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在水做的古城里(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在水做的古城里(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7发表时间:2025-03-24 08:35:23
摘要:写过一篇关于滦州古城的散文,感受古城之“古”,再写一章,给古城的“水”。


   我觉得是漂到了河北滦州古城里,尽管穿行于河北时,滦河时隐时现。时而雄浑恣肆,时而清丽明快。滦河如弦,车行在美妙的乐谱中。我一直觉得滦州是滦河生养的一个地方,不然,一个“滦”字怎么就像姓氏一样,冠于滦州呢。
   如果没有穿城并缠绕滦州古城的青龙河,古城一定会失去灵性。一水缠胜地,有缘水情系。
   如果那些青砖黛瓦的古建,不沿河坐落,怎么能看出它入水迷离的倩影?青龙河水衬画楼,楼阁纷纷投水生。
   如果没有那条灵动如舞龙的青龙河,古城的那15座桥,一定就像失去母亲抱养的孤儿。这里的桥,归属龙系。自成彩虹状,投影画青龙。
   如果古城里没有桥,那些游人怎么能成为岸边楼阁里品茶吃饭人惊目一瞥的风景?桥上游人总是装饰了别人的梦,成了别人休闲的心情。
   如果没有那条青龙河,重建的滦州古城还能打造出“上河图”第二版吗?一画出两版,南北相辉映。
   如果古城没有一条水系,我会像两次奔赴江南水乡周庄那样,充满不厌的情绪吗?江南水乡起绮梦,江北水城牵我情。
   如果滦州古城没有水,这些审美之问,连产生的可能都没有,我更不会贸然驱车千里,毫无缘由地奔赴,或行或站或坐于古城而陶醉。
  
   二
   已经很累了,但我就像小孩子跳绳一般,从一座桥的一端上,另一端下,再绕上另一座桥,我被卷进跳绳里,又像是穿过一座座花门,因为喜欢,所以再累都要走一走15座桥。走着,我觉得我是在弹响一个个琵琶,只是试了试音阶,不成曲调,而余韵缠绵,追着我的脚步。据说,滦州古城的“水建”部分是参照《清明上河图》而建,上河图里17座桥,我回头一数,少了两座。嗯,追求神似,怎么能以数量的多寡来看这些桥呢?滦州古城的青龙河是水做的文化轴,穿起的是如珠似玑的桥,那些桥的名字就像珠玑的名字——松云桥,古淀桥,风雨桥,夷齐桥,响水桥,甘泉桥……小时背书,记不住词,在古城走一遭,却记下了这些桥名,我觉得我是爱上了这些桥。珠玑连环,尽管是桥名仅两个字,却无不高度概括着滦州的某段历史。滦州古城的桥名,创造了崭新的汉语词汇。又像是一部书的索引,其后备份了一章章精彩的故事。桥,从往昔的渡水到如今的观光,是对一个文旅时代的深情支撑。
   滦州人爱桥,于是把分布滦州各地的名桥,悉数抱在这条青龙河上,例如响水桥,就是“滦州十八景”之一。我未读过滦州人给桥的诗,但我见证了滦州“抱桥”于青龙河上的壮举和诗情画意。一座冶铁之城,有着如此情调,冶铁成器,抱桥为品。这不是一座城的两面性,而是一座城的宏伟和精致,这种结合无与伦比,是豪放与婉约相融,是滦州的华章。大能筑城,小可雕微,一座智慧之城,一城聪明市民,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创造!
   河北有名桥,如赵州桥,一桥领众桥之风。滦州也有名桥,建设者将滦州地界的名桥,搬进古城,虽为复制,却是集成大观,桥的情结,紧紧地系在了滦州人的心上。风雨桥,是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样式,蕴含着风雨同舟的美好寓意,俗名“回龙桥”、“花桥”,各民族如一朵花的瓣儿,开在风雨中,来之不易。滦州一地,曾有26个民族相聚,考察其因,可能我们会归为某个时间,某段历史。我却不能那样看,水孕育了文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当然也包括“利人”,不争而得人心。古有“从善如流”说,是乐于纳言的意思,何尝不是善于聚众凝心?一座响水桥,载着一个唯美的传说,传说桥下有“石人一品箫”浮雕,自然成趣,流水击石声似箫鸣,与桥上“老者放石”的民间传说有关。模形拟声,从物象到意象,滦州人自古就有着风景审美的强大能力。滦州人在“水文”文明里占有重要一席。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样式,蕴含着风雨同舟的含义。夷齐桥,是专门为商周时期的孤竹国兄弟伯夷叔齐而建,故名。有人说,夷齐兄弟为让贤就在这座桥上自刎而终,但历史记载却是“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没有因果关系可以证明他们为何选择“刎颈”,我想,可能是为了强调他们忠贞不二的倔强精神而杜撰,杜撰并非都是不值得相信。如果寄存一种精神,就有其合理性,杜撰,源自唐诗人杜默,人称“杜默撰”,起初并无不实之意。那么这个传说,能不能就说是“滦州撰”、“滦民撰”?或许,把这样两个人放在桥上,桥可以成为人物的历史丰碑吧。明明是他们还活着——桥边草地上坐着夷齐兄弟促膝的雕塑。我不会追究故事的版本,对垂古千秋的人物,演绎出再多的故事,都有着历史的忠义道德精神的合理。高鹗后续《红楼梦》,言其画蛇添足。滦州人改写夷齐传说,再创精彩。
   水锻造了滦州的文明,也催生了造桥人的智慧。放飞思绪,想起滦州人詹天佑,他在19世纪末架起了“滦河铁路大桥”,成为近代中国工业的重要遗产。滦州人对桥,有着结绳千结的情怀,水生柔情,柔情生桥,这是滦州人的水文逻辑。
  
   三
   这也让我想起滦州的“滦”字来。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并无“滦”字,“滦”源自“栾”,曰“木,似栏”,民间言其该河两岸多有类似栏杆的树木,故称。我们就叫它是栾树吧。确知,在《汉书》里滦河还称“濡水”,唐代才有“滦河”一说。滦州,因水兴城,因水造字。创造精神,自古而有,已经渗透进滦州人的骨子里,难怪滦州精英辈出,水能滋养土地,水能涵养人的智慧。所以,去看滦州,一定不要离开“水”。江南的水乡,无一例外地都可称之为“梦里水乡”,其格局都是“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的柔水涵养出的风景与情调,是柔美,是绮丽,要养一腔怀柔之情,必须赴江南水乡。但到了北方的滦州,不乏小桥,更有大桥,是桥涵峥嵘起天虹,谁家会把滦州桥独占呢。于是,滦州人将桥摆在古城里,供人共赏,这是滦州人的情怀,唯恐游人错把滦州作汴梁,拟周庄。
   在江南水乡的周庄,我难有如此想法,可能是因为我爱江南巧秀丽景吧,如果没有江南水乡,我也难玩味出这般情调,收获一段深刻的思想。不厚古人不薄今,不厚周庄不薄滦。不一样的风情,让我难以选择。在美好的风景面前,难以道其优劣,于是有了“各有千秋”来解围。
   沿着滦州古城的青龙河行走,我觉得,在北方,唯有滦州可以创造第二版的“清明上河图”,一条水的注入,让滦州古城有了再造风景艺术的可能。是啊,国土广袤,江南太远,远隔千山万水,眼前有古城储备了江南风景,近在迟尺,何必舍近求远,原来是为了满足人们“乐水”的雅趣,滦州人把古城称作“北方小江南”,这是他们建起古城后,就抢注的品牌,抢注了“清明上河图”的再版权。中华文化的再生性极强,就像中国书法,源自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其后诞生的金文、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无论何种字体,我们都可以睹字寻源,和甲骨文联系起来。所以,在我眼中,“上河图”不止属于宋代,也不仅是开封独有。欣逢一个大文旅时代,我有机会看到了“上河图”的演变。我在山东诸城,寻找诞生“上河图”的影子未得,本想到作者张择端,应该在他的家乡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哪知,河北滦州人抢了这张图纸,我这个山东人不妒忌,反而越发喜欢欣赏了。
   滦河,最最偏爱滦州,我不认为滦州是因滦河而得名,我觉得888千米长的滦河对滦州格外青睐,滦州北有滦河迤逦,东横滦水,拥城而为池。滦河算是半包围了滦州,或者说是抱着更确切。沿着古城内的青龙河岸走,遇到一家名为“拾年咖啡馆”,“拾年”,拾取流年?远去的光阴,不能放过,拾取来饮?是这样的意思吧?凭着这个名字,我要买一杯咖啡。果然,老板娘解释说,就是“拾取流年”的意思。年华如这青龙河水,随水流远,我们赶不上流水,只能拾取。当然,她眼中的青龙河,也是希望财源滚滚来,不然她不会花好的价钱租下临河的店铺。她无意说出一句话,让我又得见识。她说,没有水,生意不活;没有水,古城就不叫古城了。哦,她是跟我解释“城池”。
   我回想我游过的古城,山东的青州古城,内有“南阳河”,李清照曾登河岸的“顺河楼”写下“一剪梅”,最喜“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句子。山东的即墨古城,紧邻墨水河,因临墨水而得“即墨”名字。每一条河,都是与河岸人家有着不可切割的缘分,就像那个“拾年”的老板娘,她生活在如水年华里,生怕年华跑了。水在“五行”,更在大众的文化视觉里。我捧着滦河水冲泡的咖啡,仿佛有了走进了青龙河,看舞龙戏水,听桨声欸乃。喝一杯水,一杯饮料,也要看在哪儿,不然就是白水一杯,甜饮一瓶而已。其实,青龙河入古城,只有一公里长,相比青龙河222公里,只占极短的一段,但却是最有人文色彩的一段,两岸的楼阁顺河而建,举首望一眼向河的屋檐,仿佛屋檐下画着媚眼,齐刷刷地看着河流,楼阁在水两岸,都是闲适对镜梳妆的样子,座座精彩,看得眼花,也生怕这些临河梳妆的楼阁让我看得吃惊而羞涩。我时而背对,欣赏倒影河中的楼阁,也把自己放进玉镜里,不悲白发,千里行旅,也让我轻松拾取一段流年岁月。李白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如果诗仙临河,恐难生出这番悲切之意。春风拂过,擦拭过所有,涟漪也静止了,一幅隐约模糊的水墨画便呈现在眼中,试着用手机拍了几张,翻看是模糊的,也好,如此投影更显神秘,让我去猜是怎样的玉容丽影,真担心那些时而划过的画舫,打碎了一河的倩影,无怪,不管是沉静如月,还是泛起涟漪,岸上水中的人,都沉浸和陶醉在这段柔软的时光里。是啊,旅游,就是去拾取流年,曾经的流年,多少人都是忙于工作,累于生活,难得一日休闲,走进这水做的城,拾取自己的流年岁月,也是多彩人生的美妙瞬间。看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我实在不能像看“上河图”中的人物那样,识别其身份。仕农商医僧,道吏妇童工,篙师缆夫,游船花轿,都是大宋装扮,而今,我只能分出商贩和游人,那些身份的标签,已经陈旧,能够分得清的是那些老年旅游团,他们也是来古城拾取自己的流年岁月吧。真羡慕,他们不在敬老院,还能进城看水。
  
   四
   突然得一个情调。诗人温庭钧笔下有“懒起画蛾眉”句子,言女子发呆惆怅状,我何不临河享受这发呆的意境呢?真好,一处“半日闲居”的楼舍给足了情调,一个“闲”字,是发呆的条件。登楼找个临河的座位,点一壶滦州花茶。沸水浮茶叶,白瓷漾香茗。尤其是这沸茶的水来自青龙河的温泉段,让我觉得自己都是水做的,得意得不行。说起好茶,饮者特别青睐无锡惠山泉和苏州虎丘观音泉水泡茶,我倒觉得他们一定是深爱家乡的人的一种偏好。在滦州古城,我被滦河围裹,醉于古城青龙河,得滦州泉水,处这般妙境,更胜于对水的挑剔。反而是,我更得古韵,仿佛是曲水流觞,文人墨客茶酒酬唱,好一番雅事闲趣。为了见证我在茶楼面河而饮,口占一绝——
   青龙千载约吾至,漫捧一杯滦地茶。
   临水无言香作语,偷闲片刻暖年华。
   匆匆之旅,自我见证一段暖时光。不知青龙河水听见否,我住胶东头,烟海三面裹,偏来滦州买得一杯茶。午后一刻,虽不能达到主人所谓的“半日闲居”要求,但还是沾上了主人的生活主题。从昌平一路奔滦州而来,路上的大货车,首尾衔接,仿佛一条巨龙,就像这青龙河的名字,他们争分夺秒运输,哪得我这般闲情闲趣。想再买一盏,带在车上,遇到拥堵路段,递一杯给那些司机们,别跟我挤道,也告诉他们,有时间去滦州品半日闲茶。他们的大好年华,写在高速路上,生活给了我这般闲趣,可不敢跟司机说起,生怕伤了他们奔波的心。
   可惜啊,这段这么柔软的时光,那么短,看着“半日”两个字,有点恨,恨的是这家店,给我就那么短暂的时光,转而一想,这“半日”却有着一种美好的情怀,不可贪恋休闲,半日偷闲是情调,整日沉浸就是懈怠了。美好的东西都是那么短暂,所以我们珍惜,格外喜欢,甚至抱怨。
   北方的水,往往给我的感觉是奔流滚涌之感,不像江南的水,注满了柔情,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以柔情面对的时候,水就依附于我们的情绪,我在水做的古城里,观景,怀古,闲乐,抒情,在一股豪气里,依然染上了柔软。
   我读《红楼梦》,记得贾宝玉的一句堪称经典的话——女人是水做的。不敢无根据地演绎推理——男人是泥做的。这样,总是跳不出男女关系的圈子。我觉得古城必须是水做的,无论男女,走进去,都会被水化掉。
   水,可以再造一个人,品茶之后,很想跳上驶来的画舫,近距离地与青龙河水亲密,但我安排的行程那么匆促,不敢沉迷于水……
  
   五
   滦州古城占地59顷,投资巨大,古城建设不是刚需,但对于复兴滦州古文化,打造精致滦州,却是时代的“刚需”,这种刚需却不是刚硬,是用水做的柔软,让走累的人,进来走一走,坐一坐,带着古城的柔情,去创造滦州的新未来。
   出了古城,我多么想沿着滦河走一走,致敬滦河——她流出了一个滦州,造出了一座古城,更把燕山文化穿起,绵延千里千年。
   我无法见证滦河的今昔,却已经在那一段里,洗染全身,见证了一条河兴起一座古城的魅力。
   滦河水,造就了古城,也造就了滦州人的生活。
   彩绘的长廊摆满了滦河水卤制的叫花鸡,店主说,等几天才卖,滦河水卤制的,要有时间浸味。
   可惜不喝酒,但我记住了那家卖酒坊卖的是“瓦了斗酒”,名声远扬,连秦始皇遇见都觉得此酒可助其修仙。那也是舀了滦河水才酿得出的美酒。
   滦河之功,功已千秋。
  
   2025年3月2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2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那城市的骨肉是什么做的?钢筋混凝土,你一定会这样说。可是,从滦州古城归来后的怀才老师却说:我一直觉得滦州是滦河生养的一个地方,不然,一个“滦”字怎么就像姓氏一样,冠于滦州呢。青龙一水缠胜地,滦州有缘水情系。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穿城并缠绕滦州古城的青龙河,古城一定会失去灵性,古城的那15座桥,也一定就像失去母亲抱养的孤儿。其实,如果没有了水,就一定会失去桥。如果失去了桥,就一定会失去那些装饰了别人的梦的桥上游人。那些青砖黛瓦的古建,如果没有了水,也一定不会沿河坐落,那水光潋滟、迷离醉人的古城倩影也一定会失了魂。如果滦州古城没有水,那些审美之问,连产生的可能都没有,坐者更不会贸然驱车千里,毫无缘由地或行或站或坐于古城而陶醉。所以说,滦州古城的青龙河是水做的文化轴,穿起的是如珠似玑的桥,松云桥,古淀桥,风雨桥,夷齐桥,响水桥,甘泉桥……在古城走一遭,作者记下了这些桥名,并爱上了这些桥。珠玑连环的桥,名字虽然仅仅只有两个字,却一头连接着滦州的历史,一头支撑着中国工业的未来。他就像孩童跳绳一般,从一座桥绕上另一座桥。因为喜欢,再苦再累也要走一走这15座桥。作者觉得,自己是在弹响着一个个琵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滦州人爱桥,把分布滦州各地的名桥,悉数抱在这条青龙河上,响水桥就是“滦州十八景”之一。作者见证了滦州“抱桥”于青龙河上的壮举和诗情画意。一座冶铁之城,有着如此情调,冶铁成器,抱桥为品。这不是一座城的两面性,而是一座城的宏伟和精致,这种结合无与伦比,豪放与婉约相融,写出了滦州的华章。建设者将滦州地界的名桥,搬进古城,虽为复制,却却是集成大观,桥的情结,紧紧地系在了滦州人的心上。风雨桥,是侗族等少数民是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样式,蕴含着风雨同舟的羽衣。一座响水桥,承载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夷齐桥,成就了一座历史的丰碑。水锻造了滦州的文明,也催生了造桥人的智慧。滦州人詹天佑,他在19世纪末架起了“滦河铁路大桥”,成为近代中国工业的重要遗产。滦河最偏爱滦州。作者最偏爱这滦河之水。作者走进这水做的城,拾取自己的流年岁月,观景,怀古,闲乐,抒情,在一股豪气里,拾取自己一段难忘的流年岁月,并获得了“偷的浮生半日闲”的诗情画意。滦河水,造就了古城,也造就了滦州人的生活。滦州之行,催生了怀才老师的数篇绝品美文,并见证了一条河兴起一座古城的魅力。大美之作,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24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5-03-24 08:51:31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却偏偏蕴藏了一座水做的滦州古城。怀才老师在观景、怀古的闲情逸致里,捡拾了一段难忘的流金岁月。滦河水,造就了古城 也造就了滦州人的生活。滦州之行,催生了数篇绝品美文,见证了一条河兴起一作古城的魅力。大美子作,倾情推荐。点赞美文佳作,致敬怀才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0:42:33
  曾经的燕赵,是悲歌的舞池。易水送别,多么壮怀。燕赵儿女,自古爱水抒情。如果只是把河北视为山区,是眼光不深透。滦州古城,必将作为时代的遗产而被后人称赞并继承。看就是得,这是我游览风景的主题,所以我就像一个乡下的孩子,眼力总是迟钝不足,但也好,可以细细把摸,在滦州古城尽管时间匆匆,但我有主题词,看专门赏古看水,算了取了两瓢饮吧。滦州之行,我觉得很值,主要是我感受到古城的特别魅力。这一点,和我在江南水乡以及别的古城,是不同的,所获也多。见证了一条河兴起一作古城的魅力。见证我自己在华美的时光里。我想,这样的见证,才是本色的。不然,我们只是看到一个大概。旅游的品质要求很多,我觉得去看见,才是主题。谢谢梅骨先生的精彩编辑,编按很通透,也很华美,胜过怀才小文,辛苦了。知你在路上,真的是打扰了,见谅。远握,特别期待梅骨老师的散文和征文,以洗我之俗。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简柔        2025-03-24 09:52:12
  怀才老师沿河而行,跌入江南水乡的意境里。品尝吟诗,醉美浮生。北方的滦州古城却有江南的细腻,很有特色。一条青龙河,婉约了一座城。一条河潺潺流入游人的心。思绪灵动驰骋,文字如一河的涟漪,让人对滦州古城充满好奇和向往。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0:58:59
  不以风景怡情,我觉得是人生的一段缺憾,不一定非要远行千里,在平朴的风景中,见识风景的好和意义,一定是一种修养。怀才抱有这样的思想,外出总要把眼光投给风景。喜欢简柔老师点评里的“浮生”一语,人生浮生,沉浮时光,但要有沉浮的美妙感,不然就是虚无了。滦州古城别具风采,一点不输江南,将文字付与流水,却不是桃花随水,而是濡染身心,很受用的感觉。谢谢简柔老师拨冗美评,远握,期待你的美文,以洗我俗。谨祝创作快乐,工作顺利!
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24 10:08:26
  走进水做的古城,没有找到水做的骨肉,却也离奇的巧遇了一座古城的水韵与文化。恢弘与婉约的有机结合,是人类创造的结晶。巧夺天工的智慧是古人的,也是今人的。自古、至今的,北方的水总是奔涌的。滦河之功,功已千秋。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1:02:01
  水在北方极其珍贵,否则无需南水北调了。滦州古城拥有一段青龙河,这是天赐其妙,于是兴起一座古建,现代人创造的精彩,更有气势和底蕴,我们是在古人文化上崛起,从古城便可看出这一点。一段行旅,赶上征文,试试吧。谢谢金刚指老师的美评,远握,期待你的投稿,让东篱生辉。谨祝创丰!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1:54:41
  《春天的脚印》已经编辑出来,因为今天有两个诗歌,所以就延后一点。放心,大美的诗歌,我先留着陶醉。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1:55:53
  金刚指老师在点评里说到“水做的骨肉”,的确是诗人的眼光,再入水思考一下。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24 10:37:53
  水,诞生了生命,也养育了两岸的人民。如果没有青龙河,就会少很多桥,没有这些桥,就会少许多美景。有了水的血液,滦州古城才有了今天的文明,今天的发展壮大。水做的古城,这个想象,非常生动,让一座古城复活,并让古城有了万般柔情,有了诗情画意。开篇一段很有特色,大赞!拜读学习老师佳作,春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1:08:45
  风景,也可称其“山水”,没有水,就没有灵性灵魂和韵味,而且和梦就断了联系,江南水乡,就是这样被我们称作梦境的。我特别欣赏古人的“濯足”,无论水清水濯,都不拒绝和挑剔。滦州是活在滦河水韵里的城,尽管不是河道遍布,也是独得韵味。青龙河上桥,没有扬州城的二十四桥著名,却也别具风采,所以喜欢。是的,各个时代的文明表现 是不一样的,滦州人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文明,创造文明,接续文明,令我们崇拜。想起贾宝玉的话,便迁移来写古城,这是我的感觉。站在青龙河边,看着那些桥,便生出追问,就那样写出吧,文无定法,随心而已。谢谢韩老师的赏读和美评,远握,问候春祺,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3-24 11:36:11
  滦州是座宝藏,社长每次挖掘,都能挖出金灿灿的宝贝出来。滦州古城的青龙河,一水缠胜地,打造出“上河图”第二版。滦州古城的水建部分就是参照“清明上河图”而建的。追求“上河图”的神韵。滦州古城、滦水,青龙河,因名流造访,而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好文,拜读学习,问好社长,敬茶!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1:48:19
  应该是每一处风景都有看点,可能是我们很难从平朴的风景里挖掘出新东西,我可能是以一个外来人的眼光,可以不被看多了左右,感到新奇。滦州是我喜欢的地方,一见迷眼,一见倾情,一见倾心。愿生活在滦州,不知淡墨、天方、德友愿不愿意和我为邻,同城而居。扯远了,去时也想着他们。滦州是滦水滋养的宝贝,有谁不喜欢。北方水城,可能有瑕疵,不如南国水乡来得自然而多趣,但好好走一走,一点不亚于南国水乡。不敢称名流造访,我是很普通的一个江山作者,有机会欣赏古城,可能也有想创作的欲望在其中。读吴老师的尚合花开,蜂恋蝶舞的意境很优美,令我陶醉。谢谢吴老师拨冗给小文点评,谨祝创作快乐!佳作不断!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3-24 11:56:42
  作品描写细腻生动,跟随老师去这座古城,滦州古城真美,古城的魅力宛如一把锐利的刻刀,雕琢出“滦州古城”的全新风貌,打破固有认知,赋予古城灵魂与深度。这不仅是文字的盛宴,更是对滦州文旅的有力鞭策,激励其深挖底蕴、推陈出新,迈向更绚烂的文旅新征程 。好文章,赞!祝好老师写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1:59:56
  古城陶醉了我,一半是因为穿过古城的哪条水——青龙河。所以无法全貌描写古城建筑,只能借一条水来写古城风采。见证了水的魅力,愿水柔我们的情,水如酒,醉一个古城。看到蓝色老师的提高了,努力创作,才是不负文学,致敬你对文学的热爱。加油!感谢蓝色老师留墨,谨祝创作快乐并精彩!
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3-24 12:12:23
  滦州是冶铁之城,一路上见的大货车车队是特别的流水,是流动的财富;滦州是小桥流水之城,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在“半日闲居”掬一杯滦河水泡茶,观15座烟桥,看青砖绿瓦的倒影,游人如织,想象千年古道车马的喧哗和兵戈之声。流水汤汤千年,捧出一座城,瓦了斗酒酿了千年,醉了一座城。感谢老师对滦州的厚爱,未来必然有一些游客因为看了美文,来看一座古城和围城的流水。问候老师春祺,祝您万事如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2:25:40
  天方老师好!我是一个地理盲,从小就没学过地理,仅有的地理知识,基本上是逐渐从见闻中建立起来的。但我不乏对地理形胜的感知能力。所以,我还能写出滦州的天赐之好。是的,那些大货车,是滦州的经济脉流,品茶时想起,就有了想赠一杯茶给司机的想法。滦州不输江南,我这样看。行走之时,不能忘记小憩,否则风景就一掠而过了,好在有那么一段短暂的停留,感悟滦州的古色古香。瓦了斗酒,我没有展开写,只是从文章需要,写了滦水为之酿。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篇俗文,引起一览古城想兴致。谢谢天方老师的精彩点评,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24 13:19:31
  这滦州古城不仅沉迷了老师,也陶醉了读者,老师经过了一趟滦州,成就一系列美文,这胜似江南的水城藏有太多的故事,有诗有画有韵,令人不得不向往。读老师的文,感受经典,学习点赞。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7:52:58
  从滦州归来,不能空手,一定要写点什么,喝一杯咖啡,点一壶滦州茶海是不过瘾,再追加三篇散文吧,这样让我记住滦州的精彩。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鼓励,我们一起加油,创作精彩,见证文学的力量!
9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4 14:12:26
  一条滦河,孕养了一座古城——滦州。在我的印象里,北方少水,是没有水做的城的,梦里水乡,乃江南的专属,想不到古老的滦州城,竟也是水生的。读罢全文,我也想到滦州走走看看了,去见证一番这座别样的北国明珠城。感佩才情,大赞特赞!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7:51:09
  我的想法和岚亮先生的相同,我就是北方人,一条水能在古城中恣肆流淌,真的是耐看。水是古城的灵魂,一切,包括古城,也因水而生而鲜活。其实,周庄、乌镇,南浔等江南水乡看了之后,仔细分辨,还真不好说出特点,各有特色,但不是很明显,在滦州,一见就印象深刻,实属精品滦州。谢谢岚亮先生精彩留墨。刚刚回来,已经补好小说的编按,写得仓促,粗疏,见谅。远握,谨祝创丰!
10 楼        文友:佳华        2025-03-24 15:25:42
  水与一座城市的关系,就像身体与血脉的关系。一座有灵气的城市,必然离不开水。试想之,所走之地,但凡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之地,莫不有一泓水脉。老师这篇文章,流水一样娓娓道来,写足了一座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4 17:57:23
  正如佳华老师说的,要写出一座古城的内涵,可能眼光会集中在“古”字上,但古城有一条水,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的,水是成的灵魂,解读灵魂,尽管难,但一定要把握,打开,否则就肤浅了,是这样的想法催生了这篇散文。谢谢佳华老师的美评鼓励,期待佳华散文,谨祝创作快乐!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