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父爱如山(小说)
1995年秋,皖北某县城郊穿越山坳的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两侧山岭上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连着蓝天白云,一只苍鹰展开翅膀从天际划过。公路上喇叭声声,车声轰鸣。
“爸爸!你怎么下车啦?”小女孩惊奇而稚嫩地呼唤着。
“灵儿,坐好乖乖!上坡了,爸爸蹬不动了,要下来推着爬坡。”
只见一个30多岁的男子俯下身子,伸着脖子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拉着车梁子,奋力地登开双脚,推着一辆加重型脚蹬三轮车艰难地跋涉在足有二三十度的陡坡上。这段上坡足足二百米远。男子喘着粗气,脸上滚着豆大的汗珠,也腾不出手来擦拭,只能摇摇头甩掉汗水,竭力前行。车上载重如山,上面码满了带有”康师傅麻辣牛肉面“字样的纸箱货物。上面靠前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红扑扑的苹果脸上一双惹人喜爱的大眼睛,红衣绿裤,乖巧的坐在车顶上,两条小腿搭在前面。几年来,几乎天天如此,爷儿俩奔波在为商场送货的路上……
说起这爷儿俩也够苦的,家中还有一位半瘫的老太太。景崧自幼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由于家境不好,景崧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谋了在县城批发市场送货的差事。为商户送货挣钱养家糊口。到了娶妻结婚的年龄,经人介绍,与本地女青年韩云结为夫妻。韩云身材窈窕,面目清秀,结婚后一年生下女娃,起名灵儿。待到灵儿能离开手脚,就让奶奶带着。景崧送货,韩云上商场卖水果。一年下来,小有收入,虽然不很富裕,却也衣食无忧,一家人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一个盛夏的黄昏,老母亲突发高血压脑溢血,住院治疗数月,落了个偏瘫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陪护。无奈只有让韩云辞了工作,在家伺候老人。韩云有洁癖症,时间长了,有些心烦。加上老人看病花钱,家庭负债,心中抑郁不安。一天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一位风流倜傥的业务员来他家宣传保险业务,看到韩云眉清目秀,身材又好,能说活道,就引荐她去当业务员跑保险。韩云心动了。到了晚上跟景崧商量,好在母亲勉强能自己如厕了,就是走动还不太方便,就给母亲买了个轮椅。让韩云去了保险公司。孩子就由景崧带着去送货。再说韩云去保险公司上班,穿衣也讲究了,头发也烫卷了,嘴唇也抹红了,还美了红红的手指甲,每天回到家,不但不做饭,还经常发脾气。不但不做家务,对孩子也没好气。为了这个家,景崧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洗衣做饭,伺候老人孩子全部包揽下来,累得疲惫不堪。有时韩云几天都不回家,一打电话,就说出差了。回家来不给老人买东西也就罢了,也不给孩子带吃的。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一次走了几天未归,打电话手机关机。景崧急了,急忙赶到保险公司询问,得到的答复是,韩云和一个名叫胡朋的男业务员一个月前就一起辞职不干了。景崧从迷惑中醒悟了,韩云跟人私奔离家出走了。这无异于晴天霹雳,给他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当他的女儿幼小的灵儿抬起渴望的小脸不解地问:“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景崧强忍悲愤,强装笑脸,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妈妈出远门挣钱去啦!挣很多很多的钱,给灵儿买好吃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俺灵儿乖哈!”然后扭过头去擦去夺眶而出的泪水。这泪水是对负心女子的控诉,更是对孩子失去母爱的悲怜。
为了苦命的孩子,为了年迈的母亲。景崧擦干了眼泪挺直了腰。每天伺候好老娘,就抱起灵儿放在车上去送货,他把灵儿看作自己的心头肉,当作自己生活下去的希望,当作照亮明天的朝阳,用心和生命呵护着。当他把货物码满车子,再把宝贝女儿举过头顶放在车上,蹬起三轮车就有使不完的劲儿,该到上坡的时候,他就卯足了劲奋力攀登,越来越懂事的灵儿拍着小手用稚气的声音高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他就感到无比的欣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每次到了商场送完货,就领着女儿买好吃的,好玩的,买灵儿喜欢的花衣服。给孩子给母亲买牛奶、蛋糕、烤肠、烤鸡腿,自己啃馒头,喝矿泉水。空闲的时候,领着灵儿逛公园,看花鸟,玩滑梯,荡秋千,坐过山车。总之,让孩子享受其他儿童都能享受的生活乐趣,尽量不留任何遗憾,一定要竭尽全力尽到自己的责任,弥补失去母爱的缺憾。
一次,他领着灵儿去水上公园去玩,女儿兴高采烈地跟着他一蹦一跳地走在人行道上,路旁的月季玫瑰鲜艳夺目散发着阵阵清香,给爷儿俩带来无比的温馨暖意。正当十字路口开绿灯过人行道的时候,小灵儿走在前面,景崧听到后面“哎哕”一声,一位年迈的老太太不慎摔倒,他连忙回身去搀扶老人,这时已经跑到大道中央的灵儿一看爸爸还在后面折身返回,不幸被快速行驶的电三轮撞倒在地满脸是血,疼得嗷嗷直哭,救护车疾速把孩子拉到人民医院抢救,幸亏没有生命危险,鼻子碰伤出血,麻烦的是左臂骨折,需要住院治疗。此时的景崧像天塌下来一样,撕心的痛,悔恨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吃不下饭,一直守护在女儿的病床前。打上石膏的灵儿疼痛难以入眠,景崧以泪洗面,无比愧疚。所欣慰的是表嫂打电话说,她在照顾老母亲,让他不要挂念,安心好好照看孩子。
睡在病床上的灵儿感到无比的伤痛,哭着呼喊:“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啦!你咋不来看我?”
景崧撕心裂胆的难受,泣不成声,抚摸着孩子的头安慰说:“灵儿,乖孩子!妈妈很快会回来的!我给你买布娃娃去好吗?”
灵儿擦干了眼泪,点了点头。
景崧安排护士,说是出去买东西,让她照看一下灵儿。他坐着出租车直奔南苑公园,那里有花色众多的布娃娃,深受儿童喜爱。景崧走到公园南端的玩具店,挑了灵儿最喜欢的布娃娃“哪吒”,往回返经过凉亭时,看到惊人的一幕。凉亭围栏排椅上端坐一位女士,和离去的妻子韩云惊人的相似。若不仔细辨认,几乎判若一人。他几乎惊呆了。这时他耳畔又响起女儿撕心裂胆的呼唤,于是他奇思妙想,来一次惊人的尝试。何不让这位女士假扮妈妈,满足一下女儿渴求母爱的幼小柔弱的心灵?
于是,他凑上前去,恭敬地说:“大姐,你好!我给你两千块钱,你帮我办件事,好吗?”女士不解的问:“什么事?”
“我想求你假扮一回孩子的妈妈。”
女士勃然大怒,“大白天,你耍什么流氓?”
“不!大姐,你听我说,我的女儿叫灵儿,两岁时妈妈出走……现在骨折在医院……”接着嚎啕大哭,双膝跪地,直磕响头。
女士听到原委,深受感动。连忙上前扶起,眼里噙着泪花,“好吧!我答应你,走吧。”
这位女士名叫刘香,矿工家属,住在近郊。她在花店买了一束鲜花捧在怀里,跟着景崧进了病房。
景崧一进门,高声喊道:“灵儿!你看谁来啦?”
灵儿眼前一亮,热泪夺眶而出,哭着高声喊着:“妈妈!我的妈妈!你可来了!”
刘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扑上去抱着灵儿的头,热泪直流,“灵儿,我可怜的孩子,妈妈回来啦!”
“妈妈,你还走吗?”
爸爸接过来说:“妈妈还要回去,那边公司有急事,必须立即返回。以后回来看你!”
“灵儿乖,听爸爸的话,好好养伤,哈!乖孩子!”
景崧买了一碗馄饨,刘香喂饱了灵儿,然后吻了吻灵儿的额头,深情地告别,灵儿挥着右手,“妈妈再见!”
景崧送到门外,掏出两千块钱,刘香说啥也不要,分文未取,登上出租车,含泪而去。
后来,灵儿大了该上学了,每天该放学的时候,爸爸总是准时站在学校门口,等候宝贝女儿。一天放学的时候,下起了中雨,爸爸怕淋着孩子,把伞全部遮住孩子,自己回到家,淋得像落汤鸡,感冒发高烧,只要孩子安康,心里比蜜还甜。
由于景崧的辛勤努力脚蹬三轮换成了皮卡车,业务量增大,收入颇丰。两年后在市区买了新房,一家人搬进了新居。
一次,景崧在农贸市场买菜时邂逅了刘香,刘香与三年前相遇时判若两人,脸色憔悴,衣着朴素,正在出摊卖菜。二人相见悲喜交加,言语当中景崧得知了刘香的遭遇。她结婚三年一直未孕,丈夫去年死于矿难,自己靠丈夫的抚恤金度日,心灰意冷,孤身一人,靠卖菜打发时日。于是,景崧约她共进午餐,擦出爱情的火花。有情人终成眷属。
国庆节登记结婚,从此,灵儿不仅拥有自己父爱如山的爸爸,也有了称心如意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