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影视戏曲 >> 【绿野·春】郑板桥雪夜吟诗赶小偷(剧本)

编辑推荐 【绿野·春】郑板桥雪夜吟诗赶小偷(剧本)


作者:喜文 白丁,2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96发表时间:2025-03-03 09:51:55
摘要:寒冬深夜,小偷李二因家人病重、生活绝境,闯入郑板桥家中行窃。郑板桥发现后吟诗示贫,劝其莫入歧途。李二倾诉无奈,郑板桥善意提醒,最终李二被感化羞愧离去。剧本借此事,揭示社会阶层差异,展现底层挣扎,凸显人性光辉与正义之士无奈,借舞台元素强化氛围与主题。

角色
   郑板桥:曾在官场任职,因不满官场黑暗,为百姓鸣不平却屡遭排挤,最终心灰意冷辞官归乡。他心怀天下,虽生活清贫,却始终保持文人的风骨与善良,对世间的不公有着深刻的洞察。
   李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家中有年迈多病的父母,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妻子也因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卧病在床。寒冬腊月,家中无米下锅,柴火也即将烧尽,为了让家人活下去,他在极度无奈之下,选择了入室盗窃这条险路。但他本质并不坏,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一丝良知。
   第一幕:寒夜贼至
   时间:寒冬深夜,大雪纷飞
   地点:郑板桥家中卧室
   场景:舞台布置成郑板桥的卧室,陈设极其简陋。一张破旧的木床,上面铺着打着补丁的棉被。床边的桌子摇摇晃晃,桌上堆满了书籍,书籍虽陈旧,但摆放得整整齐齐。窗外北风呼啸,雪花如鹅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不停地拍打着窗户,发出沙沙的声响。屋内,郑板桥躺在床上,眉头紧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心中牵挂着民间百姓的疾苦,想着自己虽已辞官,但仍无法改变这世间的不公,满心无奈与忧愁。就在这时,一个黑影从窗户悄然翻入屋内,正是李二。李二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他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在屋内摸索着,眼神中充满了焦急与渴望,他急需找到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拯救自己的家人。
   郑板桥(轻轻翻身,望着窗外的雪花,低声吟诵,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感慨):寒夜雪飘风怒号,梁上君子入吾巢。
   李二(听到声音,身体猛地一僵,手中的动作瞬间停止,心中一惊,暗自思忖:这老头怎么这么快就发现我了?他紧张地躲到床边,大气都不敢出,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充满了惊慌与不安。他心想,难道这次要栽了?家里人还等着我拿东西回去救命呢,这可怎么办?)
   第二幕:坦诚相告
   郑板桥(缓缓从床上坐起,目光平静地看向李二藏身的方向,语调平和却又带着几分沧桑,继续吟诗):腹中经纶千万卷,床头财帛无分文。我一生清贫,虽有满腹诗书,却无法改变这世间的困苦啊。(微微叹气,眼神中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悲哀。想到自己在官场的种种遭遇,以及百姓所受的苦难,心中满是愤懑)
   李二(从床边探出头,脸上露出失望又懊恼的神情,撇了撇嘴,暗暗啐了一口,心中恼怒地想着:倒霉透顶,本以为能捞点钱财救家人,没想到碰上这么个穷酸文人。他转身便打算离开,嘴里还小声嘟囔着:“算我倒霉。”但刚迈出一步,又停了下来,想到家中奄奄一息的家人,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心中纠结万分,不偷东西,家人就得饿死冻死;可继续偷,又怕被抓住,而且这个老头看起来也不像坏人)
   第三幕:冲突初现
   郑板桥(似乎察觉到李二的犹豫,轻声说道):你若此时离去,家中老小又该如何是好?这世道艰难,百姓皆在困苦中挣扎,可盗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目光中透露出怜悯与关切。他深知像李二这样的底层百姓,若非走投无路,绝不会轻易犯罪)
   李二(听到这话,心中的恼怒瞬间被点燃,他猛地转身,双眼瞪着郑板桥,大声吼道):你说得轻巧!你饱读诗书,即便清贫也能安稳度日。可我呢?家中父母重病,孩子饿得直哭,妻子也快不行了,我若不偷,他们都得死!(情绪激动,声音颤抖,眼中满是绝望与愤怒。长期积压在心中的委屈和无奈,在这一刻如火山爆发般宣泄出来)
   郑板桥(微微皱眉,目光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多了几分理解与同情):我虽无力帮你解决所有困境,但盗窃只会让你陷入更深的泥潭。(语气坚定却又不失温和。他想到自己在官场时,曾亲眼目睹许多像李二这样的家庭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心中一阵刺痛)
   李二(被郑板桥的话噎住,一时语塞,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但仍不知如何是好。他低下头,握紧了拳头,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他在想,这个老头说的也许有道理,可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人死去)
   第四幕:善意警示
   李二(咬了咬牙,准备再次离开,心中仍抱着一丝侥幸,想着或许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可以救家人的东西)
   郑板桥(看着李二的背影,轻声提醒):出门休惊黄尾犬,它虽不会伤人,但叫声或许会引来他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他担心李二一旦被人发现,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李二(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嘀咕:这老头到底什么意思?他真的是在为我着想?他对郑板桥的话感到十分诧异,脚步也慢了下来。他开始有些疑惑,这个被自己闯入家中的人,为何不仅不责怪自己,还处处为自己考虑)
   第五幕:怜花之心
   李二(轻手轻脚地来到墙边,双手刚搭上墙头,准备翻墙,借着朦胧的月光,瞥见墙头上摆放着一盆兰花。兰花在寒风中微微颤抖,却依然散发着淡雅的气息)
   郑板桥(声音从屋内悠悠传出,带着一丝温柔):越墙莫损兰花盆,它虽微不足道,却也是这世间的一抹生机。(眼中满是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他希望李二即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尊重)
   李二(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在这贫寒的家中,郑板桥还如此珍视一盆兰花。他的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对郑板桥的敬意油然而生。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兰花,费力地翻下墙。此时,他心中对郑板桥的看法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这个看似穷酸的文人,却有着如此高尚的品格)
   第六幕:暖心逐客
   郑板桥(微微叹了口气,朝着窗外,温和地说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色寻富门。只是富贵人家,多有防范,你需小心行事。(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无奈。他知道李二可能还是放不下家人,会继续冒险,但又无力阻止,只能叮嘱他小心)
   李二(听到这话,脸上一阵发烫,心中满是羞愧。他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屋内微弱的灯光,心中的防线彻底崩塌。他想到自己刚刚还对郑板桥恶语相向,而郑板桥却始终为他着想,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和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觉得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即便生活再艰难,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底线)
   李二(低下头,声音哽咽):先生,我错了。我不该行此盗窃之事,您的教诲我记下了。(转身,脚步匆匆,飞也似地逃离了此地。他决定回去好好照顾家人,哪怕生活再苦,也不再做这种违法的事情)
   第七幕:社会之殇(新增)
   时间:清晨
   地点:李二家
   场景:李二家的屋子破旧不堪,四处漏风,雪花从缝隙中飘进屋内。屋内阴暗潮湿,李二的父母躺在冰冷的床上,脸色苍白,不停地咳嗽。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妻子虚弱地坐在床边,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李二回到家,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痛苦和自责。他走到床边,紧紧握住父母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李二(自责地哭诉):爹,娘,孩儿不孝,没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还差点走上歧途。(他看向妻子和孩子,眼中满是愧疚)媳妇,孩子,我对不起你们。(此时,屋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官府的人在催收赋税,他们毫不留情地砸门,大声叫嚷着)
   衙役(粗暴地):李二,快出来交赋税!别以为躲在家里就能赖账,今天要是交不上,就把你抓走!
   李二(满脸惊恐,身体颤抖):官爷,我家实在是没钱了,孩子还饿着,爹娘也病着,求求你们宽限几天吧。(然而,衙役们根本不听他的哀求,继续砸门,还扬言要进屋抓人。李二的父母吓得瑟瑟发抖,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妻子也只能默默流泪)
   旁白
   在这冰冷刺骨的雪夜,郑板桥以诗为剑,以善良为盾,不仅守护了自己的家,更触动了小偷的心灵。他的智慧与善良,如同一束光,穿透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在那个贫富差距巨大、民生疾苦的时代,统治阶层横征暴敛,底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像郑板桥这样的正义之士虽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而李二这样的普通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挣扎在生死边缘,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巨大差异,以及底层百姓在困苦生活中的无奈与挣扎,引发我们对社会公平、人性善恶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依然能够闪耀,给予人们希望和温暖。
  
   剧终
  
   【附加内容】
   舞台呈现
   灯光设计:开场时,舞台整体灯光昏暗,仅用一束微弱的光线打在郑板桥的床上,营造出寒冷、孤寂的氛围。当小偷入室时,灯光随着小偷的动作移动,突出小偷的紧张与不安。在郑板桥与小偷对话过程中,根据两人的情绪变化调整灯光的亮度和颜色。比如,当冲突发生时,灯光变得强烈而刺眼;当郑板桥展现出善良与宽容时,灯光变得柔和温暖。在第七幕展现李二家中困境时,灯光以灰暗色调为主,突出生活的艰难和压抑。
   音效设计:背景音效以寒风呼啸、雪花飘落的声音为主,贯穿始终,增强寒冷的氛围。在小偷入室时,加入轻微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营造紧张感。当郑板桥吟诗时,配以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增强诗意氛围。在冲突发生时,音乐节奏加快,音量增大,突出紧张的情绪。当小偷被感化时,音乐逐渐变得柔和、温暖,烘托出人性的美好。在第七幕,加入衙役粗暴的叫嚷声和砸门声,增强紧张和压迫感。
   道具使用:除了简单的家具和书籍外,兰花作为一个重要道具,象征着郑板桥的高雅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坚守。在舞台上,可以通过灯光的聚焦,突出兰花的存在,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其象征意义。此外,在李二家的场景中,摆放一些破旧的锅碗瓢盆、缺了角的桌子等道具,展现其生活的贫困。在郑板桥家中,还可以摆放一些写满诗句的纸张,暗示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抒发。

共 37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寒冬深夜,小偷李二因家人病重、生活绝境,闯入郑板桥家中行窃。郑板桥发现后吟诗示贫,劝其莫入歧途。李二倾诉无奈,郑板桥善意提醒,最终李二被感化羞愧离去。剧本借此事,揭示社会阶层差异,展现底层挣扎,凸显人性光辉与正义之士无奈,借舞台元素强化氛围与主题。郑板桥以诗为剑,以善良为盾,不仅守护了自己的家,更触动了小偷的心灵。他的智慧与善良,如同一束光,穿透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文字如一面透视镜,呈现出了一个民不聊生的人间地狱,统治阶层横征暴敛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故事精彩,语言简练,视角新颖。荐阅,问好,祝福。【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喜文        2025-03-03 10:39:07
  喜文向林科编辑问好,祝福。您为我付出辛苦了!谢谢!
2 楼        文友:疏竹艺斓        2025-03-03 15:17:29
  欣赏佳作!
人之相惜在于品,人之相投在于志,人之相敬在于德,人之相爱在于情,人之相通在于心,人之相吸在于魂。淡泊名利,尽我所能,从容不迫,快乐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喜文        2025-03-27 06:08:29
  谢谢疏竹艺斓老师的美评。
回复2 楼        文友:喜文        2025-03-27 06:09:16
  谢谢疏竹艺斓的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