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星月】最好的青春遇见最美的乡村(散文)
“耕一亩心田/等一个春天/像花儿一样立雨露风间/多少个夜晚/在默默蜕变/似风儿一般辗转过冬天……”
那英演唱的这首歌曲《山水间的家》,很多人都听过,可是当我听到孙新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却感慨万千,深有感触,因为这是发自孙新肺腑的真情演唱。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鹤壁市的青山绿水,其中几个镜头就是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谭峪村。
孙新,这个充满活力的97年小姑娘,就是谭峪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看着她年轻稚嫩的面庞,你真的不相信她已经在这个小山村工作了近三年了。
孙新是土生土长的谭峪村人,2020年大学毕业以后,在郑州一所培训学校实习工作。她在郑州这个大城市里过着时尚舒心的生活,就像每一个九零后的女孩子一样,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跟朋友们一起逛街K歌,旅游购物,品尝美食,享受着属于年轻人的快乐。如果不出意外,她会在郑州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开始享受美好的都市生活。
没想到,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乱了孙新的人生规划。
2022年4月的一天,孙新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经过问询,她得知这个电话来自她的家乡谭峪村。
这通电话是村里的一个老党员给她打来的,老党员告诉她:村里原来的支部书记由于身体原因辞职了,现在村里两委班子配不齐,问她愿不愿意回村当支书?
孙新在大学学的是商务英语,在校期间她还考了教师资格证和其他证书,她的想法是即使自己找不到翻译之类的工作,最起码还可以参加招教考试,当一名英语老师。她从来没有想过再次回到农村生活,那不是她的人生归宿。于是,孙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老党员的邀请。
可是,孙新的宁静生活从这一天起就被打破了。
从这以后,孙新经常接到来自家乡的电话,有村里的老干部,也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更有她熟悉的乡里乡亲,都劝她回家当村干部。甚至她的父母和其他长辈,也劝她回来试一试。
“为什么你们要让我回来?而不选择别人呢?”孙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一个老干部说道:现在谭峪村班子不齐,老百姓人心不稳,村民们都期待有魄力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为村两委班子带来新鲜血液,从而扭转村里的局势。
孙新开始重新审视起了这件事。她从媒体上得知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学识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带领父老乡亲发家致富,他们也成为年轻人的楷模和表率。自己还年轻,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她想道,我要用自己在外面看到的,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来改变家乡,建设家乡,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孙新答应了村干部的邀请,简单收拾一下,立刻返回了老家。
2022年5月,谭峪村召开了村民选举大会,经过村民大会选举,党员大会选举,孙新以优势选票当选了谭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22年6月1日正式上任了。
孙新上任后正赶上了村里的水网改造,于是她就烧起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谭峪村虽然离淇河只有五六里地,可是由于地势高,村民吃水很不方便。孙新一上任就投入了水网改造工程。刚大学毕业的孙新,对水网改造这个项目一点也不了解,无从下手,但时间紧任务重,她必须迎难向前冲!最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她走家串户,积极与施工方协商,最终完成铺设了4000米供水主管道,24000米入户管网,把自来水送到谭峪每一户村民的家里。8月10日上午9:50,阀门一开,一股股清流顺着管道送进家家户户,一千多人受益的水网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彻底解决了谭峪村的用水问题。为了保证全村340多户人家水路畅通、使用方便,孙新和村两委干部扛着梯子戴着草帽,一家一家的实验,挨家挨户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试水工作,确保每户人家里都通水正常才放心。
孙新上任后的第二把火是给村民建磨坊。
谭峪村地处偏僻,与之相邻的弓家庄村因为盘石头水库修建而搬迁了。村里没有磨坊,交通也不方便,村民们磨面碾米要翻山越岭跑到好几里地以外的肖横岭村。谭峪村的很多年轻人都住进了城里,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因此磨面很不方便。孙新就跟村干部们商议了一下,村委会利用几间闲置的房屋新建了一个磨坊,他们对屋子进行了改建,丰鹤电厂派驻谭峪村第一书记王红良购置了磨面碾米吹玉米等功能齐全的加工粮食的机器,谭峪村的磨坊就正式开工了。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可以加工粮食,还“以工代挣”增加了部分村民的工作岗位。他们非常感激孙新,每次见到她都会对她伸出大拇指:“你这个妮儿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真中!”
第二年刚开春,孙新就遇到了另外一件挠头的事。
谭峪村地处鹤壁市淇滨区西部丘陵山区,耕地分散,机械收割难度大,基本上靠人工收割。人工收割后,还要抓紧时间打麦子,晒麦子,因为怕刮风下雨,所以必须抢收。可是,由于一些村民乱占乱建,原来的打麦场早就消失了。村民们打场很不方便,有些村民直接把收来的麦子摊在了村中的公路上,靠来往汽车碾压打麦子,不仅不卫生,还容易引起火灾或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孙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三把火就是重建打麦场。
孙新和驻村第一书记,村委干部走街串巷,逐家逐户走访,征求群众意见,重建打麦场的呼声很高,因为它能彻底解决村民打麦子,晒麦子的实际问题。
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孙新和村干部开始选择场地。村南头有一个废弃的垃圾场,是个很好的场地。资金有缺口,村内青壮劳力缺乏,孙新就组织村两委干部全员上阵。平整、回填、圩地、接水、架电,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施工,打麦场终于建成了!
熟悉的打麦场又回来了!为了让村民们打麦子更加方便,驻村干部们还出资购买了一台打麦机,让村民们免费使用。看到新建的打麦场,不仅是谭峪村的老百姓打麦子方便了,周边几个村子的老百姓也来这儿打麦子。为了预防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孙新让村民们把秸秆废料统一运到附近的养殖场,确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孙新和村干部们化身为安全监督员和秸秆禁烧宣传员,轮流做好后勤保障和管护,积极解决打麦子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村民“三夏”助力。
孙新切切实实为乡亲们干好事,办实事,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当她走在村里,遇到的每一个村民都会跟她打招呼。孙新知道,这是村民对她的信任和支持,她有一种成就感,在这些朴实的老百姓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孙新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她的印象中,村子里的路还是2008年修的,那时她还不到10岁,这些路年久失修,再加上近几年大水的冲刷,路面破坏得很严重。走在上面,磕磕绊绊很不舒服。想到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他们每天走在这样的路上,孙新不由得为他们担心。
“要想富,先修路”,路面修建刻不容缓。孙新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申请到了30万资金,终于在10月份,对村里的主干道进行了全面的修缮,铺设了1500米平整、宽阔的柏油路,并新修了农忙路400米。路修好了,孙新也晒成了“黑姑娘”,可是看到大家出行方便了很多,走在平整光洁的柏油路上,孙新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她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
孙新一心为村民们付出,她的辛苦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很快,她的努力就得到了乡亲们的回报。
2023年正月十三上午,大河涧乡要举办秧歌舞比赛,谭峪村常住人口本来就不多,过完春节年轻人就都走了,住在村里会扭秧歌的也就十几个人,参赛人员缺少成了最大的问题。村里上次参加扭秧歌还是十来年前的事,中间因为各种原因,很久都没组织过了,不说人们动作都生疏了,扭秧歌需要的服装,锣鼓家伙等设施也不齐全了。接到乡里参加比赛的通知后,时间非常紧张,是临时组队还是请外援,孙新和两委干部都很为难!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抱着试试的心态给原来的秧歌队成员打电话时,一个电话打过去,上班的人是请假往回赶,有车的人是开车往回赶,都赶回村支持村里的扭秧歌比赛。上午买衣服、通知人,下午参赛人员和比赛需要的彩旗、服装、道具就都到位了。晚上七点正式开始排练,一直练到十点多。那时候正值寒冬,秧歌队里最年轻的四十多,大多都是五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敲锣鼓的老头们也都六七十了。人们顶着夜晚的寒气,一遍又一遍地挥着扇子踩着鼓点练习,锣鼓敲得一遍比一遍响亮,秧歌跳得一遍比一遍带劲儿。大冬天的,大家伙儿的头上都冒着热汗,此情此景真的让孙新很感动。
正式比赛那天,六点化妆、换服装、整队形,八点钟,谭峪村这支临时组建的五十余人的参赛队伍出发了。从彩排到比赛结束,练习时间不到四个小时,但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挺着精气神儿,整整齐齐地圆满完成了这场从无到有的表演。尽管没有取得前几名,可是在孙新的心里,这支凝聚力极强的队伍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2023年6月14日,《淇河晨报》以《打麦场又回来了,真好!》报道了孙新重建打麦场的故事;2024年6月,她应邀参加了鹤壁市“创星路上”演讲比赛,不仅荣获了十佳故事奖,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她和谭峪村的故事;2024年7月,孙新和其他几位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了鹤壁市“创新路上好故事”现场汇报会,并一起演唱了歌曲《年轻的战场》。孙新的事迹不仅感动了谭峪村的父老乡亲,她的故事也在大河涧乡乃至鹤壁市传播开来。
2024年10月7日,孙新以及村干部们举办了谭峪村村民大会,10月11日,恰逢重阳佳节,谭峪村的乡亲们欢聚一堂,“同吃团圆宴,共迎重阳节”。孙新和驻村干部为老人们送去了关爱,不仅准备了丰盛的家宴,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扇子舞,秧歌舞,拔河比赛等节目,为老人们助兴,让村民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享受。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谭峪村的村民大会和重阳节活动进行了报道,这个小山村第一次上了电视,而为全国人所知晓。
2024年12月,由鹤壁市委组织部牵头,以孙新和谭峪村为主题,通过翻唱央视综艺《山水间的家》主题曲,成功拍摄了谭峪村第一个MV。在孙新醇厚的歌声里,人们认识了这个长相淳朴的97后女孩,认识了青山环抱,风景秀丽的谭峪村。
面对过去取得的成绩,孙新表示还远远不够。虽然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美化、亮化,村庄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村民们的经济收入还很低。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利用周边的淇河,七里沟,盘石头水库,双塔寺,牟山等自然旅游景点,以及正在兴起的毛连洞红色教育基地,做好双赢共建工作,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出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新谭峪村,让村民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发家之路,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实现人生理想不一定在远方,也可以在家门口。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只要怀有回报桑梓的情怀,不畏难,不惧苦,就能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青春故事!”孙新在被采访时目光坚定地说道。
“一路向前,山水之间/一个时代的光圈/从一梦繁华如锦到一颗心吾乡归安/山水间的故乡连接历史和今天/绿水青山暖暖人间……”
借着这首《山水间的家》孙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是我的家乡,这里有我的家人,也有我的舞台。我喜欢唱歌,在这场我与家乡的双向奔赴中,我用歌声给我的家乡代言,这是一件很酷的事!
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孙新将见证谭峪村的嬗变,她最美好的青春也将会在这个最美丽的山村里绽放出人生中最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