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吕庆熊老师的几则小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烟火】吕庆熊老师的几则小故事(散文)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520.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5发表时间:2025-03-03 18:55:02

吕庆熊是浙江绍兴新昌人。1950年分配到普陀沈家门中学(现普陀中学)任教数学。1954年调入定海中学(即舟中),那是他已经四十开外了,任教初三和高中数学。圆圆的脸上带着一副眼睛,一副敦厚的神情,给人亲切可近之感。
  
   一“万宝全书”
   吕庆熊有几本厚厚的本子,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并敬佩地称这摘记本为“万宝全书”。
   这确是一本数学的“万宝全书”。那时,数学的教学资料很少,学校里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难题解答大全”、、“重点解答大全”之类的参考书。有时侯,一道难题因为没有对应的例子参照,常常找不到解题的方法,影响学习情绪,也影响学习成绩。吕庆熊是一个有心人。他在阅览室里看到一道怪题,他就认真地把它摘录下来;那年的高考有道难题,高引起考生惊恐,他就把它摘录下来;回家探亲,总是去家乡的学校交流,看到那里有什么有的题目,他就一丝不苟地摘录下来……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机会,他就都会搜集数学上的那一些珍贵的资料,先摘录下来,然后再仔仔细细地抄录到本子上去。当然资料他有时按内容分块录入到本子的。所以哪方面的内容,哪一类的题目,按分类就可以找到。
   这难题怪题重点题目的解题内容搜集、摘录、积累,也开拓了他数学思想的空间,提升了他解题思路的才气,营造了他教学方法的灵动。
   当然,这本子,不是调到舟中才开始摘录的,而是他开始从教伊始,就开始进行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慢慢那本子就满起来;成年累月,持之以恒,从来没有中止过。于是,就诞生了“万宝全书”。
   同学们遇到什么疑难题目,来请教他,他都能从那本自来找到依据和参考题,然后再给学生一讲解,那些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学生小周,有好几个题目,说要自己找找,他就把本子给他在自修课学习,并叮嘱不要损坏一点,因为要给更多学生当资料。小周很仔细认真,竟然很快把疑难题目解决了。在扎好基础的的同时,他还把“万宝全书”中相关典型的难题,在上课的时作特例,给学生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一年,他讲了万宝全书中的一道难题,后来在高考是竟然禹哲道题目基本雷同,于是大多数同学都正确解答。高考的数学成绩就普遍很好。
   那时与他相处过的无论老师和学生,至今一提到他,首先就会说起他的“万宝全书”。
  
   二勤严教学
   吕庆熊是一个典型的教书先生,平时对学生亲切平易,胆教学严谨,一丝不苟。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上课不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别看他戴了一副近视眼,谁上课做小动作,谁头转来转去,他手中的教鞭就会戳到谁的课桌上,或在谁的头上轻轻敲几下,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他就马上说道:同学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可是古人的经验教训,我们在学生时代好好学习,将来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上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于是同学们就专注地听他讲课。
   吕庆熊教育经验丰富,上课很有方法。对中学的教材娴熟于心,板书清楚,常常是随着他的最后一句话,下课铃就响了,因此很少拖课。他上课时总会结合数学内容,讲述祖冲之、牛顿、阿基米德等科学家有趣的数学故事,吸引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初中1964届学生陈仁瑜回忆说,“吕老师那时五十开外,瘦瘦的个头,背略微有点弯”,十来年的辛苦消磨了他的强壮;然而那种教学的力量依然强大,“我就是因为在吕庆熊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了学校的数学兴趣小组,在当时的初三段数学竞赛中还得过第二名呢,而且数学成绩都是优秀。七十年代上山下乡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三师十九团,还在团直属中学当过数学教师,可见对我的一生影响有多大。”
   那时候,学校除早晚自修外,每天一般还安排一节自修课,那是同学们完成作业和温习功课的好时机。吕庆熊这时候就常常来教室里里转转,看看学生有什么疑问,就主动帮助学生解决。而到临近期中、期末考试之前,就来得更为经常。,那些同学数学题不会做,或教材上有不懂的地方,他都会耐心地给予指导,直到他们弄懂会做。因此陈仁瑜说:“他的敬业精神和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是我一生的良师。”
  
   三从善如流
   “教学相长”的口号学校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当时老师们很注意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其实这是也适应部分会动脑筋,喜好表现的学生心理。一般来说有的学生有乐于表现自己的成分,那是一种积极上进的心理。而当时学校提倡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充分的预习,这样可以带着问题来上课,收获就会更大。
   吕庆熊虽然上课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很严,不准学生开小差,然而对学生的自由发问却很鼓励。学生在理解中有不同的看法,解题时有不同的解法,就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讲出来。学生讲述得不准确的,他也是先表扬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然后在分哪里产生了那一些不正确,这样就针对学生思考中出现的偏向,就已纠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学生接的正确的,他就表扬肯定,虚心地接受,好的简捷的解题方法还录入他的“万宝全书”。他还任高中的三角几何课(那时高中数学分成三角、代数、立体几何三门课)。三角课的课代表戴世强(高中1957届(1)班,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就是一位很动脑筋的学生,有时吕庆熊一道题目讲好,他就举手要求发言,对老师的推导过程发表见解,认为自己的演绎方法要比老师讲的简洁有效。吕庆熊就让他发言,非常宽容,从善如流。等戴世强讲好,他常从他的金丝边眼镜后透出慈祥的目光,笑呵呵地说:“啊,啊,你的推导是比书上讲的简单。”一句简单的肯定,就会是一份强劲的动力。
   回忆起这事,戴世强感慨地说:“就这样,我养成了听任何学术讲演都爱提问的习惯,现在我给学生们上课时总是讨论式的,鼓励他们跟我们‘唱反调’,有同学对我的讲课内容提出意见,我会再三表示感谢。我能这样做,实在应该感谢舟中的教学相长的做法以及吕老师的宽宏大量。”
  
   四喜唱京剧
   吕庆熊生活随和,心直口快,却喜好京戏,唱得很好,高兴时,就自拉京胡,即兴来上一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失街亭》中那段西皮慢板,他悠然地唱来,那迂回、复杂、细腻,带着很强抒情性的曲调,他唱来别有风味,似乎还带有点苍然之感。有时侯,晚饭吃好,短暂休息之时,也会自拉自唱一段京剧,把一天的劳累卸却。他会唱很多的京剧段落。而他唱京剧最擅长的演出旦角,学习梅兰芳的唱腔,从喉咙底下发出细细的声音,很见功夫的。在学校的文艺会上表现过。王一平给他拉京胡,他演唱表演《玉堂差》里“苏三起解”那段西皮流水,唱得有板有眼,声情并茂,获得了阵阵掌声。
   高中57届(2)班的李世庭回忆说,在课外活动课时,吕老师还教学生唱京剧“苏三起解”等,那段西皮流水唱腔刚劲有力,节奏紧凑,那苏三那一种坚定、愤懑的情绪,且倒好处第表达出来。吕庆熊先用小喉咙发声示范,“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然后一句一句带学生唱。学生们兴趣很浓烈。
  

共 28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吕庆熊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数学教师,他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给无数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在教学上严谨认真,还通过自己的“万宝全书”积累了大量的数学难题和解题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兴趣。他的教学风格严格而不失亲切,鼓励学生自由发问和独立思考,这种开放的教学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吕老师的生活情趣丰富,尤其喜爱京剧,他的这一爱好也为学生带来了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吕庆熊老师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教师敬业精神和教育智慧的缩影,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课堂,成为学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3-03 18:55:17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3-03 18:56:03
  吕庆熊老师以严谨教学和“万宝全书”闻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他鼓励学生提问,培养独立思考,教学相长。课余,他热爱京剧,以艺术陶冶情操,深受学生敬爱。吕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其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影响深远。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05 15:29:29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3-11 16:50:21
  这篇文章将吕庆熊老师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活!他用心编写 “万宝全书” 助力教学,教学严谨又善于启发学生,还热爱京剧。吕老师的敬业与才情,令人由衷赞叹 。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