”。
  
   3. **与“北瓜”对应**:中国已有冬瓜、西瓜等瓜类,南瓜传入后,为了与这些瓜类区分,便根据其来源方向命名为“南瓜”。
  
   4. **文化融合**:南瓜的命名也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国人对外来作物的接受与本土化。
  
   总结来说,“南瓜”这一名称既反映了其地理来源,也体现了文化象征和命名习惯。
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2-21 16:10:35
  非常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种瓜得瓜的往事,温馨,香甜。我们这边也有用南瓜调的馅做成了南瓜米饺,味道清甜。祝老师佳作连连!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6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1 18:36:53
  非常感谢非常感谢欣然花开文友精彩点评!南瓜米饺,第一次听说,涨见识了。现在常见的以南瓜为原料的美食品种更多了,有南瓜饼、南瓜炖百合、小米南瓜粥、南瓜馒头、南瓜发糕、南瓜饭、南瓜牛奶羹、南瓜豆沙饼、南瓜八宝饭等,也许,将来人们会做出更多的南瓜美食。问好欣然花开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1 18:41:33
  高中同学田小勇说:“我家也有过自留地,不过,我上初一时根据政策,我们家恢复了所谓的商品粮户口,生产队没收了自留地,从此我成了无产阶级我对我们家的自留地也有很多记忆,一条小路把我们家的自留地一分为二,总面积大概五分。印象最深的就是用锨翻地。一个下午能翻两块席那么大的面积。种的菜总被人偷。但我从没偷过别人家的菜。有一年母亲父亲不知听谁说煮熟的麦粒能让土地更肥沃,就把家里一点俾俾麦煮熟当肥料施进地里,然后把五分地全部种上麦子,那一年的小麦是否增产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一个冬天烧炕时不要再去生产队的场里偷引火的麦草了。”
   确实如此,那个年代有自留地还是很好的,能收不少麦子,还有一年四季可以吃的各种蔬菜,虽然辛苦一些,但是收获颇丰。每当自留地有收获时,真的特别高兴。翻地的活干的少,一般是用牛或马犁地,倒是周末或假期时,要拉肥、施肥、除草等。主要是大人干活,平时都上学,也没有多少时间在家。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2-21 21:31:37
  老师的农村文系列写得非常棒,我天天在农村也写不出这样好的文。自留地的名称已经远去,改为责任田地了。文章非常精彩,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22 06:46:15
  非常感谢非常感谢红花草文友的关注与鼓励!分田到户之后,新分的田地叫责任田,但是从前的自留地依然叫自留地,也许那样叫习惯了。还有,从前分的自留地,在离村子最近的地方,从家里到自留地,三五分钟就走到了,所以人们依然在原先的自留地上种蔬菜,这样方便照看,也方便采摘。问好红花草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