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希望】你以为我只是爱看戏?(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希望】你以为我只是爱看戏?(杂文随笔)


作者:绝地虾米 秀才,1463.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4发表时间:2025-02-24 18:01:13
摘要:诚然,祥林嫂的可悲,阿Q的可叹,孔乙己的可笑,藤野先生的可敬,范爱农的可惜,都是经典,都值得一读再读。然而,《社戏》却用独特的儿童视角,构筑了丰盈的精神世界,以至于多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依然绽放出温情的光芒。

鲁迅的《社戏》,是我最喜欢的文章,没有之一。
   诚然,祥林嫂的可悲,阿Q的可叹,孔乙己的可笑,藤野先生的可敬,范爱农的可惜,都是经典,都值得一读再读。然而,《社戏》却用独特的儿童视角,构筑了丰盈的精神世界,以至于多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依然绽放出温情的光芒。
   这在鲁迅的作品中是少见的,他的文章是匕首投枪,而《社戏》恰如一粒冰糖,洁白、朴素,给苦难深重的生命留下一丝甘甜。
   《社戏》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们都知道,其实那一夜戏无好戏(老旦咿咿呀呀一直唱,缺少精彩的武戏)、豆无好豆(临时野炊,简易烹饪),但“我”却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
   三个字:人情味。
   《社戏》中的这份人情味,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扫兴的家人,让我的念想得以舒展。
   2.处处为我考虑的玩伴,让我时时被呵护照顾。
   3.允许犯错的环境,即使午夜偷豆也少有负罪感。
   4.有地安放的虚荣心,始终被正向期待。
  
   1.不扫兴的家人
   平桥村,是外祖母的家,也是“我”童年的“乐土”。在这里,“我”没有“秩秩斯干,悠悠南山"的乏味功课,取而代之的是掘蚯蚓、钓虾、放牛的惬意生活,“我”不再受困于高墙内四角的天空,取而代之的是被全村孩子当做公共客人礼遇的殊荣。
   在如此“乐土”,“我”自然多有期待,坐船去赵庄看戏,在“我”看来应该十拿九稳。然而,大船不留用,小船不合用,邻村借不到,这些让“我”的看戏梦濒临幻灭。到了晚上,机智的双喜提出八叔的大船可用,提议由少年团再送我去赵庄看午夜场。这是一个多么大胆的提议,接下来,母亲和外祖母的处理堪称典范。
   首先,她们提出最核心的问题:不安全。作为长辈,担心孩子的安全天经地义。要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有二:取消看戏,大人陪同。大人陪同,很难实现,因为他们白天都还要工作,绝没有再让他们熬夜的道理。取消看戏,合情合理,更何况城里的戏更阔气更精彩。在这里,“我”看重的仅仅是那场戏么?当然不是,除了看戏,“我”更看重这充满未知的人生体验,这是"我"在城里高墙内无法幻想的别样世界。现在,这个世界即将为“我”关上大门。好在,双喜一脚将这大门踹烂,他说着“包票”,终于让母亲和外祖母放下心来。“我”感谢双喜的神兵天降,更感谢家人们对一个孩子的理解。她们在担心与理解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没有扫兴,也终于让“我”乘兴而往,兴尽而返。因为难能,所以可贵。
   不扫兴的家人是生活趣味的保障,反之,则是灾难。《五猖会》中,父亲非得让“我”背了诗再去看戏,便是扫兴。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扫兴的家人,买个衣服,说你乱花钱,给他们钱,说你显摆,啥都不给不买,又说邻家谁谁谁多有孝心,自己白养你那么多年,你问他们XX咋样,他们总是看都不看,小嘴一撇,双眼一翻,嘟哝一句:不咋样。这就是扫兴的家人,仿佛你的一切自主决定都是幼稚的代言,他们总会让你本就束缚的思想更加伸不开手脚。
   可见,在童年时被给予独自探索的空间,这是一生美好精神力的源泉。
  
   二.处处为我考虑的玩伴
   渴望被偏爱,是人的本能。在那个月夜,“我”被玩伴们簇拥在船中,看戏、骂老旦、吃罗汉豆,享受着从未有过的人生经历。在志同道合的人群中,人的天性会被成倍放大,“我”因为来到外婆家而免于功课之苦,双喜们也因为“我”的到来而免于工作之累,这是属于彼此孩童时代的共同节日。停船偷豆,是偏爱;阿发号召大伙儿偷他家豆,是偏爱;提前想好应付八公公的办法,还是偏爱。肠胃被呵护,精神被照顾,这样的瞬间,就是幸福。在长大后的日子里,“我”在惨淡的人生路上孤独前行,知音凋零,偏爱绝迹,但那一晚双喜的机智、阿发的憨厚、桂生的奇想、玩伴们的关爱,都化作赵庄的戏台,在时光长河中,变得缥缈且美好。
  
   三.允许犯错的环境
   午夜偷豆,会不会受到处罚?或许会,但在双喜看来,这是为了招待“迅哥",就算被处罚,也是值得的。那个夜晚,他们偷了阿发家和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用了八公公的柴盐。事后,细心的八公公竟没有骂他们,阿发的妈妈也没有哭骂,六一公公发现了熊孩子们的偷豆行为也只是埋怨不好好摘。村庄很小,孩子们干了什么,大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容错空间。他们对孩子宽容而不纵容,孩子也并非不明事理,六一公公笑着问,双喜坦诚回答,大人宽容,孩子坦诚,犯错被允许,成长的土壤足够肥沃。如果说,可以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的平桥村是“我”的物质乐土,那么,犯错被允许的平桥村便是我精神上的乐园。
  
   四、有处安放的虚荣心
   六一公公特别看重“我”对事物的评价,这是骨子里对读书人的尊重。他问“我”戏可好看,豆可中吃,在听到“我”说豆“很好”时,竟表现出非常感激,紧接着对“我”一顿猛夸,这让“我”先前可能潜藏的负罪感瞬间消散,一种虚荣心冉冉升起。年幼的“我”意识到,读书竟有如此神力,竟可以给“我”如此巨大的情绪价值。“我”在平桥村因是客人而备受礼遇,因读过书而备受尊敬,这样的幸福感,在城里是很难获得的,或许正是这些精神滋养,让“我”多年以后坚定走上了文学道路,让“我”在这条路上无论走得多苦多难都始终记得这些温情的瞬间。
  
   被允许快乐的孩子才走得远,没有被异化的童年才有希望。《社戏》是鲁迅对自己童年美好瞬间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人生体验的深刻洞察,102年过去了,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依旧指引着我们关注人性的美好。在一个有人情味的环境里,大人不因未来而焦虑,孩子不因犯错而恐惧,日子就这么静静流淌着,无数个孩童在无数个夜晚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迎着风,在月下乘风破浪,该有多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人生不是一辈子,而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愿现在和未来的孩子们,一路都有好风,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有戏可看,有豆可吃,有家人等待。
   (原创首发)

共 24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你以为我只是爱看戏?》这篇杂文随笔,紧扣鲁迅先生的《社戏》而娓娓絮语,在那种温情、那种真实中从四个方面做了详述: 1.不扫兴的家人,让我的念想得以舒展。2.处处为我考虑的玩伴,让我时时被呵护照顾。3.允许犯错的环境,即使午夜偷豆也少有负罪感。4.有地安放的虚荣心,始终被正向期待。当我们读完这四个层面的时候,荡漾的是一朵朵熟悉的浪花,洁白、真实而可以触摸。结尾简单的议论却掀起万丈狂澜:“被允许快乐的孩子才走得远,没有被异化的童年才有希望。”“在一个有人情味的环境里,大人不因未来而焦虑,孩子不因犯错而恐惧,日子就这么静静流淌着,无数个孩童在无数个夜晚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迎着风,在月下乘风破浪,该有多好!”这一声叹息意味悠长,为文章重新升起了一个角度,那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培植的沃土,就是“被允许快乐的孩子才走得远,没有被异化的童年才有希望。”为家庭、学校、社会敲响了警钟,可谓“警钟长鸣”啊!佳作,推荐共赏!【丁香编辑·金刚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2-24 18:02:24
  当我们读完这四个层面的时候,荡漾的是一朵朵熟悉的浪花,洁白、真实而可以触摸。
回复1 楼        文友:绝地虾米        2025-02-24 21:52:32
  谢谢文友,辛苦了
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2-24 18:03:03
  这一声叹息意味悠长,为文章重新升起了一个角度,那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培植的沃土,就是“被允许快乐的孩子才走得远,没有被异化的童年才有希望。”为家庭、学校、社会敲响了警钟,可谓“警钟长鸣”啊!
3 楼        文友:凌雨涯        2025-02-25 08:52:09
  又见大虾米兄弟,亲切啊,欢迎回家!
冷漠无法品读
回复3 楼        文友:绝地虾米        2025-02-25 14:22:59
  哈哈,社长好啊,十年了,现在有时间就回来转转。感谢社长给我们创造这块文学天地,发自内心佩服社长,以后我常来!
4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2-25 10:55:12
  四个方面的深度解析,孩子们成长的幸福乐园。“人生不是一辈子,而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愿现在和未来的孩子们,一路都有好风,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有戏可看,有豆可吃,有家人等待。”
回复4 楼        文友:绝地虾米        2025-02-25 14:23:33
  感谢文友!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3-03 07:37:36
  周一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你以为我只是爱看戏》优秀作品,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