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宁静】身边的他们(散文)
每一个人身边,都有许多他们。我是老师,身边太多人都是老师,手执教鞭,站三尺讲台,吸粉笔灰,靠“声音”吃饭。虽然大家“坐台”、“吸粉”、“卖声”,但高尚而伟大,传承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培育着祖国的万千桃李。
一
她一头短发,显得十分干练,人不高,酷爱平底鞋,根本没有新时代女性的时髦感,扔在人群堆中,更是极不出众。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所有家长心目中的名师所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她的学生。每次分班都翘首以盼,希望命运垂青。如今,教育局讲究阳光分班,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随意选班、分班,大家只能凭运气决定。有幸到她班上,家长们手舞足蹈,似乎高中已成为命中注定的事。
她能如此得到大家肯定,最重要的原因——高度负责。她虽然长得不高,但能量很大,水平很高,善于做工作。学生到她手中,都乖乖听话。每天清晨,她早早到校,几乎全校第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到了学校后,她立马来到教室,打开窗户通风,摆桌子,擦黑板。陆续,学生来了,她组织学生诵读。琅琅的书声中,她泡杯茶,在热气腾腾中备课、批改作业,遇到有问题的学生,立马解决,将所有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绝不让它生根发芽。
曾经有个孩子熊,中途转学到我们学校。听说,在原来学校,老师已无法掌控,教室里吵闹,下课追跑打闹。后来,那个姓熊的熊孩子来到她班,家长提前给她打了预防针,希望她多加注意。她微微一笑,表示没关系。从此,她的眼睛像长在熊孩子身上,熊孩子根本没有“违法乱纪”的时间。同时,她不断地抓时机鼓励,找办法教育。慢慢地,熊孩子只剩下姓熊,脾气与性格不再熊,家长兴奋得不知所以,握着她的手,愣是说不出话。
虽然熊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多少提高,但至少遵守纪律,没有成才但至少成人。这对于教育来说,已是天大的好事。每每,大家提起此事,都歌颂她品德高尚,她说这是份内之事,应该做的,算不得什么。
二
她同样是位女老师,长长的秀发,一脸的笑容,像阳光一样,开放在校园内,带给大家无限的温暖。
她是活雷锋,能力高超,热于助人。从领导到学生,人人都喜欢或爱戴她。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她作为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可谓身挑重担,但无论什么事,从无怨无悔,不光做得快,还做得好。她负责学校的接待与文字编辑工作。远方来了客人,她尽地主之谊,端茶倒水,待人接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字编辑太难,光写都足以死掉好多脑细胞,还有编辑。图文并茂中不仅是文字,还有美图,都极具挑战性。到了她手里,就像插花,这里修改一下,那里剪切一下,要不了半小时,一篇美轮美奂的宣传稿就出现在大家眼前。不管文字与图片,光看搭配都是一种享受。
曾经,她担任年级组长。这份工作看似上传下达,实则承上前下,至关重要。学校举行办公室评比,她拿出下班时间,从办公室的打扫开始,到设计,及布置,样样亲历亲为,还从家中搬来很多物品充公,损私肥公,硬是拿下第一名的好成绩。她无论在哪个组,哪个组就一定团结和睦,其乐融融。有空时,大家一起徒步游戏、吃饭聊天,就像一家人。
我曾与她一起做事,帮旅游景点设计广告。我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她却苦思冥想,从题目到文章,从初稿到修改,都办求完美,最终得到公司认可,圆满完成任务。工作结束后,她请客,我喝着香甜的奶茶,总觉得她像奶茶一样香甜。
三
他,中年大叔,年近退休。到了这个年龄,本该好好享受。好多人退居二线,为将来的养老打前站,教二类学科,不批改作业,过神仙日子。
他不,好多人说他傻。是啊,他曾经多次担任过校长,干了几年后,说辞职,非要当一名普通老师。领导重视他,继续提拔他当中层干部,他拗不过,只能勉强答应,干了几年依旧不想干,还是想站在一线,与学生亲近。
学生的确与他亲近,跟他是好朋友,但又都怕他。他是真痛人,也真“痛”人。如今的社会,现在的潮流,许多家长动不动就批评老师,指点老师,不行就去告你,因而许多人不敢管,宁可“佛系”,也不敢跟学生较劲,任凭一些孩子在“后进”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越走越远,最终无法进入高等学府,从此与学习画上句号。
他从来不怕,面对调皮顽劣的孩子,绝对不放过,必须严肃处理,处罚、检讨、喊家长一样不落。我们都担心他,怕他被家长告到教育局,给自己所剩不多的教学生涯留下一个污点。奇怪的是,从来没有。我们问他有什么秘诀?他笑着说,现在的有些家长虽然难缠,但肯定明事理,知道你是否一片真心。如果我用心教育,确实爱孩子,家长怎会不知道,又怎会无缘无故告你,再换个不爱的老师教,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局。他们不傻,分得清轻重!
我想想也是。听说,某个孩子极其顽劣,他忍不住拿起鞭子狠狠地敲了孩子手心,“啪啪”声响起在安静的教室里。他目光如虎,严令学生不可再犯类似错误。打完,他也后悔,主动打电话给家长道歉,结果家长一个劲地对他表示感谢,感谢他对孩子的再造之恩。
因为,这孩子再这样下去,可能真无法无天,家长同样愁得直挠脑袋,只希望孩子能够朝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行。
身边的他们,都是万千普通教师里的一员员。他们没有轰天动地的大事,日日耕耘讲坛,天天批改作业,年年默默坚守,难得教出“清北”优异生,但从不妨碍他们闪闪发光,带领学生闪闪发光。
他们,永远如一轮红日,照亮在孩子们的三尺讲台上,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