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留下(记叙文)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不大的地方,若是待得长久,那便会有每个人的一席之地。连绵的爱意本是一条丝绸,一声挽留,扯断了这条丝绸。相隔两地,闲余之时想起,常常叹息一声,只不过是曾经罢了。
大雨倾盆,肆意狂笑。狭小的门口,闪烁着孩子的身影。父母要走,挽留不住,外出打工离别之时,孩子不忍直视,回忆起来,只剩苦笑。大雨衬托着一个孩子的孤独,他的背影几分沧桑。一声"留下",迟迟说不出口。父母到达外地的电话,成了他极大的失望。父母没有留下,这缺席伴随着他的整个童年。爷爷奶奶每每告诉他,过年时父母要回家。每次都是盼望,似乎明知道不会回来,但还是在期盼。在每一个快乐的节日里,父母的留下成了他最大的奢望。
"留下"一词,每每都在我们身边晃荡。留下是夜晚的月光照不进病房,病房中的垂危老人在生命的悬崖边摇晃;留下是充满干劲的一双手,紧紧握住插满针管的那双手。老人眼中满是泪水,他子女的眼中布满血丝,都在等——一个等着离去,一个等着侥幸的留下。一颗浑浊的泪珠悄然落在老人颧骨突出、瘦削的脸上。泪珠无声,但两个人的心中都震撼了。一个震撼于他终于离去,一个震撼于他竟没有留下。插满针管的那双手逐渐无力、僵冷。他的子女在这静寂的夜空中放声大哭。自此之后,"留下"变成了他每次许愿的话语:"我希望父亲留下,陪伴着我!"留下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留下是每一次许愿时的话语,是想重温那段早已逝去的亲情。岁月留下沧桑,每一个孤独站在家门口盼父母归来的身影也是留下。留下是带走稚嫩的你,保留曾经的美好回忆……
作者: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碧桂园校区601班,2013年2月23日出生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留下”为线索,串起三组满含痛感与温度的人生片段,笔触细腻地将离别与执念融入生活。开篇借“雁声”“人名”隐喻存在,“扯断丝绸”撕开情感裂口奠定怅然基调;父母离乡打工场景画面感十足,雨中孩子欲言又止的“留下”具象化留守儿童孤独,节日期盼与失望的循环暗合城乡分离的时代伤痕。病房叙事把“留下”推至生死维度,月光与针管的冷寂和泪水与哭声的滚烫形成强烈张力,子女心理蜕变揭示生命脆弱。三组画面层层递进,“留下”从具体诉求升华为集体性情感渴慕。文末“岁月留下沧桑”呼应开篇丝绸隐喻,呈环形结构。作者笔触克制却藏着浓烈情绪,留白处尽显汹涌思念,“留下”成为悬停在读者心头的未竟之语,余韵悠长。写得不错,请继续加油!【编辑:一文独秀】