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流年】我从长安来(散文)
我站在队伍中,戴着墨镜,躲在遮阳伞下,等着进天坛公园。
秋阳穿过伞布,直射下来,伞下氤氲着热气,汗水从额头和后背冒了出来,我的衣服湿了,头发也湿了。都十月份了,北京还像夏天那样炎热,让人心烦意燥。
国庆期间,因怕游人多,我们或躲在家里,或去泡温泉,或去吃饭,或去郊外游玩,始终不敢光顾景点。还有两天就收假了,小两口说,老妈,带上你的太极服,明天到天坛给你拍视频去。此举正合我意,这次来北京,我带了三套太极服,就想拍些视频带回去。
到天坛练太极,那金碧辉煌的瑰丽建筑,气势恢弘的古柏林,与中华武术相得益彰。在祈年殿前,汉白玉圆台下,练一套太极,那种感觉,想想都惬意。我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可在高兴之余,我还是有些顾虑,唯恐游人多,毕竟还没收假,儿子儿媳坚持要去,他们是想陪我出去玩,一上班就没时间了。可没想到,我们一大早赶过来,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我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越过人头向前眺望,人海茫茫,望不到天坛的大门。我转过身向后眺望,依然人海茫茫,一眼望不到队伍的尽头。我像汽车似的,被堵在了车流中,进不得,也退不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随着人流的蠕动,过了大约半小时,我才走到了天坛北大门,出示过身份证,跨过高门槛,终于走进了天坛公园。一起排队的儿子、儿媳却因为验证码无法显示,站在门口等待。因为人太多,网络信号似有似无。
我站在门口,向祈年殿望去,这座金顶蓝瓦红柱,恢宏壮丽的圆形彩绘三层重檐大殿,矗立在蓝天下熠熠生辉。祈年殿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上面是三层大殿,下面是三层汉白玉圆台,也就是祈谷坛。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的正月,都在这儿祈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坛主要由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回音壁等组成,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的祭坛建筑,属于世界遗产。
而此时,祈年殿下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有人在拍照,有人在录像,还有小孩在打闹嬉笑。晃动的人影,使我感到了眩晕。
儿子儿媳进来后,让我去换衣服,我指着祈年殿,皱着眉头说,这么多人,哪有地方练太极啊?儿子说,老妈你先换上,我们再去找地方。不练太极,穿着对襟中式服装招摇过市,显得另类。哎呦,老妈,你看她们另类吗?我循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那些年轻女子,头戴凤冠,穿着满身花纹的紧窄长袍,漂亮,雍容华贵,一走一摆,一颦一笑,尽显满清贵妃、格格的风范,与祈年殿的圆形建筑,相得益彰。
可我不但年龄大,还带的是白色对襟长衣,橘黄色裙裤,典型的唐装,与这明清建筑极不相称,差着朝代呢。
老妈,你是从长安来的啊!儿子的话提醒了我。对啊!我是从长安来的,是从大唐来的,穿唐装再合适不过了,展现的是我大唐的风范。
想到这儿,我换上衣服,漫步在祈年殿的广场前,感觉毫无违和感,因为我是从长安来的。儿媳帮我提包,儿子给我拍照。一阵咔嚓咔嚓声响,儿子让我看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端庄大气,穿着唐装,带着唐风唐韵,步履轻盈,款款地穿越而来。儿子说,老妈是唐朝美女啊!
我开心地笑了。
十几年前,我拍了一套唐装艺术照,风姿绰约,高贵大气,尽显大唐风范,看过照片的人都说,那是你吗?那明明是唐朝的贵妃啊!我红着脸低下头,心里美滋滋的。我生长在长安,是这方土地滋养了我,古城的古风古韵,在我身上打下了烙印。
我虽祖籍洛阳,可小时候一回到老家,我就会过敏,浑身起红疹子,是水土不服,让父母极为闹心。一回到长安,我就恢复了正常,母亲说,还是西安的水土好。祖父母说,这娃娃就不是洛阳人,是西安人啊!从小到大,我一直以土生土长的长安人自居。
儿子带着我,挤过人群,拾阶而上,来到祈年殿前,要近距离地给我拍照。这里拍照的人更多,大都是穿着格格服,或是贵妃服的年轻女子,还都带着专业摄影师。站在她们之间,我显得格格不入,一位扛着相机的摄影师对我说,阿姨,您的服装很别致啊!我笑着点头说,我是从长安来的!摄影师愣了一下,继而竖起大拇指说,庄重,美丽,有大唐的风范!
作为宏大的祭天场地,天坛的布局也是颇为讲究的,有内坛,有外坛。内坛主要包括祈年殿,圜丘,皇乾殿、皇穹宇、丹陛桥等重要建筑,外坛就是古柏,还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而内坛又分为南与北,祈年殿、皇乾殿、祈谷坛在北,皇穹宇、圜丘坛在南。祈谷坛是正月祭天用的,圜丘坛是冬至祭天用的,从北到南,北边圆形,南边方形,寓意着天圆地方。两坛之间,由丹陛桥,也就是神桥连接。
从祈年门出来,我们走上了丹陛桥。我站在神桥上,儿子咔嚓咔嚓又给我拍了好几张照片,漂亮,经典,都是背景衬托得好。我们来到了皇穹宇,想打卡回音壁,去感受“天人感应”的神秘。
回音壁是根据声学原理,使声音在壁面反射。在回音壁听回音,要有两个人,一人站在回音壁这头,紧贴着光滑的壁面,大喊一声,或讲几句话,另一人站在回音壁那头,就能听得一清二楚,挺有意思,也挺神秘的,是游人必要打卡的地方。
而此刻,却只见人不见了回音壁,人贴着人,人挤着人,没有下脚的地方,把回音壁完全遮住了。你喊,我喊,他也喊,熙熙攘攘的嘈杂声,已分不清那是原声,那是回音。
此情此景,让我惶恐,赶紧转身后撤,向圜丘坛走去。还没走多远,就望见了圜丘坛的圆台上,也是人山人海。
儿子摇摇头说,圜丘坛也只好过了。然后带着我,又向外坛走去,外坛大片大片的古柏,让人震撼。古柏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犹如苍翠的云絮,漂浮在蓝天下。这些树龄在二百年以上,树与树间距相等的古柏,像庞大的军阵,环绕在祈年殿、圜丘坛等主要建筑的红墙外,守护着它们,使这些建筑愈加庄严宏伟。
天坛的古柏,大约有三千多棵,占地二十五公顷,占据了天坛公园八分之一的土地。古柏万古长青,寓意着人寿命的长久,深受历代皇帝的喜爱。然而,寓意是好的,愿望也是好的,可历朝历代的君王,谁也没能逃脱生命的消亡,哪个也没有古柏的寿命长。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无论怎样拓展生命的宽度,都无法使生命永远地存活下去。
外坛游人稀少,只有个别人坐在长椅上休息,如不是人来人往,有古柏做陪衬,在林荫道上练套太极,也是再好不过的了。听我嘟囔,儿子说,老妈,今天就不练太极了,不去影响别人,咱们改天再来。来,来,来,老妈,穿着唐装走一个,我给你拍段视频。
我身着唐装,气定神闲,迈着舒缓的步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林荫道上,白衣与红墙翠柏相互印衬,我仿佛穿越了千年。唐风唐韵与富丽堂皇相互交融,我是最美的使者。
感谢姐姐分享,跟着你游览明、清建筑的风味,唐的风韵,如亲历!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