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浪花·在】伟大的诗人政治家(赏析)

精品 【浪花·在】伟大的诗人政治家(赏析) ————读曹操《短歌行》


作者:吴需荣 举人,3827.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1发表时间:2025-02-24 18:16:15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诗。文人诗不同于民间流传的诗歌,是有显著文人创作痕迹,有技巧有手法的诗歌。但是,这些诗歌的作者姓名都散佚了,说明这些人都是民间文人,至少是没资格在史书上列传,也不是特别有名的文学家。或者说,是文人诗,但还没登大雅之堂,还是流传于民间。到了东汉末年,中国终于迎来了一次文学的真正辉煌,著名文学家和佳作频出,这些人和文章都足以名垂中国文学史。这就是建安文学,以三曹七子为代表。其中的核心,自然是曹操,因为其他人都依附于他,或是他儿子,或是他部下。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伟人,他文能安邦武可定国,在汉末乱世中,不但政治上统一北方,为全国统一打下了基础;在经济上部分结束了战乱,给了百姓安定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还在文化上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学于乱世中的一次繁荣。这其中,他高超的文学造诣当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曹操存世的文学作品不算多,但几乎都是精品,而且很能反映他的政治家胸怀。《短歌行》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这首诗是乐府诗,乐府诗本都是收集来的民间诗歌,能够谱上曲子歌唱的,后来文人介入,依照曲谱填词,成为文人创作的乐府诗,将境界和水平大大的提升了。中国很多的文学体式,都来源于民间,然后文人介入,形成繁盛。后世的词,也是走的同样的路,甚至像《水浒传》等小说,也是先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最后由文学家汇总成经典。诗题短歌行,歌行是文体,短是说和长歌行相比,每句的字数较少,而不是文章短小。全诗如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说曹操是诗人,不仅是因为他有诗作流传,像刘邦项羽均有诗歌传世,但他们显然不是诗人。曹操是有诗人的情怀的,有诗人敏感的心,有对周围世界的敏锐感触。诗人强调真情实感,唯真实才会感人;但曹操又是政治家,政治家为了政治需要耍弄阴谋诡计是家常便饭,谁说实话谁吃亏甚至被淘汰。曹操就是两者奇怪的统一体。他对敌人能够狡诈阴狠,对自己和自己的贴心人又能够袒露真心赤诚以待。他在政治旋涡中不得不戴上阴险的面具,但他又喜欢说出自己内心的坦诚。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也深得毛主席赞赏。《三国演义》极力刻画曹操的奸,是有意的抹黑和丑化,但即便如此,还是抹不去他的雄才伟略,抹不去他的闪亮光辉。当我们看到曹操的诗作,每一首都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是他英雄本性的体现。能写出这些诗的人,绝非奸诈小人。
   诗歌四句一段,每段一韵。这首诗的第一段,就是典型的文人感触。对酒当歌,本来是高兴欢快的事,是梁山好汉们最快活的事,应该也是曹操的将领们最乐意的事,可曹操却有了文人的感触,乐极生悲,想到人生无常,这样的欢乐又能有几次!所以说,曹操不只是整天盘算的政治家,而是真正有感触有情怀的诗人。第二段就是感情的转折,曹操毕竟是政治家,是英雄,所以他不想像无聊文人那样伤春悲秋,他想以政治家的雄心忘记忧思,慷慨激昂,于是喝酒解忧。酒对他而言,有了特殊的意义,想必他在酒宴上看着部下兖兖诸公,肯定有后世欧阳修“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感触。三四两段,借用《诗经》原文,是写自己思念贤才之心。曹操爱才,这不是做作,而是他真实的想法。他会杀人,会消除异己,对政敌毫不手软,会杀杨修、孔融,甚至逼死荀彧,但他对不影响他政治大业的人,还是求贤若渴的。甚至,他对可能的对手,都手下留情。像刘备,他早就认为是英雄,是将来可能的对手,但并没有杀;还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过于玄幻,事实上是曹操任由关羽投奔原主才是事实;对发檄文痛骂他的陈琳,对杀死他孩儿和爱将的张绣,他都既往不咎,委以重任。曹操唯才是举的《求贤令》,确实情真意切,绝非做作之态,说明他真实的内心确实爱才如命。有学者甚至认为,这首诗就写于曹操颁布求贤令的同时,是同样昭告天下的求才诏书。第五段,曹操说自己想摘月亮。当然,他和李白不一样,李白想捞月是寻求自己内心的高洁,曹操当然是想指点江山一统天下。这时候,他又忧从中来。第六段,是解释上段忧愁的原因。有的学者探讨,说这首诗写在赤壁之战前夕,第六段写的就是他的对手——刘备,说自己曾经和刘备是好朋友,有恩义,可这样一个贤才,却站在了自己想摘明月的对立面上,让自己平添了许多忧愁。尽管如此,曹操求贤的痴心不改,最后两段是名句,既是写实景,明月疏星,乌鹊绕树,又寓意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自己当然是希望所有贤臣能够像乌鹊绕树一样团结在自己周围。最后重申了自己的志向,高山不择土壤,大海不择细流,自己要像周公一样,做到天下归心。全诗有无常的感慨,更有对贤才的渴望,有自然真情的流露,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能作此篇者,孟德一人耳。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并没有明确记载,有人说是在赤壁之战前夕,主要依据就是苏东坡的《赤壁赋》中“横槊赋诗”之句和《三国演义》故事。苏东坡,用典是想当然耳,演义更是胡编乱造,还说曹操酒后赋诗,杀死乐师。刚刚说过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曹操,会因为乐师一句让人不开心的话就杀了他?还酒醒后后悔?那哪是政治家兼诗人,简直就是孩童一个,连装都不会。事实上,曹操杀人,是不得不杀,像杨修,背后涉及的是立储之争,哪是演义中的妒贤嫉能。当然,曹孟德大战之前,豪气干云逸兴湍飞,壮怀天下把酒赋诗,那倒是可能的。当然,这不重要,因为这首诗反映出的,是曹操一贯的思想作风,而不是他某个时间段的想法。
   曹操本质上是真实的人,他确实做到了如他诗中所说的唯才是举天下归心。不管演义如何丑化他而美化刘备,说什么刘备仁义无双,事实上,他手下的人才储备要远远超过刘备。甚至有人说诸葛亮是在人才济济的曹魏和东吴都发挥不了价值,才投效的刘备。这首诗是他的政治宣言,也是他感慨人生引起千古英雄共鸣的宏伟诗篇,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古风一首,以记曹丞相:何进信庸才,董卓入长安。单人献宝刀,智勇两双全。乡里起义勇,兄弟共承担。青州破黄巾,兖州擒奉先。迎帝树王旗,所到皆凯旋。官渡战袁绍,至弱当至强,孟德亲领兵,乌巢烧军粮。青冀幽并地,谈笑平北方。郭嘉遗计在,辽东自归降。南下平荆州,西出定雍凉。纵横驰良驹,铁甲染征尘。一生意不足,吴蜀共三分。剑履加九锡,位已极人臣。烨烨铜雀台,赫赫邺城新。武将骑射毕,文官出奇文。孤军定北地,魏王逞豪雄,哀民日安定,草木竟葱茏。凤鸟集朝廷,骐骥满槽笼。唯叹白露晞,留于后世功。天不生魏武,岂有离乱终。

共 27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短歌行》与曹操是契合之作,风格雄壮,脉络开阔,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佳作。时至今日,"对酒当歌"的豪迈依然影响着许多人。它有感伤,却不消极,化阴郁为雄壮的精神传承永远。体现了曹操的雄才和政治思维。文首对古诗十九首等乐府诗的引入,旨在呈现曹操将民歌推向为文化史诗的意义。证明曹操的诗心。这篇赏析中历史与文化,政治与文化的含量很高,仿佛引领读者在灵魂中触摸到《短歌行》的历史时空,与曹操,与文字,与三国之际,感受其悲欢雄壮。一篇赏析佳作,让读者更佩服作者的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文笔流畅,立意高远。感谢赐稿,推荐共阅。【浪花诗语编辑·望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30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望雪        2025-02-24 18:16:54
  感谢赐稿佳作,春安快乐。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