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迷途而返的母女(小说)
一
王晓菲是个初中生,读到了初二,实在念不下去了,她其实头脑并不笨,基础也还可以,但是,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与她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王晓菲的妈妈陆颖当年不是读书的那块料,读完了初中,考了职校,上了三年中专,毕业后在厂子里上上班,也没什么追求。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她跟厂子里的一个姓王的外地小伙子谈上了恋爱。父母亲知道了她谈恋爱的事情,详细打听了那个小伙子的情况后,劝女儿说,这个男人不能嫁,不然要后悔一辈子。
姓王的小伙子来自山沟沟里,没什么文化,家里一贫如洗,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等着他去赚钱抚养,真结了婚,可能会跳入火坑。
正在热恋当中的陆颖根本听不进去母亲的话,认为母亲就是嫌贫爱富想棒打鸳鸯,瞒着家里人跟男友同居了,还怀了孕,这就是后来的王晓菲。
母亲劝陆颖把孩子打掉,跟男友分手,这是她最后的机会了,陆颖听不进去,瞒着母亲偷偷跟男友领了结婚证,把父母亲气个半死。
等挺着大肚子的陆颖跟着丈夫去丈夫的老家办喜酒的时候,才真正被眼前的贫穷惊讶到了,真的是家徒四壁,啥也没有。明明儿子要结婚了,公公婆婆什么也没准备。他们长途跋涉,坐火车,转中巴车,再坐三蹦子到了家,公公婆婆,连晚饭都没准备,没办法,丈夫在黑黢黢的锅子里煮了一碗面端到她面前的时候,陆颖根本没有吃下去的欲望。她把为坐火车准备的方便面拿出来,从外壳脏兮兮的热水瓶倒了一点热水泡了方便面吃。
丈夫的弟弟妹妹们脸上没有流露丝毫的热情,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个陌生女人的到来。
说是办喜酒,在陆颖看来,连去路边摊吃饭的排场都赶不上。煎熬了几天,她选择了逃离,丈夫不情不愿。
孩子生下来了,住在哪里?谁来照顾?如何生活?这些都成了问题。可怜的陆颖,头脑太过简单,又太过固执,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一家三口,住在简陋的出租屋,结婚时都很冷漠的公公婆婆,指望他们来照顾吗?自己的父母亲已经被伤透心了,也不可能来帮她。自作自受的陆颖只能自己坐月子,然后一家三口指望没有文化的丈夫那微薄的收入来养活。
夜里孩子哭闹,丈夫从来没有起来冲过一次奶粉,也没有换过一次尿不湿,只顾自己睡觉,被孩子吵得不耐烦了,发火:“还让不让人睡觉了?”陆颖只能偷偷掉眼泪,毕竟路是自己选择的,怪不得别人。
一切都要她一个人承受,因为她已经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她有时候想到这些,不由得发笑,感觉爱情真的是个容易冲昏头脑的东西。
二
一个人贫穷了不要紧,但是要有责任心,要有进取心,这样家庭才有希望。
陆颖嫁的老公是个什么人物?没过几天三口之家的生活,已经原形毕露了,每个月的工资寄一点回老家,除去买奶粉的钱和生活花销,已经所剩无几了。但是这个男人不急也不愁,该睡觉睡觉,该打游戏打游戏,抽烟、喝酒,一样不落下。到了此时,陆颖才明白当初妈妈的一件苦心,那是真的为自己好啊。嫁给这样的男人,嫁到这样的家庭,看不到半点希望,一辈子真的毁了。
别的可以回头跟妈妈诉苦,但这件事,只能硬扛着,过下去就是。
如果说这种穷巴巴的日子能够继续下去的话,陆颖还是愿意跟着这个男人走一程的,偏偏这个男人又学会了赌博,一个月的工资被他一个晚上输光了,回来后一言不发,陆颖让他去买奶粉,男人骂骂咧咧:“一天到晚就知道钱钱钱,就不能让我消停一会儿?”陆颖啰嗦了两句,男人已经不耐烦了,甩过来一个大巴掌。
此刻,陆颖已经忍无可忍了,抱着孩子离开。但是,陆颖又能去哪儿呢?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可是,又没有脸面去找他们。她无奈找到了自己的中专同学,同学还算客气,临时收留了她。
原以为丈夫会像很多已婚男人那样闹矛盾了,先低头认错,那个时候,陆颖说不定心一软会给他机会。陆颖的算盘还是打错了,他的男人已经无药可救了,继续上班,下了班打游戏、赌博,根本忘了还有老婆、孩子这件事情。
冷静了一段时间的陆颖,提出了离婚,由于没有任何可以分的财产,倒也好办,谈到女儿的抚养权,男人的一句话,让陆颖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会看上他?男人说:“一个丫头片子,我不要!抚养费我也付不起!”
没办法,自己养吧!谁让自己当初单纯而且不听劝呢?吞下苦果,没办法。吐出来是不可能了。
从记事起,王晓菲就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一两岁的时候,陆颖还找了阿姨帮她带孩子,她则拼命赚钱,孩子稍微大了一点,送孩子去幼托班。
王晓菲上小学就开始自己照顾自己,放了学,自己回家烧饭、做作业,有时候,妈妈夜班,自己洗刷、睡觉。如果说,日子这样过下去,也是相安无事,偏偏妈妈的脾气越来越差,动不动发脾气,年幼的王晓菲只能拼命地表现,讨好妈妈。
妈妈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还几天见不到人影,把仍然是个孩子的王晓菲一个人留在家里,当然,生活费还是给她留的。对于王晓菲来讲,她的童年是灰暗的,是压抑的,看不到一点阳光。她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学校,在那里,她有好朋友可以一起玩耍,不会感到孤单。但是,她也常常受到女同学的嘲弄,说她没有爸爸,她受到欺负时,没有爸爸妈妈来帮她,她只有在黑夜里偷偷地流泪。
读到了初中,她的自理能力更好了,研究菜谱,自己逛超市采购,学习成绩上,只能占个中等,学校里的老师找她谈话,让她好好读书,争取考个高中。
王晓菲的家庭教育是严重缺位的,除了老师,没有人告诉她考不上高中的后果。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她对前途啊、命运啊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概念,只觉得每天按时到学校、认真听课、回家后完成作业就行了,没有目标、动力和积极性。
读到初二,她的好朋友周末带她出去玩,结识了隔壁职校和校外的几个男孩和女孩,大家在一起也很投缘,玩得很开心,完了,有人买奶茶喝,有人请客吃饭。对于她这样一个年龄阶段的女孩子来说,刚刚发育,人长得眉清目秀,正是多情的少男们追求的对象。
周末与外面的朋友一起出去玩耍多了,让她的心思越来越偏离了学习,成绩上慢慢跟不上,上课听不懂,作业不想做。看到她的退步,班主任叫了家长,妈妈陆颖去了趟学校,被老师的一番话说得刹那间清醒了,心中惊道:“我自己这样,还希望女儿走我的老路吗?”她下定决心在家里督促女儿学习。怎奈正值青春期的叛逆,再加上长时间的不闻不问,这对母女之间没有半分的情分,她们之间,似乎一切都是陌生的。陆颖内心里刚刚燃起来的那份热情瞬间被浇灭了,一切如旧。
三
“我们今天晚上去唱歌吧!”
王晓菲听从了好朋友倩倩的建议,原来那天晚上是社会青年王帅的生日,饭店里,一群好朋友坐在一起给王帅过生日,从未喝过酒的王晓菲被逼着给王帅敬了几杯酒。
酒饱饭足,一群人去了KTV,这个时候王晓菲感觉醉了,想回家,好朋友倩倩应拉着她去。在KTV里,他们一群人接着喝酒,王晓菲已经醉得稀里糊涂,仰在沙发上睡着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这一醉酒,差一点被人给毁了清白。
第二天她醒来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的,环视四周,好像是一间宿舍的架子床,对面的底铺睡着一个男人,和衣而睡,鞋子都没脱。
“你是谁?我怎么会在这里?”
男人醒了。“这是KTV的员工宿舍,昨晚你喝醉了,差一点……,差一点被人非礼,就是跟你一起来的胖子!”
“胖子?……王帅!”
之前有人告诉她不要跟王帅一起玩,那就是个流氓,有几个学生吃过他的亏。
“是你救了我?”
“算是吧!”
她不知道的是,他及时出现,呵斥王帅。见被坏了好事,王帅冲过来想打他,因为喝了酒的缘故,没打成,骂骂咧咧地走了。
“回去好好学习吧!不然以后要后悔的!看看我,没有文化,啥也干不了,赚不了多少钱?”
眼前的男人叫马翔,二十五六岁,来自苏北,他跟王晓菲讲了很多,讲了自己的经历。马翔的哥哥叫马强,从小学习就好,从不要父母亲担心,而马翔却不一样,厌恶上学,他爸爸妈妈无论怎样地软硬皆施,对他都不起作用,父母亲对他失望透顶,索性也不再管他了。马翔初中一毕业无论如何不愿意念书了,哥哥马强则考上了重点大学,留在大城市工作,是父母亲的骄傲,马翔越发不受待见,家里有他没他一个样,看到他在家里晃悠,父母亲反而生气。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人的性格上最早的烙印无疑来自于父母亲,尤其是父母亲的偏见,那种烙印毫无疑问是一辈子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由于父母对自己的忽视,马翔选择了漂泊。走入社会后,他才知道现实有多残酷,没有学历和一技之长可以用寸步难行来形容。他辗转干过不少行业,吃了那么多的苦,一年下来,除去房租和花销,挣的工资所剩无几。春节即将到来,当他怀揣着对家的渴望,兴高采烈回到那生他养他的熟悉家门口的时候,一把锁把他的内心所有的温暖、温馨和温情都锁在了门外,邻居告诉他,父母亲去大城市哥哥家过年去了。
那一刻,他都蒙圈了。
老师和家长的千百遍教育,比不上现实拍过来的一巴掌有效。
这句话对马翔有说服力,对王晓菲同样有说服力。
她感觉他是一个好人,救了她,她想感谢他,但毕竟是个孩子,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她要了他的号码,以一个小女生的身份,跟他诉说各种事情,开心事和烦心事。他则以一个大哥哥的身份分享她的快乐,也在她不开心时开导她。
如果这是一对适婚男女或者是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那将会是一段美好爱情故事的开始。但是,这两个人的身份不一样,一个是未成年的中学生,一个是成熟的社会青年,年龄差距大,社会阅历也不一样。他们之间的故事又将会如何发展呢?
不管怎么说,听了马翔的亲身经历,王晓菲心里很有感触,她想悬崖勒马,好好钻研自己的学业。令她没想到的是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心散掉了,想收拢回来,难上加难。她想集中注意力好好听课,但是总有一个瞌睡虫在跟她闹,要她打瞌睡,要她走神。
她的那群“好朋友”哪里肯饶了她,天天电话找她,QQ给她发信息,她把他们都拉黑,QQ好友全删除。这帮人还是有办法,天天堵在门口找她,她一时之间没了主意。马翔给她出主意,让她转学。她跟妈妈说,想换一个环境学习。妈妈虽然对她很冷漠,还是听从了她的建议,想办法转到了临镇的初中。
马翔坏了王帅的好事,王帅三番两次找他的麻烦,他苦无对策,王晓菲说:“不如也来我这边的镇子吧!”一语惊醒梦中人,既然惹不起,咱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四
王晓菲去过马翔的出租屋,马翔也去过王晓菲和妈妈租住的出租屋,虽然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但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王晓菲羡慕那些周末里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陪伴的孩子,一大家子多热闹啊!但是,从小她与妈妈相依为命,她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也没收到过他的抚养费,外公外婆不待见她妈妈和她,她和妈妈上门被轰出来,所以在印象中,“狼外婆”这个称呼很微妙。
马翔的经历比她强不了多少,两个人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他们互相拿对方当做自己的亲人,他们记住了彼此的生日。以前,没有人给她过过生日,包括她自己的妈妈和好朋友。以前,他也从未过过生日,因为他来自苏北农村一个农民的家庭,从来未听说生日时可以吃蛋糕、吹蜡烛。
现在好了,有人记得自己的生日,会送来礼物,会陪着自己一起过生日,这就是幸福。
一转眼,她初中毕业了,毫无悬念,她没考取高中,上了镇上的中专。
“没关系,还可以继续进修!”他鼓励她。
他仍然很忙,KTV里的工作不做了,卖过一段时间的水果,生意不咋地,在工地上干过一段时间,活太累。遇到一个好人,就是现在的师父,师父开了一个门市部,搞电焊,钱不少赚。马翔偶然路过,帮了师父干了一下活,师父问他愿不愿意搞电焊,他可以教他,就这么着,他跟了师傅学艺。
都说认师父学艺的三年,就是给师父打工的,拿不到钱,还得孝顺师父,师父呢,不肯一下子把本领全拿出来。这话在马翔师父这里就不对了,师父不是那样的人。师父、师娘对他好着呢!拿他当亲儿子待,给他发工资,师娘送饭过来,都是两份。师父有个儿子,在外地工作,一年也不回来一次,平日里都是师徒两个干活,互相照应着,老的照顾小的,小的尊敬老的。
这对长久得不到关爱的马翔来说,绝对掉进了幸福堆里,他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只有拼命干活来报答师父、师母的恩情。
干了一年的活,眼看着到了年底了,师徒两个加班加点把手头里的活干完,又把外面的帐全都要了回来,为过春节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