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新】年俗还是简单点好(随笔)
在生活的长河中,节日仅是一个标记,不是生活和工作的行程。节日不能取代生活和工作,过节也不是生活和工作的行程,一码归一码,不能混为一谈。过节是为了纪念和提醒,本是一瞬间的事,可在山西,却有很多人把春节过成了马拉松式,让过节取代了生活和工作的行程,并把这种错误当成了传统,让时间和钱财的浪费都很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山西人过春节,是时间最长、年味最浓的过法。既有庆贺、享受和怀念之事,又有发泄、过瘾和展望未来生活表达。山西人受农耕历史影响最深,让过春节变身为地地道道的漫时光。每年过春节,都要营造过年气氛、准备年货食材、刻意认同年俗,还要按陈旧的程序和仪式去操作过年。这种操作不是单单牵扯着全体家庭成员,还牵扯着已故的祖先和至亲,可谓是面面俱到。这么大的规模、这么繁琐的程序,让过年时间长达四五十天以上,把春节和元宵节几乎合在一起过了,大量钱财都投入这种漫长的年俗活动之中。而且,历经这种漫长、缠绵的“过年煎熬”之后,还要像蜗牛一样,慢腾腾地品味这种持久过年的享受和新春到来的喜悦,品味春天的美好,几乎忘记了时间在流逝、生活行程在持续。直到过了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才算是真正结束了过春节。这样,春节、元宵节、龙抬头节三个节日都连着过了,过节时间就长达两个月之久,占去了一年六分之一的时间。山西人的这种过年方式,还打着孝敬祖先的名义,打着传承农耕文明的大旗,貌似是一种正能量操作。但在事实上,这种操作却把过节沦为生活行程,完全丧失了过节的本性。
山西人的这种过年之法,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财,让国人实在是看不下去,对这种年俗颇有微词、嗤之以鼻,并提出批评。就是本地的山西人,对这种冗长的年俗和时间、钱财的过度浪费也都唏嘘不已,大有腻烦过年之意。只因这种浪费性操作成了本地的年俗,但他们都无力抗拒,只能在过年期间无奈地、不满地屈从。
这种冗长的年俗,让许多山西人深陷病态过年之中,以致昏昏沉沉、不能自拔,导致了不思进取、盲目乐观。我就有这种无奈和不舒服感。今年春节期间,我作为一个山西人,经历了长久的过年仪式和程序煎熬,感到特别压抑,在心理上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今年正月十七,我像摆脱顽固劣习的束缚一样,兴致勃勃地走出了家门,向城外的滨河公园骑行。这是我过年后的第一次出行,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原因,总有一种“终于解放了”的感觉,对一路所见,都感觉是崭新的、丰美的,心里还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人生开启感,就像是打开了崭新的一页。一路上,我猛吸着新鲜空气,尽力地骑车狂奔。清风迎面吹来,像柔软的丝巾荡在脸上,舒服极了。这风似乎与之前的风大相径庭,不再寒冷刺骨,更不再令人厌恶。这风似乎载着浓郁的春意,吹开了美丽的新春之门,送来了冬尽春来的惬意,让我特别舒坦、特别刺激。我刻意想着这春天的美好,想着新一年的生活计划,想着自己的美好未来,心里顿生浪漫之感、诗意之感,甚至还想写点文章去赞颂这春天之美。然而,我又冷静一想,这风与之前的风并无区别,寒冷程度和风力都是从之前平滑地过渡而来,怎么在节后就焕然一新了呢?而且还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人生开启感。想到此,我顿感醍醐灌顶,这不就是摆脱漫长年俗的束缚所致吗?不就是畸形的反抗心理导致的吗?
此时此刻,我想到了“轮回”这个词,并想到了所知的种种轮回状况。
太阳带着八大行星绕银心旋转,2.5亿年完成一次循环,轮回着星系的生灭变化,让一切天体、生物(包括人类)都遵循各自的条件和规律,重复着“产生——进化——灭绝——再次产生”的轮回;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让地球上的万物轮回着春夏秋冬四季,让地球生物经受着冷暖的交替,一年完成一次循环一次,周而复始。
从微观角度看,万物也都在轮回。一株野草从出土到茂盛,再到枯萎,都是轮回着自己的生长、生存过程,一年轮回一次到几次;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也是按自己的规律轮回着微观上的各种习性。
在现实中的世界上,不仅实物的轮回,社会、思想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都在马不停蹄地轮回。如人类社会在轮回,就如同《三国演义》一开始所表达的轮回观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对朝代演变的总结,更是对轮回的一种普世认知。在历史的长河中,朝代的变更只是一个瞬间,朝代的形态才是轮回的主题,都周而复始地轮回着各种各样的形态。
其实,“轮回”这个词,我最初是从地狱故事中得来的。按那种迷信说法,人死后,灵魂就从阳间进了阴间,然后上黄泉路、过忘川河上的奈何桥、喝孟婆汤,最后投胎阳间。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轮回。这种轮回说法虽然带有迷信和恐怖色彩,在现实中也找不到证据。但却清晰地表达了“轮回”之意,被大众所接受和熟知。
综上所述,这些轮回是我们所常见和熟知的,轮回中某一刻的具体状况,在时间行程中都是周而复始的。这些具体状况之前有过,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形,之后也会再次出现,不必大惊小怪。而过春节就类似于这些常见的轮回,其实质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四季轮回。在地球上,每年都有冬春季的相交之时,都会有过年的时候,过年之后也会有春季。过年并不空前绝后,而是四季轮回。我今年正月十七所感受到的春风、春意和人生开启感,都是四季轮回中的那段时间。这在正月初一这天就感受过一次。怎么在正月十七又重现了呢?这不是置后半个月了吗?也有点太迟钝了吧!由此看来,这漫长过年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竟能让人忘记了时间在流逝,让人脑变得麻木、迷糊起来。但细细一想,这常见的轮回就会立马清醒,这过年、春天、春意、人生开启感都是四季的轮回,并不值得过分激情,也不必占用大量时间去激情表达。人是高级动物,只要感受到这些行程变化和机遇,慎重地识变、应变、求变,就做到了过节“标记”作用,也就为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做出了理智应对。
春节是一个农历节日,是以农耕活动时间确定的节日,也是四季更替轮回的时间节点。山西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农耕历史悠久,原始农耕思想对山西人的影响最深远,他们最看重的节日就是春节。出于这种感情表达的需求,很多山西人都把春节神圣化,把春节过成了马拉松式,表现出了过节上的不理智,让过年脱离了过节的本性,让人都过得很累。山西人这几年过年,这种民间行为甚至由政府来组织,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彩灯,一直到正月十五后,才纷纷撤下;各地红火也是要进县城会演评比,因攀比思维的根深蒂固,会演规模被一再扩大,浪费十分严重,以致成了地方政府的巨大压力,让过年变身为过瘾、享受,完全丧失了庆贺、纪念、时间提醒的初衷,让过节成了物质享受和过瘾发泄的一种生活行程,完全丧失了过春节的农耕文化意义。
看来,山西人的这种年味还是淡点好,过春节的时间还是短点好,以免影响生活和工作,影响人类进步的轮回。人生重在做事,当今的社会分工已变得细致多样,农业为主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农业已不再引领时代潮流。工业引领时代的社会已经取得很大的历史成就,现代化和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人类将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进步,农耕思维早已远远落在了时代的后面,一年一次的农耕轮回周期已显得太慢,已不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人类的未来将更为美好,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历年味将会慢慢变淡,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将会彻底取代落后的农耕时代,成为发展的主流,先进文化也会融入过年的内容,未来过年的内容,现代化和信息化所占比例将会逐步提高,并成为过年内容的主角。人的思维应紧跟时代,陈旧的农耕年俗也应简化,追求大规模的幼稚操作也必将被时代淘汰。只有这样,山西人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过节只是生活长河中的一个节点,过节毕竟不能代替和影响生活行程,决不能让过节成为生活和工作的累赘。只有让人的思维和行为回归现实,才有发展进步的可能。否则就是幼稚可笑,就会被时代抛弃,变成现实版的时代畸形儿。
2025年2月21日完成初稿,2月25日完成修改。
昔时晋地年俗盛,长耗光阴。长耗光阴。旧序繁文、财散意难欣。
如今应晓时移变,简俗方新。简俗方新。顺应潮流、前路梦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