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镇土之锁——黑虎山(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镇土之锁——黑虎山(散文)


作者:华为 秀才,184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4发表时间:2025-04-08 12:49:13

黑虎山,坐落于豫西渑池县张村镇曹窑村的西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黑虎山由东峰、中峰和西峰三个山峰横向连接而成,三个山峰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东峰和中峰地势险峻,西峰以927米的海拔高度成为张村镇的制高点。山顶呈圆形,四周峭壁陡坡环绕。仅西峰南北面有土岭相连,南坡平缓,北坡稍陡,中间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上,恰似西岳“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峻而神秘。
   山上植被繁茂,多为马珠珠(黄刺梅)、荊木条和姜木树。且南坡稀疏,北坡茂密。一年四季除冬季外,山坡上犹如一幅多彩灵动的画卷,展现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尤其在深秋季节,五彩斑斓,吸引无数游人前来驻足现赏。
   黑虎山又称黑狗山,两个名字皆有奇妙的传说。据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所述,殷商时期,殷纣王贪婪美色、暴敛重刑,导致民怨沸腾,反者风起云涌,周武王起兵伐纣。伐纣大军在姜子牙统领下,自西向东,一路过关斩将,气势如虹。行至渑池关遇殷商守军名将张奎,姜子牙令崇黑虎、将雄、崔英、闻骋出战,黄飞虎助战,众五将与张奎大战三四十会合,不分胜负,便诈败而去,欲诱杀张奎。岂料张奎所乘独角兽乃天下奇兽,快如疾风掣电,反将崇黑虎等诸将反杀。崇黑虎后被封为五岳之南“岳司天昭圣大帝”。相传崇黑虎被杀于此山,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山西峰半山腰修建了一座黑虎庙,并将此山取名为黑虎山。黑虎庙建成后,香火旺盛,周围民众纷纷前来烧香、祈祷、占卦、求签或祈福寿财丁喜。据碑文记载,此庙在隨唐时期不断得到修缮,到了道光年间,香火极为兴盛,出现了“庙宇规模狭小,广大宽丰实为楹”的困窘。道光十二年(1833年)四月,有信士杨子临等为其筹钱,“建正殿三楹,献殿三楹”,并为捐钱多有“一千”,少者“五十文”者立碑流芳百世。
   清朝后期因战乱不断,黑虎庙逐渐走向衰败。至1945年后,黑虎庙已经是破桓断壁,“墙不足一人高了”。后又遭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打砸,更加面目全非。而后,张村人民公社派人又将遗留的青石条、石碑等可用之材运走,修建高中校舍。目前,仅有黑虎庙遗址尚存。
   另一说法是,为纪念一只忠义的黑狗而得名。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富商带着一只黑狗,经此山前往山下槐扒渡口,过黄河到山西做买卖。途经此山时,所带钱袋不慎掉了一只,富商没察觉到,黑狗看到了,狂吠几声,主人当时也没在意,匆匆赶路。后富商发现黑狗不见了,以为走丢了,仍不在意,继续赶路前行。待渡过黄河至山西作交易时,才发现所带银钱少了一袋。做完生意数十日后,富商沿原路返回,又行至此山巅时,看到了所遗失的钱袋子,黑狗守卧在旁边,但已经饿死了。富商大为吃惊,十分懊悔,伤心落泪。后来人们听说此事,无不为黑狗誓死为主护财的忠诚所感动,便将此山叫黑狗山,以示铭记。
   黑虎山向北距黄河槐扒渡口约8公里。该渡口原称槐阳渡口,因其所处位于槐阳镇,后因清道光二十三年黄河水突然暴涨,槐阳镇被水吞湮,仅剩一棵槐树扒着未被哄水冲走,故将此地改名为“槐扒村”,渡口也随之改称为“槐扒渡口”,一直沿用至今。槐扒渡口与下游邻近的白浪渡口相距4公里,两个渡口是渑池县乃至河南西北部,过往黄河天险的必经之道,自古以来并称是西北“黄河二通道”,尤以槐扒渡口位置为佳。
   这是因为黄河自西向东流至槐扒段时,在此拐了一个弯。此弯处水流平缓,水面最宽处近百米。不仅船行平稳,而且有利于大型船只通过。在白浪渡口处,水面较窄,水流湍急,险象环生,而且不利于大型船只通行。所以槐扒渡口又被称为“铁”渡口。以前,它以货运为主,客运为副。货运主要是运输山西的煤炭,算是当时的优良大型渡口。据说,槐扒渡口航运繁忙时,商贾云集,客流不断,两岸货物堆积如山。此渡口既繁荣了当地经济,又便利了客商往来,盛极一时。
   然而槐扒渡口优良的航运条件,也为外敌和反贼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入侵中原的首选突破口。外敌或反贼由此渡口过黄河南进,必须翻越黑虎山。因此,黑虎山同与佛爷沟之隔的扣门山一样,成为北据黄河天险、南通中原大地的军事要塞。与扣门山相比,黑虎山地势险峻,山前山后仅有一道可通,锁住通道,万人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故被称之为嗯“镇土之锁”。历史上,此处常有驻军把守,由古藏兵洞佐证。古藏兵洞位于此山东峰悬崖峭壁之间,凿石而成,长约百米、宽约半丈,高约一人,可容纳数百人居住。此洞建于绝壁之中,一来可以挡风遮雨,保暖防寒,利于军队长期屯扎;二来可以严防敌军偷袭摸营,实乃冷兵器时代军队安营扎寨的绝佳位置。
   据当地老人讲,1945年5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时,先是从槐扒渡口突破(传闻当时防守的国军前线代理指挥官秦逸民叛国投敌,暗中出卖了槐扒渡口所致),后沿黄河而下偷袭白浪渡口防守的国军,前后夹击导致白浪渡口失陷。而后日寇一路向南攻陷扣门山国军第二道防线,随即渑池、洛阳等地相继失陷。当时,日寇之所以未选择穿越槐扒渡口正对面的黑虎山国军防线,是因为此关隘易守难攻,故而弃之,改从扣门山国军防线突破。
   1996年1月,槐扒黄河提水工程动工,修建了曹槐(曹窑——槐扒)公路。该公路从黑虎山东峰东侧峭壁原古藏兵洞遗址处,破山而过。此公路军民两用,改变了自古以来黑虎山仅有一条羊肠小道的历史。这条公路与S312沿黄公路在曹窑村上沟自然村形成十字交叉连接,从军事战备的角度看,改善了满足黑虎山军事要塞的运输条件,满足了现代化国防的需求。
   黑虎山不仅军事价值重大,而且山下的矿藏资源丰富,特别是铝土矿储量大,品质高。其次是煤矿,煤质硬,热值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黑虎山下及周围机器声隆隆,炮声震天,铝土矿、煤矿洞采掘源源不断。附近的村民投资开矿,或买汽车搞运输,或进矿打工、或因土地被占用获得补偿走上了致富路,这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规范化,一些不合规定的矿井被停业整顿,黑虎山又恢复了昔日宁静与翠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正当人们以为黑虎山将回归平凡之时,一场绿色革命悄然兴起。县里顺应时代潮流,因地制宜引进了大唐风电项目,让这座古老的山脉焕发出新的生机。风力发电塔如雨后春笋般屹立于山顶,它们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见证,更是清洁能源的象征,将大自然的风能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输往千家万户,照亮人们的生活。
   如今的黑虎山,已经成为集自然风光、清洁能源、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区域。游人如织,采风团体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绿色能源的无限魅力,更在《西游记》那句“钱是大风刮来的”戏谑之言中,找到了新的注解。在黑虎山,风,真的成为财富的源泉。
   站在黑虎山上,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近观巍峨高大的风电塔群,蓝天白云之下,一幅山水美丽画卷展现在眼前。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深远的历史,更孕育着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与诗意远方。黑虎山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它告诉我们:只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发展,每一片土地都会绽放出动人的光彩。
  

共 28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融合地域历史文化与现实意义的精美散文。文章开篇即以黑虎山的地形地貌入笔,凸显其作为战略要地的非凡价值。而后,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黑虎山四季变幻的绝美景色,尤其是深秋时节,山色斑斓如画,宛如一幅多彩而灵动的自然画卷,引读者无限遐思。随后笔锋一转,文章借由一个形象的地势比喻,缓缓展开两段传奇故事的叙述。崇黑虎将军的传说,洋溢着“忠勇”为主题的英雄主义情怀,令人肃然起敬;而纪念黑狗的传说,则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物种的忠义之情,真挚而感人。这些传说不仅为黑虎山披上了一层神秘与传奇的面纱,更成为了当地人民情感与信仰的寄托之地。作者对家乡的历史沿革了如指掌,将黑虎山周边地区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从槐扒渡的由来,到古藏兵洞的历史背景,再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进攻路线,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该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黑虎山,作为“镇土之锁”,无论是作为交通要道、军事要塞,还是经济交流的枢纽,都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战略价值。文章不仅再现了黑虎山的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观,还着重介绍了新时代下它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昔日矿产资源开发带动地方经济繁荣,到如今风力发电项目的引领潮流,黑虎山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转变,也反映了当地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创新与转型,以及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严谨。从黑虎山的地形地貌到传奇故事,再到周边地方的历史沿革,作者引领读者全面了解了这座山的魅力。过渡句和关键词的巧妙运用,使得各部分内容衔接自然流畅,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如行云流水。语言表达生动活泼,俗语与修辞并用,感染力极强。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对家乡山水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如此佳作,推荐共赏。祝华为老师创编愉快。【编辑:陌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8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尘        2025-04-08 12:50:21
  文中对黑虎山传说的叙述非常精彩详实,引人入胜,体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化积累,向您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华为        2025-04-08 20:02:48
  感谢陌尘老师的精彩编按,不仅精彩,还紧扣主题,让文章在无形中多了一种外在的助力。老师的文笔很棒,也定有佳作频出!
2 楼        文友:陌尘        2025-04-08 12:50:56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从地形、地貌到故事传说,再到地名的历史沿革及新时代黑虎山助力当地的经济腾飞再立新功,条理清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回复2 楼        文友:华为        2025-04-08 20:03:54
  再次谢谢陌尘老师鼓励,也相信陌尘老师的精彩在明天,我期待着!
3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5-04-08 17:08:56
  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历史与现代结合,传达了积极的生态和发展理念,深度与广度俱存。点赞。问好老师,祝佳作多多。
小小莲儿
回复3 楼        文友:华为        2025-04-08 20:06:17
  感谢莲儿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的评鉴很给力,也很中肯。在此向老师学习,期许无限!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08 19:21:24
  文本对黑虎山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以及军事价值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座山的赞美与敬仰之情。无论是其险峻的山势、繁茂的植被,还是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都让人感受到黑虎山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通过讲述黑狗护财的故事和历史上在黑虎山发生的战争事件,文本唤起了一种怀念与追忆的情感。这些故事和事件不仅丰富了黑虎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铭记这段历史。在新时代,黑虎山旧貌换新颜,环境优美,游人如织,山顶建风力发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情感真挚丰沛,笔触生动,表达了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感受深刻的佳作,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华为        2025-04-08 20:10:05
  感谢社长的鼎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文的修改中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老师的评语让文章增色,在此我受益匪浅,向社长老师学习,祝万事如意,好事连连!
5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4-09 07:43:23
  华为老师对家乡山水的描述,透溢了深深的乡情。素材丰富,历史功底深厚,精彩描写力透纸背。好文章,学习了。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10 19:28:47
  恭喜华为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深情满怀,情真意浓,让人身临其境的佳作,再次拜读学习。感谢华为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问好。
淡淡的云彩
7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4-16 21:49:2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