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浓浓鸡蛋情(散文)

精品 【丹枫】浓浓鸡蛋情(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409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3发表时间:2025-04-08 16:23:26
摘要:原创首发


   每次回老家,总能遇到一些新鲜事,如甘霖似的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乡情愈加浓郁与醇香。
   清明后的第二天下午,我正准备去发小家告别一声回城里,可刚出门,迎面就碰到他和队长(也就是村里组长)从门前经过,手里还端着四盘鸡蛋,我急忙问清何事,才知村里一位我叫学叔的老人患病在床,他俩代表村里去看望一下。
   我当时非常吃惊,这十里八村,别说现在,就是当年的生产队时期,也没见过有谁家老人患病队里去看望的事,如今这是上边有专项资金?还是村里有集体企业?怎么忽然有钱看望患病老人了?
   我愣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可心里却被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直到他们从病人家里出来,我才详细询问了事情的前后经过。
   我们村,是关中平原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小村庄,自古洎今,它既不挨县城,又不靠乡镇,做生意、开饭店几乎和它搭不上边,甚至连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没有,而且一遇到洪涝灾害,村前村后就是汪洋一片,房屋倒塌,粮食减产,十户有八户人家处在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边沿。
   好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们的思想一下子活起来,对土地的使用也不再只限于种植粮食之类,经济作物也成了人们发家致富的首选。加之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走进城里,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农村很快就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打响,农村更是飞速发展,不但过上了小康生活,还迈向了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
   我的村子就是这众多村子的其中一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问题虽已解决,但新的问题却又随之而来,那就是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重。
   就我们村而言,几乎全是留守老人,小者六七十岁,大者八九十岁。他们不是在田间地头干农活,就是在村头巷尾闲踱步。他们的儿女,不是远在外省外市打工上班,就是在县城乡镇学做生意,平日里不常回家,就是回家,也是来去匆匆,陪不了老人几天。而这些老人,就像村头的那几棵古槐,饱经风霜,粗糙弯曲,甚至还有些枯萎,但他们依旧挺起脊梁,把根深深地扎进农村这篇熟悉的土地上。——他们是村子的根脉,是村子的守望者,是村子的灵魂,是村子的最高风水。
   这让我本想回城的念头瞬间消失,我必须弄清楚这份浓浓的鸡蛋情所散发出的醇香,是怎样氤氲在人们的心中和村子的上空。我也必须在得知学叔患病在床的消息后,理所应当地去看望一下。
  
   二
   当我拎着牛奶和鸡蛋,敲开学叔家门的时候,迎接我的是他的老伴——香姨。简短的寒暄之后,我把目光投向已经被病魔折磨得不能起床的学叔身上。厚厚的被子一直盖到下巴底下,只露出花白的头发和浮肿得几乎变了形的脸庞。见我进屋,他极力想从被窝里伸出手来给我打招呼,但虚弱的身子让他没有完成这一动作,只能激动地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我赶紧上前,靠近炕沿的沙发坐下,一边让他躺着别动,一边询问他的病情。香姨就详细介绍了学叔如何患病,如何住院,如何打针吃药,如何在家静养等情况。说到最后,香姨无奈地摇摇头:“你学叔就这样了,只能慢慢静养了。”我急忙又安慰了几句,顺便将话题转移到村里看望病人的事上,香姨一听这话,感动得连连夸赞道:“还是咱们村政策好,老人有病,就来专人看望,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像这样的队长(组长),大伙咋能不拥护呢。”
   香姨的话,让我再一次陷入沉思,并在脑海中不断勾画着队长的形象。
   说是队长,实际就是一个村的组长。名叫张民社,比我大几岁,是我本家大哥。在我的印象中,大哥性格开朗,说话幽默,且嗓门极大,有他的地方,总能给人带来欢乐,最重要的是,他人缘极好,村里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和他说在一起,谁家有啥矛盾和难事,也都请他出面解决,而他也把任何事都尽量做到完美。
   正因为此,十年前,在大伙推选组长时,他理所当然的以高票当选。在经过一段艰难的历程后,他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逐步为村里积攒了一笔流动土地承包资金。资金到位后,又第一时间与班子成员商讨,最终决定,将这笔资金用于支付每个村民每年的社会保险费用,为村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坚实的保障。
   再后来,随着村子老年人的不断增多,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老人患病住院,而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既是赶回家陪护老人,也只有短短几天,老人出院后的大部分恢复时间,基本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或由老伴照顾,有的根本无人照顾。这让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总觉得自己这个组长当得极不称职,没有从集体观念出发关爱好老人。他当时在想,村里的老人不是自己的长辈,就是自己的平辈,都一个个从年轻小伙走到现在暮年,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村里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两年前,他又和班子成员商讨,决定挤出资金,对凡患病住院的老人进行看望。这才有了我这次回老家后看到的暖心一幕。
  
   三
   记得孟子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就是: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孟子的这句话,就是在倡导人们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将对自己亲人的关爱推及到社会上的其他人,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仁政”的理念,希望营造出一种全社会尊老爱幼的和谐氛围。“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公办养老机构和普惠型养老服务,特别要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
   当今时代,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不管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宁静的乡村,尊老爱老已不再是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口头的简单表达,而是迫切需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尤其是农村,更是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老人们大半辈子扎根在乡村,为土地奉献一生,在暮年更应该得到妥善的关怀和照料,他们的幸福晚年,关乎着乡村的和谐稳定与文化传承。
   或许四盘鸡蛋从金钱价值衡量,确实算不得什么,但在我看来,这四盘鸡蛋却承载着厚重的情感,是一份暖人心扉的温暖,一种触动灵魂的温情,更是一剂有着奇特功效、有益于老人病情好转的灵丹妙药。当村里把这四盘鸡蛋轻轻放在老人面前,那一瞬间,老人浑浊的眼眸中泛起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满是被关怀后的满足与欣慰。
   愿这份温暖变成一颗爱心的火种,点燃整个乡村尊老爱老的热情,并在这片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让乡村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也相信,这样的一天一定会到来。
  
   二○二五年四月七日
  

共 26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紧扣“尊老爱老”这一主题,将小小的“四盘鸡蛋”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农村老龄化背景下对老人关怀的问题。这一主题呼应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如文中引用孟子名言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的讲话精神,使文章的立意得以升华,体现出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引发读者对乡村养老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共鸣。采用顺叙的方式,从“我”回老家遇到的新鲜事写起,先设置悬念,引出村里看望患病老人这一事件;接着介绍村子的背景和老龄化现状,为下文深入探讨做铺垫;然后通过探望学叔,详细了解组长关爱老人的举措;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层层递进,条理分明,让读者能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整个故事和其中蕴含的深意。通过描述组长张民社的性格特点、过往事迹,如性格开朗、人缘好、为村民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关心患病老人等,一个热心负责、心系村民的基层干部形象跃然纸上,使读者能够切实感受到这样一位组长给村子带来的温暖和改变。无论是对乡村变化的感慨,对老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还是对组长关爱老人行为的赞赏,都通过作者的细腻描写和真切叙述自然地流露出来,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乡村和乡村人民的深厚情感。取材广泛,涉及乡村的变迁、老人的生活、个人的经历与思考等多个方面,但始终围绕“浓浓的鸡蛋情”这一核心线索展开,所有内容都服务于“尊老爱老”这一主题,形散而神不散 。是一篇有深度的好散文。【编辑:纳兰睿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9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纳兰睿王        2025-04-08 16:24:07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4-08 16:28:49
  感谢纳兰老师的辛苦编辑与点评。问好。
3 楼        文友:曲径幽通        2025-04-18 16:00:48
  拜读安子川主编佳作,问好!
4 楼        文友:曲径幽通        2025-04-18 16:01:25
  再赏美文,祝福春安!
5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4-18 20:55:48
  谢谢曲径老师的点评和肯定。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