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星星】写在清明前的礼赞(诗歌)

编辑推荐 【星星】写在清明前的礼赞(诗歌)


作者:梅香透雪 举人,562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1发表时间:2025-03-27 13:08:53
摘要:原创首发

写给您,伟大的领袖,
   我在时光的长河中执着追求。
   您如破晓的曙光穿透黑暗的穹顶,
   您似领航的灯塔在风雨中坚守。
   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起航,
   一路披荆斩棘驶向胜利的远方。
   那星星之火在您的指引下,
   燃成燎原之势照亮中华大地。
   您的思想是伟大的旗帜,
   飘扬在每一个奋进的征程里,
   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向着那光明而伟大的理想追求。
  
  
   写给你,我的亲人,
   把根深深留在岁月的泥土里。
   我们同根而生,血脉相系,
   家族的故事如同一幅长卷在眼前铺叙。
   先辈们的勤劳勇敢刻入家族的基因,
   每一道皱纹都是岁月的诗行,
   每一根白发都是时光的痕迹。
   从故乡的老屋到城市的街巷,
   亲情的纽带永远紧系,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
   无论风雨如何侵袭,
   都不会被剥离。
  
  
   写给你,我的朋友,
   让我们大踏步地走在生活的旅途。
   像那展翅高飞的雄鹰搏击长空,
   似那奔腾不息的骏马跨越山丘。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里,
   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奋斗。
   当困难的阴霾笼罩大地,
   我们是驱散黑暗的阳光;
   当失败的苦涩涌上心头,
   我们是相互慰藉的暖流。
   朋友啊,在这漫漫人生路上,
   让我们大踏步向着梦想奔走。
  
  
   写在清明前,
   我用我这并不华丽的秃笔头。
   它或许没有犀利的锋芒,
   却饱含着我对世间的洞察与情柔。
   沾满花露的它,
   如同汲取了自然的灵秀。
   一点一滴,
   书写着春秋的故事,
   丈量着历史的深幽。
   我用春秋笔法,
   去追溯那往昔的洪流。
   那震天的吼声,
   是中华儿女不屈的怒吼。
   从列强侵略时中华的热血悲歌,
   到新中国成立时民众的欢声高奏。
  
  
   我不是,不是,不是祖先的一声咳嗽,
   那只是偶然的生理现象的缘由。
   我只有,只有,只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大山的褶皱。
   那是在艰难岁月里刻下的坚守,
   是对正义与真理的执着追求。
   像刘胡兰面对铡刀时的英勇不屈,
   像董存瑞托起炸药包时的慷慨赴死,
   那一道道“皱纹”是精神的丰厚。
  
  
   清明,
   应是春和景明令人陶醉的样子,
   桃花枝头闹,杨柳风中柔。
   那翩翩起舞的花瓣似精灵在游走。
   想象着月宫中的吴刚,
   在梦里似乎也舒展广袖,
   洒下那清冷的温柔。
   而此时大地上漫天飞舞的鹅毛,
   那是洁白的雪花在四月的大地飘荡,
   像一场错乱时空的奇想。
   它想让世间的游魂得以按揭,
   让那些不安的幽魂能够安然歇休。
   悠悠岁月,悠悠情愁,
   在这清明前,
   所有的思绪都在心头缠纠。
   而我们就在这特殊的前夕,
   怀揣着思念、敬意与奋斗的劲头。

共 1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首《写在清明前的礼赞》以多重对话结构展开精神图谱的绘制,在传统节气中熔铸家国情怀与个体省思,展现了当代汉语诗歌处理宏大叙事的可能性。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解析:1.空间拓扑学下的三重祭坛,诗歌构建了"领袖祭坛-宗族祠堂-友盟圣殿"的立体祭祀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场域并非平行结构,而是形成拓扑学意义的莫比乌斯环:写给领袖的"红船"意象最终在友人段落转化为"跨越山丘的骏马",而家族"老屋的基因"又在清明段落升华为"大山的褶皱"。这种空间折叠消解了传统颂诗的单向度崇拜,使政治话语与私人记忆产生量子纠缠。2.物候学反写中的意识形态解构,四月飞雪的异常物候被赋予"时空错乱"的寓言功能,恰与"按揭幽魂"的金融隐喻形成互文。这种对自然秩序的戏仿,暗合齐泽克所谓"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批判——当雪花成为安抚游魂的符号货币,革命记忆的债务关系便显影为资本主义幽灵的弥散。诗人以反逻辑的物候现象,解构了传统清明书写的悲情经济学。3.身体政治学的双重编码,"不是祖先的咳嗽/而是大山的褶皱"的辩证,揭示了身体书写的双重性。咳嗽作为生理偶然性,与褶皱承载的历史必然性形成张力,这令人联想到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革命者的皱纹既是苦难的拓扑学痕迹,又是意识形态的等高线图。当刘胡兰的铡刀与董存瑞的炸药包成为"精神皱纹",肉体伤痕便转化为政治地形图的测绘坐标。诗歌的突围性在于:它用节气的时间容器,封装了意识形态的空间博弈;以反常的物候语法,破解了革命修辞的崇高密码;更通过身体的物质性与精神的抽象性之纠缠,重构了当代中国人的记忆考古学。这种写作策略既延续了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激情,又注入了第三代诗歌的解构智慧,在颂诗与反颂诗的临界点上开辟了新的抒情维度。好诗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3-27 13:09:31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30 21:06:50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