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暖】光阴故事(散文)

精品 【云水·暖】光阴故事(散文)


作者:风萧萧易水寒 秀才,180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5发表时间:2025-02-28 09:10:01
摘要:我们的母亲是知青,小城是她们回不去的故乡。多年后,村庄成为我们的故乡。小城与村庄,皆是故乡。


   读小学四年级时,我对自己的城镇户口有了最初的认知。母亲是知青,没能回城,留在村里的母亲,将我和妹妹的农村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希望我们长大后能做个城里人。我说话的语气和母亲很像,带一点城里人的味道,村里人说,我像年轻时的母亲。
   我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每天放学后,背着柳条筐去地里割青草喂羊。星期天和伙伴们去野外挖红色的黏土,在地上一番摔摔打打后,捏出小磨盘,小兔子的模型,在太阳下晒干后,摆在窗台下,看谁的心思更灵巧。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太过短暂。像萌发一切美好希望的春天,短暂的让人抓不住,脚步匆匆走向下一个季节,弄丢了许多的快乐。
  
   二
   长大以后,我开始有意去寻找和我一样有着城镇户口的人。在我们村里,就有七八个这样的伙伴。因为我们的母亲是知青,我们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我们拥有相同的目标和未来,将来做个城里人。
   金城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来自不同的村庄,相同的是,我们的母亲都是知青。从他的名字看,就知道他的母亲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个城里人。开学第一天,教室里一片沸腾,说话声,桌椅挪动声,文具掉在地上的哗啦声,我们这些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是不可能被有限的空间压抑住的。只有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一双大眼睛看来看去,不经意间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抱着书包穿梭在过道里,左瞧瞧右看看,一向大咧咧的我,不知将钢笔落在了哪儿。没了这支笔,可咋写作业?想要买支新的,难比登天。母亲的一顿骂是少不得了。与他目光相遇的一刻,我心里的焦躁全写在脸上,眼神里藏不住的又急又气,还有点要与人吵架的气势。他对我笑了笑,眼睛亮亮的,又温和又可爱,手里拿着一支钢笔,在桌面上轻轻地点了几下。我稍稍愣了下神,确认那支钢笔是我掉的,毫不客气地走过去,从他手里抽出那支笔,长长地舒了口气。他的脸突然红了,微笑的样子像害羞的女孩子。我转身离开,快步朝自己的座位走去,风风火火的样子,更像是个男孩子。我坐回课桌旁的椅子上,低头装作整理书包,心里忽然有点紧张,感觉他的目光追随在我的身上。我不敢回头去看,不能确定那目光是不是真的在。
   三年里,我和金城同一个教室读书学习,同一个操场奔跑玩耍,彼此间没说过一句话,那时,男女同学之间是不讲话的。虽然课桌上不再画三八线,彼此间的距离感却是泾渭分明。在我心里,一直对金城有着单纯的亲近感,觉得我们都是半个城里人,迟早要离开村庄。以后,我们会在城市的街头相遇,回想我们读书时的情景,聊家乡的变化,有着说不完的话。
   临近毕业季,同学之间开始交换纪念品,在对方的日记本上写下祝福语。几个女同学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交换心里的小秘密。不久之后,我们都将接受命运的安排,去经历不同的人生。我心里的秘密是什么呢?是从开学到现在,我一直没读懂的目光?当我大胆的去寻找那目光时,却看到一个埋头苦读的身影,我的目光落空了,说不出是遗憾还是失落。
   在走出校门那一刻,我们的人生轨迹就已交错,不会重逢。留下的,也只是单纯而美好的回忆。
  
   三
   二十岁那年,我进入城里一个纺织厂上班,算是真正吃上了商品粮,了了母亲一个心愿。
   我的模样在村里是数得着得,又有稳定的工作,村里不断有人上门提亲,被母亲三言两语挡了回去。母亲看中了村里赵医生的儿子,家境殷实,在煤矿上班,吃商品粮。母亲有自己的盘算,与这样的人家结亲,以后村里人都要高瞧我们一家。
   我让母亲的算盘落空了。一个村里住着,就算不熟悉,还是有些了解。赵医生的儿子五短身材,又黑又壮,一副憨憨的样子,让人无论如何喜欢不上来,我以坚决的态度回绝了对方。看我的态度决绝,母亲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
   星期天难得休息一天,住在隔壁的二婶喊我去她家,帮忙去村里小卖部买酱油。我去二婶家里拿酱油瓶,看到一个陌生的青年站在堂屋里,从他的穿着看是个城里人,正和二婶说着话。进去时,两个人的目光聚在了我身上,我对那人礼貌的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没去多想,接过二婶递过来的酱油瓶,几步跨出屋子,去村里的小卖部打酱油。
   街道两旁的房子,一色青砖灰瓦,都有了岁月的痕迹。房子结构大多一样,谁家的房檐都不会高过邻居,这是规矩,是谁都不能打破。冒出矮墙的桃树枝,桃花已落,地面上零落着粉色的花朵,枝上在结青涩的毛果子。成熟后的果子个头小,带一点酸涩味道,我们叫它毛桃。这里的土壤只适合毛桃的生长,结小小的果子,村里人习惯了它的味道,并不觉得它不好。
   一路走一路瞧,脚下的步子还是很快的。村里唯一的一个小卖部在村子中心位置,里面的空间有三间房子大小,都是些最寻常的日用品。酱油和醋分别盛放在两口粗瓷缸里,售货员熟练的将提漏伸进酱油缸里,出来时,提漏满满的,要溢出来的样子。我感到很安心,二婶是很小气的,如果灌入瓶子里的酱油位置低一点,她会觉得吃了亏。我小心地托着瓶子往回走,并没有觉得今日里有什么不同。
   回到二婶家,看到那个城里青年还没走,他站在院子里,看着一畦散发着浓郁香气的韭菜出神。春天的头茬韭菜香气最浓,口感最好。二婶割了头茬韭菜,摊了鸡蛋,看来他是重要的客人。往年,头茬韭菜都被二婶送给了城里的亲戚尝鲜。我想起小学老师说过的一个笑话:有个城里人来村里,把地里的麦苗当成了韭菜,要割来吃。我和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这个人该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吧?
   短短的时间里,我们算是见了两次面,互相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放下酱油瓶,不顾二婶的挽留,我回家去了。
   傍晚时,二婶过来与母亲说话。两个人神神秘秘的样子,看来是不想被我听到。
   我站在院里的桃树下,在落日的余晖里,仔细数着树枝上刚刚结出的青涩小果子。一个个青涩的小果子,紧紧地贴在枝杈上,一层细细的绒毛,好像要遮住自己青涩的表皮。用不多久,它们的个头一点点地大起来,青涩的表皮开始变红。在迎向阳光的一面,涂上一圈胭脂,羞涩地展示着自己成熟后姿态。我喜欢吃桃子,盼着它们早点成熟。这种喜欢源于心里的念想,无关于口感是否香甜,在我童年里,桃子是我唯一吃过的水果。那时的物质匮乏,生活也有着酸涩的味道。
   二婶走后,母亲讲给我一件事。白天二婶家的客人,是来相亲的。没相中女方,吃过饭离开了。我听的一头雾水,并没有看到有女孩在二婶家。母亲吞吞吐吐说道,男青年相看的人是我。我不知道该惊讶还是尴尬,或者表现的有点生气,只是站在那半天没出声。从始至终,我都不知道相亲这件事,都是二婶自作主张,要将自己城里的亲戚介绍给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倒让她觉得不好说给我。感觉整件事情里,我只是帮二婶打了瓶酱油,并不是故事里的女主角,至于男主角的样子,很遗憾,模糊的没一点印象。
   转过天,我高高兴兴进城上班去了。不是我心大,从始至终,我不过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客串了一个二婶安排的角色。
  
   四
   我结婚了,在小城里安了家,这时候,我算是城里人了。工作中,我吃苦耐劳,有拼劲,乐于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喜欢。这些品质,都来自于父辈的精神传承。
   下班回到家,看到几个女邻居站在楼前的树下聊天,无意间听到她们说起我:村里来的,有粮本。我明白她们的意思,我是从村里嫁到城里来的,和她们一样吃商品粮。不知道这话里是不是有偏见。平日里,我们邻里间相处的融洽,她们给过我不少帮助,让我心存感激。想起两年前,二婶家里相亲的男青年,一定对我有过世俗的偏见,他的偏见,让我有了更好的选择。
   在城里生活多年后,我的内心深处,依旧觉得自己是半个城里人。那一半属于村庄。村庄里的人,院里的桃树,还有房檐下晒干的泥人,常常让我回想、念及。读书时,那个爱脸红的男孩,不曾有过他的信息,我想,他应该生活在某个小城里。我们的母亲是知青,小城是她们回不去的故乡。多年后,村庄成为了我们的故乡,小城与村庄,皆是故乡。
  

共 31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唯美唯情的抒情散文。作者以光阴为主线,在涓涓的乡愁中,唤出了儿时在村庄的故事,也唤出了上学时的青涩记忧。到城里上班后,在小村被二婶的亲戚“偷偷看媒”,虽说是一种不知情的无缘机缘,却是那时乡村与爱情有关的有趣花絮。岁月悠悠,作者结婚后虽说真正入了城,心却还是在一半乡村一半城萦绕。其实,这情缘于母爱,根植于勤劳,朴实无华的乡下,也游走于青春的巧然萌动。虽说城里,乡下皆为作者的故乡,但故乡的情是乡下还是城里,已无需去区分了!欣赏佳作,感悟至纯至真,也竞有置身其中之怀想!共鸣中只叹流年匆匆,挡不住岁月的流沙!向老师学习,祝佳作连连!【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8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5-02-28 09:12:36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品读中,我也悟到了:人生如旅行,我亦是行人!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5-02-28 09:14:37
  韶华不为少年留,情悠悠,何时休,回味无穷!欣赏佳作,期许无限!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3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5-02-28 13:18:54
  感谢华为老师写下如此精彩入心的编按。老师对文章的解读深刻、准确,很好的诠释了文章主题思想。感恩老师的无私付出,给您敬茶。祝好。
4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2-28 13:30:47
  光阴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在我们的脸上刻上了皱纹,光阴也在我们人生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多少个日子的喜怒哀乐!光阴中我们童年无虑,光阴中我们书声朗朗,光阴中我们从农村走向了城镇,光阴中我们娶妻生子,我们在光阴中过着日子,我们也在光阴留下了一路的回忆,光阴是一笔财富,我们爱惜珍惜之,一寸光阴一寸金!好文拜读!
5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5-02-28 14:47:00
  问好书者茶道老师。感谢老师的精彩留评,给我以鼓励和支持。人生路远,每一段行程,都会留下深深的足迹。时光飞逝,每一寸光阴都写满故事。如老师所言,我们在光阴里生活,留有难忘的记忆。光阴是笔财富,且行且珍惜。祝福老师万事顺意,美好常伴。
6 楼        文友:乡笛        2025-02-28 21:01:05
  文章构思巧妙,重点突出,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情感丰富,层次清晰,感人至深。好文章,学习了。
7 楼        文友:阿巧        2025-02-28 22:24:41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光阴里的故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乡音、乡情,纯粹朴实,化作了一缕浓浓的乡愁,成了生命中最深的牵绊。文章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语言娴熟,情感饱满,意境开阔,耐人回味。感谢风萧萧易水寒老师的精彩分享!祝愿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8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01 09:26:46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其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和成长经历。文章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乡村到城市的转变过程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情感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个人在这一过程中的选择与坚持。同时,文章也留下了悬念,引发了读者对主人公未来生活的想象和期待。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对城镇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选择的坚持。她拒绝了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婚姻安排,显示了她对自己生活的主见和独立性。尽管历经波折,但主人公最终实现成为城里人的愿望和婚姻自主,励志感人,给人带来奋发向上的力量。文章情感真挚自然,细腻生动,清丽脱俗,画面感强,感悟通透,让人久久回味。佳作,拜读学习,感谢风萧萧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祝老师春日快乐,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9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01 09:28:30
  恭喜风萧萧易水寒老师佳作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厚重深沉,笔触优美动人,让人共鸣不断的佳作,再次欣赏学习。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10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5-03-01 14:45:40
  感谢乡笛老师的精彩点评。您的点评很能鼓舞人心,给人以学习写作的动力。真挚地说声谢谢。给您敬茶。祝好!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