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福】新竹喜遇老杆扶(散文)

精品 【柳岸·福】新竹喜遇老杆扶(散文)


作者:斯潜 童生,87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4发表时间:2025-02-26 10:52:48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我深受其害,然而我也遇到过文人无私帮助,“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很幸运,上世纪50年代,初登杏坛,我这棵新竹便遇到了老杆——于兴昌老师。
   师专毕业,怀着一颗红心,到呼兰师范语文组任教,一个青涩的女青年初离故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同事好相处吗?文人相轻不?刚刚踏入生活激流,期盼,热望,忧虑,忐忑萦绕心间。
   组长于兴昌老师,大约40多岁,面庞白皙,架一副近视眼镜,烟不离口,书不离手,声音如钟,走路如风。给人的印象,洒脱,爽快,雷厉风行。对组员要求很严,批评人没有委婉,没有含蓄,甚至语言有点刻薄。不过,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向他求教,他再忙也要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熄灭香烟,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唯恐别人没听懂。看他辅导老师们的情形我懂得了:什么是满腹经纶,循循善诱,古道热肠。让我肃然起敬。
   上班一个学期以后,县教育局要求各校派一名语文老师,搞全县观摩教学。于老师找我:“友莲,观摩教学你做吧!”我很胆怯:“什么?不行,不行。”我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我没有经验,失败了给学校丢脸。”一再推辞。他明白我的疑虑,语重心长地说:“友莲,年轻的教师搞观摩课,成功了,后生可畏,失败了,年轻没经验,可以谅解,放弃眼前的机会,等你成了老教师,搞观摩课搞砸了,就该颜面扫地,不可原谅了。”于老师稍稍停顿一下,“唐诗人刘禹锡不是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吗?为什么不趁年轻,多历练历练呢?”于老师的话,让我豁然醒悟,不再拒绝,但如何搞好观摩课,我心茫然。
   我讲课的题目是《园艺家米丘林》,于老师帮我选定的,并把课题向全组老师公布,告诉大家都帮助我研究教材。
   那几天,下班后,于老师单独留下我,帮我分析理解课文: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话的提醒我,帮我琢磨如何启发提问,如何设计板书,他说:“板书要显示文章主旨,重点,难点,文章结构,简而精。”我专心地听着,原来板书有这么多学问!以前我是粉笔字满黑板跑,毫无章法。于老师又帮我安排教学过程,提醒我“导言一定要精彩,你多想几个,再筛选,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又帮我推敲如何引入新知识,巧妙的与写作结合,指导我写出完整的教案,再组织全组老师听我试讲,试讲后大家诚恳地指出我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教学过程。此前,我虽也教了一个学期的课,但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的理解半是风雨半是晴,现在则是晴空万里,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心花怒放!
   有于老师和全组老师鼎力支持,我这个新手几乎是一堂课,在全县语文教师中走红,好评如潮。人们哪里知道幕后于老师抛洒了那么多心血。于老师是我的启明星,人梯,我是踩着他的肩膀登高获得佳绩,深深地感谢于老师的奖掖与厚爱!
   也因为这节课,我被重点校呼兰一中领导看好,后来点名调我到一中,我真舍不得离开我的靠山,导师—于兴昌。呼兰一中人才荟萃,而我学历不高,才疏学浅,教学经验匮乏,我把担忧告诉了于老师。他鼓励我说:“你聪明,勤奋,天道酬勤,别担心,有困难只要我能帮忙的尽管找我,一中是重点校,资深教师多,生源好,是你提高自己的广阔天地,你会大有作为的。”他的鼓励让我满怀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调入呼兰一中,分配我教高二,我教的第一篇课文,是《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该批判》,论文是我的短板,我不喜欢读论文,我喜欢文学作品,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看到这个文题我懵了,脑海中一片空白。“不谙姑食性”,怎敢向一中语文组长求教,刚刚到新集体,怎么可以露丑露怯?还好没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
   办法是悄悄回到师范学校,找我的靠山于老师,说明来意,他见我愁容满面,安慰我:“友莲,别愁,还有我呢?周日早晨办公室见。”那几天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周日,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到师范语文组办公室。推开门,清晨办公室格外宁静,于老师正埋头琢磨我的教材。我低头看看他满是泥巴的鞋,旁边湿淋淋的雨伞,脸红了,于老师顶风冒雨,放弃休息时间,帮我,却让人家等我,我连连道歉。
   于老师让我提不明白的问题,可是,论文我一窍不通,脑中一片浆糊,理不出头绪,提不出问题。于是,上次我在师范学校搞观摩教学,于老师手把手教我的旧景重现,不仅是这篇课文的问题解决了,于老师又教我如何分析论文,教给我知识,方法,规律,我明白了议论文该怎么教。我把于老师讲的内容重点重述一遍,于老师点头:“你悟性好!一点就通。”他总是不忘鼓励我。我说:“你讲得这么明白,简直是醍醐灌顶,任人都能听懂。”议论文这道门坎不低,此刻我算迈进了这道门坎,迈进了一大步,听于老师的指导胜读十年书,巨大的突破呀!于老师诲人不倦,是导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的感激难以言状。
   临走,于老师又递给我一本关于议论文知识的小册子,告诉我:“回去集中一段时间,专读论文,多多益善,对照这本书,写出读书笔记,教案,读多了,就会由‘量变’成‘质变’,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再也不怕教论文了。”此话我铭刻在心,我恰恰没有这类书,这是工具书啊,我如获至宝。于老师急我所急,雪中送炭,在语文教学的领域扶我上马,再送一程,是我的师长。师恩如山,巍峨屹立,师恩如水,润物无声。望望窗外,风停了,雨静了。我心中的阴云尽散,心情豁然开朗,迈着轻盈的步伐飞奔向呼兰一中。
   第一天走上呼兰一中的讲台,教室里怎么这么安静?向后面望去,好傢伙!语文组长,那么多新同事都来听课,这阵势有点吓人,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劝自己“镇定,镇定”,这一节课总算顺利讲完。如果没有于老师帮我,这一课我必砸无疑,以我之昏昏,怎么能示人之昭昭呢?那该多么难堪,一个被校长钦点调来的骨干教师贻笑大方,形象必定坍塌,尊严何在?以后如何在一中立足?关键时刻是于老师救了我,他是救星,是恩人。
   此后我曾多次搞覌摩课,但再没有像于老师那样的人热心相帮,有人隔岸观火,有人故意掣肘,有人笑等我失败,文人相轻,我“孤军作战”,当年于老师辅导我的情形,是我信心,勇气,力量的源泉。
   韶华飞逝,物换星移,多年的积累,历练,我也成了教学骨干,转入省城重点高中,当上了语文组长。我也像于老师那样竭尽全力帮助年轻教师,我也甘愿做人梯,我希望年轻教师像小树苗,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我愿意“雏凤清于老凤声,新竹高于旧竹枝”,我们语文组没有文人相轻,只有相携相帮,历年都是市里先进小组。在语文组这片沃土上,我耕耘芳草地,不存功利心!组长就应该有组长的责任和担当,这样才不愧对当年于老师对我的希望,栽培,对我的深情厚谊。
   一个甲子过去了,那个面庞白皙,架一副近视眼镜,嘴不离烟,手不离书,声音如钟,走路带风的于老师,常常出现在我记忆的模板上,他对我的帮助依然像和煦的春风,温暖着我。天涯海角有尽处,唯有师恩无穷期。
  

共 27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竹喜遇老杆扶》讲述了一位教师对曾经的恩师感恩之情。笔者在50年代初期,师专毕业,怀着一颗红心到呼兰师范语文组任教,刚到一个陌生环境,同事中有没有文人相轻的旧思想?笔者心中忐忑不安。幸好,她遇到一位有爱心、知识渊博的好组长于兴昌老师,在笔者得知让自己上全县教学观摩课时,因为没有经验,又是个新人,因此很胆怯,连连推辞;可于老师热情地鼓励她,还帮助她,给她分析理解课文,帮她琢磨如何启发提问,如何设计板书,又帮她安排教学过程,指导她写出完整的教案,再组织全组老师听她试讲,请大家指出不足之处,在他的热心鼓励下,笔者成功地完成了观摩课,得到的好评如潮,也因此在全县走红;笔者也深深感谢于老师的厚爱。即使笔者在调离原来的学校后,再有观摩课求助于于老师,于老师还是热情地约她见面,帮助其解决观摩课中的难题,赠给她工具书,使笔者如获至宝,感恩不尽;于老师的热心帮助给了笔者前行的力量,如春风般温暖,使她至今难以忘怀……笔者通过叙述一位曾经的同事在岁月中给予自己的关爱,塑造出一位慈爱的老师光辉形象,读之令人感动。散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回忆美好,抒发情愫,情节生动,故事感人,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6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2-26 10:53:33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斯潜        2025-02-26 12:28:53
  刘老师好!谢谢精心编按我的文章!辛苦了!谢谢美评!顺颂编安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2-26 10:53:58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2-26 11:34:30
  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周春雨        2025-02-27 20:20:07
  劝人有方,语重心长:年轻的教师搞观摩课,成功了,后生可畏,失败了,年轻没经验,可以谅解……把呱拉到家了的大实话,水平再低听了这席话也要去尝试的!况且聪明的友莲本来水平就高,于老师肯定是知道的。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从害愁教议论文的语文教师,通过于老师的点拨,一路历练,在省城重点高中语文教研组长的位置上,
5 楼        文友:周春雨        2025-02-27 20:25:00
  留帖没写完,不慎提交了,不礼貌的表象,不好意思哈。
6 楼        文友:周春雨        2025-02-27 20:30:30
  我是想继前文说:于老师老杆扶新竹的义举得到传承,没有文人相轻,只有相携相帮。
7 楼        文友:斯潜        2025-02-27 21:27:09
  周春雨老师好!谢谢你下功夫读我的拙作,谢谢你欣赏鼓励支持!谢谢抬爱,高评!在写诗上得到您的悉心指导,再致谢意!祝笔丰体健!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